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造> 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独创技术11191字

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

2021-02-03 00:33:28

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

  【背景技术

  在织造过程中严格控制纬纱张力的恒定对于提高织物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无梭织机的迅速发展及引纬速度的不断提高,对纬纱张力的控制问题更为突出,储纬器的使用便应运而生了。如果引纬时纬纱从筒子上直接引出,由于引纬过程约占主轴一转的120度至180度左右时间,此时纬纱的退绕速度相当于入纬率的2至3倍,且引纬又是间歇发生,间断的纬纱退绕以及随着筒子退绕半径的不断减少致使纬纱张力有较大的波动,导致纬纱断头及各种由引纬造成的织疵不断增加。使用了储纬器,纬纱从筒子上退绕后,首先被卷绕到储纬器上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引纬将纬纱从储纬器上退绕下来引入梭口。

  但是现有的储纬器引纬的张力和引纬的长度不易控制,使织物的质量下降,而且储纱筒的长度固定,不能满足不同的门幅织物的织造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能对引纬张力和引纬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整体质量,增加了织物的使用价值,同时储纱筒的长度能够适当调整,满足了不同门幅织物的织造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包括储纱底座、导纱装置、引纱口、储纱筒、退纱装置、导纱眼、光电检测器、镜面反射器,所述的储纱底座的上方设有导纱装置,所述的导纱装置包括弹簧片、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压盖,所述的导纱装置的下端与引纱口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引纱口的下端与储纱筒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储纱筒包括上储纱筒和下储纱筒,所述的下储纱筒的内壁设有若干根引纱条,所述的储纱筒的左侧设有光电检测器,所述的储纱筒的右侧设有镜面反射器,所述的储纱筒的下端与退纱装置的上端连接,所述的退纱装置包括退纱导管、退纱夹持器、退纱筒,所述的退纱筒的下端与导纱眼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纱口的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的第一支撑轴的右侧设有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为半圆形,所述的半圆形的圆心位于第一支撑轴上,所述的弹簧片包括上下两侧的连接片和位于上下两侧连接片之间的夹持片,所述的夹持片为矩形,所述的引纱口的上端右侧设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的第二支撑轴的左侧设有压盖。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盖为顺时针旋转90°的凸字形,所述的压盖包括压盖轴和压盖底座,所述的压盖轴的右端与第二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盖轴的左端与压盖底座连接,所述的压盖底座的左端设有夹持面,所述的夹持面为矩形,所述的夹持面的中心与夹持片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储纱筒的宽度小于下储纱筒的宽度,所述的上储纱筒的外壁设有第一引纱槽,所述的下储纱筒的外壁设有第二引纱槽,所述的第一引纱槽的下端与第二引纱槽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引纱条的下方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下端设有压紧扣,所述的压紧扣与下储纱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的引纱条与第一引纱槽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退纱导管的上端设有退纱夹持器,所述的退纱夹持器上设有退纱引流孔,所述的退纱引流孔与第二引纱槽的下端连接,所述的退纱导管的左侧设有刻度尺,所述的退纱导管设有内腔,所述的内腔的左右两侧设有夹持板,所述的夹持板的内侧设有退纱槽,所述的夹持板的外侧设有夹持助推杆,所述的夹持助推杆穿过内腔位于退纱导管的外面,所述的夹持助推杆的外端设有夹持助推条,所述的夹持助推条与夹持助推杆相垂直,所述的退纱导管的下端与退纱筒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纱装置,在将纬纱导入储纱筒之前先进行张力的控制,从而保证储纱筒上的纱线张力适度,满足织物时张力的要求;储纱筒包括上储纱筒和下储纱筒,上储纱筒的第一引纱槽和下储纱筒的引纱条选择部分相互扣合,储纱筒能够进行伸长与缩短,纱线卷绕的长度能进行增多与减少,满足了不同门幅织物的织造要求;在储纱筒的下方设置退纱装置,纱线依次经过退纱引流孔、退纱夹持器进入退纱导管,退纱导管的内腔设有的夹持助推杆,避免纱线进入退纱导