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造> 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独创技术18959字

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

2021-02-02 03:12:46

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机停经条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

  背景技术

  无梭织机均设有停经架,停经架的作用在于设置停经条,停经条上串设停经片,每一停经片上穿设一根经纱,停经片利用经纱的管束而在停经条上呈悬空状态,此时停经条上的芯片与包铁之间由于绝缘夹片隔离而呈非导通状态。当某一经纱断开时,原本处于悬空状态的停经片会因为失去经纱的管束而跌落至停经条上,使处于绝缘分隔状态的芯片与包铁导通,通过停经架上的停经盒(也称“停经条接线盒”)将信号反馈给织机电气控制盒,使织机停车,接着由挡车工找出断裂的经纱并续接,织机再恢复工作。可见,断经即经纱断裂后立即使织机停机是避免织物出现瑕疵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与停经片数量相当的经纱成千上万,因此一旦发生断经,挡车工单凭肉眼观测停经架是无法快捷、准确地找出断裂的经纱的。毫无疑问,通过显示装置来示意经纱断裂的位置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停经盒内的电气部件与停经条的显示装置之间的电气连接可靠性的良好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织物的质量产生影响。在实际的生产应用过程中,受到车间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述停经片常会因为现场的毛絮、粉尘而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而一旦停经片接触不良,断经信号中断,即使断经现象确实发生,现有的显示装置也不会及时显示而使得挡车工无法第一时间找出断裂的经纱并接好,最终影响成品质量及织机工作效率。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如何能实现有效的断经显示并保证停经盒内的电气部件与显示装置之间的电气连接可靠性,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电气结构紧凑,能准确反应断经故障以保证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回路、限流回路、降压回路以及复位回路,所述的降压回路连接机器设备,从机器设备获得供电电源,降压回路又分别与限流回路及检测回路连接,为两者提供降压后的电源,所述的限流回路连接停经条,用于将降压后的电源进行限流后供给停经条使用,所述的检测回路连接停经条,并通过输出回路连接机器设备,通过判断停经条给出的状态信号来控制机器设备运行,所述的复位回路连接降压回路和机器设备,在收到机器设备传递的复位信号后,控制降压回路停止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降压回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电感L1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所述的电源转换芯片U1采用XL1509,电源转换芯片U1的1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正极以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2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3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并共同输出VCC直流电源,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电源转换芯片U1的4脚连接所述的复位回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共同接V+直流电源,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的5脚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流回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六电容C6、限流芯片U2以及第一接口J1,所述的限流芯片U2采用PL2700,限流芯片U2的4、5脚共同连接VCC直流电源,限流芯片U2的1脚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并共同通过第一接口J1的1脚输出V1直流电源,限流芯片U2的3脚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以及限流芯片U2的2脚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位回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七电容C7、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光耦U3以及第二接口J2,所述的光耦U3采用PC3117,所述的第二接口J2的4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以及光耦U3的1脚连接,光耦U3的2脚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口J2的5脚连接,光耦U3的3脚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七电容C7的负极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第十四电容R14的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以及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降压回路,所述的第二接口J2的2脚连接机器设备,第二接口J2的1脚、光耦U3的4脚、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以及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共同接V+直流电源,第二接口J2的3脚、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以及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回路包括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四二极管D4、第四三极管Q4、控制器MCU以及断经检测开关JP,所述的输出回路包括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以及第五二极管D5,所述的控制器MCU的输入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并共同通过断经检测开关JP连接停经条,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控制器MCU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以及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机器设备,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VCC直流电源,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共同连接V+直流电源,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回路还包括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七二极管D7,第六二极管D6串联在所述的断经检测开关JP和控制器MCU之间,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断经检测开关JP以及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控制器MCU的输入端及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检测回路对于断经故障的报警,不会受断经信号影响,能够避开之前结构中的因停经片接触不良而导致的故障无法准确显示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对断经状态做区别,在发生了断经的情况下,若断经后信号稳定,则发光二极管常亮,若断经信号中断,则发光二极管闪烁;限流回路为停经条提供限流电流,避免停经条超出限定电流后引起火灾,起到保护作用;整体电路结构紧凑,电气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压回路的电连接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限流回路的电连接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位回路的电连接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回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回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包括检测回路、限流回路、降压回路以及复位回路。所述的降压回路连接机器设备,从机器设备获得供电电源,此处的机器设备以织机为例。降压回路又分别与限流回路及检测回路连接,为两者提供降压后的电源,所述的限流回路连接停经条,用于将降压后的电源进行限流后供给停经条,使停经条进入工作模式。所述的检测回路连接停经条,并通过输出回路(未作图示)连接机器设备,通过判断停经条给出的状态信号来控制机器设备运行,由机器设备做出停机工作并报警,等待操作人员处理异常。所述的复位回路连接降压回路和机器设备,在收到机器设备传递的复位信号后,控制降压回路停止工作。当操作人员处理异常结束后,按下机器设备的启动按钮,机器设备会输出一复位信号,当复位回路接收到该复位信号后,会向降压回路输出一短暂的停止工作的信号,降压回路停止输出,检测回路和限流回路因断电而停止工作,同时检测回路及停经条重置复位。

