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物处理> 一种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独创技术21361字

一种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

2021-02-16 00:07:09

一种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纺织工业的兴起及发展,纺织机械也逐渐的增多,且功能逐渐的,这其中就包括纺织用的布料收卷装置。现有的布料收卷装置在对布料收卷时,布料往往容易发生褶皱,影响布料的储存及美观,并且布料在加工过程中其表面上容易积累灰尘杂质等,不利于保证布料的清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包括收卷轮结构、设置于所述收卷轮结构一侧的除褶皱结构,所述除褶皱结构包括集中框、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上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下方的软管、设置于所述软管下方的吹气框、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上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下端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吹气框固定连接,所述除褶皱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吹气框内的弹片,所述弹片设有两个且分别处于吹气框内腔的下端出口处,所述弹片的上端与所述吹气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弹片的下端顶靠在另一弹片的下端上。

  优选地,所述集中框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吹气框的上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软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软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吹气框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卷轮结构包括收卷轮、设置于所述收卷轮上的第二支撑轴、设置于所述收卷轮外部的连接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上的卡扣块。

  优选地,所述收卷轮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上,所述连接框套在所述收卷轮上,所述收卷轮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框的内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连接框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卡扣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所述收卷轮轴向的一端面上设有若干挡块,所述挡块沿着轴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收卷轮轴向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正对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挡块且分别处于挡块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还包括压轮结构,所述压轮结构包括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上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端部的推动轮、设置于所述得让连接杆下端的压轮。

  优选地,所述压轮结构处于除褶皱结构与收卷轮结构之间,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轮枢轴连接,所述推动轮顶靠在所述吹气框的上端,所述推动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压轮枢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压轮结构下方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上的支撑轮,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支撑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撑框枢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除褶皱结构背离收卷轮结构一侧的调整轮结构,所述调整轮结构包括调整轮及设置于所述调整轮上的若干刷毛,所述调整轮与布料接触的位置,所述刷毛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布料的移动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通过设置调整轮,且在调整轮上设置刷毛,并且在调整轮与布料接触的位置,刷毛移动的方向与布料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实现刷毛将布料上的部分褶皱刷平,并且可以起到对布料除尘的目的;同时通过吹气框的设置,以朝向布料吹气,以便清除布料上的褶皱,且在吹气框内设置弹片,以便增大吹气框下端吹向布料的风力大小,从而使得除褶皱效果更加明显;并且可以调整吹气框的角度,以便改变吹气框下端吹到布料上的风力大小,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褶皱情况布料的需求,即布料上褶皱较多且较难清除时,此时可以增大吹气框与布料之间的角度,当布料上的褶皱较少且较容易清除时,此时可以减小吹气框与布料之间的角度;并且压轮与支撑轮的配合可以将布料压平;同时通过第一管道、第一风机及挡块的设置可以实现收卷轮的旋转,及时当收卷轮卡住时,第一管道喷出的空气仍然不会损坏挡块,不会出现传统机械连接容易出现的电动机发热烧坏或者传动轴损坏现象的发生,安全性高,结构稳固,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的沿C-C’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图4所示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的沿D-D’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图1所示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的沿E-E’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包括调整轮结构1、设置于所述调整轮结构1上方一侧的收卷轮结构2、设置于所述收卷轮结构2上的驱动结构3、设置于所述调整轮结构1与所述收卷轮结构2之间的支撑结构4、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4上方的除褶皱结构5、设置于所述除褶皱结构5上的压轮结构6。

