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针织横机独创技术10491字

一种针织横机

2021-02-01 01:26:31

一种针织横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织横机内的线圈大小与编织的均匀度相匹配,线圈调整是通过吊目的松紧度来进行控制,但是,现有的特殊紧吊目控制不了部分线圈(两枚或者三枚)的编织,导致编织不均匀,可控密度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针织横机,通过以上结构的调控编织,缩短可调行程,减小可控密度,走针时通过调整装置能够及时进行左右调整,控制小部分的线圈密度,提高可控密度,达到编织均匀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母板,设于母板上用于线圈不退圈的编织三角、用于松密度轨迹控制的度目三角、用于针脚的运动轨道的上护山、用于驱动上度目三角做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母板上设有八字滑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的驱动连杆、设于驱动连杆下部与八字滑槽对应的斜槽、开设于驱动连杆两端便于驱动连杆与母板连接的横向滑槽、设于八字滑槽内的深沟球轴承,所述驱动连杆通过深沟球轴承分别穿过斜槽、八字滑槽、横向滑槽与母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深沟球轴承向母板正面延伸端处设有用于紧密度轨迹控制的上度目三角,所述深沟球轴承向母板正面和反面延伸端上均设有便于上度目三角和驱动连杆与母板之间卡紧的凸缘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母板上至少设有两个八字滑槽,所述驱动连杆上至少设有两个斜槽和两个横向滑槽,其中两个八字滑槽与两个斜槽对应设置,其中两个横向滑槽对称设于驱动连杆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八字滑槽与斜槽之间交叉设置,所述驱动连杆的斜槽与母板之间的八字滑槽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三角包括第一编织三角和第二编织三角,所述度目三角包括第一度目三角和第二度目三角,所述第一编织三角和第二编织三角上部设有第一翻针导块和第二翻针导块,所述第一度目三角和第二度目三角分别设于第一编织三角和第二编织三角两侧,所述第一翻针导块和第二翻针导块上部设有第一尖山和第二尖山,所述第二尖山两侧设有控制吊目后段紧密度的左度目三角和右度目三角。

  进一步地,所述左度目三角和右度目三角对应设置于第二度目三角上部,所述左度目三角和右度目三角分别通过凸缘外圈固定于深沟球轴承穿过八字滑槽和斜槽的延伸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护山包括第一护山、第二护山、第三护山,所述第一护山和第二护山分别设于第一尖山左侧和右度目三角右侧,所述第二护山设于左度目三角与第一尖山之间,所述第二护山为固定三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母板,设于母板上用于线圈不退圈的编织三角、用于松密度轨迹控制的度目三角、用于针脚的运动轨道的上护山、用于驱动上度目三角做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母板上设有八字滑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的驱动连杆、设于驱动连杆下部与八字滑槽对应的斜槽、开设于驱动连杆两端便于驱动连杆与母板连接的横向滑槽、设于八字滑槽内的深沟球轴承,所述驱动连杆通过深沟球轴承分别穿过斜槽、八字滑槽、横向滑槽与母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深沟球轴承向母板正面延伸端处设有用于紧密度轨迹控制的上度目三角,所述深沟球轴承向母板正面和反面延伸端上均设有便于上度目三角和驱动连杆与母板之间卡紧的凸缘外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连杆通过横向滑槽左右滑动和通过斜槽进行角度转换,便于驱动上度目三角做上下运动来控制特殊吊目后段的紧密度运行轨迹,达到调控编织均匀的效果,通过缩短可调行程,减小可控密度,走针时上面的一套调整装置能够及时进行左右调整,且控制小部分的线圈密度,达到密度可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及紧编织单枚针密度可控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目及紧吊目单枚针密度可控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连杆外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针织横机,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母板1,设于母板1上用于线圈不退圈的编织三角2、用于松密度轨迹控制的度目三角3、用于针脚的运动轨道的上护山12、用于驱动上度目三角10做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母板1上设有八字滑槽6,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的驱动连杆5、设于驱动连杆5下部与八字滑槽6对应的斜槽7、开设于驱动连杆5两端便于驱动连杆5与母板1连接的横向滑槽8、设于八字滑槽6内的深沟球轴承9,所述驱动连杆5通过深沟球轴承9分别穿过斜槽7、八字滑槽6、横向滑槽8与母板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深沟球轴承9向母板1正面延伸端处设有用于紧密度轨迹控制的上度目三角10,所述深沟球轴承9向母板1正面和反面延伸端上均设有便于上度目三角10和驱动连杆5与母板1之间卡紧的凸缘外圈11, 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连杆5通过横向滑槽8左右滑动和通过斜槽7进行角度转换,便于驱动上度目三角10做上下运动来控制特殊吊目后段的紧密度运行轨迹,达到调控编织均匀的效果,通过缩短可调行程,减小可控密度,走针时上面的一套调整装置能够及时进行左右调整,且控制小部分的线圈密度,达到密度可控的目的。

