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天然纤维> 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独创技术24156字

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

2021-01-31 19:38:08

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

  背景技术

  梳棉机是将前道工序送来的棉卷或由棉箱供给的筵棉进行开松、分梳和除杂,使所有呈卷曲块状的棉束成为基本伸直的单纤维状,并在此过程中,清除掉清花工序遗留下来的破籽、杂质和短绒,然后收集成一定规格棉条、储存于棉筒内,供并条工序使用。

  导棉装置作为梳棉机上的重要装置之一,主要作用是将梳棉机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收拢成棉束且传递到下一工序,现有的梳棉机的导棉装置结构,在湿度大环境时无法有效的剥离接收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造成缠上下轧辊,也无法提高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平行度、无法去除离散在棉网表面少量的短纤维及微尘,影响导棉效率和最终的棉束质量。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525392A;公开日:2016年04月27日;公开了一种梳棉机导条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设有上压辊,机架下部设有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具有放置棉条的间隙;上压辊上方设有上清洁刷,上清洁刷的一侧设有上吸尘罩;所述下压辊下方设有下清洁刷,下清洁刷的一侧设有下吸尘罩;所述上压辊一侧设有导条辊,导条辊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另一端设有转动片。该申请案的导条装置相比于传统装置虽然使得最终棉束的质量有一定提升,但是该申请案的装置在湿度大环境时仍无法有效剥离上下轧辊上传来的棉网,且无法快速的对棉网进行收拢成束。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1704450 U;公开日:2011年01月12日;公开了一种梳理机皮圈导棉装置,其两皮圈分别通过其主动轮和从动轮垂直安装于一上支撑横梁,所述上支撑横梁通过两支撑板与前墙板两侧外的两连接板连接,两连接板分别与伸到前墙板两侧外的支撑套管两端连接,皮圈导棉装置可绕两连接板的旋转中心旋转。所述皮圈驱动机构设置在前墙板外侧,经传动轴将动力通过同步带轮经同步带传递给皮带转换轮,挂在皮带转换轮上的平皮带经两换向轮将垂直方向的传动转向水平方向传动,将动力分别传给两皮圈,使两皮圈反向转动。该申请案的装置可以在高速状态下对棉网进行收拢成束,但是其无法有效剥离上下轧辊传来的棉网且两皮圈上的棉网容易积聚导致最终棉束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梳棉机导条装置导棉效率低,最终棉束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通过设置吸风系统,配合开设在左右皮圈的网眼孔,可在左右皮圈接触棉网的工作面上形成负压,更好的剥离上下轧辊上的棉网,且负压使棉网内纤维抱合的更加紧密,剥离后的棉网在负压和皮圈的握持下向两皮圈之间收拢,在此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得到提高,最终制成的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均远远高于传统设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包括,

  横梁;

  驱动单元,其设于所述横梁一端部;

  左皮圈,其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式连接,所述左皮圈设置方向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相同;

  右皮圈,其与所述左皮圈传动式连接,所述右皮圈设置在所述左皮圈长度方向延长线上;

  所述左皮圈和所述右皮圈传动方向相反;

  所述左皮圈和所述右皮圈的皮圈中部均开设有网眼孔,所述网眼孔沿对应皮圈转动方向布置;还包括,

  吸风系统,其通过所述网眼孔在对应皮圈外表面形成负压。

  横梁固定在梳棉机的指定位置,导棉装置的各机构均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横梁上;驱动单元两皮圈的运转提供驱动力,横梁上沿其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皮圈,左右皮圈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二者相向运动,且左右皮圈中部留有间隙供收拢成束的棉条向前输出,当梳棉机上下轧辊传输来的棉网到达导棉装置时,落在在左右皮圈上,并分别被左右皮圈转动带动至两皮圈中间的空隙处被压成棉条输出,由此完成了对棉网的收拢及成束;在左皮圈及右皮圈的中部开设网眼孔,并配置有吸风系统,吸风系统可以完成负压吸风的操作,将吸风系统的吸风口对准左皮圈及右皮圈的网眼孔,更具体的说,是对准左右皮圈承载收集棉网方向的网眼孔,由此,梳棉机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在两皮圈表面网眼孔微负压的作用下可以从轧辊上剥离的更彻底,落至皮圈表面上后立即被微负压吸紧贴合在皮圈表面,使纤维抱合的更紧密;受控纤维被带向两皮圈中间收拢成束,提高了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同时负压气流可以去除离散在棉网表面少量短纤维及微尘,最终制成的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均远远高于传统设备,最终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导棉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系统包括:

