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晶体生长> 一种随动冷却装置独创技术9128字

一种随动冷却装置

2021-02-01 04:05:44

一种随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晶硅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有80%以上是使用晶体硅,其中单晶硅约占40%,单晶硅最大的优势就是其转换效率高,但是生产成本较高,由于传统的单晶硅生成加工企业生产水平较低,生成技术水平不高,最终造成单晶硅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这极不利于单晶硅生成加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单晶硅生成加工企业也在探索提高生成效率、降低成本的单晶硅生产方法。

  直拉单晶(CZ)法的热场是由石墨件系统、单晶炉冷却系统、氩气系统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单晶生长系统。正常情况下直拉单晶法的冷却工艺是在通入冷却气体(一般为氩气)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于整个系统处于开启状态,通入的氩气在炉体内停留时间较短,最终带走的热量为全部热量的80%--85%,冷却效果一般且冷却气体成本大。单晶的生长速度取决于固液界面温度梯度,温度梯度越大,生长速度越快,但温度梯度过大,也会导致晶体生长过程出现位错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随动冷却装置,尤其适合单晶硅拉单晶时使用,该随动冷却装置跟随单晶的生长而上升,对单晶表面的热量进行热传导,降低单晶的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动冷却装置,包括随动冷却主体、进水管、出水管和导热层,进水管与出水管对称设于随动冷却主体的两侧,导热层设于随动冷却主体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随动冷却主体为具有中空腔体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中空腔体连通。

  具体地,导热层为导热纤维。

  具体的,导热纤维为耐高温的多晶莫来石纤维。

  进一步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冷却介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动冷却装置采用中空腔体的环状结构,且在中空腔体内设有循环冷却介质,且随动冷却装置套设在单晶上,跟随单晶的生长而上升,循环冷却介质对单晶的热量进行热传导,降低单晶的温度;

  2.在随动冷却装置的内表面设有导热层,该导热层采用耐高温导热纤维,能够将单晶表面的热量传递给随动冷却主体内循环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传导,依靠热传导带走的热量要远远大于单纯的依靠热辐射带走的热量,导热效率高,缩短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3.该随动冷却装置能够跟随单晶的生长而上升,且在内壁表面设有导热层,该导热层为耐高温导热纤维,使得随动冷却装置能够与单晶接触,但不影响单晶旋转上升,跟随单晶的旋转上升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对单晶进行热传导,保证单晶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

  1、进水管 2、出水管3、随动冷却主体

  4、导热层 5、单晶6、冷却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随动冷却装置,用于对单晶在拉单晶过程中进行冷却,跟随单晶生长而上升,单晶上升过程中进行冷却。

  上述的随动冷却装置包括随动冷却主体3、进水管1、出水管2和导热层4,进水管1和出水管2对称设于随动冷却主体3的两侧,导热层4设于随动冷却主体3的内表面,随动冷却主体3内设有循环冷却介质6,该冷却介质6从进水管1进入随动冷却主体3中,从出水管2流出,在流动过程中将单晶5表面的热量带走,同时,导热层4与单晶5表面接触,但不影响单晶5旋转上升,随着单晶5的生长而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对单晶5进行热传导,降低单晶5的温度,提高拉单晶5的速度。

  具体地,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俯视图,示出了本实施的俯视时的具体结构,由此可以知道,随动冷却主体3为具有中空腔体的环状结构,进水管1与出水管2分别与随动冷却主体3的中空腔体连通,使得冷却介质6能够从进水管1进入随动冷却主体3的中空腔体内,从出水管2流出,冷却介质6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将热量带走,使得单晶5与冷却介质6进行热交换,进而使得单晶5温度降低。随动冷却主体3在拉单晶时套设在单晶5上,跟随单晶5的生长而上升,随动冷却主体3的形状与单晶5的形状相适应,使得随动冷却主体3与单晶5表面接触,利于随动冷却装置3与单晶5进行热交换。优选的,随动冷却主体3的形状为圆柱形,与单晶5形状相适应,且随动冷却主体3为具有中空腔体的环状结构,随动冷却主体3的内径与单晶5的公称直径相同,具有一定的间隙,为间隙配合,使得单晶5能够在随动冷却主体3内进行上下移动,随动冷却主体3和单晶5能够相对移动,且因随动冷却主体3与单晶5之间的距离最小,能够保证单晶5与随动冷却主体3之间进行热交换效率高,单晶的热量降低快。

  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与外界的进水管道、循环泵和出水管道连接,使得冷却介质能够从外部进入随动冷却主体的内部,进行冷却介质循环,同时,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与外设的提升装置连接,提升装置带动随动冷却主体3进行上升,实现随动冷却主体3跟随单晶的生长进行上升。

  随动冷却主体3为环状的密封结构,在随动冷却主体3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使得随动冷却主体3的中空腔体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外界连通。同时,在随动冷却主体3的内表面固定设有导热层4,进一步加快冷却介质6与单晶5之间的热交换,该导热层4为耐高温的导热纤维,可以是导热碳纤维,可以是导热布,还可以是耐高温的多晶莫来石纤维,该导热纤维能够耐高温,且导热效率高,同时能够与单晶5接触,但不会影响单晶5的质量,该导热纤维能够快速的将单晶5的温度传递给随动冷却主体3中空腔体的冷却介质6,使得单晶5快速降温,进而能够使得单晶5拉速提高,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该导热纤维为耐高温的多晶莫来石纤维。该导热纤维通过耐高温粘接胶固定粘接在随动冷却主体3的内侧表面上,也可以是通过物理方法压制在随动冷却主体3的内侧表面上,还可以是其他方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优化方案,这里的冷却介质6可以是冷却水,也可以是液氮,还可以是液氩,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在拉单晶时,将随动冷却装置设于单晶5上,并跟随单晶5的生长而上升,同时,冷却介质6从进水管1中流入,在随动冷却主体3的中空腔体内流动,从出水管2中流出,导热纤维将单晶5的温度传递给冷却介质6,通过冷却介质6的循环流动将热量带走,使得单晶5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动冷却装置采用中空腔体的环状结构,且在中空腔体内设有循环冷却介质,且随动冷却装置套设在单晶上,跟随单晶的生长而上升,循环冷却介质对单晶的热量进行热传导,降低单晶的温度;在随动冷却装置的内表面设有导热层,该导热层采用耐高温导热纤维,能够将单晶表面的热量传递给随动冷却主体内循环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传导,依靠热传导带走的热量要远远大于单纯的依靠热辐射带走的热量,导热效率高,缩短工时,降低生产成本;该随动冷却装置能够跟随单晶的生长而上升,且在内壁表面设有导热层,该导热层为耐高温导热纤维,使得随动冷却装置能够与单晶接触,但不影响单晶旋转上升,跟随单晶的旋转上升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对单晶进行热传导,保证单晶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一种随动冷却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