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新型经编织物独创技术23125字

一种新型经编织物

2021-02-02 16:25:49

一种新型经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经编针织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经编织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只需使用普通纱线及业内通用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即可达到不易卷边、不脱散、经纬向弹性≥80%等特点的织物。

  背景技术

  现在,针织面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内衣、外衣,运动休闲服饰的生产制作当中,但多数针织面料会出现卷边、剪裁后易脱散的问题,因此剪裁后通常需要对面料的边缘处,例如领口、腋下、袖口、下摆、裤脚等部位进行拷边处理,这样就使面料有很多浪费的地方,既增加了制作成衣的工序和时间,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尤其当针织面料用于内衣,消费者在穿着时,也会因面料边缘的缝合锁边处理造成衣物对身体的挤压,形成勒痕,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穿着的舒适感,同时也影响了穿着的美观性。

  因此,随意裁面料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服装制作商及消费者的青睐,经查询服装面料行业资料,有如下4个专利涉及到了这类织物:

  CN109137249A公开了双色自由裁经编弹性面料,是利用经编机的两把梳栉配合特定的穿纱方式织造而成,第一把梳栉采用亮光尼龙和圆光CDP纱线,第二把梳栉采用氨纶弹性丝。两把梳栉均采用2针开口经平组织且两把梳栉的垫纱方向相同,再通过特殊的染色工艺,以达到自由裁且在不同角度具有不同色泽的效果。这种面料使用了不同原料,采用了两针开口经平结构,且两把梳栉垫纱方向相同,这样就增加了自由裁面料的花色品种,但是业内公知,同向开口经平的结构会使面料极容易开裂且纬向卷边严重。

  CN109881350A公开了一种自由裁经编弹性面料,使用经编机的两把梳栉编织,分别采用非弹性丝和弹性丝,第一把梳栉采用两针经平结构,第二把梳栉采用同向两针经平结构,以达到自由裁的效果,这种自由裁面料的缺点与CN109137249A相同,即业内公知的,两把梳栉都采用同向经平的结构也有较大的开裂风险且纬向卷边严重。

  CN201031291Y公开了一种织物结构加强的针织物,该发明提出了一种改善包含两把梳栉都是经平结构在内的经编织物撕裂及自行脱散问题的方法,该方法提出织物需包含至少两种原料,其中一种是氨纶,且其他原料纱的熔点比氨纶纱的熔点高,利用氨纶纱经过高温后会熔化,形成粘连结构,从而改善该类织物易撕裂及自行脱散的问题。但是利用这种方法时,不同原料之间熔点需要不同,原料限制性大;使氨纶熔化的温度也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或导致氨纶熔断、变脆等问题,过低又会使氨纶不熔化,达不到结构加强的效果,所以这种方法使用起来非常局限,不能解决定型前的开裂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CN109137249A及CN109881350A结构上易开裂的缺陷。

  CN110042551A公开了一种不易卷边和任意裁面料,利用经编机的两把梳栉满穿编织,第一把梳栉采用经绒组织,使用锦纶纱线,第二把梳栉采用重经平组织,使用氨纶纱线,两把梳栉的进纱方向相同或相反,即第一把梳栉的链块为1-0/2-3//,第二把梳栉的链块为3-1/0-2//或2-0/1-3//。这种任意裁面料改善了CN109137249A和CN109881350A在结构上易开裂的缺点,但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种经绒搭配重经的结构布面极易起毛圈倒伏,摸上去刮手,手感欠佳,且弹性不够优越。

  以上这4种面料都是通过采用两把梳栉,使用经平结构,或变化的经平结构与重经结构相组合来实现的自由裁(即随意裁)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如下业内共知的缺点:

  a.生产过程中易开裂;

  b.成品手感欠佳,弹性不够优越;

  c.纬向卷边明显。

  正是由于这些缺点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任意裁面料在实际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困难,且不能满足市场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经编织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经编织物,包括采用经编机至少三把梳栉编织形成的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面层和底层,其中:

  利用第一梳栉以一组由若干条纱线构成的纱线Y1采用经缎组织结构编织成型在织物本体的正面形成面层;

  利用第二梳栉以一组由若干条纱线构成的纱线Y2采用变化重经组织结构编织,以及第三梳栉以一组由若干条纱线构成的纱线Y3采用缺垫衬纬组织结构编织,共同成型在织物本体的底面形成底层;

  纱线Y1、纱线Y2和纱线Y3相互穿套连接;

  纱线Y1、纱线Y2和纱线Y3中任意两组或三组为弹性纱线;

