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独创技术15495字

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2021-02-08 11:02:01

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交通的下水管道在维护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污水在排放的过程中会带有较多的淤泥砂石,因此,下水道在设计时都会在下水道的入水口附近增设沉沙池,沉沙池的作用主要是采用自由沉淀的方法使泥水分离,以减少污水中的淤泥砂石含量,避免砂石在下水道内堆积进而堵塞下水道。

  然而,由于长时间排放污水后,沉沙池的底部会积攒较多的淤泥砂石,当遇到暴雨天时,从下水道的入水口汇入的水流增大,水流作用在沉沙池内的冲击力也会随之增大,水流冲击沉沙池内的污水,容易在沉沙池内形成涡流,并冲刷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导致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悬浮,并随着污水继续排放,排放的过程中,水流的冲击力逐渐趋于平缓,砂石淤泥容易沉积在两个沉沙池之间的下水道,不仅没达到沉沙的目的,反而还会加速下水道的堵塞。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的下水道在暴雨天气时容易在沉沙池产生涡流,进而将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冲刷至两个沉沙池之间的下水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沉沙池以及与沉沙池连通的下水道,所述沉沙池还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连通有入水通道;

  所述沉沙池内设置有两块半圆形的封板,所述封板的弧形侧铰接于所述沉沙池的内壁,所述封板自铰接端向自由端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沉沙池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封板的自由端翻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封板的上方;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沉沙池内的支撑架以及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竖直设置,所述驱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受力板,所述受力板背离所述驱动杆的一侧为受力面,所述受力面朝向所述沉沙池的入水口;

  所述驱动杆的底端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封板的自由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换向轮,所述拉绳绕过所述换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暴雨天气时,雨水从入水口流入沉沙池内,受力板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发生翻转,由原来的倾斜状态趋向水平状态翻转,同时,受力板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产生一个分力,并作用在驱动杆上,从而使得驱动杆向下运动,驱动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拉动拉绳以使拉绳的连接于驱动杆的一端向下运动,运动的过程中,由换向轮对拉绳进行换向,从而使得拉绳作用在封板的拉力方向发生改变,即,由原来的竖直向下变换成竖直向上,进而使得驱动杆下降时能够带动封板的自由端上升,通过拉动两块封板的自由端上升,从而封闭沉沙池的池底,以使沉积在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被隔档,进而避免水流冲刷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减少冲刷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同时,受力板对水流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水流的冲击力,减少了在沉沙池内产生涡流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套筒,所述驱动杆穿设于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驱动杆的侧壁设置有滑移配合与所述导向槽的导向块,所述套筒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驱动杆的弹性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从而使得驱动杆相对套筒的升降更稳定,同时,通过弹性支撑组件对驱动杆进行支撑,从而对驱动杆起到缓冲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驱动杆,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壁,另一端抵触于所述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力板受到水流的冲击力时,产生向下的分力,并作用在驱动杆上,驱动杆压缩弹簧,弹簧向驱动杆提供复位的力,以抵消部分水流的冲击力,进而起到缓冲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顶端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的顶端活动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螺纹套连接,所述限位套的内壁与所述螺纹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导向块退出所述套筒的限位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与套筒螺纹连接,从而对螺纹套进行固定,通过拧紧螺纹套以使限位台阶封闭导向槽的顶部位置,避免导向块与导向槽脱离,从而使得驱动杆能够稳定地保持与套筒滑移连接。

  优选的,所述受力面设置有弧形的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受力面增设导流槽对水流的流向进行引导,以使水流的流动更平稳。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受力板的翻转角度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限位块限制受力板的翻转角度,避免受力板过度翻转。

  优选的,所述转轴套设有复位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扭簧从而对受力板提供复位的力,使得水流的冲击力逐渐减小时,受力板能够逐渐复位至倾斜状态。

  优选的,所述沉沙池的池底呈漏斗状设置,所述沉沙池的池底设置有排污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对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排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沉沙池的池底的排污口以及连通于所述排污口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连接有抽沙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抽沙泵将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抽走,从而便于对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暴雨天气时,雨水从入水口流入沉沙池内,受力板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发生翻转,由原来的倾斜状态趋向水平状态翻转,同时,受力板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产生一个分力,并作用在驱动杆上,从而使得驱动杆向下运动,驱动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拉动拉绳以使拉绳的连接于驱动杆的一端向下运动,运动的过程中,由换向轮对拉绳进行换向,从而使得拉绳作用在封板的拉力方向发生改变,即,由原来的竖直向下变换成竖直向上,进而使得驱动杆下降时能够带动封板的自由端上升,通过拉动两块封板的自由端上升,从而封闭沉沙池的池底,以使沉积在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被隔档,进而避免水流冲刷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减少冲刷沉沙池内的淤泥砂石;同时,受力板对水流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水流的冲击力,减少了在沉沙池内产生涡流的情况;

  2.螺纹套与套筒螺纹连接,从而对螺纹套进行固定,通过拧紧螺纹套以使限位台阶封闭导向槽的顶部位置,避免导向块与导向槽脱离,从而使得驱动杆能够稳定地保持与套筒滑移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体现地下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体现地上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中驱动杆、套筒及受力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2、沉沙池;3、下水道;4、井盖;41、进水槽;5、入水口;6、入水通道;7、过滤网;8、排污口;9、排污管;10、抽沙泵;11、封板;111、过水孔;12、合页;13、支撑架;14、套筒;141、导向槽;142、限位圈;15、驱动杆;151、导向块;152、限位块;16、弹簧;17、拉绳;18、换向轮;19、限位套;20、螺纹套;21、限位台阶;22、受力板;221、受力面;222、导流槽;23、连接架;24、铰接座;25、转轴;2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竖直开设在地面1的圆形沉沙池2以及与沉沙池2连通的下水道3,沉沙池2的顶部贯通地面1,在沉沙池2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封闭沉沙池2的井盖4,井盖4开设有进水槽41。

