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针织物编织盘独创技术16276字

一种针织物编织盘

2021-03-07 18:40:25

一种针织物编织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织物编织盘。

  背景技术

  针织物是指用织针将纱线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针织物在针织机上的纺织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给纱、成圈、卷取。目前,纺织行业关于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及其样式较为单一,整齐划一和样式单调的基本结构容易给消费者以视觉疲劳,缺乏新意。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全新的针织物编织装置,能够编织出一种新型针织物,丰富纺织行业内的针织物基本结构品种库。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针织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物编织盘,其能够编织出一种新型针织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物编织盘,其包括托盘体、活动引线管以及拉线针;所述托盘体包括底盘、对称设置于所述底盘两侧的纵向轨道以及横向设置于所述底盘始端的固定拉线杆;活动引线管横向穿插在两侧的所述第一轨道内,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的纵向进行滑动;所述拉线针能够拉出固定在所述固定拉线杆外缘或活动引线管内部的编织线。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内具有横向通透的纵向滑槽,所述活动引线管横向穿插在所述纵向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纵向滑槽内进行纵向滑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拉线杆的上表面沿横向等距分布有纵向通透的拉线槽;所述固定拉线杆的外缘上具有横向的埋线槽,各个所述拉线槽与所述埋线槽垂直并连通,所述埋线槽内能够容置横向的编织线。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引线管的内部具有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内能够容置编织线;所述活动引线管的侧壁上还具有沿其母线方向的缝口,所述缝口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缝口的一侧边缘等距分布有拉线缝,相邻所述拉线缝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所述拉线槽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引线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对应于所述拉线缝的外端位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拉线针包括针体以及位于所述针体一端的针头;所述针头包括与所述针体一端进行衔接的固定段以及与所述固定段进行铰接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向内弯曲形成弯钩;所述针头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段的内侧,另一端能够与所述针头的内侧接触。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滑道组件;所述滑道组件包括横向轨道以及对称固定于所述横向轨道两端的第一滑块;所述横向轨道的内部具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嵌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具有纵向的插管,所述针体能够插入所述插管内;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下侧面上具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轨道上具有配合于所述第一滑条的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滑条嵌入所述限位滑槽内并能够发生纵向的相对滑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中间的连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杆两端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正对所述底盘始端的一侧面上内凹有配合于所述活动引线管外侧壁的弧形曲面;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下侧面上具有配合于所述限位滑槽的第二滑条,所述第二滑条嵌入所述限位滑槽内并能够发生纵向的相对滑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位于所述第三滑块上侧面的第二滑条穿出所述限位滑槽,并外伸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的下侧面分布有阻尼凸起,所述第一轨道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阻尼凸起配合的阻尼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针织物编织装置,该装置能够编织出一种全新的针织物,丰富了纺织行业内的针织物基本结构品种库,打破了行业内针织物结样式品种少、样式单一的情况,给用户以全新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始端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3为托盘体的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4为活动引线管的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5为拉线针的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6为滑道组件的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7为限位组件的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8为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编织示意图。

  图9为针织物的初步织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9,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织物编织盘,其能够编织出一种新型的针织物。

  所述针织物编织盘包括托盘体100、活动引线管200以及拉线针300。

  托盘体100包括底盘101、对称设置于底盘101两侧的纵向轨道102以及横向设置于底盘101始端的固定拉线杆103。底盘101为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的平板结构,优选倾斜设置。托盘体100的纵向两侧固定有纵向轨道102,而横向两侧分别为始端和尾端。针织物的编织从托盘体100的始端开始。

  固定拉线杆103为横向设置的横梁结构,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纵向轨道102上。固定拉线杆103的上表面沿横向等距分布有纵向通透且为槽状的拉线槽103a。同时,固定拉线杆103的外缘上具有横向通透的埋线槽103b,埋线槽103b贯通整根固定拉线杆103,且各个拉线槽103a与埋线槽103b垂直并连通,埋线槽103b内能够容置并固定横向的编织线。本发明的拉线针300能够依次穿过拉线槽103a,并将位于埋线槽103b内的编织线拉出拉线槽103a,使得编织线形成一个个等距分布的U形口。

  第一轨道102内具有横向通透且纵向沿伸的纵向滑槽102a,活动引线管200横向穿插在两侧第一轨道102的纵向滑槽102a内,并能够沿着纵向滑槽102a的纵向进行滑动。活动引线管200主体结构为管状,其内部具有内部通道201,内部通道201内能够容置编织线。活动引线管200的侧壁上还具有沿其母线方向的缝口202,缝口202与内部通道201连通。编织线能够直接从缝口202嵌入内部通道201内。

  拉线针300能够穿过缝口202,并将位于活动引线管200的内部通道201的编织线拉出缝口202。综上所述,拉线针300能够拉出固定在固定拉线杆103外缘或活动引线管200内部的编织线。拉线针300的外端可以为钩状。

  进一步的,缝口202的一侧边缘等距分布有拉线缝203,拉线缝203为缺口状的结构,并与缝口202直接连通。相邻拉线缝203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拉线槽103a之间的间距。若将活动引线管200插入纵向滑槽102a内,需要使得各个拉线缝203与各个拉线槽103a互相错开,形成交错间隔。

  进一步的,活动引线管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卡线槽204,卡线槽204对应于拉线缝203的外端位置。位于内部通道201内的编织线能够将其两端分别临时嵌入在卡线槽204内,通过摩擦力实现临时固定。

