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造> 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独创技术22455字

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2021-02-27 12:17:56

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面料,尤其是运动面料,由于能够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将汗液快速导到面料外部,保持贴肤面干爽舒适,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很多品牌推出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运动面料,如Nike、Addias等。单向导湿面料,可以使水分自发的从织物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目前制备单向导湿功能面料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使采用两种吸湿性差异很大的纱线分别用于面料的表里两侧,表层使用吸湿性好的纱线能够快速吸收里层传递的水分,并快速扩散、蒸发、快干。另一种是通过印花的方式在面料里侧做拒水整理,留出很小的网格线缝隙,水分通过网格线的位置被快速吸收到表侧达到单向导湿的目的。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织物两侧亲水性不同形成的能量梯度变化,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面料选材的局限性,拒水整理通常使用含氟的低表面能物质,氟类产品的安全性会限制其应用,而且拒水整理工艺复杂,受很多工艺条件的影响。

  另外人体在夏季很容易出汗,汗液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尤其是贴身穿着的衣物抗菌性很重要,目前化纤类产品的抗菌性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种是在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抗菌母粒,使纤维本身具有抗菌性,该方法虽然抗菌效果持久,但是成本很高;另一种方法是整理方式添加,整理的方式是将抗菌剂作用于面料的表面,赋予面料抗菌效果,经整理的面料表面的抗菌物质的浓度较高,抗菌效果虽然很好但是抗菌物质的缓释不均匀,耐久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1:采用两种吸湿性差异很大的纱线分别用于面料的表里两侧,面料选材具有局限性;2:通过印花的方式在面料里侧做拒水整理,拒水整理通常使用含氟的低表面能物质,氟类产品的安全性会限制其应用,而且拒水整理工艺复杂,受很多工艺条件的影响;3:在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抗菌母粒,成本很高;4:整理方式添加,抗菌物质的缓释不均匀,耐久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导湿层和粗糙层,其中导湿层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其中粗糙层由底纱组成,所述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其中粗糙层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面纱的规格为65D/192F,所述底纱的规格为50D/12F或50D/24F。

  优选的,所述粗糙层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是在粗糙层上络合铜离子得到的,其中铜离子为微米级至纳米级,可以保持面料仍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不会引起穿着亲肤侧的不适。

  优选的,所述粗糙层的纱线之间间隙大于导湿层的纱线之间间隙,其中纱线均为涤纶。

  优选的,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湿层和粗糙层织成面料,除去面料上的油剂、油污和其他污垢;

  步骤2)将面料浸泡于前处理溶液中进行前处理;

  步骤3)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对面料亲肤侧进行印染,依次使用植酸浆料和氯化铜浆料;

  步骤4)重复步骤3)3~8次,即面料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前处理溶液由碳酸钠4.5-5.5g/L、过氧化氢4.5-5.5g/L、精炼酶6.5-7.5g/L、精炼剂5.5-6.5g/L、渗透剂12-14g/L、氧漂稳定剂1g/L和余量水组成,将所述面料浸泡于前处理溶液中,加热到35~45℃,其中浴比为1:15~2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植酸浆料由植酸0.6~1%wt、增稠剂1~1.6%wt和水组成,将植酸与水在植酸浆料槽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氯化铜浆料由氯化铜3~5%wt、增稠剂1~1.6%wt和水组成,将氯化铜与水在氯化铜浆料槽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即可。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选自海草酸钠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平网印染方法如下:

  步骤3-1)将前处理后的面料清洗,水温为60~80℃,处理时间为10~20min;

  步骤3-2)将配置好的植酸浆料涂在筛网上,采用手动或机器刮板在亲肤侧进行刮料操作,在150~190℃水蒸气氛围中处理5~10min;

  步骤3-3)将配置好的氯化铜浆料涂在筛网上,采用手动或机器刮板在亲肤侧进行刮料操作,在150~190℃水蒸气氛围中处理5~10min;

