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门窗帘> 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独创技术18198字

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

2020-12-30 17:43:48

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

  背景技术

  密闭门,主要是一种用于封闭仓库的门体,目前,粮仓主要用于该门体,但是,由于粮仓内主要用于储存粮食,在保证密闭门防盗功能的同时,还要避免粮食变质,因此,对密闭门的要求极高,即:要保证密闭门与门框的固定效果以及其与门框的密封效果,而目前的密闭门结构虽然与时俱进,但仍然存在如下未臻之处:

  其一,现有的门体与门框之间的配合主要通过门锁来完成,而门锁只能保证门锁处的紧固效果,却无法保证门体与门框边缘处的紧固效果,因此存在紧固效果差的缺陷;

  其二,目前,门体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效果主要借助密封条实现,而密封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门体和门框配合时,容易出现缝隙,从而影响门体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包括门框、至少一个与所述门框铰接的门体以及设于所述门体上的安装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门体上且位于安装口的锁持件以及设于所述门体内且通过锁持件驱动并用于固定门体和门框的限位件;其中,所述锁持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口处的锁持板、与所述锁持板固定连接且中空设置的安装壳体、通过转轴与安装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的蜗轮、设于所述安装壳体内并与所述蜗轮啮合且两端分别纵向延伸穿过安装壳体的蜗杆以及安装于所述蜗杆两端且用于驱动限位件移动的控制部,所述锁持板上还设有与转轴连接且用于控制转轴旋转的把手,所述门框上设有两组供各限位件两端插入的限位孔。

  优选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门体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口上、下两侧并与所述蜗杆同轴心设置的轴套、一端分别穿过各轴套且纵向延伸并可轴向移动的限位轴以及固定连接于各限位轴端部且可插入限位孔内的限位部分;其中,各限位轴靠近蜗杆的一端至少固定连接有一个凸部,且各凸部与限位轴靠近蜗杆一端的中心存在距离L1,各控制部均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蜗杆两端且与所述限位轴同轴心设置的旋转盘以及设于所述旋转盘上且与所述旋转盘中心同心设置并供各凸部活动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部,且各支撑部的侧壁与环形槽的槽底之间形成供所述凸部滑行的圆弧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适配的凹部。

  优选为:各组限位孔均包括若干设于所述门框上的孔体,各孔体呈“梅花形状”,且各孔体的孔底均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有受力块,且在各受力块远离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夹持部,各夹持部均包括与所述受力块部分连接的第一金属片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片自由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向受力块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之间形成弹性腔,且在所述弹性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第二压缩弹簧;其中,所述限位部分包括若干个与各孔体一一对应的限位体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各限位体周向外侧壁且活动于相邻夹持部之间的配合部,并在相邻的配合部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体上并与所述第二金属片接触的相抵部。

  优选为:所述门体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具有内腔的密封体、各内腔的中部均设有可向内腔两端活动的挤压模块以及安装于所述门体内部且用于牵引挤压模块的驱动部分;其中,所述密封体以及门体上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且用于连通内腔与门体内部的连通口,各连通口包括分别位于靠近内腔两端位置的第一连通口以及内腔中部位置的第二连通口;所述挤压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内腔中部且间隔位于第二连通口两侧的安装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圆形口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圆形口同心设置且可伸缩的伸缩体,所述伸缩体包括若干个相互套接且可相对轴向移动的伸缩套,各伸缩套均由中空设置且两端设为开口的套体组成,各套体的内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各套体的外壁上设有活动于滑槽内的滑块,且各套体的截面直径逐渐缩小;所述内腔包括位于中部的主腔室以及若干个截面直径逐渐缩小且与各套体相互适配的副腔室;截面直径最小的套体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且在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驱动部分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内部且位于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处的PLC电机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PLC电机输出端且与各拉环一一对应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一端与其对应拉环连接的拉绳。

  优选为:所述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处设有供拉绳与套体同轴心轴向移动的定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其一,利用锁持件和限位件的配合,使得门体与门框的固定不在局限于门锁处,其可以实现门体与门框的上、下两侧进行固定,从而提高门体与门框的紧固效果,提高防盗效果;

