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绳索技术> 一种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独创技术15280字

一种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

2022-12-29 20:49:57

一种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属于绳索生产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纤绳索依据成型结构主要分为捻绳和编绞绳两大类。对于捻绳,多股绳纱是其基本的构成单元;对于编绞绳,尤其是双层编织且内芯层为平行结构的编织绳而言,多股绳纱亦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多股绳纱的外观与内在性能指标对于化纤绳索来说非常重要。

  多股绳纱的加工主要是由初捻、并线、复捻三道工序组成。复捻工序通过复捻装置完成,复捻装置包括罗拉胶辊组合和捻线机构。目前,在多股绳纱的传统制造方式中,初捻绳纱卷绕在纱筒上,纱筒安装在筒子轴上,生产时绳纱在罗拉胶辊组合的牵引下从纱筒上放出,绕过一换向杆后送至复捻装置。绳纱的张力来源于纱筒与筒子轴的摩擦力,随着纱筒的大小不一以及工作过程中的重量逐渐减少,其摩擦力也会出现不可控的不匀性,导致绳纱张力不稳定。因此,传统制造方式对于绳纱外观与内在性能指标的控制不够理想,导致出现了较多的外观不合格(股间不一等)及内在性能损耗过大(损耗率超过10%) 的非标多股绳纱。

  虽然近年来国内的绳索设备生产厂家都在将初捻、并线、复捻工序进行三者集成,但是对于并线、复捻工序过程中的张力调整环节基本没有涉及。同时,国内的大部分绳索生产厂家仍主要以传统的非集成设备制造多股绳纱,即先进行单股绳纱的加捻,再将多股绳纱进行并线与复捻。因此,就需要一种既适合于传统制造方式又适用于三道工序集成型的新式多股绳纱张力调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解决了多股绳纱制造过程中因绳纱间张力过大、过小或者张力不均衡导致的多股绳纱外观不合格或内在性能指标损耗过大的问题,而且装置安装、操作方便,性价比高。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包括机架,以及按照工序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并线组件、张力调整组件和导纱组件,所述导纱组件用于将纱线导向至复捻装置;

  所述并线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用于安装纱筒的筒子轴,每组筒子轴包括沿竖向排布的多根筒子轴;

  所述张力调整组件包括:

  多个并排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与机架相连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弹性件在固定端和自由端之间延伸,弹性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筒子轴的轴向;

  设于每个弹性件的自由端的瓷环,所述瓷环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的轴向。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呈弧状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纱组件包括:

  换向轮,所述换向轮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的轴向;

  分线器,所述分线器上并排设置多个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的轴向。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还包括换向杆组,所述换向杆组的轴向平行于筒子轴的轴向设置,所述换向杆组设于张力调整装置与导纱装置之间;所述换向杆组包括至少一根换向杆。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并线组件安装于一旋转梁上,所述旋转梁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的轴向,旋转梁可沿其轴向旋转,旋转梁与机架之间设有用于限止旋转梁转动的锁死组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并线组件包括两组,两组并线组件设于所述旋转梁的两侧。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包括:

  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框架;

  支撑在两个侧框架顶部的一个上框架;

  所述并线组件设于其中一侧框架,所述导纱组件设于另外一侧框架的上部,导纱组件的下方为复捻装置安装区域;所述张力调整组件和导向杆设于上框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纱组件包括两组,其中一组导纱组件的高度接近(其中一组导纱组件连接在所述上框架的下侧,所述张力调整组件连接在所述上框架的上侧)张力调整组件的高度,另外一组导纱组件的高度接近(位于所述复捻装置的罗拉胶辊组合的上方)复捻装置的罗拉胶辊组合的高度。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包括:

  三个平行设置的侧框架;

  支撑在三个侧框架顶部的一个上框架;

  两个外侧的侧框架上分别设置一个并线组件,中间的侧框架上设置两个导纱组件,上框架上设置两个张力调整组件和两个换向杆组件,所述两个导纱组件、两个张力调整组件、两个换向杆组件均关于中间的侧框架对称设置。

  本申请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多股绳纱张力调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效果显著,可以提升其在成型过程中的张力与速度的稳定性,大幅度降低绳纱在制造过程中的强力损失。并线组件的弹性件的使用,实现了对每根初捻绳纱在并线复捻过程中的张力数值的量化,进一步实现了绳纱等张力输入。导纱组件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绳纱在换向过程中因绳纱连续性大角度弯曲所导致的强力损失,而且还可以配合复捻工序捻线机胶辊的转动实现更好的等速输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涉及的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多股绳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涉及的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多股绳纱张力调整装置中弹性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涉及的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多股绳纱张力调整装置中导纱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多股绳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安装复捻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100机架,200并线组件,300张力调整组件,400导纱组件,500复捻装置,501罗拉胶辊组合,502捻线机构,600换向杆组,101侧框架,102上框架,103中间的侧框架, 201筒子轴,202旋转梁,203锁死组件,301弹性件,302瓷环,401 换向轮,402分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机架100由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框架101和支撑在两个侧框架101顶部的一个上框架102组装形成;侧框架101和上框架 102通过横向、纵向排列的钢管焊接或组装在一起。