  如图1及他6所示,所述调整轮结构1包括调整轮11、设置于所述调整轮11后续一端的第一支撑轴12、设置于所述调整轮11圆周面上的若干刷毛13、设置于所述调整轮11上的转轴16、设置于所述转轴16上的电机15、位于所述电机15下方的竖杆17。所述第一支撑轴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支撑轴12轴向与布料在收卷时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支撑轴12对所述调整轮1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调整轮11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轴12上,所述调整轮11与所述第一支撑轴12之间可以设置轴承(未图示),使得所述调整轮11可以在所述第一支撑轴12上稳定的旋转。所述刷毛13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调整轮11的圆周面上,所述刷毛13的一端与所述调整轮11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刷毛13的另一端顶靠在布料上。所述转轴16的一端与所述调整轮11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调整轮11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电机15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转轴1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5连接,使得所述电机15可以带动所述转轴16旋转,进而驱动所述调整轮11旋转。所述竖杆17的上端与所述电机15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调整轮结构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轴12轴向一端的第一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12轴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对整个调整轮结构11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调整轮结构1的设置可以改变布料的移动方向,使其处于张紧状态,并且调整轮11可以在电机15的驱动作用下主动的旋转,所述调整轮11带动所述刷毛11随之旋转,并且布料与调整轮11接触的位置的刷毛13移动的方向与布料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刷毛13可以将褶皱的布料刷平,防止其褶皱,方便收卷,同时可以将布料上的灰尘杂质等清理干净,保证布料的清洁。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所述收卷轮结构2包括收卷轮21、设置于所述收卷轮21上的第二支撑轴22、设置于所述收卷轮21外部的连接框23、设置于所述收卷轮21轴向一端的挡块26。所述收卷轮21呈圆柱体,所述收卷轮21位于所述调整轮11的一侧,所述收卷轮2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自所述收卷轮21的外圆周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收卷轮21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轴22上,所述收卷轮21与第二支撑轴22之间设置轴承,以便使得收卷轮21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撑轴22上稳定的旋转,所述轴承的安装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比如收卷轮21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而第二支撑轴22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连接框23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框23套设在所述收卷轮21的圆周面上,且可沿轴向将其取下,所述连接框23的内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凸块24,所述第一凸块24与所述连接框23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凸块2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以便使得收卷轮21带动所述连接框23一同旋转,所述连接框23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231。所述挡块26设有若干个且沿轴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收卷轮21的轴向一端面上,所述挡块26与所述收卷轮21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轮结构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框23上的卡扣块2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轴22上的第二支撑杆27。所述卡扣块25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231内,从而可以将布料的一端夹持在卡扣块25与第二凹槽231之间,以便将布料的一端固定住,使得布料随连接框23收卷。所述第二支撑杆27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22轴向一端固定连接,以便对整个收卷轮结构2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收卷轮结构2的设置可以通过卡扣块25将布料的一端卡扣固定在第二凹槽231内,从而使得布料可以随收卷轮21收卷;并且连接框23可以方便的沿着轴向将其从收卷轮21上取下,进而可以方便的将收卷后的布料取下,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同时可以在周向上起到固定作用,使得布料稳定的在收卷轮21上收卷。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第一管道31、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1上的第一风机32。所述第一管道31的两端相对且正对位于最下方的挡块26,所述第一管道31的两端分别位于最下方的挡块26的左右两侧,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管道31的一端朝向最下方的挡块26吹气,而气体被第一管道31的另一端吸收。所述第一风机3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1上,所述第一风机3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风机3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器打开或者关闭。

  所述驱动结构3的设置使得第一管道31的一端朝向最下方的挡块26吹气,而吹出的空气被第一管道31的另一端吸收,该种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吹动挡块26驱动收卷轮21在第二支撑轴22上稳定的旋转,亦可以减少对周围空气流动的影响,并且在收卷轮21卡住时,不会因为机械连接而导致的电动机发热烧坏或者传动轴损坏,此时由于挡块26不再移动,吹到挡块26上的空气不会对其造成实质性的损坏,从而可以保证整个零部件的完好无损,延长了本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第三支撑杆4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41上端的支撑框42、设置于所述支撑框42上的若干支撑轮43。所述第三支撑杆4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41对整个支撑结构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框42呈倾斜状,所述支撑框42与布料平行,所述支撑框42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凹槽421。所述支撑轮43设有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轮43设有三个,所述支撑轮43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421内且与所述支撑框4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支撑轮43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421内旋转,所述支撑轮43顶靠在布料上。

  所述支撑结构4的设置可以通过支撑轮43从下方对布料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布料可以被支撑结构4上方的除褶皱结构5及压轮结构6起到有效的除褶皱及除尘处理。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除褶皱结构5包括集中框51、设置于所述集中框51上的第二管道52、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52上的第二风机53、设置于所述集中框51内的引导块54、设置于所述集中框51下方的软管55、设置于所述软管55下方的吹气框56、设置于所述集中框51上的第一支架57、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7下端的第一连接杆58、设置于所述吹气框56内左右两侧的弹片59。所述集中框51呈空心状且竖直放置,所述集中框5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511、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512。所述第二管道5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511且与所述集中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52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风机53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52上,所述第二风机5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二风机53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引导块54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引导块54收容于所述集中框51内且处于所述第二通孔512的左右两侧,所述引导块54与所述集中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引导块54相对的面为斜面,以将空气集中到所述第二通孔512内。所述软管5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512且与所述集中框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软管55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51的内部相通,所述软管55可以弯曲变形。所述吹气框56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吹气框56的上表面设有第三通孔561,所述第三通孔561贯穿所述吹气框56的内外表面,所述软管55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561且与所述吹气框5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软管55的内部与所述吹气框5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支架57呈弯折状,所述第一支架57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7的下端竖直朝下设置。所述吹气框56的下端朝向布料且吹气框56与布料之间存在一定夹角,使得吹气框56下端吹出的空气可以吹到布料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8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57的下端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8可以围绕所述第一支架57的下端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58的下端与所述吹气框56固定连接。所述弹片59设有两个且分别处于所述吹气框56内腔的出口处,所述弹片59的上端与所述吹气框5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片59的下端顶靠在另一弹片59的下端,所述弹片59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以便空气可以尽快的排出。