  步骤3-4)将完成刮料操作的粗糙层在30~40℃水浴中清洗,即面料粗糙层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湿层和粗糙层,导湿层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粗糙层由底纱组成,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使得导湿层纱线间的空隙尺寸远小于粗糙层的纱线间空隙尺寸,面纱纱线更细,底纱纱线更粗,因此面纱纱线之间的间隙较小,底纱纱线之间的间隙较大,因此面纱纱线之间的芯吸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当人体运动出汗时,汗液从底纱通过芯吸效应排到面纱,并在面纱上铺展,在保持皮肤干爽的同时,汗液可以在面纱上快速蒸发;

  2)本发明植酸在印染过程中先吸附在底纱纱线表面,氯化铜再与植酸发生络合作用,在纱线表面沉积铜离子,此过程循环3~8次后,织物的底纱上具有了铜离子沉积物,该沉积物由的微米级至纳米级的铜和植酸沉积物组成,粗糙层与导湿层之间形成了粗糙度梯度,粗糙度梯度会使水分从织物粗糙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从而提高了导湿快干的效果;

  3)本发明铜离子的引入使面料具有抗菌性,抗菌性能高,采用印染的工艺方法可以缩短生产工艺流程,底纱、植酸和金属离子之间依靠范德华力、氢键和化学键互相结合,稳定性好,因此具有良好的洗涤耐久性,对面料的手感、吸水性、光泽度以及染色牢度等性能没有影响和要求,面料选材范围广;本发明制备方法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可应用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7的纤维表面电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湿层,2-粗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导湿层1和粗糙层2,其中导湿层1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其中粗糙层2由底纱组成,所述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其中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导湿层1和粗糙层2,其中导湿层1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其中粗糙层2由底纱组成,所述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其中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面纱的规格为65D/192F,所述底纱的规格为50D/12F或50D/24F。

  优选的,所述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是在粗糙层2上络合铜离子得到的,其中铜离子为微米级至纳米级,可以保持面料仍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不会引起穿着亲肤侧的不适。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粗糙层2的纱线之间间隙大于导湿层1的纱线之间间隙,其中纱线均为涤纶。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导湿层1和粗糙层2,其中导湿层1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其中粗糙层2由底纱组成,所述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其中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面纱的规格为65D/192F,所述底纱的规格为50D/12F或50D/24F。

  优选的,所述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是在粗糙层2上络合铜离子得到的,其中铜离子为微米级至纳米级,可以保持面料仍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不会引起穿着亲肤侧的不适。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粗糙层2的纱线之间间隙大于导湿层1的纱线之间间隙,其中纱线均为涤纶。

  优选的,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湿层1和粗糙层2织成面料,除去面料上的油剂、油污和其他污垢;

  步骤2)将面料浸泡于前处理溶液中进行前处理;

  步骤3)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对面料亲肤侧进行印染,依次使用植酸浆料和氯化铜浆料;

  步骤4)重复步骤3)3~8次,即面料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导湿层1和粗糙层2,其中导湿层1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其中粗糙层2由底纱组成,所述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其中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面纱的规格为65D/192F,所述底纱的规格为50D/12F或50D/24F。

  优选的,所述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是在粗糙层2上络合铜离子得到的,其中铜离子为微米级至纳米级,可以保持面料仍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不会引起穿着亲肤侧的不适。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粗糙层2的纱线之间间隙大于导湿层1的纱线之间间隙,其中纱线均为涤纶。

  优选的,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湿层1和粗糙层2织成面料,除去面料上的油剂、油污和其他污垢;

  步骤2)将面料浸泡于前处理溶液中进行前处理;

  步骤3)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对面料亲肤侧进行印染,依次使用植酸浆料和氯化铜浆料;

  步骤4)重复步骤3)3~8次,即面料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前处理溶液由碳酸钠4.5-5.5g/L、过氧化氢4.5-5.5g/L、精炼酶6.5-7.5g/L、精炼剂5.5-6.5g/L、渗透剂12-14g/L、氧漂稳定剂1g/L和余量水组成,将所述面料浸泡于前处理溶液中,加热到35~45℃,其中浴比为1:15~2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植酸浆料由植酸0.6~1%wt、增稠剂1~1.6%wt和水组成,将植酸与水在植酸浆料槽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氯化铜浆料由氯化铜3~5%wt、增稠剂1~1.6%wt和水组成,将氯化铜与水在氯化铜浆料槽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即可。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导湿层1和粗糙层2,其中导湿层1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其中粗糙层2由底纱组成,所述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其中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面纱的规格为65D/192F,所述底纱的规格为50D/12F或50D/24F。

