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缝纫绣花> 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独创技术18974字

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

2021-03-31 13:30:07

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

  背景技术

  加工领域中,衣领的加工尤为繁琐。在成衣的制作当中,不仅需要衣领左右严格对称,而且衣领需要按一定弧度向下翻折,以保证在客户着装时衣领服帖、领角不反翘;在衣领的缝制过程中,需要工人依靠经验将外侧领面向前略微推送缝制,或使用手指将外侧领面略微垫起缝制,已达到缝制完成后衣领按一定弧度向下翻折的技术效果。

  如图10所示,衣领包括上领100、第一底领101、第二底领102、肩缝103,其中第一底领101和第二底领102分别缝接于上领100底端沿厚度方向的两侧,肩缝103缝接于第一底领101底端。上述缝接完成后,将第一底领101和第二底领102翻转。此时,第二底领102底端应与第一底领101和肩缝103缝接处的最上端齐平(图中10虚线所在位置)。再将第一底领101和肩缝103缝接处上翻(如图11所示),再将第一底领101、第一衣领和肩缝103缝接处、第二底领102缝接在一起。

  在上述操作中需要保证第二底领底端应与第一底领和肩缝缝接处的最上端齐平。这对于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极高。所以,衣领的缝制工作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加工。这就导致了衣领的加工成本高,需要的加工人员要求高。对于新手而言,极易造成资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学徒工就能够快速而准确地缝制衣领,不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减少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底领的第一安装板、铰接于第一安装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用于安装肩缝的第二安装板、铰接于第一安装板沿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用于安装第二底领和上领的第三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开有第一缝纫槽,第三安装板上开有第二缝纫槽,第一缝纫槽包括围成环状的第一缝纫边和第二缝纫边,第二缝纫槽包括与第二缝纫边形状一致且位置对应的第三缝纫边,第一缝纫槽的形状与第二底领能够翻转的一端的形状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合第一底领和肩缝时,将底领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将与第一安装板铰接的第二安装板转到与第一安装板层叠,此时,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面面重合。将肩缝安装到第二安装板上。通过缝纫机沿着第一缝纫边,将第一底领和肩缝缝合在一起。

  缝合第一底领、第二底领、上领时,将已经加工好的肩缝翻转到远离第三安装板一侧。将第二底领和上领依次安装到第三安装板上,其中,上领在第二底领上方。将第三安装板转至与第一安装板层叠。通过缝纫机沿着第三缝纫槽边(第二缝纫边),将第一底领、上领、第二底领缝合在一起。

  第一底领的缝合线就是绕着第一缝纫槽内壁边缘所形成的。由于,第二底领能够翻转的一端的形状与第一缝纫槽的形状一致,且所以,能够保证翻转后的第二底领底端与第一底领和肩缝缝接处的最上端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板上铰接有与第二安装板共轴的第一缝纫板,第一缝纫板上开有用于限制缝纫范围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远离第三安装板的一边与第一缝纫边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二安装板转到与第一安装板层叠后,将第一缝纫板转至与第一安装板层叠,此时,第一缝纫板的上面与第一安装板背离第二安装板的面重合。由于第一限位槽远离第三安装板的一边与第一缝纫边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所以,能够使得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在第一限位槽中活动,不会跑偏太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底领周向位置的第一标记线,第一标记线的边缘用于重合于第一底领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底领时,根据第一标记线的位置确定第一底领的位置。如此操作,能够有将第一底领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标记线和第一缝纫槽之间设有第一胶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底领时,将第一底领的与第一胶粘层顺着第一胶粘层形状覆盖于第一胶粘层,第一底领的边缘与第一标记线边缘重合。如此,实现第一底领的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板上铰接有用于压住第一底领超出第一缝纫槽部分的第一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板能够将第一底领压紧在第一安装板上,使其不会在第一安装板上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三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底领位置的第二标记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二底领时,根据第二标记线的位置确定第二底领的位置。如此操作,能够有将第一底领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三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定位上领靠近第一安装板一侧的长边的位置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呈尖端设置且穿设于上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二底领、上领安装到第三安装板时,先将第二底领顺着第二标记线安装于第三安装板中。上领位于第二底领上方,在上领与第二底领相层叠位置,即,上领靠近第一安装板一侧的长边的位置不能用标记线确定。所以,在第三安装板上安装呈尖端设置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呈尖端设置,所以,该处会鼓起。当该侧的长边端点抵接于定位凸起并穿设于定位凸起,则该处长边的位置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板上铰接有与第三安装板共轴的第二缝纫板,第二缝纫板上开有用于限制缝纫范围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第二缝纫槽位置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三安装板转至与第一安装板层叠后,再将第二缝纫板转至与第一安装板层叠,此时,第二缝纫板的上面与第一安装板背离第三安装板的面重合。由于第二限位槽与第二缝纫槽形状一致且位置相对,第一缝纫槽截面积大于第二限位槽。所以,能够使得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只在第二限位槽中活动,不会跑偏太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翻转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底领和上领安装在第三安装板,将第三安装转至与第一安装板重合后,第二缝纫板要向第一安装板背离第三安装的一面转动,第一缝纫板要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面转动。加上翻转提手之后,只需捏住提手将第一安装板铰接有第二缝纫板的一端提起。此时,第一缝纫板自动脱离第一安装板、第二缝纫板和第一安装板面抵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学徒工就能够快速而准确地缝制衣领,不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减少人工成本;

