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天然纤维> 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独创技术21102字

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

2021-03-21 22:43:13

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捻线机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包括捻线机机体和电路部分组成,捻线机机体外部的纱锭与电路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

  捻线机的捻线过程是从筒子上引出的合股纱,经导纱杆和横动导纱器,从导纱罗拉处输出,通过导纱钩和钢丝圈绕于筒管上。当锭子带动筒管一起回转时,纱线拖动钢丝圈在环状钢领上回转,对纱线进行加捻。捻线机的筒子通常为中空圆柱体,在筒子纱架上的筒子大都是以竖直的形式活套在插锭上,合股纱自侧面拖动筒子回转而退绕。

  现在捻线机的应用不仅限于棉纱、棉、化纤纤维、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真丝、玻璃纤维等加捻、合股工程,也有用捻线机对金属丝、石墨等进行加捻、合股的工程,当纺线的捻线机筒子上的合股纱消耗完以后,保持效率的最佳方式为直接更换筒子,而现在的筒子更换方式一般为人工更换,在更换过程中危险系数大,在发生意外时对人造成伤害,并且在加捻金属丝或石墨的时候,满载的筒子重量较大,不利于人工更换,所以如何安全有效的更换筒子便成为捻线机工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由于捻线机的筒子在装载金属丝或/和石墨材料时重量过大导致更换困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有效的安全高效的更换捻线机筒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往复推动装置、底座、支撑杆和夹持装置,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往复推动装置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底座的上表面和支撑杆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机构,支撑杆的下端面与单向转动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座的上表面和单向转动机构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内圈和单向转动机构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和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由下至上套设有固定支撑块A、滑动连接块A、固定支撑块B和滑动连接块B,两个固定支撑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滑动连接块和支撑杆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固定支撑块A和滑动连接块A之间设置有弹簧A,固定支撑块B和滑动连接块B之间设置有弹簧B,滑动连接块A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承压杆A,滑动连接块B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承压杆B,夹持装置固定连接在承压杆A和承压杆B远离支撑杆中心轴的端部。由于捻线机筒子在装载金属丝或/和石墨材料时重量较大,一般能够达到数十公斤的重量,使用普通工具或人工搬运换取捻线机筒子会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所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的底部设置往复推动装置既可以为夹持装置提供适宜的基础高度,同时也可以推动底座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有利于将捻线机的筒子抬出插锭,替代了人工的更换,极大的降低了更换捻线机筒子时的安全风险,底座的上表面和支撑杆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机构,单向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支撑杆绕中心轴转动,同时能够防止支撑杆在转动时由于惯性作用而回转,为保障在单向转动机构在转动时底座保持不动,在底座和单向转动机构之间设置了滚珠轴承,在滚珠轴承内圈跟随单向转动机构进行转动时,滚珠轴承的外圈连同底座处于静止状态,在支撑杆上设置由下至上套设的固定支撑块A、滑动连接块 A、固定支撑块B和滑动连接块B,固定支撑块A和固定支撑块B用于限定滑动连接块A和滑动连接块B的位置,在滑动连接块A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均匀分布的承压杆A,在滑动连接块B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均匀分布的承压杆B并且承压杆B位于承压杆A的正上方,在每一对承压杆A和承压杆B远离支撑杆中心轴的端部都固定连接一套夹持装置,同样由于捻线机筒子的重量能够达到数十公斤的重量,对承压杆的负担较重,所以在固定支撑块和滑动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弹簧,避免承压杆突然受到较大的剪切应力而折断,在若干的夹持装置中设置一个空位,其余夹取装置均配有满载的捻线机筒子,这样在夹取空的捻线机筒子后即可转动支撑杆将满载的捻线机筒子装入插锭,实现对捻线机筒子的更换,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能够装载多个捻线机筒子,极大地提高了更换捻线机筒子的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块A、连接杆A、固定连接块B和连接杆B,所述固定连接块A和固定连接块B套设在支撑杆上并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承压杆A和滑动连接块A铰接,连接杆A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块A铰接,连接杆A的另一端与承压杆A远离支撑杆中心轴的端部铰接,承压杆B和滑动连接块B铰接,连接杆B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块B铰接,连接杆B的另一端与承压杆B远离支撑杆支撑轴的端部铰接。