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肥料制造>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独创技术7823字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

2021-02-05 17:59:20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根茎。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

  白芨在野生环境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要提高白芨药材的产量与质量必须变野生为家种,但是人工种植又面临品质退化,化肥超标,农药污染和种子带病等问题,而且人工种植的药材,药效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往往因地区及气候不同而异,不合理的施肥现象也严重影响了药材的产量和药效成分,给品质控制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在种植中提高白芨中化合物含量,达到技术上成熟可行,经济上效益可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技术、采用这类技术对于保证药用资源的优质高效、提高特色经济良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白芨成活率高,产量高,收益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两年以上未种植过白芨的柏木林,翻土30-40cm,在表面铺洒石灰,在石灰表面喷洒水后,盖上薄膜10-15天;揭开薄膜后,施入酸碱调节剂调整土壤pH值至5-7;同时在土壤中施入腐殖土、有机肥进行混合,并起垄。

  (2)培育:采摘野生白芨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发芽后经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移植到种植地栽培,行距25-28cm,株距18-20cm,苗坑深2-3cm,每个苗坑种植一株白芨苗。

  (3)田间管理

  a、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b、追肥: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发芽后按每亩施农家肥10-15kg进行追肥,第二次:开在花后按每亩施农家肥5-10kg进行追肥;第三次:开花3-4个月后按每亩施农家肥1-6kg进行追肥。

  c、遮荫:在种植地外围搭建高2.8-3.2m的外围架,在外围夹上端搭建高1.2-1.5m的顶棚架,然后在外围架和顶棚架上覆盖一层薄膜,初春应保持充足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夏季宜适当遮荫,6月底至8月底,阳光强烈,应遮荫75%,并经常叶面喷水,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

  d、除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白芨种苗栽种在柏树林中,施加腐殖土和有机肥,为白芨提供丰富的养分的同时也给白芨提供了一个光照少,阴湿的生长环境,同时柏树林中的鸟类为白芨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除虫方法,通过先进的组培方法和柏树林中仿野生种植白芨,种出的白芨化合物含量丰富,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翻土30-40cm,在表面铺洒石灰,在石灰表面喷洒水后,盖上薄膜10-15天;揭开薄膜后,施入酸碱调节剂调整土壤pH值至5-7;同时在土壤中施入腐殖土、有机肥进行混合,并起垄,腐殖土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3:1;有机肥包括以下组分的重量份:秸秆粉120份、花生壳粉60份、鱼塘污泥80份、磷酸二氢钾40份、酵母硒3份、微量元素6份。

  (2)培育:采摘野生白芨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发芽后经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移植到种植地栽培,行距25cm,株距20cm,苗坑深2-3cm,每个苗坑种植一株白芨苗。

  (3)田间管理

  a、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b、追肥: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发芽后按每亩施农家肥15kg进行追肥,第二次:开在花后按每亩施农家肥10kg进行追肥;第三次:开花3-4个月后按每亩施农家肥5kg进行追肥。

  c、遮荫:在种植地外围搭建高3m的外围架,在外围夹上端搭建高1.5m的顶棚架,然后在外围架和顶棚架上覆盖一层薄膜,初春应保持充足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夏季宜适当遮荫,6月底至8月底,阳光强烈,应遮荫75%,并经常叶面喷水,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

  d、除草。

  实施例2

  (1)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翻土30-40cm,在表面铺洒石灰,在石灰表面喷洒水后,盖上薄膜10-15天;揭开薄膜后,施入酸碱调节剂调整土壤pH值至5-7;同时在土壤中施入腐殖土、有机肥进行混合,并起垄,腐殖土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4:1;有机肥包括以下组分的重量份:秸秆粉150份、花生壳粉80份、鱼塘污泥60份、磷酸二氢钾20份、酵母硒3份、微量元素8份。

  (2)培育:采摘野生白芨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发芽后经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移植到种植地栽培,行距25cm,株距18cm,苗坑深2-3cm,每个苗坑种植一株白芨苗。

  (3)田间管理

  a、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b、追肥: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发芽后按每亩施农家肥12kg进行追肥,第二次:开在花后按每亩施农家肥8kg进行追肥;第三次:开花3-4个月后按每亩施农家肥4kg进行追肥。

  c、遮荫:在种植地外围搭建高3.2m的外围架,在外围夹上端搭建高1.2m的顶棚架,然后在外围架和顶棚架上覆盖一层薄膜,初春应保持充足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夏季宜适当遮荫,6月底至8月底,阳光强烈,应遮荫75%,并经常叶面喷水,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

  d、除草。

  实施例3

  (1)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翻土30-40cm,在表面铺洒石灰,在石灰表面喷洒水后,盖上薄膜10-15天;揭开薄膜后,施入酸碱调节剂调整土壤pH值至5-7;同时在土壤中施入腐殖土、有机肥进行混合,并起垄,腐殖土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5:1;有机肥包括以下组分的重量份:秸秆粉200份、花生壳粉100份、鱼塘污泥100份、磷酸二氢钾30份、酵母硒5份、微量元素10。

  (2)培育:采摘野生白芨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发芽后经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移植到种植地栽培,行距25cm,株距20cm,苗坑深2-3cm,每个苗坑种植一株白芨苗。

  (3)田间管理

  a、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b、追肥: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发芽后按每亩施农家肥10kg进行追肥,第二次:开在花后按每亩施农家肥6kg进行追肥;第三次:开花3-4个月后按每亩施农家肥2kg进行追肥。

  c、遮荫:在种植地外围搭建高2.8-3.2m的外围架,在外围夹上端搭建高1.2-1.5m的顶棚架,然后在外围架和顶棚架上覆盖一层薄膜,初春应保持充足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夏季宜适当遮荫,6月底至8月底,阳光强烈,应遮荫75%,并经常叶面喷水,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

  d、除草。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