  进一步的,拉线针300包括细杆状的针体301以及位于针体301一端的针头302。具体的,针头302包括与针体301一端进行衔接的固定段302a以及与固定段302a进行铰接的活动段302b,活动段302b向内弯曲形成弯钩。因此,活动段302b能够绕铰接点进行旋转。较佳的,针头302还包括弹性件302c,弹性件302c采用金属薄片状的弹片,具有侧向形变及回弹能力。弹性件302c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段302a的内侧,另一端能够与针头302的内侧接触。

  在自然状态下,活动段302b受到弹性件302c外端的限定处于张开状态,且张开状态下的最大横向宽大略大于缝口202宽度。当需要将针头302从缝口202挤入内部通道201内时,活动段302b受到缝口202限制而挤压弹性件302c,使其处于收敛状态;当针头302顺利进入内部通道201内时,活动段302b受到弹性件302c的复位作用而恢复张开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设定:活动段302b与固定段302a铰接处的滑动摩擦力大于编织线与卡线槽204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因此,在针头302拉出编织线时,活动段302b不会松开。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段302a铰接一端的外缘处还具有能够阻挡在活动段302b外侧的阻挡块,活动段302b受到阻挡块的限制不能向外无限制张开,因此能够拉出编织线。

  进一步的,所述针织物编织盘还包括滑道组件400,滑道组件400包括横向轨道401以及对称固定于横向轨道401两端的第一滑块402。具体的,横向轨道401的内部具有横向滑槽401a,横向滑槽401a内嵌入有第二滑块403,第二滑块403能够在横向滑槽401a内进行横向的相对滑动。第二滑块403上具有纵向的插管403a,针体301能够插入插管403a内。

  第一滑块402的上下侧面上具有第一滑条402a,第一轨道102上具有配合于第一滑条402a的限位滑槽102b,第一滑条402a嵌入限位滑槽102b内并能够发生纵向的相对滑动。因此,拉线针300能够通过滑道组件400的纵横滑动,移动至底盘101内的任一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针织物编织盘还包括限位组件500,限位组件500包括中间的连杆501以及固定于连杆501两端的第三滑块502,第三滑块502嵌入在纵向滑槽102a内。第三滑块502正对底盘101始端的一侧面上内凹有配合于活动引线管200外侧壁的弧形曲面502a。

  第三滑块502的上下侧面上具有配合于限位滑槽102b的第二滑条502b,第二滑条502b嵌入限位滑槽102b内并能够发生纵向的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位于第三滑块502上侧面的第二滑条502b能够向上穿出限位滑槽102b,并外伸有阻尼板503,阻尼板503的下侧面分布有密集分布的横向阻尼凸起503a,第一轨道102的上表面具有与阻尼凸起503a配合的阻尼区102c。阻尼区102c为纵向密集分布的横向棱角结构区,阻尼板503在阻尼区102c内能够使得限位组件500不易滑动。

  基于上述的结构部分,所述针织物编织盘的实际编织过程如下:

  一、取一根一级编织线嵌入进埋线槽103b内,并将其一端进行临时固定,而另一端沿横向延展。

  二、取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通过缝口202向内部通道201内预先放置二级编织线,并将二级编织线临时固定在内部通道201内。

  三、将穿好二级编织线的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步进式插入纵向滑槽102a内,同时,用针头302依次穿过各个拉线槽103a,并将位于埋线槽103b内的一级编织线沿纵向依次拉出拉线槽103a,使得一级编织线形成外凸的U形口,然后利用针头302顺势对拉出的U形口扭转一定角度α后依次套在移动到此的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端部上,形成一个个索套;因此即可实现将二级编织线穿过一级编织线所有的索套中。

  四、旋转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使其拉线缝203向外,并保证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的各个拉线缝203与拉线槽103a形成错位。

  五、取第二根活动引线管200,通过缝口202向其内部预先放置三级编织线,并将三级编织线临时固定在内部通道201内。

  六、将穿好三级编织线的第二根活动引线管200步进式插入纵向滑槽102a内(位于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的后侧),同时,用针头302依次穿过第二根活动引线管200的各个拉线缝203,并将位于第二根活动引线管200内的二级编织线沿纵向依次拉出拉线缝203,使得二级编织线形成外凸的U形口,然后利用针头302顺势对拉出的U形口扭转一定角度α后依次套在移动到此的第二根活动引线管200端部上,形成一个个索套;因此即可实现将三级编织线穿过二级编织线所有的索套中。

  七、旋转第二根活动引线管200,使其拉线缝203向外,并保证各个第二根活动引线管200的拉线缝203与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的拉线缝203形成错位。

  八、从侧边拔出第一根活动引线管200,并拉动一级编织线对其进行收紧。

  九、依次增加下一级的编织线,交替抽插使用两根活动引线管200,并重复上述步骤五~步骤八的过程以循环往复,使得任一级的编织线能够穿过上一级编织线的各个索套中,同时保证各级拉线缝203与上一级拉线缝203形成错位。

  十、在最后一级的各个索套中穿入一根结尾线,即可形成针织物的初步织品;本发明的结尾线和编织线可以采用纱线或者毛线。

  九、各级编织线以及最后一根结尾线的两端均外伸有线头,可以通过烧毛、打结或者布料封边的形式将所有同侧线头连成一体,最终形成针织物的成品。

  较佳的,在本发明中,各级编织线的各个U形口需要扭转α后形成对应索套,且α=180°·k+90°;其中,k为正整数。最佳的,取k=1,α=270°。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针织物编织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