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物处理> 一种烘干风道、干衣设备独创技术12157字

一种烘干风道、干衣设备

2021-03-20 12:23:44

一种烘干风道、干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烘干风道、干衣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一种健康舒适和快捷的生活方式成为趋势,洗衣干衣机作为市场的宠儿已经步入大众视野当中。现有的干衣机包括直排式、冷凝式和热泵式。在以上三种烘干方式中,热泵式干衣机在烘干效率和节能等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最符合国家绿色节能减排宗旨。但是由于热泵干衣机本身系统的限制,体积大、重量大并且有制冷剂泄露风险,在干衣机的小型化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针对小型市场的干衣机产品。为了满足干衣设备小型化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半导体制冷片与热管组相结合的方式对烘干气流进行冷凝并散热,但是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组多被用来做冷凝除湿,也即现有技术中热管组的冷端被利用,而热管组的热端则基于空间设置考虑暴露于风道之外的环境中,这一方面对热管组的热量没能充分利用,降低了热管组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将热管组的热量传导至外部环境造成热污染,基于此种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烘干风道、干衣设备,将热管组的冷端与热端对应设置于烘干风道的冷凝通道及加热通道中,提升热管组的利用率,提高对烘干气流的除湿及加热效率,防止对外部环境形成热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风道,包括壳体、热管组,所述壳体内构造有冷凝通道、加热通道,所述热管组具有热管冷端、热管热端,所述热管冷端处于所述冷凝通道中,所述热管热端处于所述加热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封闭一端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形成所述冷凝通道及加热通道,所述热管组包括第一热管组,所述第一热管组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壳体的封闭一端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热管组还包括第二热管组,所述第二热管组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冷凝通道,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相互背离的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加热通道。

  优选地,沿着所述冷凝通道的导流方向,所述第一热管组与所述第二热管组间隔交错布置。

  优选地,所述封闭一端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所述冷凝通道中的气流折流导向至所述加热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边缘区域高于中间区域。

  优选地,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的一侧设有多个导流筋条。

  优选地,所述烘干风道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及冷端分别处于所述加热通道、冷凝通道中;和/或,冷凝通道的气流入口处设有过滤件,和/或,所述加热通道的出口处设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衣设备,包括上述的烘干风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种烘干风道、干衣设备,所述热管组的热管冷端及热管热端被分别对应设置于烘干风道的加热通道及冷凝通道内,能够充分利用除湿冷凝后的气流的冷量与热管热端之间的温差,从而保证了所述热管组的换热效率,并充分利用热管热端的热量对烘干气流进行加热,充分利用了热管组的热量,同时防止了现有技术中热管热端处于外部环境中带来的热污染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风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了气流流向);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风道的布置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11、冷凝通道;12、加热通道;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2、热管组;23、第一热管组;24、第二热管组;31、基板;32、导流筋条;4、半导体制冷片;41、第一制冷片;42、第二制冷片;5、过滤件;6、风机;71、第一温度传感器;72、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风道,包括壳体1、热管组2,所述壳体1内构造有冷凝通道11、加热通道12,所述热管组2具有热管冷端、热管热端,所述热管冷端处于所述冷凝通道11中,所述热管热端处于所述加热通道12中,所述热管组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组合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做特别限定,所述烘干风道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及冷端分别处于所述加热通道12、冷凝通道11中,从而实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与所述热管组2的共同冷凝、加热作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组2的热管冷端及热管热端被分别对应设置于烘干风道的加热通道12及冷凝通道11内,能够充分利用除湿冷凝后的气流的冷量与热管热端之间的温差,从而保证了所述热管组2的换热效率,并充分利用热管热端的热量对烘干气流进行加热,充分利用了热管组的热量,同时防止了现有技术中热管热端处于外部环境中带来的热污染现象的产生。