  第一梳栉、第二梳栉、第三梳栉分别包含至少一把梳栉。

  所述面层包括双向成圈结构,采用第一梳栉在相邻的N根织针上先沿一个方向依次成圈,再反方向依次成圈形成双向成圈结构,成型织物本体的正面。

  所述经缎组织结构至少为三针经缎组织,即第一梳栉在相邻的N根织针上成圈时,需满足N≥3。

  所述面层的经缎组织结构包括单一经缎组织结构及经缎变异组织结构,经缎变异组织结构是指:以第一梳栉的经缎组织作为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在编织花型时,各个横列根据花型上机工艺进行偏移,所形成的组织。

  所述底层中的变化重经组织结构为四横列变化重经组织,第一个横列在第二梳栉相邻的1、2两根织针上连续形成两个线圈,第二个横列在第2根织针上形成一个线圈,第三个横列在相邻的2、3两根织针上连续形成两个线圈,第四个横列在第2根织针上形成一个线圈。

  所述底层中的缺垫衬纬组织结构为单针缺垫衬纬组织,在单根织针上第一横列不参加编织,第二横列做衬纬,第三横列不参加编织,第四横列做衬纬。

  所述纱线Y1为线密度在10D-140D之间的非弹性纱线,纱线Y2和纱线Y3均为弹性纱线。

  所述纱线Y1为线密度在20D-70D之间的弹性纱线,纱线Y2和纱线Y3中至少一种为弹性纱线。

  所述纱线Y2为线密度在20D-70D之间的弹性纱线,纱线Y1和纱线Y3中至少一种为弹性纱线。

  所述纱线Y2为线密度在10D-140D之间非弹性纱线,纱线Y1和纱线Y3均为弹性纱线。

  所述纱线Y3为线密度在20D-560D之间弹性纱线,纱线Y1和纱线Y2中至少一种为弹性纱线。

  所述织物本体的经纬向卷边小于≤45°,经纬向弹性≥80%。

  所用经编机织针线密度为28-44个/英寸。

  与现有针织面料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把梳栉的纱线编织形成的经缎组织,为面组织形成面层,延伸性比一般的经绒、经斜组织好,防脱散性能比普通的经平组织好,且在织物表面形成横纹纹理外观,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2.第二把梳栉的纱线编织形成变化重经组织,为一部分地组织,线圈紧密,防脱散性能及延伸性比普通的重经平组织好;

  3.第三把梳栉的纱线编织形成缺垫衬纬组织,组成另一部分的地组织,平衡织物内部应力的同时,增加织物的径向回缩及耐撕裂能力。

  4.三把梳栉的纱线编织成的面组织与地组织共同形成织物本体,面组织与地组织的线圈互相拉伸及约束,织物通过业内通用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后,本体内部应力相互平衡,可以使织物达到不卷边的效果,三把梳栉的线圈相互交织穿套,平衡织物内应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织物的弹性及耐撕裂能力,达到任意裁效果,从而在制作成衣时减少拷边工序,提高面料的使用率,降低成衣制作成本,同时提升消费者的穿着的舒适度及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编织过程所述的三根相邻的织针;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贾卡梳栉编织基本组织第一个横列时的第一步骤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贾卡梳栉编织基本组织第一个横列时的第二步骤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贾卡梳栉编织基本组织第一个横列时的第三步骤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贾卡梳栉编织基本组织第一个横列时的第四步骤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JB1:1、JB2:1贾卡基本组织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JB1:1、JB2:1贾卡基本组织变化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GB3组织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GB4组织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卷边测试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脱散测试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拉力测试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拉力测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9所示,一种新型经编织物,包括采用经编机至少三把梳栉编织形成的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面层和底层,其中:

  利用第一梳栉以一组由若干条纱线构成的纱线Y1采用经缎组织结构编织成型在织物本体的正面形成面层。

  利用第二梳栉以一组由若干条纱线构成的纱线Y2采用变化重经组织结构编织,以及第三梳栉以一组由若干条纱线构成的纱线Y3采用缺垫衬纬组织结构编织,共同成型在织物本体的底面形成底层。变化组织结构的垫纱数码为3-1/1-2/0-2/2-1//,如附图8。缺垫衬纬组织结构的垫纱数码为1-1/0-0/0-0/1-1//,如附图9。

  纱线Y1、纱线Y2和纱线Y3相互穿套连接,使织物本体的内部用力平衡,使织物达到不易卷边、不脱散、经纬向弹性≥90%的特点。

  第一梳栉、第二梳栉、第三梳栉分别包含至少一把梳栉,即整体可采用三把梳栉,或者四把梳栉,或者其他数量来编织而成。

  所述面层包括双向成圈结构,采用第一梳栉在相邻的N根织针上先沿一个方向依次成圈,再反方向依次成圈形成双向成圈结构,成型织物本体的正面。经缎组织结构至少为三针经缎组织,即第一梳栉在相邻的N根织针上成圈时,需满足N≥3,如附图1所示,三根相邻的织针分别为织针101、织针102和织针103。如附图6所示,设为三针开口经段组织结构,垫纱数码可为2-3/2-1/1-0/1-2//。