  2、第一底领能够快速定位和安装于第一安装板上,减少定位所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领安装在第一安装板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安装板压住第一底领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安装板安装肩缝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肩缝翻折后的俯视图,主要用来表示第三安装板上的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部分第三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底领和上领安装在第三安装板上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安装板层叠在第一安装板上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缝纫板转动至与第一安装板远离第一底领一面紧贴时的俯视图,同时,第一缝纫板不与第一安装板面面紧贴;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领、第一底领、第二底领、肩缝连接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领和肩缝缝合后翻转的剖视图。

  为了方便表示,图中点划线表示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图中剖面线表示第一胶粘层、第二胶粘层、第三胶粘层、第四胶粘层、第五胶粘层、第六胶粘层、第一限制条、第二限制条、压紧条、限制框。

  附图标记:1、第一安装板;11、翻转提手;12、第一缝纫槽;121、第一缝纫边;122、第二缝纫边;1221、底边;1222、第一连接边;13、第一标记线;14、第一胶粘层;2、第二安装板;21、第二胶粘层;22、第一限制条;23、第二转动凸起;3、第一缝纫板;31、第一限位槽;311、第一限制边;312、第二限制边;313、第三限制边;4、第一压板;41、第一转动凸起;5、第三安装板;51、第二缝纫槽;511、第三缝纫边;512、第四缝纫边;513、第二连接边;52、第二标记线;53、第三胶粘层;54、第四胶粘层;55、第二限制条;56、限制框;57、第五胶粘层;58、第六胶粘层;59、定位凸起;6、第二缝纫板;61、第二限位槽;7、第二压板;71、压紧条;8、第三压板;81、第三转动凸起;9、防磨胶带;100、上领;101、第一底领;102、第二底领;103、肩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底领101的第一安装板1,第一安装板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防磨胶带9铰接有第一压板4和第二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2背离第一安装板1一面通过防磨胶带9铰接有第二压板7。第二压板7背离第二安装板2一面通过防磨胶带9铰接有第一缝纫板3。第一缝纫板3背离第二压板7一面通过防磨胶带9与第一安装板1背离第二压板7一面铰接。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第二压板7、第一缝纫板3都铰接在第一安装板1的同一侧。

  第一压板4背离第一安装板1一面通过防磨胶带9铰接有第三压板8。第三压板8背离第一压板4一面通过防磨胶带9铰接有第三安装板5。第三安装板5背离第三压板8一面通过防磨胶带9铰接有第二缝纫板6。第二缝纫板6背离第三安装板5一面通过防磨胶带9与第一安装板1背离第一压板4一面铰接。第一压板4、第三压板8、第三安装板5、第二缝纫板6都铰接在第一安装板1的同一侧。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板1上开有第一缝纫槽12。第一缝纫槽12包括围成环状的第一缝纫边121和第二缝纫边122。第二缝纫边122呈U型设置,第二缝纫边122包括平行于第一缝纫边121的底边1221、用于连接底边1221和第一缝纫边121的第一连接边1222,第一连接边1222设有成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缝纫边121长与底边1221。第一安装板1上画有用于限制第一底领101周向位置的第一标记线13。第一标记线13为第一缝纫槽12每条边沿其径向外扩5CM所得。第一标记线13靠近第三安装板5一侧的长边和底边1221之间设有第一胶粘层14。

  第一压板4用于压住第一胶粘层14上方的第一底领101。第一压板4上固定有与之一体设置的第一转动凸起41,第一转动凸起41沿第一压板4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层叠时,第一压板4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长边与底边1221重合。

  如图3所示,第二安装板2上固定有第二胶粘层21,第二胶粘层21一长边与第一缝纫边121重合。第二胶粘层21另一长边上抵接有第一限制条22,第一限制条22高于第二胶粘层21。第一限制条22与第二安装板2胶粘在一起。第二安装板2靠近第三安装板5一端固定有与之一体设置的第二转动凸起23。第二转动凸起23沿第二安装板2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第二转动凸起23与第一转动凸起41的位置相对。当第二安装板2层叠在第一安装板1上时,正好压住第一底领101超出第一缝纫边121的部分。安装肩缝103时,两个第二转动凸起23相对的面与肩缝10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抵接。