  优选的,所述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是在粗糙层2上络合铜离子得到的,其中铜离子为微米级至纳米级,可以保持面料仍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不会引起穿着亲肤侧的不适。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粗糙层2的纱线之间间隙大于导湿层1的纱线之间间隙,其中纱线均为涤纶。

  优选的,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湿层1和粗糙层2织成面料,除去面料上的油剂、油污和其他污垢;

  步骤2)将面料浸泡于前处理溶液中进行前处理;

  步骤3)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对面料亲肤侧进行印染,依次使用植酸浆料和氯化铜浆料;

  步骤4)重复步骤3)3~8次,即面料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前处理溶液由碳酸钠4.5-5.5g/L、过氧化氢4.5-5.5g/L、精炼酶6.5-7.5g/L、精炼剂5.5-6.5g/L、渗透剂12-14g/L、氧漂稳定剂1g/L和余量水组成,将所述面料浸泡于前处理溶液中,加热到35~45℃,其中浴比为1:15~2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植酸浆料由植酸0.6~1%wt、增稠剂1~1.6%wt和水组成,将植酸与水在植酸浆料槽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氯化铜浆料由氯化铜3~5%wt、增稠剂1~1.6%wt和水组成,将氯化铜与水在氯化铜浆料槽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即可。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选自海草酸钠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平网印染方法如下:

  步骤3-1)将前处理后的面料清洗,水温为60~80℃,处理时间为10~20min;

  步骤3-2)将配置好的植酸浆料涂在筛网上,采用手动或机器刮板在亲肤侧进行刮料操作,在150~190℃水蒸气氛围中处理5~10min;

  步骤3-3)将配置好的氯化铜浆料涂在筛网上,采用手动或机器刮板在亲肤侧进行刮料操作,在150~190℃水蒸气氛围中处理5~10min;

  步骤3-4)将完成刮料操作的面料在30~40℃水浴中清洗,即面料粗糙层2亲肤侧具有抗菌功能。

  实施例6

  一种导湿快干面料通过原料的选择实现不同直径的水分运输管道,如图1所示,面料粗糙层和导湿层选用不同粗细的纤维,粗糙层选用涤纶长丝的规格为50D/12F;导湿层选用涤纶长丝的规格为65D/192F,织造组织为双面网眼。

  对粗糙层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1:印染前除去毛坯面料上的油剂、油污和其他污垢。

  步骤2:配置印染用的植酸浆料,植酸浆料由植酸(0.6%wt)、增稠剂(1%wt)和水组成,先将植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将植酸浆料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印在面料底纱部分。

  步骤3:配置印染用的氯化铜浆料,氯化铜浆料由氯化铜(3%wt)、增稠剂(1%wt)和水组成,先将氯化铜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将氯化铜浆料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印在面料底纱部分。

  步骤4:设置多个料槽,按照顺序分别倒入植酸浆料和氯化铜浆料,重复步骤2和步骤3,重复次数为3次。

  实施例7

  一种导湿快干面料通过原料的选择实现不同直径的水分运输管道,面料粗糙层和导湿层选用不同粗细的纤维,粗糙层选用涤纶长丝的规格为50D/12F;导湿层选用涤纶长丝的规格为65D/192F,织造组织为双面网眼。

  对粗糙层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1:印染前除去毛坯面料上的油剂、油污和其他污垢。

  步骤2:配置印染用的植酸浆料,植酸浆料由植酸(1%wt)、增稠剂(1%wt)和水组成,先将植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将植酸浆料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印在面料底纱部分。