  吸风长管,其为长直管状,一端封闭,另一端口与吸风设备连接;

  左吸风口,其为中空扁平状,与所述吸风长管连通,所述左吸风口置于所述左皮圈中部,所述左吸风口靠近且平行于所述左皮圈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吸口处;

  右吸风口,其与所述左吸风口并联,形状结构与所述左吸风口相同,置于所述右皮圈对应位置处。

  吸风长管长度与横梁相匹配,一端部连接有吸风设备如风机、滤尘机组等,以在吸风长管中形成负压,左吸风口和右吸风口均为中空扁平状,二者与吸风长管并联连通,由于左皮圈和右皮圈均为皮带轮环绕状结构,各自中部均有空间,左吸风口和右吸风口分别置于左皮圈和右皮圈中部空间中以节约空间,且左右吸风口均靠近左右皮圈的工作面处设置,当吸风设备开启后,通过吸风长管及左右吸风口,即可在网眼孔外表面处形成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中空结构,所述吸风系统的吸风长管置于所述横梁中。

  横梁为中空结构,由于吸风长管长度与横梁长度相匹配,吸风长管可刚好容纳于横梁中,左吸风口与右吸风口从横梁中伸出置于对应皮圈中,由此,吸风系统整体可内置于导棉装置中,不会增大占用空间,无需为改进而对梳棉机其他部位进行过多的改动,改装成本小,易于实际生产中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左吸风口远离吸风长管的一端开设有端部吸口;所述右吸风口对应位置也开设有相应结构。

  在吸风口远离吸风长管的一端开设了端部吸口,端部吸口为全开放吸口,在吸风系统启动时,吸口处会使网眼孔外表面产生微负压,同时端部吸口会使整个吸风系统内的气流得以流动,形成一个流动的吸风系统,确保了本导棉装置的正常运行,且端部吸口对整个吸风系统内的压强进行分散平衡,防止吸口处集中压力吸紧棉网难以脱除的现象发生,确保了本导棉装置的正常运行及导棉的效率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左吸风口与所述左皮圈的最短距离为d,2mm≤d≤4mm;右吸风口与右皮圈的最短距离2mm≤d≤4mm。

  进一步地,所述左皮圈包括皮圈、左皮圈主动轴和左皮圈从动轴,所述左皮圈主动轴靠近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且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式连接,皮圈张紧套设在左皮圈主动轴30和左皮圈从动轴上。

  驱动单元包括驱动件、主动轮、主动轴和锥齿轮组,驱动件可以为电机等,主动轮与驱动件连接,在驱动件转动下主动轮转动,主动轴与主动轮连接,锥齿轮组将主动轴与左皮圈主动轴传动式连接,并且使两轴承垂直布置,主动轮带动主动轴转动并通过锥齿轮组带动左皮圈主动轴转动,皮圈通过皮轮张紧在左皮圈主动轴和左皮圈从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右皮圈包括皮圈、右皮圈主动轴和右皮圈从动轴,皮圈张紧套设在右皮圈主动轴和右皮圈从动轴上;

  所述左皮圈从动轴端部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右皮圈主动轴对应端部也固定连接有带轮;还包括,

  皮带,所述皮带交叉张紧在两带轮上。

  右皮圈的结构组成与左皮圈相同,右皮圈的运动时靠交叉皮带传动实现,通过皮带,更交叉张紧在分别于左皮圈从动轴和右皮圈主动轴传动连接的两个带轮上,由此,在左皮圈从动轴转动的时候,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使得右皮圈主动轮也获得动力,且由于皮带是交叉张紧,右皮圈主动轮的转动方向与左皮圈相反,即实现了左皮圈与右皮圈相向转动。