  其二,利用挤压模块可以对密封体进行“膨胀”,提高密封体与门体或门框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保证门体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锁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限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凸部在支撑部上活动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各孔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9为图5中的C-C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锁持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E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套体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包括门框10、至少一个与所述门框10铰接的门体11以及设于所述门体11上的安装口1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通过螺栓13安装于所述门体11上且位于安装口12的锁持件2以及设于所述门体11内且通过锁持件2驱动并用于固定门体11和门框10的限位件3;其中,所述锁持件2包括通过螺栓13固定于所述安装口12处的锁持板20、与所述锁持板20固定连接且中空设置的安装壳体21、通过转轴22与安装壳体21内壁转动连接的蜗轮23、设于所述安装壳体21内并与所述蜗轮23啮合且两端分别纵向延伸穿过安装壳体21的蜗杆24以及安装于所述蜗杆24两端且用于驱动限位件3移动的控制部25,所述锁持板20上还设有与转轴22连接且用于控制转轴25旋转的把手26,所述门框10上设有两组供各限位件3两端插入的限位孔10a。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包括安装于所述门体11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口12上、下两侧并与所述蜗杆24同轴心设置的轴套30、一端分别穿过各轴套30且纵向延伸并可轴向移动的限位轴31以及固定连接于各限位轴31端部且可插入限位孔10a内的限位部分32;其中,各限位轴31靠近蜗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凸部31a,且各凸部31a与限位轴31靠近蜗杆24一端的中心存在距离L1,各控制部25均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蜗杆24两端且与所述限位轴3同轴心设置的旋转盘250以及设于所述旋转盘250上且与所述旋转盘250中心同心设置并供各凸部31a活动的环形槽251,所述环形槽251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部252,且各支撑部252的侧壁与环形槽251的槽底之间形成供所述凸部31a滑行的圆弧部252b,所述支撑部252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凸部31a相适配的凹部252a。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各组限位孔10a均包括六个设于所述门框10上的孔体100a,各孔体100a呈“梅花形状”,且各孔体100a的孔底均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01a固定连接有受力块102a,且在各受力块102a远离第一压缩弹簧101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夹持部103b,各夹持部103b均包括与所述受力块102a连接的第一金属片1030b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片1030b自由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向受力块102a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片1031b,第一金属片1030b和第二金属片1031b之间形成弹性腔1032b,且在所述弹性腔1032b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第一金属片1030b和第二金属片1031b的第二压缩弹簧1033b;其中,所述限位部分32包括若干个与各孔体100a一一对应的限位体320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各限位体320周向外侧壁且活动于相邻夹持部103b之间的配合部321,并在相邻的配合部321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体320上并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031b接触的相抵部322。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6上可以设有开口260,并在锁持板20上设有锁环200,并通过锁201穿过锁环200使得把手26与锁持板20固定,所述锁持板20上设有供锁环200活动的活动槽2000。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轴31与轴套30的配合面上设有限制限位轴31旋转的键与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持件和限位件的配合,使得门体与门框的固定不在局限于门锁处,其可以实现门体与门框的上、下两侧进行固定,从而提高门体与门框的紧固效果;

  更详细的说:

  参考图1-图10,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通过旋转门体外的把手,即可以通过安装壳体内部的蜗轮蜗杆结构带动蜗杆转动,当蜗杆转动时,可以带动固定与蜗杆两端的控制部转动(即:旋转盘转动),当旋转盘转动时,由于限位轴上设置的凸部与旋转盘内设置的支撑部进行配合,参考图7,当旋转盘旋转,可以使得凸部在旋转盘上设置的环形槽移动,由于环形槽内设置了支撑部,当凸部经过圆弧部而进入凹部内时,凸部受力而导致限位轴分别朝向上方和下方移动,并且驱使限位轴两端设置的限位体分别插入门框上设置的各孔体内,从而完成对门体与门框的固定,其能够通过多处实现对门体与门框的固定,从而可以提高门体与门框的锁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由于限位轴存在上、下两根,而位于上方的限位轴由于重力的缘故,当凸部未进入支撑部时,其会松脱,而位于下方的限位轴,为了使其能够顺利的离开限位孔,在D处设置了弹簧11a(该弹簧的顶部可以借助连接轴11b与限位轴连接),参考图4,主要用于支撑下方限位轴向上活动,当凸部未进入支撑部时(即:限位轴未受力时),使得其离开限位孔,从而可以保证顺利开门;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为了提高管本实施例门体与门框的固定效果,还将各组限位孔的分布位置设置成了梅花形,保证门体与门框之间的配合紧密度,不仅如此,还在各孔体内设置了可以借助第一压缩弹簧活动的受力块以及受力块上的夹持部,其目的是:当限位体插入孔体内,限位体外壁上设置的配合部可以位于各夹持部之间(即:配合部与夹持部错位设置),还在受力块上设置了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当限位体插入孔体内,限位体外壁上设置的相抵部会与第二金属片相抵,而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之间设置的第二压缩弹簧,会提供给第二金属片弹力,从而由各第二金属片对限位体进行夹持,从而来提高门体与门框之间的固定效果,并且可以利用现有的锁对门体外的把手进行锁持,从而防止把手晃动,即:可以避免蜗杆旋转,进而避免限位轴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门体与门框之间的紧固效果。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1-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门体11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具有内腔40的密封体41、各内腔40的中部均设有可向内腔40两端活动的挤压模块5以及安装于所述门体11内部且用于牵引挤压模块5的驱动部分6;其中,所述密封体41以及门体11上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且用于连通内腔40与门体11内部的连通口,各连通口包括分别位于靠近内腔40两端位置的第一连通口4a以及内腔40中部位置的第二连通口4b;所述挤压模块5包括固定于所述内腔40中部且间隔位于第二连通口4b两侧安装板50、设于所述安装板50上的圆形口5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50上并与所述圆形口51同心设置且可伸缩的伸缩体52,所述伸缩体52包括若干个相互套接且可相对轴向移动的伸缩套520,各伸缩套520均由中空设置且两端设为开口的套体520a组成,各套体520a的内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520b,各套体520a的外壁上设有活动于滑槽520b内的滑块520c,且各套体520c的截面直径逐渐缩小;所述内腔40包括位于中部的主腔室40a以及若干个截面直径逐渐缩小且与各套体520a相互适配的副腔室40b;截面直径最小的套体520a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片520d,且在所述固定片520d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环520e;所述驱动部分6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11内部且位于各第一连通口4a和第二连通口4b处的PLC电机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PLC电机输出端且与各拉环一一对应的绕线轮60,所述绕线轮60上缠绕有一端与其对应拉环520e连接的拉绳61。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口4a和第二连通口4b处设有供拉绳61与套体520a同轴心轴向移动的定滑轮6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挤压模块可以对密封体进行“膨胀”,提高密封体与门体或门框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保证门体的使用;

  更详细的说:

  参考图11-图13,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密封体可以提高门体与门框配合面之间的密封性,不仅如此,当门体与门框配合面之间的密封体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缝隙时,可以采用设于门体内的PLC电机驱动位于第一连通口处的绕线轮对拉绳进行收卷,当拉绳收卷的过程中,可以对固定片进行拉动,从而带动位于内腔内的各套体在移动,即:带动第二连通口处的各套体分别向内腔两端的第一连通口移动,由于各套体分别与各副腔室适配,当各套体移动至与其对应的各副腔室内时,其会使得密封体由内而外“碰撞”,即:通过由内而外的挤压力使得密封体的外侧壁与门框或门体紧密接触,进而提高门体与门框之间配合的紧密性;

  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在内腔内部设置的定滑轮可以保证拉绳的活动状态,进而保证拉绳拉动各套体的方向,保证各套体的活动方向,使得各套体可以更加顺畅的进入各副腔室内,从而完成对密封体的“碰撞”,保证门体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效果;

  其二,可以通过驱动位于第二连通口处的绕线轮,可以驱使各套体复位,即使得各套体收缩,并使得各套体位于主腔室内,从而可以降低对密封体的挤压,便于开门;

  其三,内腔内部划分为主腔室以及内径逐渐缩小的副腔室,可以与各内径逐渐缩小的套体进行配合,并且可以便于套体活动(相比较内腔的腔径不变的情况);不仅如此,套体之间可以利用滑槽和滑块进行配合,保证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便于控制各套体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保温密闭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