管时产生弯曲,减小张力,退纱导管的左侧设有刻度尺,更加方便的对进入的纱线进行测量,保证纱线进入时的固定长度,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储纱筒和下储纱筒断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储纱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退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纱底座、2-导纱装置、3-引纱口、4-储纱筒、5-退纱装置、6-导纱眼、7-光电检测器、8-镜面反射器、21-弹簧片、22-第一支撑轴、23-第二支撑轴、24-压盖、41-上储纱筒、42-下储纱筒、43-引纱条、51-退纱导管、52-退纱夹持器、53-退纱筒、211-连接片、212-夹持片、241-压盖轴、242-压盖底座、243- 夹持面、411-第一引纱槽、421-第二引纱槽、431-压缩弹簧、432-压紧扣、511- 刻度尺、512-内腔、513-夹持板、514-退纱槽、515-夹持助推杆、516-夹持助推条、521-退纱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包括储纱底座1、导纱装置2、引纱口3、储纱筒4、退纱装置5、导纱眼6、光电检测器7、镜面反射器8,所述的储纱底座1的上方设有导纱装置2,所述的导纱装置2包括弹簧片21、第一支撑轴22、第二支撑轴23、压盖24,所述的导纱装置2的下端与引纱口3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引纱口3的下端与储纱筒4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储纱筒4包括上储纱筒41和下储纱筒42,所述的下储纱筒42的内壁设有若干根引纱条43,所述的储纱筒4的左侧设有光电检测器7,所述的储纱筒4的右侧设有镜面反射器8,所述的储纱筒4的下端与退纱装置5的上端连接,所述的退纱装置5包括退纱导管51、退纱夹持器52、退纱筒53,所述的退纱筒53 的下端与导纱眼6连接,所述的引纱口3的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支撑轴22,所述的第一支撑轴22的右侧设有弹簧片21,所述的弹簧片21为半圆形,所述的半圆形的圆心位于第一支撑轴22上,所述的弹簧片21包括上下两侧的连接片211 和位于上下两侧连接片211之间的夹持片212,所述的夹持片212为矩形,所述的引纱口3的上端右侧设有第二支撑轴23,所述的第二支撑轴23的左侧设有压盖24,所述的压盖24为顺时针旋转90°的凸字形,所述的压盖24包括压盖轴241和压盖底座242,所述的压盖轴241的右端与第二支撑轴23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盖轴241的左端与压盖底座242连接,所述的压盖底座242的左端设有夹持面243,所述的夹持面243为矩形,所述的夹持面243的中心与夹持片212 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的上储纱筒41的宽度小于下储纱筒42的宽度,所述的上储纱筒41的外壁设有第一引纱槽411,所述的下储纱筒42的外壁设有第二引纱槽421,所述的第一引纱槽411的下端与第二引纱槽421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引纱条43的下方设有压缩弹簧431,所述的压缩弹簧431的下端设有压紧扣432,所述的压紧扣432与下储纱筒42的内壁连接,所述的引纱条43 与第一引纱槽411相匹配,所述的退纱导管51的上端设有退纱夹持器52,所述的退纱夹持器52上设有退纱引流孔521,所述的退纱引流孔521与第二引纱槽 421的下端连接,所述的退纱导管51的左侧设有刻度尺511,所述的退纱导管 51设有内腔512,所述的内腔512的左右两侧设有夹持板513,所述的夹持板 513的内侧设有退纱槽514,所述的夹持板513的外侧设有夹持助推杆515,所述的夹持助推杆515穿过内腔512位于退纱导管51的外面,所述的夹持助推杆 515的外端设有夹持助推条516,所述的夹持助推条516与夹持助推杆515相垂直,所述的退纱导管51的下端与退纱筒53的上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纱口3的上方设置导纱装置2,纱线穿入夹持片212与夹持面243之间,夹持片212具有弹性,对纱线的张力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储纱筒4上的纱线张力适度,满足织物时张力的要求;储纱筒4包括上储纱筒41和下储纱筒42,当织物的门幅较短,需要储存的纱线较少时,对储纱筒4的长度进行缩短,上储纱筒41的第一引纱槽411与下储纱筒42的引纱条43根据需要进行部分相互扣合,光电检测器7对纱线的量进行随时检测,当织物的门幅较长,需要储存的纱线较多时,对储纱筒4的长度进行伸长,上储纱筒41的第一引纱槽411的下端与下储纱筒42的第二引纱槽421的上端连接,满足了不同门幅织物的织造要求;在储纱筒4的下方设置退纱装置5,纱线依次经过退纱引流孔521、退纱夹持器52进入退纱导管51,退纱导管51的内腔512两侧设有的夹持助推杆515,将纱线夹紧在退纱槽514 内,避免纱线进入退纱导管51时产生弯曲,减小张力,退纱导管51的左侧设有刻度尺511,更加方便的对进入的纱线进行测量,保证纱线进入时的固定长度,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适应性强的储纬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