  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方法,梳棉机上下轧辊上输出棉网采用权利要求1~7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进行导棉。

  启动驱动单元和吸风系统,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至左皮圈或右皮圈上方时,在重力及网眼孔中产生的微负压吸力的作用下,从上下轧辊上剥离随着左皮圈及右皮圈的相对转动,贴近皮圈外表面的纤维受微负压气流控制,使纤维更紧密的抱合在一起,随着皮圈转动,棉网在两皮圈中间空隙处收拢成束,在两皮圈中间时,因无负压气流便脱离皮圈表面顺利向后输出。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通过设置吸风系统,配合开设在左右皮圈的网眼孔,可在左右皮圈接触棉网的工作面上形成微负压,更好的剥离上下轧辊上的棉网,提高了效率,且负压使棉网内纤维抱合的更加紧密,在负压和皮圈的握持下向两皮圈之间收拢,在此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得到提高,最终制成的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均远远高于传统设备;

  (2)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吸风系统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3)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吸风系统可整体内置于导棉装置中,不会增大占用空间,无需为改进而对梳棉机其他部位进行过多的改动,改装成本小,改装难度低,易于实际生产中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在左右吸口上均设有端部吸口,使网眼孔外表面形成微负压,防止网眼孔吸力过大,而把有效纤维吸走或堵塞网眼孔,确保了本导棉装置的正常运行;

  (5)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吸风口与对应皮圈距离控制为2mm≤d≤4mm可减少皮圈在运转过程中与吸风口的接触,同时确保足够的负压;

  (6)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通过交叉张紧的皮带来实现左皮圈向右皮圈的传动,该机构简单有效,实现了左右两皮圈的相向运动;

  (7)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吸风系统通过皮圈上的网眼孔,可去除棉网表面的微尘、短纤维等杂物,有助于本装置输出棉束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8)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9)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方法,可在湿度大环境时实现对上下轧辊上棉网的完全剥离,大大提高了导棉效率,且棉网在皮圈上收拢的过程中,负压使棉网内纤维抱合的更加紧密,在负压和皮圈的握持下向两皮圈之间收拢,在此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得到提高,最终制成的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均远远高于传统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的半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风系统侧视截面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中:

  1、横梁;

  2、驱动单元;20、主动轮;21、主动轴;22、锥齿轮组;

  3、左皮圈;30、左皮圈主动轴;31、左皮圈从动轴;310、带轮;311、皮带;

  4、右皮圈;

  5、网眼孔;

  6、吸风系统;60、吸风长管;61、左吸风口;610、吸口处;611、端部吸口;613、吸风口侧壁;62、右吸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包括,

  横梁1;

  驱动单元2,其设于所述横梁1一端部;

  左皮圈3,其与所述驱动单元2传动式连接,所述左皮圈3设置方向与所述横梁1长度方向相同;

  右皮圈4,其与所述左皮圈3传动式连接,所述右皮圈4设置在所述左皮圈3长度方向延长线上;

  所述左皮圈3和所述右皮圈4传动方向相反;