  所述面层的经缎组织结构包括单一经缎组织结构及经缎变异组织结构,经缎变异组织结构是指:以第一梳栉的经缎组织作为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在编织花型时,各个横列根据花型上机工艺进行偏移,所形成的组织。

  所述底层中的变化重经组织结构为四横列变化重经组织,第一个横列在第二梳栉相邻的1、2两根织针上连续形成两个线圈,第二个横列在第2根织针上形成一个线圈,第三个横列在相邻的2、3两根织针上连续形成两个线圈,第四个横列在第2根织针上形成一个线圈。

  所述底层中的缺垫衬纬组织结构为单针缺垫衬纬组织,在单根织针上第一横列不参加编织,第二横列做衬纬,第三横列不参加编织,第四横列做衬纬。

  纱线Y1、纱线Y2和纱线Y3中任意两组或三组为弹性纱线,具体为以下任一种方案:

  1、所述纱线Y1为线密度在10D-140D之间的非弹性纱线,纱线Y2和纱线Y3均为弹性纱线。

  2、所述纱线Y1为线密度在20D-70D之间的弹性纱线,纱线Y2和纱线Y3中至少一种为弹性纱线。

  3、所述纱线Y2为线密度在20D-70D之间的弹性纱线,纱线Y1和纱线Y3中至少一种为弹性纱线。

  4、所述纱线Y2为线密度在10D-140D之间非弹性纱线,纱线Y1和纱线Y3均为弹性纱线。

  5、所述纱线Y3为线密度在20D-560D之间弹性纱线,纱线Y1和纱线Y2中至少一种为弹性纱线。

  选择以上任一种纱线组合方案,确保同时都具有两种纱线为弹性纱线。

  所述织物本体的经纬向卷边小于≤45°,经纬向弹性≥80%。经编机织针线密度为28-44个/英寸。

  下面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该实施例是在贾卡机台上编织的,共采用两把贾卡梳栉,两把地梳,其中贾卡梳栉标记为JB1:1、JB2:1,两把地梳标记为GB3、GB4。

  原料:两把贾卡梳栉均采用30D/34F锦纶,GB3采用的氨纶弹性丝为40旦尼尔,GB4采用的氨纶弹性丝为140旦尼尔。

  穿纱方式:满穿

  纱线整经:

  a.30D/34F锦纶的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3℃

  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纱线做加油处理。

  b.40、140旦尼尔氨纶弹性丝的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E-H21/30NC-2,积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4℃

  整经湿度:78%

  40旦尼尔的氨纶弹性丝整经牵伸为1.6

  140旦尼尔氨纶弹性丝整经牵伸为1.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及牵伸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上机织造:

  织造条件:温度25℃,湿度65%

  织机:经编拉舍尔贾卡提花机,型号:RSJ5/1E28 130"

  编织过程:

  1.贾卡编织过程:受花型影响,贾卡梳栉的编织过程并不是固定的,但是总体的编织过程与基本组织的编织过程大同小异,下面仅以贾卡基本组织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贾卡基本组织是贾卡纱线在从左向右相邻的101、102、103三根织针上编织而成的,如图1;共有四个横列,第一横列在织针101上进行编织;第一步如图2:针身1和针芯2处于最低位置,沉降片3向前运动将旧线圈推离针的运动线,针身开始上升,随后针芯也开始上升,两者逐渐分开,使针口4打开,从而使旧线圈退到针杆上。沉降片以片喉握持旧线圈,导纱针5开始向机后摆动,准备进行针前垫纱;第二步,如图3:针身和针芯都上升到最高位置后,静止一段时间,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从右向左横移一针,准备做针前垫纱,此时导纱针摆回针后位置,将纱线垫纱开启的针口内,完成垫纱,针身下降;第三步,如图4:针身下降一定距离后,针芯也开始下降,但是速度比针身慢,直至针钩钩尖与针芯头端相遇,针口完全闭合,旧线圈套在纱线上,沉降片快速后退;第四步,如图5:针身与针芯以相同的速度下降,针钩钩住纱线,使其弯曲,针头低于沉降片片腹时,旧线圈从针头脱下,随着针身和针芯继续下降,逐步弯成所需长度,形成新线圈。沉降片在最后位置,导纱针在最前位置不动。沉降片向前运动握持旧线圈,并将其推离针的运动线,进行牵拉,导纱针在针后从左向右做针背横移一针,为下一横列垫纱做准备。第二个横列是在织针102上进行编织,第一、三两步与第一横列相同,第二步导纱针为先从左向右摆,第四步不左右横移;第三个横列在织针103上进行编织,第一、三两步与第一横列相同,第二步从左向右摆,第四步从右向左摆;第四个横列在织针102上进行编织,第一、三两步与第一横列相同,第二步导纱针为先从右向左摆,第四步不左右横移。这样就得到了贾卡梳栉JB1:1、JB2:1的基本组组织:三针开口经缎组织,链块为2-3/2-1/1-0/1-2//,如图6。