  请参阅图2,所述的降压回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电感L1以及电源转换芯片U1,所述的电源转换芯片U1采用XL1509。电源转换芯片U1的1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正极以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2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3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并共同输出VCC直流电源,用于为限流回路及检测回路提供工作电源。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电源转换芯片U1的4脚连接所述的复位回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共同接机器设备,从机器设备获得V+直流电源。

  请参阅图3,所述的限流回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六电容C6、限流芯片U2以及第一接口J1,所述的限流芯片U2采用PL2700。限流芯片U2的4、5脚共同连接VCC直流电源,限流芯片U2的1脚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并共同通过第一接口J1的1脚输出V1直流电源,供停经条使用。 所述的限流回路主要用于为停经条提供限流电流,若停经条出现供电异常,超出限定电流后就会停止输出供电,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引起火灾。

  请参阅图4,所述的复位回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七电容C7、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光耦U3以及第二接口J2,所述的光耦U3采用PC3117。所述的第二接口J2的4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以及光耦U3的1脚连接,光耦U3的2脚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口J2的5脚连接,光耦U3的3脚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七电容C7的负极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第十四电容R14的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以及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降压回路,所述的第二接口J2的4脚和5脚连接机器设备,用于接收复位信号,只要4脚和5脚之间接收到有电平变化,则通过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转换后,最终给降压回路一个电平信号,使降压回路停止工作,起到对停经条及检测回路断电复位的作用。第二接口J2的2脚用于连接机器设备,向机器设备提供信号。

  请参阅图5,所述的检测回路包括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四二极管D4、第四三极管Q4、控制器MCU以及断经检测开关JP,其中,所述的MCU优选为SOT23-6封装的MCU。所述的输出回路包括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以及第五二极管D5。所述的控制器MCU的输入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并共同通过断经检测开关JP连接停经条。所述的断经检测开关JP包括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停经条芯片、包铁以及停经片,当经纱断裂时,停经片因失去经纱的管束而从悬空状态变为下落状态,此时芯片与包铁导通,即断经检测开关JP闭合。当断经检测开关JP闭合时,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在的支路导通,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提示操作人员有断经发生。此时,MCU在输入端接收到低电平后,在输出端输出一高电平,作用在第十八电阻R18的两端,第十八电阻R18向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提供一高电平,使第四三极管Q4导通,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的信号被拉低成低电位信号并维持几秒后传递给机器设备,由机器设备执行停机动作并报警,等待操作人员处理异常。在实际应用时,此时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的检测信号是通过第二接口J2的2脚传递给机器设备的。当异常处理完成后,断经检测开关JP断开,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在支路断电,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熄灭,此时,MCU输入端的信号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而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则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同时MCU输入端的电平进行有时间间隔的高低电平切换,使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到直流电源VCC,做间隔性的导通、截止切换,进而使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呈现间隔的闪烁。在上述结构中,一旦得到断经信号,则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会马上点亮,能够避开之前结构中的因停经片接触不良而导致指示灯不亮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对断经状态做区别,在发生了断经的情况下,若断经后信号稳定,则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常亮,若断经信号中断,则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闪烁。所述的输出回路用于将检测回路检测到的信号稳定地输出给机器设备。

  请参阅图6,所述的检测回路还包括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七二极管D7,第六二极管D6串联在所述的断经检测开关JP和控制器MCU之间,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断经检测开关JP以及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控制器MCU的输入端及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当断经检测开关JP检测到经纱断开时闭合,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被点亮,提示挡车工有断经发生。此时,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上的信号通过第七二极管D7将原先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同时MCU的输入端通过第六二极管D6检测到电平变成了低电平后,在输出端输出一高电平,作用在第十八电阻R18的两端,第十八电阻R18向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提供一高电平,使第四三极管Q4导通后接地,其集电极上的信号被进一步拉低成低电位信号并维持几秒后传递给机器设备,由机器设备执行停机动作并报警,等待操作人员处理异常。当异常处理完成后,断经检测开关JP断开,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上的信号通过第七二极管D7恢复成原来的高电平,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因所在支路断电而熄灭。此时,MCU输入端的信号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而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则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同时MCU输入端的电平进行有时间间隔的高低电平切换,使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到直流电源VCC,做间隔性的导通、截止切换,进而使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呈现间隔的闪烁。

《分段显示停经控制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