  所述左皮圈3和所述右皮圈4的皮圈中部均开设有网眼孔5,所述网眼孔5沿对应皮圈转动方向布置;还包括,

  吸风系统6,其通过所述网眼孔5在对应皮圈外表面形成负压。

  针对现有的梳棉机的导棉装置结构,生产环境湿度大时纤维缠上下轧辊,无法有效的剥离接收上下轧辊上传来的棉网,严重影响导棉效率,且在收拢成束的过程中,棉束纤维杂乱无序的堆积,棉条伸直度平行度不高,最终棉束的质量不高的问题,本实施例对导棉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横梁1作为本实施例导棉装置的主体框架结构,固定在梳棉机的指定位置,本实施例的导棉装置的各机构均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横梁1上;驱动单元2为本实施例中两皮圈的运转提供驱动力,驱动单元2的结构可为现有梳棉机导棉装置中的常用动力装置的结构;横梁1上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皮圈,左右皮圈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二者相向运动,且左右皮圈之间留有间隙供收拢成束的棉条输出,当梳棉机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到达导棉装置时,落在在左右皮圈上,并分别被左右皮圈转动带动至两皮圈中间的空隙处被挤压成棉条输出,由此完成了对棉网的收拢成束;本实施例在左皮圈3及右皮圈4的中部开设网眼孔5,并配置有吸风系统6,吸风系统6可以完成负压吸风的操作,将吸风系统6的吸风口对准左皮圈3及右皮圈4的网眼孔5,更具体的说,是对准左右皮圈承载收集棉网方向的网眼孔5,由此,梳棉机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在两皮圈网眼孔5微负压的作用下可以从轧辊上可实现完全剥离,剥离后的棉网在微负压和皮圈的握持下向两皮圈之间收拢,在此过程棉网内纤维抱合的更加紧密、并可提高棉束内纤维伸直度及平行度,因此最终制成的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均远远高于传统设备,最终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导棉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系统6包括:

  吸风长管60,其为长直管状,一端封闭,另一端口与吸风设备连接;

  左吸风口61,其为中空扁平状,与所述吸风长管60连通,所述左吸风口61置于所述左皮圈3中部,所述左吸风口61靠近且平行于所述左皮圈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吸口处610,所述吸口处610与所述网眼孔5位置相对应;

  右吸风口62,其与所述左吸风口60并联,形状结构与所述左吸风口61相同,置于所述右皮圈4对应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吸风长管60长度与横梁1相匹配,一端部连接有吸风设备如风机、滤尘机组等,以在吸风长管60中形成负压,左吸风口61和右吸风口62均为中空扁平状,二者与吸风长管60并联连通,由于左皮圈3和右皮圈4均为皮带轮环绕状结构,各自中部均有空间,本实施例的左吸风口61和右吸风口62分别置于左皮圈3和右皮圈4中部空间中以节约空间,且左右吸风口均靠近左右皮圈的工作面处设置,在吸风口正对网眼孔5的位置开设吸口处610,当吸风设备开启后,通过吸风长管60及左右吸风口,即可在网眼孔5处形成负压。本实施例的吸风系统6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1为中空结构,所述吸风系统6的吸风长管60置于所述横梁1中。

  本实施例的横梁1为中空结构,由于吸风长管60长度与横梁1长度相匹配,吸风长管60可容纳于横梁1中,左吸风口61与右吸风口62从横梁1中伸出置于对应皮圈中,由此,本实施例的吸风系统6整体可内置与导棉装置中,不会增大占用空间,无需为改进而对梳棉机其他部位进行过多的改动,改装成本小,易于实际生产中使用。

  实施例4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吸风口61远离吸风长管60的一端开设有端部吸口611;所述右吸风口62对应位置也开设有相应结构。

  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发现左吸风口61或右吸风口62上若只在对应网眼孔5的位置处开有一处吸口处610,当吸风系统6启动时,容易在吸口处610产生过高的负压,将皮圈上的棉网、皮圈吸附在吸口处610上,影响棉束的脱离,也影响皮圈的运转,为克服此缺陷,本实施例在吸风口远离吸风长管60的一端开设了端部吸口611,端部吸口611为全开放吸口,当吸风系统6启动时,吸口处610会产生负压,同时端部吸口611会使整个吸风系统6内的内的气流得以流动,形成一个流动的吸风系统,确保了本导棉装置的正常运行,且端部吸口611使吸风系统6压强进行分散平衡,防止吸口处610集中压力吸紧棉网难以脱离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端部吸口611截面形状呈长圆孔型,如图2和图4所示,吸风口的吸口处610和端部吸口611连通,在吸风口上形成如“]”形,且吸风口侧壁613呈弧形,当吸风系统6启动时,皮圈与吸风口组成了长圆孔状的吸风结构,气流从网眼孔5及端部吸口611处被吸入,且在弧形吸风口侧壁613的作用下使得吸口处610有较为集中的风压确保能将棉网吸紧,也防止了气流从四处被吸入影响到棉束的顺利输出,同时端部吸口611处也能平衡风压防止吸口处610风压过大,进一步优化了对棉网的吸附效果。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吸风口61与所述左皮圈3的最短距离为d,2mm≤d≤4mm。