在滑动连接块的上方设置固定连接块并在固定连接块上设置和滑动支撑块一样环形均匀分布的连接杆,通过连接杆提供的拉力进一步的分担承压杆远离中心轴部分所受到的剪切力,通过连接杆和承压杆的铰接,连接杆和固定连接块的铰接,使得承压杆在弹簧缓冲下沿着支撑杆上下位移时,连接杆有空间进行转动调整位置,避免造成同方向的剪切力导致承压杆负担的加重,在固定连接块和连接杆的拉力作用下,进一步有效的分担了夹持装置对承压杆远离支撑轴的端部带来的负担。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杆A和缓冲杆B,缓冲杆A的一端与固定支撑块A铰接,缓冲杆A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承压杆A上,缓冲杆B的一端与固定支撑块B 铰接,缓冲杆B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承压杆B上。在连接杆提供拉力的基础上,在承压杆的下方设置缓冲杆为承压杆提供了向上的推力来分担承压杆靠近支撑杆部分的剪切力,由于承压杆和滑动连接块是固定连接,所以在承压杆靠近支撑杆的部分会产生剪切力,而设置缓冲杆托住承压杆使得承压杆、缓冲杆和支撑杆三者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缓冲杆在分担了剪切力的同时,和承压杆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结构,使得整体对夹持装置的支撑更加稳固,同时缓冲杆也会在支撑杆转动时对承压杆产生横向的拉力,分担滑动支撑块和承压杆连接处的负担,使得支撑杆在转动时也会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背板、下夹持板、下连接杆、连接弹簧、上连接杆和上夹持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滑轨,滑轨内设置有上滑块和下滑块,下滑块位于上滑块的下方,上夹持板与上滑块固定连接,下夹持板位于上夹持板的下方并与下滑块固定连接,上夹持板的下表面与上连接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下夹持板的上表面与下连接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上连接杆的下端面和下连接杆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装置通过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固定住捻线机筒子,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中间设置有为筒子插入插锭而留下的缺口,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和连接弹簧对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提供了夹紧筒子所需的夹持力,同时夹持装置中设置有带滑轨的背板,为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的间距提供了可调节范围,使得夹持装置能够适应更多的型号的捻线机筒子,扩大本实用新型的实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推动结构,推动结构的一端连接在上夹持板下表面,另一端连接在下夹持板的上表面。为夹持装置设置推动结构,目的是辅助上下夹持板的间距张开,方便释放或夹持捻线机筒子,当不设置推动结构时就只能通过手动方式将上下夹持板之间距离增大,这样不仅耗费工作人员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不安全,所以设置推动结构辅助上下夹持板的间距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推动块,第一推杆的上端面和上夹持板的下表面铰接,第二推杆的下端面和下夹持板的上表面铰接,第一推杆的下端面和第二推杆的上端面铰接,第一推杆的下端面和第二推杆的上端面的铰接处设置有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推动铰接处的推动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长度之和大于上夹持板的下表面到下夹持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当需要夹持装置的上下夹持板张开时,将推动块向背板中心线方向推动,由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长度之和大于上夹持板的下表面到下夹持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就会推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当不需要张开的时候,放开推动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会在夹持力的作用下自动折叠顶出推动块,这样就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推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转动机构为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包括棘轮和止回棘爪,支撑杆的下端面与棘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座的上表面和棘轮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内圈和棘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和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棘轮机构能够带动支撑杆绕中心轴转动,同时棘轮机构具有止回棘爪,能够防止支撑杆在转动时由于惯性作用而回转,为保障在棘轮转动时底座保持不动,在底座和棘轮之间设置了滚珠轴承,在滚珠轴承内圈跟随棘轮进行转动时,滚珠轴承的外圈连同底座处于静止状态,通过棘轮结构的限制防止了支撑杆的回转,不仅提高了更换捻线机筒子的效率,也增加了安全系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底座的上表面和支撑杆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棘轮机构,棘轮机构能够带动支撑杆绕中心轴转动,同时棘轮机构具有止回棘爪,能够防止支撑杆在转动时由于惯性作用而回转。