  步骤3:配置印染用的氯化铜浆料,氯化铜浆料由氯化铜(4%wt)、增稠剂(1%wt)和水组成,先将氯化铜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将氯化铜浆料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印在面料底纱部分。

  步骤4:设置多个料槽,按照顺序分别倒入植酸浆料和氯化铜浆料,重复步骤2和步骤3,重复次数为5次。

  实施例8

  一种导湿快干面料通过原料的选择实现不同直径的水分运输管道,面料粗糙层和导湿层选用不同粗细的纤维,粗糙层选用涤纶长丝的规格为50D/24F;导湿层选用涤纶长丝的规格为65D/192F,织造组织为双面网眼。

  对粗糙层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1:印染前除去毛坯面料上的油剂、油污和其他污垢。

  步骤2:配置印染用的植酸浆料,植酸浆料由植酸(1%wt)、增稠剂(1%wt)和水组成,先将植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将植酸浆料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印在面料底纱部分。

  步骤3:配置印染用的氯化铜浆料,氯化铜浆料由氯化铜(5%wt)、增稠剂(1%wt)和水组成,先将氯化铜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将氯化铜浆料采用平网印染的方式印在面料底纱部分。

  步骤4:设置多个料槽,按照顺序分别倒入植酸浆料和氯化铜浆料,重复步骤2和步骤3,重复次数为8次。

  对比例1

  通过印花的方式在面料里侧做拒水整理的单向导湿面料。

  对比例2

  使用在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抗菌母粒的长丝制得的面料。

  对比例3

  通过整理方式添加抗菌剂的面料。

  实验结果1

  对实施例6~8中的多功能面料和对比例1的导湿速干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6~8多功能面料和对比例1的导湿速干效果

  

  从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6~8的多功能面料单向传递指数均为5,高于国标要求,对比例1的单向传递指数均为3,低于本发明。

  实验结果2

  根据纺织行业推荐标准FZ/T 73023-2006进行测试,以抑菌率作为评价指标。测试指标为抑菌率,基准:A级(水洗10次)—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AA级(水洗20次)和AAA级(水洗50次)—金黄色葡萄球菌≥80%、大肠杆菌≥70%、白色念珠菌≥60%。

  水洗50次测试结果,对实施例6~8中的多功能面料和对比例2和3的抗菌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6~8多功能面料和对比例2和3抗菌性能测试

  

  从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6~8多功能面料具有很好的抗菌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抵抗能力优异,本发明抗菌性能明显优于对比例2和3。

  申请人拍摄了实施例7中的多功能面料的粗糙层纤维的电镜图,结果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纤维表面沉积了植酸铜沉淀,在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定的粗糙度。

  本发明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湿层和粗糙层,导湿层由面纱组成起导湿作用,粗糙层由底纱组成,底纱的纱线直径是面纱纱线直径的6~12倍,使得导湿层纱线间的空隙尺寸远小于粗糙层的纱线间空隙尺寸,面纱纱线更细,底纱纱线更粗,因此面纱纱线之间的间隙较小,底纱纱线之间的间隙较大,因此面纱纱线之间的芯吸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当人体运动出汗时,汗液从底纱通过芯吸效应排到面纱,并在面纱上铺展,在保持皮肤干爽的同时,汗液可以在面纱上快速蒸发。

  本发明植酸在印染过程中先吸附在底纱纱线表面,氯化铜再与植酸发生络合作用,在纱线表面沉积铜离子,此过程循环3~8次后,织物的底纱上具有了铜离子沉积物,该沉积物由的微米级至纳米级的铜和植酸沉积物组成,粗糙层与导湿层之间形成了粗糙度梯度,粗糙度梯度会使水分从织物粗糙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从而提高了导湿快干的效果。

  本发明铜离子的引入使面料具有抗菌性,抗菌性能高,采用印染的工艺方法可以缩短生产工艺流程,底纱、植酸和金属离子之间依靠范德华力、氢键和化学键互相结合,稳定性好,因此具有良好的洗涤耐久性,对面料的手感、吸水性、光泽度以及染色牢度等性能没有影响和要求,面料选材范围广;本发明制备方法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可应用于工业生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一种新型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