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天然纤维> 一种纺丝机用油嘴独创技术7672字

一种纺丝机用油嘴

2021-02-19 11:32:43

一种纺丝机用油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丝机用油嘴。

  背景技术

  纺丝又称为化学纤维成丝,将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制成胶体溶液或熔化成熔体后由,并用纺丝泵(计量泵)将纺丝溶液或熔体定量、连续、均匀地从喷丝头的细孔压出,这种细流在水、凝固液或空气中固化,生成初生纤维,此过程即纤维成形。此时的纺丝结构尚不完善和稳定,物理与机械性能差,尚不宜于纺织加工。为提高纺丝的平滑性、柔软性和抱和力,减小摩擦和静电的产生,改善纺丝的纺织加工性能,一般需要经过上硅油后处理工序。

  上油后处理工序中,纺丝用油嘴是纺丝设备上的关键零部件,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油嘴,其包括油嘴本体1,油嘴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过线槽11,过线槽11的槽底开设有喷淋硅油的油口12。一般该油嘴的过线槽表面光滑,硅油会快速经其侧壁流出,硅油与纺丝的接触时间较短,导致纺丝中的多根单丝的单位时间内上油量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丝用油嘴,其具有增加单丝单位时间内上油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纺丝机用油嘴,包括油嘴本体和与油嘴本体连通的油口,所述油嘴本体远离油口一侧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槽底开设有与油口连通的出油孔,所述过线槽两侧壁沿过线槽长度方向对称设有多个挡油凹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油从油口进入并通过出油孔喷淋于纺丝上时,会溅落至过线槽侧壁,分布在多个挡油凹条内,挡油凹条可延长硅油的流动路径,从而延长了硅油在过线槽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增加了丝线与硅油接触的可能性,提高了丝线单位时间内的上油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线槽包括进丝口和出丝口,所述出油孔靠近进丝口设置,所述挡油凹条远离过线槽槽底的一端朝向进丝口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油从出油孔喷淋出来后,溅落过程会遇到挡油凹条的阻挡作用,挡油凹条内部会存留部分硅油,部分硅油受重力作用沿挡油凹条的倾斜方向向过线槽的底面流淌,由于硅油流动方向与喷淋方向相反,可减缓硅油下流的速度,从而进一步延长硅油停留在过线缺口内的时间,增加了硅油与丝线的接触机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线槽的底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油从出油孔喷淋出来时,部分硅油溅到过线槽的底面,凹条内可存留部分硅油,进一步增加硅油与丝线的接触机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嘴本体一端设有导出油槽,所述导出油槽的槽底与位于过线槽的出线口处的槽底圆弧过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线槽侧面和底面上的硅油会在自重作用下沿导出油槽集中流到导出油槽一端,导出油槽具有引导硅油流向一处防止硅油四处滴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线槽的两侧壁端部之间的宽度大于过线槽底面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线槽的横断面类似于梯形,这样的设置利于油嘴在安装与拆卸过程中不触碰或破坏丝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嘴本体材质为陶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材质的油嘴本体不易与丝线产生静摩擦,利于丝线顺滑通过过线槽,并且陶瓷材质耐用,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嘴本体的边缘均呈倒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嘴本体的边缘倒圆角减小了油嘴本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对油嘴本体产生的应力,减小陶瓷材质的油嘴本体因磕碰而发生断裂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油嘴本体上过线槽侧壁设置的挡油凹条和底部设置的凹条均实现了阻挡硅油直接快速从侧壁流出,部分硅油存留在过线槽的侧壁和底部,延缓硅油流动速度,增大硅油与丝线接触的机会,提高丝线单位时间内的上油量;

  2.油嘴本体上设置的导出油槽可起到集流作用,使得硅油不易从油嘴本体上四处滴溅到纺丝设备其他地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为体现油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为体现油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油嘴本体;2、油口;11、过线槽;111、进丝口;112、出丝口;12、出油孔;13、挡油凹条;14、导出油槽;15、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纺丝机用油嘴,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油嘴本体1,油嘴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油嘴本体1各相邻侧边的连接处均倒圆角。油嘴本体1一侧开设有油口2,油嘴本体1远离油口2一侧开设有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过线槽11,过线槽11的两侧壁端部之间的宽度大于过线槽11槽底的宽度。

  参照图1和2,过线槽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进丝口111和出丝口112,过线槽11的槽底开设有出油孔12,出油孔12靠近进丝口111,且与油口2连通。纺丝从进丝口111竖直进入到过线槽11内并从出丝口112穿出;纺丝用硅油从油口2进入,通过出油孔12喷淋在过线槽11内通过的丝线上。

  参照图1和2,在过线槽11的底部设有多个平行的凹条15,并且在过线槽11的侧壁设有多个平行的挡油凹条13,且挡油凹条13远离过线槽11槽底的一端朝向进丝口111倾斜。当纺丝用硅油从出油孔12喷淋出来后,硅油会溅到过线槽11的底部和两个侧壁,并形成油珠粘附在过线槽11的表面,增加了硅油与丝线接触的机会,延长了硅油在油嘴本体1上存留的时间,使丝线上的多根单丝均匀包覆油膜的可能性增加,通过油嘴的丝线吸收硅油的饱和程度高。

  参照图1,油嘴本体1的底部且靠近出丝口112处设有导出油槽14,导出油槽14和过线槽11的槽底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硅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侧壁和底部慢慢流向导出油槽14,并在导出油槽14一端汇流,聚集成油滴或油流,以减小油滴四处滴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纺丝用硅油从油口2进入,通过出油孔12喷淋到过线槽11内部的丝线上,并且过线槽11底部的凹条15和侧壁倾斜设置的挡油凹条13内均粘有油滴,延长硅油在过线槽11附近靠近丝线处的停留时间;硅油在自重作用下慢慢流向导出油槽14,并聚集成油滴或油流流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纺丝机用油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