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独创技术7855字

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

2021-04-24 02:17:17

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雨水的收集再利用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课题被大家所重视。目前对雨水的收集再利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改进。公告号为CN20978796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收集供给一体式装置,所述蓄水箱顶部设有种植槽,所述蓄水箱一侧设有第一导水管和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内部设有测量杆,所述蓄水箱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一侧设有导流板,所述蓄水箱与进水口之间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种植槽内部设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顶部设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上设有种植孔;所述测量杆底端设有漂浮球,所述测量杆外壁设有测量刻度;所述过滤网外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导流板与固定架连接处设有卡槽。但是,雨水收集过程初期雨水中会夹杂较多杂物(树叶、尘土、碎石、垃圾等),上述市政雨水收集供给一体式装置,其过滤网上表面会很快被杂物覆盖,影响了对雨水的过滤净化效果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在对雨水的收集净化过程中自动清除过滤层上表面的杂物,提高对雨水的过滤净化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包括进水管、第一支路水管、第二支路水管、转轮腔、过渡管、净化筒、出水管和排泄管;

  进水管分别经第一支路水管和第二支路水管连接过渡管,过渡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净化筒,净化筒的下端连接出水管;

  第一支路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支路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第一支路水管上且与第一阀门的后端设置转轮腔,转轮腔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穿过转轮腔,转杆上且于转轮腔内设置有转轮,转杆的末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清扫刷;

  净化筒内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层,清扫刷接触过滤层,净化筒的侧壁且于过滤层的上表面位置设置排泄管。

  进一步地,支撑座上设置有上轴承和下轴承,支撑座经上轴承和下轴承转动连接转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设置为套筒,上轴承和下轴承设置于套筒内。

  进一步地,支撑座、转轮腔、过渡管、净化筒和出水管在竖直方向同轴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动调节阀。

  进一步地,过渡管的下端设置有法兰盘,净化筒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过渡管下端的法兰盘与净化筒上端的法兰盘经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

  进一步地,出水管的下端设置有法兰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不需要外接动力源便可实现对过滤层上杂物的清除,基本实现了零能耗,运行成本较低;通过对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调节,实现对转轮旋转速率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清扫刷清扫频率的调节。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中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包括进水管11、第一支路水管12、第二支路水管13、转轮腔14、过渡管15、净化筒16、出水管17和排泄管18。进水管11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7,进水管11上的法兰盘7连接雨水管路的法兰盘,雨水通过雨水管路进入进水管11。出水管17的下端设置有法兰盘7,出水管17上的法兰盘7连接雨水收集容器,被过滤净化的雨水经出水管17进入雨水收集容器存放。

  进水管11经第一支路水管12连接过渡管15,进水管11经第二支路水管13连接过渡管15。过渡管15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净化筒16,净化筒16的下端连接出水管17。具体的,过渡管15的下端设置有法兰盘7,净化筒16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7,过渡管15下端的法兰盘7与净化筒16上端的法兰盘7经螺栓连接。将净化筒16从过渡管15上拆卸下来,以定期维护、更换过滤层5和清扫刷44。

  第一支路水管1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1,第二支路水管13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2;其中,第一阀门21和第二阀门22均为电动调节阀。通过第一阀门21和第二阀门22开度的调节,调节流经第一支路水管12、第二支路水管13的流量大小,以调节转轮42旋转速率,进而调节清扫刷44的清扫频率。

  第一支路水管12上且与第一阀门21的后端(图1中为右端)设置转轮腔14。

  转轮腔14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3,支撑座3上转动连接转杆41。具体的,支撑座3设置为套筒,套筒内设置上轴承61和下轴承62,支撑座经上轴承61和下轴承62转动连接转杆41。上轴承61和下轴承62实现对转杆41的支撑和定位。

  转杆41穿过转轮腔14,转杆41上且于转轮腔14内设置有转轮42,转杆41的末端设置有支撑杆43,支撑杆43上设置有清扫刷44。

  支撑座3、转轮腔14、过渡管15、净化筒16和出水管17在竖直方向同轴布置。

  净化筒16内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层5,清扫刷44接触过滤层5,净化筒16的侧壁且于过滤层5的上表面位置设置排泄管18。雨水携带的杂物落在过滤层5的上表面,清扫刷44清扫过滤层5上表面的杂物,杂物被推动旋转并被甩至净化筒16的侧壁,从排泄管18排出。

  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不需要外接动力源便可实现对过滤层5上杂物的清除,基本实现了零能耗,运行成本较低;通过对第一阀门21和第二阀门22的开度调节,实现对转轮42旋转速率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清扫刷44清扫频率的调节。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用净化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