  所述壳体1优选的可以设计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13且所述第一隔板13与所述壳体1的封闭一端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隔板13将所述壳体1分隔形成所述冷凝通道11及加热通道12,所述热管组2包括第一热管组23,所述第一热管组23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13上,此时烘干气流经由所述冷凝通道11流入所述烘干风道后,与所述热管冷端进行热交换进而降低烘干气流中的水分含量,冷凝的烘干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间隙后进入所述加热通道12一侧实现升温加热,成为温度较高的烘干气流,然后进入干衣设备的滚筒中,实现对滚筒内衣物的烘干。这种方式的结构充分利用了热管冷端与热管热端的相对位置,从而使烘干风道的结构尤其简单、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第二隔板14,所述第二隔板14与所述第一隔板13相对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壳体1的封闭一端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热管组2还包括第二热管组24,所述第二热管组24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14上,所述第一隔板13与所述第二隔板14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冷凝通道11,所述第一隔板13与所述第二隔板14相互背离的一侧与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所述加热通道12。也即,此时所述烘干风道中形成了冷凝通道11处于两个加热通道12之间的结构型式,所述第一热管组23与所述第二热管组24相对呈镜像的设置,所述加热通道12则相对于所述冷凝通道11呈镜像的设置,从而在提升所述烘干风道的除湿及加热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结构的简单、紧凑。此时,可以理解的是,冷凝通道11中的烘干气流在所述壳体1的封闭一端的作用下将被折流到所述加热通道12中(分别经有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而最好的,在所述封闭一端设置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所述冷凝通道11中的气流折流导向至所述加热通道12中,从而能够增加烘干气流由冷凝通道11流至加热通道12过程的顺畅性,具体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基板31,所述基板31的边缘区域高于中间区域,所述基板31朝向所述壳体1的开口一端的一侧设有多个导流筋条32,所述多个导流筋条32从所述中间区域延伸至所述边缘区域,而可以理解的,所述中间区域与所述冷凝通道11的出口正对,所述边缘区域则与所述加热通道12相对应,由此,所述多个导流筋条32能够将冷凝通道11中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加热通道12中,防止气流在中间区域的阻力损失。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管组23及第二热管组24可以设置多组,沿着所述冷凝通道11的导流方向,多组所述第一热管组23与所述第二热管组24间隔交错布置。如图1所示,以图1所示出的方位为准,所述第一热管组23与所述第二热管组24分别上下相对的设置,其相应的热管冷端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交错,也即沿着所述冷凝通道11的导流方向投影,第一热管组23的热管冷端与所述第二热管组24的热管冷端有交集,如此,使热管冷端对冷凝通道11中的烘干气流的除湿更为彻底、均匀。

  如图2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制冷片41及第二制冷片42,如所述第一热管组23及第二热管组24的连接及设置方式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冷凝通道11的气流入口处设有过滤件5,所述加热通道12的出口处设有风机6,所述过滤件5例如常规的过滤网,以对进入烘干风道的烘干气流中的棉絮等杂物进行必要的过滤,防止对下游的所述风机6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衣设备,包括上述的烘干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干衣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72获取加热通道12内的实时烘干温度Th;

  与预设烘干温度Ths比较;

  当Th<Ths时,调整所述增加热管组2的运行个数,以使Th=Ths。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使所述加热通道12中的烘干温度快速达到预设的烘干温度,以保证干衣设备的烘干效率。进一步地,在Th=Ths之后,还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71获取冷凝通道11内的实时冷凝温度Tl;与预设冷凝温度Tls比较;当Tl>Tls时,调整所述增加热管组2的运行个数,以使Tl≤Tls。也即,在烘干温度达到了预设烘干温度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所述冷凝通道11中的温度,以期望能够降低实时冷凝温度,从而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冷凝通道11中烘干气流的含水率,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效率。

  进一步的,当所述干衣设备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时,且Th<Ths时,还包括: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运行个数,以使Th=Ths。优选地,在Th=Ths之后,还包括:获取冷凝通道11内的实时冷凝温度Tl;与预设冷凝温度Tls比较;当Tl>Tls时,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运行个数,以使Tl≤Tls。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烘干风道、干衣设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