  (2)在固定支撑块和滑动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弹簧,避免承压杆突然受到较大的剪切应力而折断。

  (3)由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长度之和大于上夹持板的下表面到下夹持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向内推动推动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就会推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放开推动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会在夹持力的作用下自动折叠顶出推动块,这样就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推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张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棘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1-电动液压推杆,2-底座,3-棘轮结构,4-支撑杆,5-固定支撑块A,6-弹簧A,7-滑动连接块A,8-固定连接块A,9-固定支撑块B,10-弹簧B,11-滑动连接块B,12-固定连接块B,13-连接杆B,14-缓冲杆B,15-承压杆B,16-夹持装置,17-连接杆A,18-承压杆A,19- 缓冲杆A,301-棘轮,302-止回棘爪,1601-下夹持板,1602-背板,1603-下连接杆,1604-连接弹簧,1605-上连接杆,1606-上夹持板,1607-第一推杆,1608-推动块,1609-第二推杆, 1610-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包括往复推动装置1、底座2、支撑杆4和夹持装置16,所述底座2的下表面与往复推动装置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往复推动装置1为电动液压推杆,并且采用型号为TG50-600的XKWJ电动液压推杆,底座2的上表面和支撑杆 4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机构3,单向转动机构3为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包括棘轮301 和止回棘爪302,支撑杆4的下端面与棘轮3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座2的上表面和棘轮 301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内圈和棘轮3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和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杆4上由下至上套设有固定支撑块A5、滑动连接块A7、固定支撑块B9和滑动连接块B11,两个固定支撑块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两个滑动连接块和支撑杆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固定支撑块A5和滑动连接块A7之间设置有弹簧A6,固定支撑块 B9和滑动连接块B11之间设置有弹簧B10,滑动连接块A7外表面设置有承压杆A18,滑动连接块B11外表面设置有承压杆B15,夹持装置16固定连接在承压杆A18和承压杆B15远离支撑杆4中心轴的端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的底部使用往复推动装置1既可以为夹持装置16提供适宜的基础高度,同时也可以推动底座2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有利于将捻线机的筒子抬出插锭,底座2的上表面和支撑杆4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机构3,单向转动机构3能够带动支撑杆4绕中心轴转动,同时棘轮机构具有止回棘爪 302,能够防止支撑杆4在转动时由于惯性作用而回转,为保障在棘轮301转动时底座2保持不动,在底座2和棘轮301之间设置了滚珠轴承,在滚珠轴承内圈跟随棘轮301进行转动时,滚珠轴承的外圈连同底座2处于静止状态,在支撑杆4上设置由下至上套设的固定支撑块A5、滑动连接块A7、固定支撑块B9和滑动连接块B11,固定支撑块A5和固定支撑块B9用于限定滑动连接块A7和滑动连接块B11的位置,在滑动连接块A7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均匀分布的承压杆A18,在滑动连接块B9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均匀分布的承压杆B15并且承压杆B15位于承压杆A18的正上方,在每一对承压杆A18和承压杆B15远离支撑杆中心轴的端部都固定连接一套夹持装置16,由于部分使用环节中捻线机筒子的重量较大,所以在固定支撑块和滑动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弹簧,避免承压杆突然受到较大的剪切应力而折断,在若干的夹持装置16中设置一个空位,其余夹取装置均配有满载的捻线机筒子,这样在夹取空的捻线机筒子后即可转动支撑杆4将满载的捻线机筒子装入插锭,实现对捻线机筒子的更换,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能够装载多个捻线机筒子,极大地提高了更换捻线机筒子的效率。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固定连接块A8、连接杆A17、固定连接块B12和连接杆B13,所述固定连接块A8和固定连接块B12套设在支撑杆4上并且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承压杆A18 和滑动连接块A7铰接,连接杆A17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块A8铰接,连接杆A17的另一端与承压杆A18远离支撑杆4中心轴的端部铰接,承压杆B15和滑动连接块B11铰接,连接杆 B13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块B12铰接,连接杆B13的另一端与承压杆B15远离支撑杆4中心轴的端部铰接。还包括缓冲杆A19和缓冲杆B14,缓冲杆A19的一端与固定支撑块A5铰接,缓冲杆A19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承压杆A18上,缓冲杆B14的一端与固定支撑块B9铰接,缓冲杆B14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承压杆B15上。连接杆、支撑杆和承压杆之间形成三角支撑关系,使得支撑处稳定可靠,缓冲杆托住承压杆使得承压杆、缓冲杆和支撑杆三者之间也形成三角支撑,在两个三角支撑的作用下,使得支撑杆4对夹持装置16的支撑稳定且有效。经过实际使用和测试数据显示,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轻质筒子更换300个需用时平均500s,重型筒子更换100个时平均需要约1000s,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轻质筒子更换300个需用时平均400s,重型筒子更换100个时平均需要约 500s,此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升轻质筒子的更换效率并且极大地提升了重型筒子的更换效率,能够完成有效的安全高效的更换捻线机筒子的任务。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所述夹持装置16包括背板1602、下夹持板1601、下连接杆1603、连接弹簧1604、上连接杆1605和上夹持板1606,所述背板1602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滑轨,滑轨内设置有上滑块和下滑块,下滑块位于上滑块的下方,上夹持板1606 与上滑块固定连接,下夹持板1601位于上夹持板1606的下方并与下滑块固定连接,上夹持板1606的下表面与上连接杆160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下夹持板1601的上表面与下连接杆 160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上连接杆1605的下端面和下连接杆1603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1604。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装置通过上夹持板1606和下夹持板1601固定住捻线机筒子,上夹持板1606和下夹持板1601中间设置有为筒子插入插锭而留下的缺口,上夹持板1606和下夹持板1601之间的上连接杆1605、下连接杆1603和连接弹簧1604对上夹持板1606和下夹持板1601提供了夹紧筒子所需的夹持力,同时夹持装置16中设置有带滑轨1610的背板 1602,为上夹持板1606和下夹持板1601的间距提供了可调节范围,使得夹持装置16能够适应更多的型号的捻线机筒子,扩大本实用新型的实用范围。