  所述母板1上至少设有两个八字滑槽6,所述驱动连杆5上至少设有两个斜槽7和两个横向滑槽8,其中两个八字滑槽6与两个斜槽7对应设置,其中两个横向滑槽8对称设于驱动连杆5两端,所述八字滑槽6与斜槽7之间交叉设置,所述驱动连杆5的斜槽7与母板1的八字滑槽6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9转动连接,通过驱动连杆5上斜槽7的角度方向与母板1八字槽的方向相结合设计,便于驱动连杆5运动方向、上度目三角10运行方向与母板1槽朝相反方向追赶的方式进行运转,使上度目三角10在极小的空间内上下行程在4mm以上,达到行程最大化的目的。

  所述编织三角2包括第一编织三角21和第二编织三角22,所述度目三角3包括第一度目三角31和第二度目三角32,所述第一编织三角21和第二编织三角22上部设有第一翻针导块和第二翻针导块,所述第一度目三角31和第二度目三角32分别设于第一编织三角21和第二编织三角22两侧,所述第一翻针导块和第二翻针导块上部设有第一尖山和第二尖山,所述第二尖山两侧设有控制吊目后段紧密度的左度目三角101和右度目三角102,提供正常吊目的轨迹,用于线圈不退圈。

  所述左度目三角101和右度目三角102对应设置于第二度目三角32上部,所述左度目三角101和右度目三角102分别通过凸缘外圈11固定于深沟球轴承9穿过八字滑槽6和斜槽7的延伸端。

  所述上护山12包括第一护山121、第二护山122、第三护山123,所述第一护山121和第二护山122分别设于第一尖山左侧和右度目三角102右侧,所述第二护山122设于左度目三角101与第一尖山之间,所述第二护山122为固定三角,第二护山122无法调节针的上下位置,为固定三角。

  专利原理一:如图1所示,编织及紧编织代替原动态度目单枚针可控密度:

  原状态下:A位编织时,弹簧针走编织三角2和度目三角3轨迹,由度目三角3的上下运动控制编织密度,故,仅靠马达正反转参数值无法精确快速控制单枚织针的上下位置;

  现状态下:A位编织时,弹簧针走编织三角2和度目三角3轨迹,由度目三角3的上下运动控制编织密度;H位编织时:弹簧针走编织三角2和上度目三角10轨迹,由上度目三角10的上下运动控制编织密度,可通过选弹簧针不同的轨迹来控制单枚针上下位置。

  专利原理二:如图2所示,吊目及紧吊目单枚针可控密度

  原状态下:A位编织时,弹簧针走编织三角2和度目三角3部分轨迹,由度目三角3的上下运动控制编织密度;H位编织时:弹簧针在编织三角2和上度目三角10区域不被压下,在度目三角3区域被压下。

  现状态下:A位编织:弹簧针走编织三角2和度目三角3轨迹,由度目三角3的上下运动控制编织密度,H位编织:弹簧针走编织三角2和上度目三角10轨迹,由上度目三角10的上下运动位置来控制编织密度,弹簧针在编织三角2区域不被压下,在度目三角3、上度目三角10区域被压下。

  其工作原理:使用时,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带动其驱动连杆5通过横向滑槽8左右滑动、通过深沟球轴承9使斜槽7带动驱动连杆5在母板1上八字滑槽6进行相应的角度转换,同时驱动连杆5带动左度目三角101和右度目三角102做上下运动,控制特殊吊目后段的紧密度运行轨迹,达到调控编织均匀的效果,通过缩短可调行程,减小可控密度,走针时上面的一套调整装置能够及时进行左右调整,且控制小部分的线圈密度,达到密度可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一种针织横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