  在机架100上按照工序依次设置并线组件200、张力调整组件300 和导纱组件400;

  具体的,张力调整组件300设于上框架102,并线组件200设于其中一侧框架101,导纱组件400设于另外一侧框架101的上部,导纱组件400的下方为复捻装置500安装区域,复捻装置500包括罗拉胶辊组合501和捻线机构502。

  并线组件200包括至少一组用于安装纱筒的筒子轴201,每组筒子轴201包括沿竖向排布的多根筒子轴201,例如八根,每根筒子轴 201的轴向水平设置,罗拉胶辊组合501的轴向平行于筒子轴201的轴向;

  如图2中所示,张力调整组件30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弹性件 301,弹性件301的数量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弹性件301具有与机架100相连的固定端以及与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弹性件301在固定端和自由端之间延伸,弹性件30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筒子轴201的轴向,弹性件301具体呈弧状设置;在每个弹性件301的自由端设置瓷环302,瓷环302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201的轴向,瓷环302可减小摩擦,保护绳纱。当绳纱穿过弹性件301自由端的瓷环302时,弹性件301会因绳纱的张力被拉弯,绳纱张力越大,拉弯的程度越大,可对张力的绳纱起到削弱张力的作用,使各绳纱之间张力均衡。

  如图3中所示,导纱组件400包括换向轮401和分线器402,换向轮401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201的轴向,换向轮401可绕其轮轴转动。分线器402上并排设置多个过线孔,过线孔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 201的轴向。

  通常导纱组件400设置两组,第一组导纱组件400的高度接近(其中一组导纱组件连接在上框架的下侧,所述张力调整组件连接在上框架的上侧)张力调整组件300的高度,第二组导纱组件400的高度接近(位于复捻装置的罗拉胶辊组合的上方)复捻装置500的罗拉胶辊组合501的高度。第一组导纱组件400使绳纱从水平方向转换至竖直方向,第二组导纱组件400使绳纱从竖直方向转换至水平方向,喂入复捻装置500。换向角度较大时,并排的绳纱之间的距离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每组导纱组件400除了换向轮401之外还包括一个分线器 402,用于维持绳纱之间的距离稳定。绳纱经过分线器402和换向轮 401的先后顺序根据绳纱路径确定,但需调整两者的相对高度,使绳纱在经过分线器402的过线孔时不会与过线孔的孔底面发生严重摩擦。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在上框架102还设置有换向杆组600,换向杆组600的轴向平行于筒子轴201的轴向设置,换向杆组600设于张力调整装置与导纱装置之间,具体的,换向杆组600包括至少一根换向杆,绳纱依次绕过各根换向杆,使张力稳定。

  生产时,将卷绕有初捻绳纱的纱筒安装在筒子轴201上,每个纱筒上的绳纱端部穿过瓷环302、绕过导向杆组600、经过分线器402 和换向轮401被送至复捻装置500的罗拉胶辊组合501,在罗拉胶辊组合501的牵引下绳纱喂入捻线机构502进行复捻。各结构配合,避免了绳纱张力完全受限于纱筒与筒子轴201之间摩擦力的状况,实现了单股绳纱在并线、导纱过程中等张力输送。

  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各弹性件301安装于一个固定板上,在固定板上开设卡槽,弹性件301的固定端固定在卡槽内,固定板安装在上框架102。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1为弹簧片,具体可选择薄钢片。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安装或者拆卸筒子轴201上的纱筒,并减小侧框架101的宽度,优选将并线组件200安装于一旋转梁 202上,旋转梁202的轴向垂直于筒子轴201的轴向,旋转梁202可沿其轴向旋转,旋转梁202侧框架101之间设有用于限止旋转梁202转动的锁死组件203。具体的,可在旋转梁202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杆,在侧框架101的上部和下部设置套筒,轴杆活动插设于套筒内,使旋转梁202可沿其轴向旋转。轴杆与套筒之间通过螺杆锁死,具体是在套筒和轴杆上设置插孔,将螺杆的头部穿过套筒插入轴杆内,即可锁死旋转梁202,拔出螺杆即可解除锁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并线组件200包括两组,两组并线组件200设于所述旋转梁202的两侧。

  为了优化装置的整体结构,合理利用生产空间,如图4及图5中所示,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100包括:

  三个平行设置的侧框架101;

  支撑在三个侧框架101顶部的一个上框架102;

  两个外侧的侧框架101上分别设置一个并线组件200,中间的侧框架103上设置两个导纱组件400,上框架102上设置两个张力调整组件300和两个换向杆组600件,所述两个导纱组件400、两个张力调整组件300、两个换向杆组600件均关于中间的侧框架101对称设置。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将两个本申请装置进行集成,两个装置共用中间的侧框架103。复捻装置500安装在装置的中下部,减小动力机械的占地面积,提高整体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一种应用于并线复捻工序中多股绳纱张力调整的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