  与此同时,所述夹持装置16还包括推动装置,推动装置的一端连接在上夹持板1606下表面,另一端连接在下夹持板1601的上表面。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推杆1607、第二推杆 1609和推动块1608,第一推杆1607的上端面和上夹持板1606的下表面铰接,第二推杆1609 的下端面和下夹持板1601的上表面铰接,第一推杆1607的下端面和第二推杆1609的上端面铰接,第一推杆1607的下端面和第二推杆1609的上端面的铰接处设置有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推动铰接处的推动块1608,第一推杆1607和第二推杆1609的长度之和大于上夹持板1606 的下表面到下夹持板160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当需要推动装置的上下夹持板张开时,将推动块1608向背板1602中心线方向推动,由于第一推杆1607和第二推杆1609的长度之和大于上夹持板1606的下表面到下夹持板160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推杆1607和第二推杆 1609就会推动上夹持板1606和下夹持板1601之间的距离增大,当不需要张开的时候,放开推动块1608,第一推杆1607和第二推杆1609会在夹持力的作用下自动折叠顶出推动块1608,这样就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推动上夹持板1606和下夹持板1601张开。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夹持装置的使用效率,对捻线机筒子的更换的工作效率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装置平均有效的提高了27%的夹持效率,进一步的有效的安全高效的完成了更换捻线机筒子的任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捻线机筒子更换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