  本实施例控制左吸风口61与左皮圈3的最短距离2mm≤d≤4mm,右吸风口62与右皮圈4的最短距离2mm≤d≤4mm。

  吸风口与对应皮圈距离过近会导致皮圈在运转过程中容易与吸风口发生接触干涉,影响皮圈寿命,距离过远吸风口在网眼孔5处形成的负压过小,起不到其应有的效果,通过实验,设计距离为2mm≤d≤4mm可减少皮圈在运转过程中与吸风口的接触同时确保足够负压,最优选的方案为d=3mm。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吸风长管60与吸风设备连接处设置有滤尘装置,如滤网、除尘器、滤尘机组等,本申请的吸风系统6吸附棉网达到高剥离效果的同时,还可去除棉网中的微尘、短纤维等杂物,能进一步提高本设备输出棉束的质量,因此,还加设滤尘装置来防止吸风设备堵塞故障。

  实施例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皮圈3包括皮圈、左皮圈主动轴30和左皮圈从动轴31,所述左皮圈主动轴30靠近所述驱动单元2设置且与所述驱动单元2传动式连接,皮圈张紧套设在左皮圈主动轴30和左皮圈从动轴31上。

  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2包括驱动件、主动轮20、主动轴21和锥齿轮组22,驱动件可以为电机等,主动轮20与驱动件连接,在驱动件转动下主动轮20转动,主动轴21与主动轮20连接,锥齿轮组22将主动轴21与左皮圈主动轴30传动式连接,并且使两轴呈垂直布置,主动轮20带动主动轴21转动并通过锥齿轮组22带动左皮圈主动轴30转动,皮圈通过皮轮张紧在左皮圈主动轴30和左皮圈从动轴31上。

  实施例7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右皮圈4包括皮圈、右皮圈主动轴和右皮圈从动轴,皮圈张紧套设在右皮圈主动轴和右皮圈从动轴上;

  所述左皮圈从动轴31端部固定连接有带轮310,所述右皮圈主动轴对应端部也固定连接有带轮310;还包括,

  皮带311,所述皮带311交叉张紧在两带轮310上。

  右皮圈4的结构组成与左皮圈相同,右皮圈4的运动时靠交叉皮带传动实现。

  通过皮带311,更具体地说是平皮带,交叉张紧在分别于左皮圈从动轴31和右皮圈主动轴传动连接的两个带轮310上,由此,在左皮圈从动轴31转动的时候,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使得右皮圈主动轮也获得动力,且由于皮带是交叉张紧,右皮圈主动轮的转动方向与左皮圈3相反,即实现了左皮圈3与右皮圈4相向转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梳棉机皮圈导棉方法,梳棉机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采用权利要求1~7的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进行导棉。

  启动驱动单元2和吸风系统6,上下轧辊输出的棉网至左皮圈3或右皮圈4上方时,在重力及网眼孔5中产生的负压吸力的作用下,从上下轧辊上剥离,落至皮圈上,随着左皮圈3及右皮圈4的相向转动,棉网向两皮圈中间的空隙处收拢成束,两皮圈中间空隙处无负压作用,最终棉束脱离皮圈顺利输出。

  通过本实施例的导棉方法,可实现对上下轧辊输出棉网的完全剥离,剥离后的棉网在负压和皮圈的握持下向皮圈之间收拢,在此过程棉网内纤维抱合更加紧密、并可提高棉网内纤维伸直度及平行度,因此最终制成的棉束内纤维的伸直度及平行度均远远高于传统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梳棉机皮圈导棉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