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门窗帘> 一种角码独创技术10690字

一种角码

2023-03-11 12:25:14

一种角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制作安装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角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门窗转角处的角码,为了加强受力以及型材连接的紧固性,很多角码采用金属角码,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型材进行固定,固定时采用螺栓固定,且该种角码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方便,容易松动,牢固性较差。也有采用塑料件角码,很多角码直接将两端与型材通过卡扣固定,但角码容易出现倾斜,使得受力不均匀的现象,门窗型材出现变形,影响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角码主要是通过挤压铝型材变形后成型的撞角或者是需要组角机进行组角,这种角码连接强度不是很高,定位也不够精确,型材对接后不够整齐严密,容易造成两角错开的现象,而且不易拆装,加工不便,设备投入较大。而角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铝门框接缝的齐整度和铝门窗的使用寿命。

  在公开号为CN2036401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角码。包括折弯件,其内开设有空腔;多个空心柱,其间隔设置于该空腔内,该空心柱的轴向平行于该折弯件的宽度方向。其中,空心柱的数量应该根据角码两翼的长度来决定,为了适应其角码两翼的长度,两翼即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处各设置了五个。在空腔内设置了多个空心柱,在螺钉钉入型材的外壁后,螺钉的端部再达到空心柱内,形成对螺钉两端的支撑,即一端位于型材外壁的孔内,另一端就位于空心柱内,另外稳固的螺钉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折弯件的两端都开设有槽,空心柱还设置于该槽内,即两端的槽内再各设置一个空心柱。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空腔被多块隔板分成多个空腔单元,空心柱分别设置于该多个空腔单元内。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空腔位于折弯件的一翼内的部分包括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也就是说该部分的空腔单元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该第一空腔内设置有三个等距设置的空心柱,该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分别设置有一个空心柱,该折弯件的另一翼的内部设置与该一翼对称。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空心柱都设置为C形柱,为了使得空心柱获得张力上的自由度,适应不同型号的螺钉的钉入,扩大本角码的使用范围。

  上述装置在受到外力时,贴合面处容易出现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码,通过第一角码翼与第二角码翼之间的夹角设置,从而使角码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不会出现间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码,包括第一角码翼与第二角码翼,所述第一角码翼与所述第二角码翼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码翼与所述第二角码翼之间的夹角呈8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角码翼与第二角码翼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5±2°,由于之前角码与安装件之间存在间隙,在受到外力的时候,正好可以将缝隙矫正,对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进行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翼与所述第二角码翼之间设有若干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角码翼和第二角码翼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强肋能够对第一角码翼与第二角码翼提供支撑,降低了角码发生形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角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肋分别与第一角码翼、第二角码翼连接端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状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相互啮合的锯齿状,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锯齿状凸起使角码翼与加强肋连接起到了相互制动的作用,同时在固定连接之后可以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紧固性。

  进一步的,另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若干加强肋连接,相邻所述加强肋之间连接连接件,连接件套接于所述螺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螺栓对加强肋连接,再一次对加强肋进行固定,对加强肋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肋中间端的横截面小于其两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加强肋呈漏斗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设置为漏斗状能够在下雨或擦拭的时候对水流进行导向,避免角码上存在积水,对整体结构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翼与所述第二角码翼上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为沉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安装孔可以在角码的安装时提供便利,同时设置的沉头孔,可以在安装后不会因为螺钉影响表面,使表面看起来更加的光滑平整,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翼与所述第二角码翼关于其连接处对称,且所述第一角码翼与所述第二角码翼外侧均设有防滑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钩可以在连接的过程中,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翼与所述第二角码翼均双层设置,夹层之间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的设置能够在连接结束后,通过设置的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能够时刻保证角码抵接在两侧的连接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角码翼与第二角码翼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5±2°,由于之前角码与安装件之间存在间隙,在受到外力的时候,正好可以将缝隙矫正,对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进行提高;

  (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强肋能够对第一角码翼与第二角码翼提供支撑,降低了角码发生形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角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相互啮合的锯齿状,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锯齿状凸起使角码翼与加强肋连接起到了相互制动的作用,同时在固定连接之后可以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紧固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的设置能够在连接结束后,通过设置的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能够时刻保证角码抵接在两侧的连接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受力后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角码翼;2、第二角码翼;3、加强肋;4、螺栓;5、安装孔;6、防滑钩;7、弹簧;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角码,包括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固定连接,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之间的夹角呈85±2°。由于之前角码与安装件之间存在间隙,在受到外力的时候,正好可以将缝隙矫正,对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进行提高。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之间设有若干加强肋3,加强肋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角码翼1和第二角码翼2固定连接。设置的加强肋3能够对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提供支撑,降低了角码发生形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角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还设有螺栓4,螺栓4贯穿若干加强肋3连接,相邻加强肋3之间连接连接件8,连接件8为套筒,连接件8套接于螺栓4上。通过设置的螺栓4对加强肋3连接,再一次对加强肋3进行固定,对加强肋3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加强肋3中间端的横截面小于其两端的横截面积,加强肋3呈漏斗状。加强肋3设置为漏斗状能够在下雨或擦拭的时候对水流进行导向,避免角码上存在积水,对整体结构造成影响。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上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5,安装孔5均为沉头孔。设置的安装孔5可以在角码的安装时提供便利,同时设置的沉头孔,可以在安装后不会因为螺钉影响表面,使表面看起来更加的光滑平整,提升了用户体验。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关于其连接处对称,且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外侧均设有防滑钩6。设置的防滑钩6可以在连接的过程中,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第一角码翼1与第二角码翼2均双层设置,夹层之间设有若干弹簧7,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双层的设置能够在连接结束后,通过设置的弹簧7,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能够时刻保证角码抵接在两侧的连接面上。

  如图2所示,加强肋3分别与第一角码翼1、第二角码翼2连接端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状凸起。设置的相互啮合的锯齿状,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锯齿状凸起使角码翼与加强肋3连接起到了相互制动的作用,同时在固定连接之后可以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紧固性。

  如图3、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角码的连接方式与效果图,角码翼与连接面紧紧贴合,从而在施加外力F的情况下与连接面产生间隙;而本实用新型中,如图5、图6所示,为本申请中的角码的连接方式与效果图,角码翼与连接面存在间隙,在施加外力的时候外力会先将缝隙填合,从而提高了角码结构的受力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角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