  参照图1和图2,沉沙池2内与下水道3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入水口5,入水口5连通有入水通道6,入水通道6远离沉沙池2的一端贯通地面1,以便于雨水从入水通道6汇入沉沙池2内。在入水通道6贯通地面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7,进而对排入沉沙池2内的水进行过滤。

  参照图1和图2,沉沙池2的池底呈漏斗状设置,且口径之上而下逐渐减小。沉沙池2的池底开设有排污口8,排污口8连通有排污管9,排污管9连通有抽沙泵10,由抽沙泵10抽动沉沙池2内的淤泥砂石,进而便于对沉沙池2进行清理。

  参照图3,沉沙池2的池底安装有两块半圆形的封板11,封板11上均匀分布有过水孔111。两块封板11可拼接形成与沉沙池2的横截面相配的圆形板。封板11的弧形侧与沉沙池2的内壁相铰接,本实施例中,封板11的弧形侧固定安装有合页12,合页12的一侧与沉沙池2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以实现封板11与沉沙池2的内壁铰接,从而使得暴雨时,可通过拉动封板11的自由端,以使两块封板11形成圆形板,进而封闭沉沙池2的池底,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沉沙池2内的淤泥砂石,减少涡流的发生。

  参照图3和图4,沉沙池2内安装有用于驱动封板11翻转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封板11的上方。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沉沙池2内的支撑架13、竖直安装在支撑架13上的套筒14以及穿设于套筒14的驱动杆15,驱动杆15可相对套筒14伸缩。套筒14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41,驱动杆15的侧壁固定有导向块151,导向块151与导向槽141滑移连接,进而使得驱动杆15相对套筒14伸缩更稳定。套筒14的底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圈142,驱动杆15的底端穿出限位圈142且可相对限位圈142滑移。

  参照图3和图4,套筒14内还安装有弹簧16,弹簧16套设在驱动杆15上,弹簧16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圈142,弹簧16的顶端与导向块151为接触式抵触,即,驱动杆15穿设在套筒14内时,驱动杆15上的导向块151由重力作用对弹簧16进行抵触,以使得驱动杆15可拆,进而便于对驱动杆15及套筒14进行维护和清洁。

  参照图3和图4,驱动杆15穿出限位圈142的一端连接有拉绳17,拉绳17的另一端连接于封板11的自由端。本实施例中,拉绳17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拉绳17分别对应连接于两块封板11。此外,支撑架13上转动安装有换向轮18,拉绳17从换向轮18的顶部绕过后连接于封板11的自由端,且当弹簧16处于自然状态时,封板11处于倾斜状态,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度为,15°-30°之间,由此实现向下推动驱动杆15时,可以使拉绳17向上拉动封板11的自由端,从而使两个封板11配合闭合沉沙池2的池底。

  参照图3和图4,驱动杆15的顶端套设有限位套19,限位套19与驱动杆15滑移连接。限位套19的底端连接有螺纹套20,螺纹套20的内径要大于限位套19的内径,从而使得螺纹套20与限位套19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21,通过限位台阶21封闭套筒14的顶部,从而对驱动杆15的侧壁的导向块151进行限位,避免导向块151从套筒14脱离。此外,套筒14的顶端侧壁开设有与螺纹套20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拧紧螺纹套20以使限位台阶21封闭导向槽141的顶部位置。

  参照图3和图4,驱动杆15的顶端倾斜安装有类似长方体状的受力板22,受力板22的一侧为受力面221,受力面221朝向沉沙池2的入水口5。受力板22的受力面221还开设有弧形的导流槽222,导流槽222沿弧形板的长度方向开设。

  参照图4和图5,受力板22背离受力面221的一侧安装有U形的连接架23,驱动杆15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连接有铰接座24,铰接座24上转动安装有转轴25,连接架23的两侧与转轴25固定连接。

  参照图4和图5,转轴25上还套设有扭簧26,扭簧2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架23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铰接座24,当扭簧26处于自然状态时,受力板22呈倾斜状态,且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度在30°-45°之间。本实施例中,受力板22处于倾斜状态时,受力板22的底端靠近沉沙池2的入水口5,从而使得水流从入水口5汇沉沙池2时,水流冲击受力板22,水流的冲击力作用在受力板22上,以使受力板22向水流的流动方向逐渐趋向水平状态翻转。

  此外,参照图4和图5,驱动杆15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152,限位块152用于抵触受力板22远离入水口5的一端,进而限制受力板22的翻转角度,避免受力板22受到水流的冲击时而发生过度翻转。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暴雨天气时,雨水从入水口5流入沉沙池2内,受力板22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发生翻转,由原来的倾斜状态趋向水平状态翻转,同时,受力板22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产生一个分力,并作用在驱动杆15上,从而使得驱动杆15向下运动,驱动杆1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16,驱动杆15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并拉动拉绳17以使拉绳17的连接于驱动杆15的一端向下运动,运动的过程中,由换向轮18对拉绳17进行换向,从而使得拉绳17作用在封板11的拉力方向发生改变,即,由原来的竖直向下变换成竖直向上,进而使得驱动杆15下降时能够带动封板11的自由端上升,通过拉动两块封板11的自由端上升,从而封闭沉沙池2的池底,以使沉积在沉沙池2内的淤泥砂石被隔档,进而避免水流冲刷沉沙池2内的淤泥砂石,减少冲刷沉沙池2内的淤泥砂石;同时,受力板22对水流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水流的冲击力,减少了在沉沙池2内产生涡流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市政下水道污水排放处理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