  第二压板7形状与第二安装板2形状一致。第二压板7在与第二安装板2相连接的一面上设有压紧条71。压紧条71与第二胶粘层21的位置相对。

  如图4所示,第一缝纫板3上开有截面积小于第一缝纫槽12的第一限位槽31,第一限位槽31包括与第一缝纫边121形状一致且位置对应的第一限制边311、平行且长度短于第一限制边311的第二限制边312,用于连接第一限制边311和第二限制边312的两个第三限制边313。

  如图6所示,第三压板8上固定有与之一体设置的第三转动凸起81,第三转动凸起81沿第三压板8长度方向设有两个。

  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三安装板5上开有第二缝纫槽51。第二缝纫槽51包括与第二缝纫边122形状一致且位置对应的第三缝纫边511、平行且长度短于第三缝纫边511的第四缝纫边512,用于连接第三缝纫边511和第四缝纫边512的两个第二连接边513。第三安装板5上画有用于限制第二底领102位置的第二标记线52。第二标记线52和第一标记线13形状一样,且它们的位置相对。第三安装板5在第一缝纫槽12对应位置的两个长边上分别固定有第三胶粘层53和第四胶粘层54,其中,第三胶粘层53位于第二标记线52靠近第一安装板1一侧的长边和第三缝纫边511之间。第四胶粘层54一长边与第一缝纫边121形状一致且位置对应。第四胶粘层54的另一长边平行且短于第一缝纫边121。第四站胶层54短于第一缝纫边121的一边比另一边更靠近防磨胶带9。

  第四胶粘层54远离第一安装板1一侧的长边抵接有第二限制条55,第二限制条55高于第四胶粘层54。第二限制条55远离第一安装板1一侧抵接有呈U型设置的限制框56,限制框56内设有第五胶粘层57和第六胶粘层58,第五胶粘层57与第二限制条55抵接,第六胶粘层58与限制框56长边抵接。第三安装板5上安装有用于定位上领100靠近第一安装板1一侧的长边的位置的定位凸起59,定位凸起59呈尖端设置且穿设于上领100。定位凸起59通过胶带固定于第二缝纫槽5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

  如图8所示,第二缝纫板6上开有第二限位槽61,第二限位槽61与第二缝纫槽51形状一致且位置对应。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缝合第一底领101和肩缝103时,将第一底领101通过第一标记线13快速定位于第一安装板1上,并通过第一胶粘层14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上。第一底领101的边缘与第一标记线13边缘重合。如此,第一底领101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上。捏住第一压板4上的一端的第一转动凸起41转动第一压板4,如图2所示使得第一压板4层叠于第一安装板1上,此时,压住第一胶粘层14上的第一底领101。如图3所示,捏住第二安装板2上的第二转动凸起23朝向第一底领101方向转动第二安装板2,使得第二转动凸起23层叠并压住第一转动凸起41。层叠后,第二安装板2压住第一底领101超出第一缝纫边121部分。将肩缝103与第一限制条22形状一致的一边粘着于第二胶粘层21上,肩缝103在该边与第一限制条22抵接。肩缝103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与第二转动凸起23抵接。转动第二压板7,使得第二压板7上的压紧条71压住第二胶粘层21上的肩缝103。图4为第二压板7压住第二安装板2后的示意图。如此,肩缝103被定位和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上。转动第一缝纫板3使得第一缝纫板3一面与第一安装板1背离第一底领101的一面重合。第一限制槽31的第一限制边311与第一缝纫边121对应。通过缝纫机沿着第一缝纫边121,将第一底领101和肩缝103缝合在一起。缝纫机的活动范围在第一限制边311、第二限制边312、第三限制边313所围的范围内。

  缝合第一底领101、第二底领102、上领100时,结合图5、6所示,将已经加工好的肩缝103翻转到远离第三安装板5一侧。将第二底领102置于第二限制条55与第二标记线52内,第二底领102的两长边分别固定于第三胶粘层53和第四胶粘层54上。第二底领102的一边与第二限制条55的一边重合。

  如图7所示,上领100一端被限制在限制框56内,并被固定于第五胶粘层57和第六胶粘层58上。上领100另一端被定位凸起59限制和固定。如此,第二底领102和上领100依次安装到第三安装板5上。如图8所示,将第三安装板5转至与第一安装板1层叠。捏住翻转提手11将第一安装板1铰接有第二缝纫板6的一端提起。此时,第一缝纫板3自动脱离第一安装板1、第二缝纫板6和第一安装板1面抵接(如图9所示)。通过缝纫机沿着第二缝纫槽51边缘(第二缝纫边122),将第一底领101、上领100、第二底领102缝合在一起。如此,完成了衣领的加工。由于,第一底领101上被缝的线所围形状与第一缝纫槽12一致,且第一缝纫边121与底边122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底领102一边到第三缝纫边511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保证翻转后的第二底领102底端与第一底领101和肩缝103缝接处的最上端齐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衣领快速加工的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