  所述除褶皱结构5的设置可以方便的朝向布料吹气,以便将布料吹平,去除褶皱,并且可以将布料上的灰尘杂质清除干净,除尘效果显著;同时可以调整吹气框56下端朝向布料的角度,以便改变吹到布料上的风力,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使用范围广。

  如图1所示,所述压轮结构6包括气缸61、设置于所述气缸61上的推动杆62、设置于所述推动杆62下方的第二连接杆63、设置于所述推动杆62端部的推动轮64、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3下方的压轮65、设置于所述气缸61上的第二支架66。所述气缸61处于所述除褶皱结构5与收卷轮结构2之间,所述气缸6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推动杆62的一端与所述气缸61连接,使得所述气缸61可以驱动所述推动杆62来回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63的上端与所述推动杆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63与所述推动杆6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推动轮64与所述推动杆62的另一端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推动轮64可以在所述推动杆62的端部旋转,所述推动轮64顶靠在所述吹气框56的上端,所述推动轮6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8上端的高度。所述压轮65与所述第二连接杆63的下端枢轴连接,使得所述压轮65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63的下端旋转,所述压轮65压靠在布料上,所述压轮65与支撑轮43配合可以将布料夹持住,有利于将布料上的褶皱清除。所述第二支架66的一端与所述气缸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66的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从而对整个压轮结构6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压轮结构6的设置可以使得压轮65顶靠在布料上,以便将布料压平,有效的去除褶皱;并且配合除褶皱结构5的设置可以在对布料压平之间对布料吹气,以便将布料上的褶皱吹除;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压轮65的位置而改变吹气框56下端与布料之间的夹角,进而可以改变吹气框56下端吹到布料上的风力大小,以便将布料有效的吹平,并且可以适应不同褶皱程度的布料的除褶皱需求,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布料穿过调整轮11、吹气框56的下端、压力65的下端、支撑轮43的上方,且将布料的上端通过卡扣块25卡扣在第二凹槽231内。然后打开第一风机32,使得第一管道31的一端朝向最下方的挡块26吹气,且被第一管道31的另一端吸收,从而可以驱动收卷轮21旋转,进而可以驱动布料移动,以便实现对布料的收卷,同时可以减少对周围空气流动的影响;通过驱动调整轮11旋转,使得刷毛13以与布料移动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刷毛13的下端会顶靠在布料上,以便将布料刷平,去除一部分褶皱,并且可以刷毛13可以对布料起到刷洗的作用,以便清除掉布料上的灰尘杂质等。然后第二风机53使得外部的空气被抽入到第二管道52内,然后进入到集中框51内,由于引导块54的设置,可以使得空气顺利的进入到软管55内,减小风阻,使得空气可以快速的流入到吹气框56内,然后经过吹气框56的下端吹到布料上,此时弹片59的下端相互远离,以便空气向下喷出,弹片59的设置可以提高空气向外部流程的速度,提高风力大小,以便吹到布料上的风力增大,有利于布料上褶皱的清除,并且风力较大时,弹片59的下端相互远离形成的缺口越大,防止风力过大影响布料向上移动。然后压轮65顶靠在布料上,且与支撑轮43配合实现对布料的压平,最后布料收卷在连接框23上。当褶皱较多且较难清除时,此时可以通过气缸61使得推动杆62向右下方移动,此时推动轮64向右下方移动,从而推动吹气框56的上端,使得吹气框56的上端围绕第一支架57的下端顺时针旋转,从而可以增大吹气框56与布料之间的夹角,使得经过吹气框56吹出的空气吹到布料上的风力增大,以便清除布料上较难清理的褶皱,直至调节至适宜的角度为止。并且由于通过第一管道31及第一风机32驱动收卷轮21旋转,即使收卷轮21卡住时,此时不会因为传统机械连接导致的电动机发热烧坏或者传动轴损坏现象的发生,安全性高,结构稳定,延长了本结构的使用寿命,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至此,本发明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纺织用布料收卷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