  受贾卡工艺影响,编织到花型部分时,贾卡梳栉的组织会在基本组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结构变异,图7为结构变异后的其中一小部分。

  2.GB3编织过程,本实施例GB3是其纱线在从左向右相邻的101、102、103三根织针上成圈,四个横列为一个循环。编织过程如下,第一个横列在织针101上编织,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从左向右横移两针,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不左右横移。第二个横列是在织针102上进行编织,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从右向左横移两针,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从左向右横移一针。第三个横列在针织103上进行编织,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从右向左横移两针,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不左右横移。第四个横列是在织针102上进行编织,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从左向右横移两针,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从右向左横移一针。从而形成变化重经组织,链块为3-1/1-2/0-2/2-1//,如图8。

  3.GB4编织过程,本实施例GB4是其纱线在单针织针上编织而成,四个横列为一个循环。编织过程如下:第一个横列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不左右横移,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不左右横移。第二个横列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不左右偏移,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从左向右横移一针。第三个横列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不左右偏移,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不左右横移。第四个横列第一步及第三步与就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一步及第三步相同,第二步导纱针摆到织针最前位置后,导纱针不左右偏移,其他过程与贾卡梳栉的编织时第二步相同,第四步导纱针从右向左横移一针。从而形成缺垫衬纬组织,链块为1-1/0-0/0-0/1-1//,如图9。

  后段生产流程:平幅水洗→高温预定→染色→脱水→后整

  平幅水洗设备:高乐除油水洗机。

  平幅水洗工艺参数:

  

  高温预定设备:M0NFORTS定型机

  高温预定工艺参数

  

  染色设备:溢流染色机,根据所需要的颜色进行染色处理。

  后整设备:M0NFORTS定型机

  

  性能测试

  a.卷边测试

  常规的卷边测试方法是把布办剪成“米”字形,手动拉扯各边条,通过肉眼观察卷边情况,但是实际情况下成衣经常是要经过多次拉扯,且肉眼观察时受主观意识影响大。常规的测试方法具有不标准,不稳定性,已知的是优衣库客人对面料卷边性能的测试要求较严格,故该实施例采用UNIQLO的测试方法,具体的是,取1cmX20CM的试样,夹距10cm,径向测试样拉伸至原长的150%后取下,纬向拉伸至原长的60%,停留1min,然后返回到原点,停留3min,循环3次。经测试得到,织物本体的经纬向卷边小于≤45°,如图10。

  b.脱散测试

  在织物中按照类似“米”字型剪开,剪开处无脱散现象,如图11。

  c.弹性测试

  该实施例开度测试采用LTD03测试方法,对面料全幅宽的边和中分别取样板测试。共有径向2个测试样,标记为1、3,纬向2个测试样,标记为2、4,其中1和2的取办位置位于全幅布板的1/4处,3和4取办位置位于全幅布板的1/2处,具体测试条件如下测试设备:Zwick/Roell ZO.5拉力机

  测试环境:温度21±1℃,相对湿度65%±2%。测试前,测试样条件化至少4小时。

  测试样大小:宽度:7.62cm长度:25.4cm

  负载:7.5lbf

  夹据:1.27cm

  拉伸速度:20英寸/分钟

  循环拉伸两次。

  织物径向两个测试样开度为165%、168.7%,纬向两个测试样开度为103.6%、105.1%,如图12,可见该织物经纬向弹性均大于80%。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该实施例仅改变了GB4氨纶弹性丝为105旦尼尔,其他条件及生产工序与实施例1相同,面料的卷边性脱散性与实施例1相同,开度测试时取样位置及测试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如下:织物径向两个测试样开度为123.3%、124.1%,纬向两个测试样开度为184.7%、171.0%,如图13,可见该织物经纬向弹性均大于8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经编面料,具有不易卷边、不脱散且经纬向弹性≥80%的优点。相较于现有的任意裁面料,该面料只需采用普通纱线,经过业内通用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即可达到不易卷边、不脱散,经纬向弹性良好的特点,能够更广泛的应用到成衣制作当中。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经编织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