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横编织机用针板织针组合及织针选择机构独创技术36858字

一种横编织机用针板织针组合及织针选择机构

2021-01-30 04:25:04

一种横编织机用针板织针组合及织针选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编织机领域,尤其涉及横编织机用针板织针组合及织针二选一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毛衫加工是由横编织机织成前后衣片和袖子、领子,然后由缝合工经专用缝合机缝合而成,这种工艺制作流程复杂,用工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有

  毛衫生产厂家采用普通两针板横机隔针做的办法来实现一次性成衣,即同时把大身、袖子和领子一次性全部织出来,也叫全成形编织。这种做法优点是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但隔针形成的针距无法达到普通横编织机的标准针距,针距大大增加,线圈之间弧线长,密度做不紧,并且对编织线的弹性和强度都要求均高,由于达不到正常针距使编织出的毛衫整体效果差。目前还有一种四针板横编织机,是在原有两块针板的上方再设置两块针板,俗称四针板横机,该编织机中的织针上下设置,在编织过程中,由于结构的原因上针头不能像下针头一样帖近针板与脱圈片形成的筒口,上针编织时成圈比较困难,因此,对毛纱强度和弹性均要求高,上机工艺很复杂,其结构也复杂,专用织针制作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正常密度全成形编织且为双针板的一种横编织机用针板织针组合及织针选择机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针板织针组合设于横编织机的机架前后两侧,并包括设有若干针槽的针板、设于针板前端的若干平行的脱圈片、设于针槽内的织针以及针脚,且脱圈片与针板前端构成编织物形成的筒口,两相邻脱圈片之间的针槽内设有左右排列且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两枚织针。该两枚织针可平行放置或沿长度方向相互有夹角地放置于各自的针槽中,且前端均贴近筒口。

  对于两枚平行放置的织针本发明有两种相关针槽及针脚的设计:其一是:在两相邻脱圈片之间的针板上设置一个针槽,两枚平行织针置于该针槽中,并还设置一个织针选择单元,且针脚包括弹性针脚和控制针脚,两弹性针脚分别与所述两枚织针连接,一控制针脚嵌合连接于该两弹性针脚的上方,织针选择单元设于两弹性针脚的上方并可作用于弹性针脚,受到作用的弹性针脚产生弹性形变而与控制针脚脱开嵌合,该弹性针脚所连接的织针不工作。其二是:在两相邻脱圈片之间的针板上设置二个针槽,两枚织针的每一枚置于对应的一个针槽中,且每一枚织针上设有一控制针脚。

  而对于沿长度方向相互有夹角地放置于各自针槽中的两枚织针,每一枚织针上设有一控制针脚。

  所述织针选择单元包括设于三角底板上的控制元件、设有第一压触部和第一控制部的第一压片以及设有第二压触部和第二控制部的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触部和所述第二压触部各自对着对应的弹性针脚上,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分别处于针槽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上,控制元件作用于第一控制部或第二部控制部,使第一压片或第二压片运动,通过第一压触部或第二压触部压制对应的弹性针脚,被压制的弹性针脚产生弹性形变而与控制针脚脱开嵌合,使该弹性针脚所连接的对应织针不工作。

  上述织针选择单元进一步的设计在于:所述第一压片与第二压片可上下移动地并立于针槽中,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均由本体和凸起组成,第一压片上的凸起和第二压片上的凸起分别设置在对应本体的上侧一端,形成第一压片上的第一控制部和第二压片上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本体的下侧分别形成第一压触部和第二压触部;所述控制元件为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凸起上方的两压板,两压板上分别设有斜面,对应压板在随三角底板运动中通过斜面作用于对应压片上的凸起,使对应压片向下移动压制对应的弹性针脚;控制元件对压片的作用消除后,弹性针脚的弹性形变回弹力使对应压片回位。或: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同轴心可转动地设置在针槽中;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均由本体和凸起组成,第一压片上的凸起和第二压片上的凸起分别设置在距转动中心不等距相互错开的位置上,形成第一压片上的第一控制部和第二压片上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本体的下侧分别形成第一压触部和第二压触部;所述控制元件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上,控制元件作用于第一控制部或第二部控制部时,使第一压片或第二压片向下转动,压制对应的弹性针脚;控制元件对压片的作用消除后,弹性针脚的弹性形变回弹力使对应压片回位。

  对于两压片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针槽中,可至少有以下两种设置方式:

  其一是: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对应的本体和凸起的结构形状分别相同,两压片以本体相互叠合形式并列在针槽中,且处于对应弹性针脚的上方,使两压片上的凸起在对应于一针槽方向分别处于对应压片的上侧左端和上侧右端且相互错开的位置上;所述本体左右两侧为垂直设置的导向面,下部中心位置设有垂直设置的导向槽,导向槽使第一压片或第二压片下侧的第一压触部和第二压触分隔为两部分;所述针板上对应于两导向面和导向槽位置分别设有导向钢丝,第一压片或第二压片沿导向钢丝上下移动。

  其二是: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对应的本体和凸起结构形状相同,两压片左右相贴地并列在针槽中,且处于对应弹性针脚的上方,使两压片上的凸起在对应于一针槽方向分别处于对应压片的上侧左端和上侧右端且相互错开的位置上;所述本体和凸起的厚度均与针槽宽度适配,本体下侧通过凹槽结构形成不大于半个针槽宽度的下侧边,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面和滑移面;所述针板上对应于导向面一侧设有导向钢丝,第一压片沿对应于该压板导向面一侧的导向钢丝和第二压片上的滑移面上下移动;第二压片沿对应于该压板导向面一侧的导向钢丝和第一压片上的滑移面上下移动。

  而对于两压片可转动地设置在针槽中,可至少有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是: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对应的本体和凸起的结构形状分别相同,两压片本体的上侧面相互错开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所述凸起,两压片本体一侧相同位置分别设有转动孔;所述针板上对应于转动孔和两压片的上侧面上方分别设有转动钢丝和限位钢丝,两压片通过转动孔穿接转动钢丝转动设置在针槽内,并通过限位钢丝限制压片由回弹力引起的运动;所述控制元件为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凸起位置的两压板,两压板上分别设有斜面,对应压板在随三角底板运动中通过斜面对对应压片上的凸起进行向下的压制,使第一压片或第二压片绕转动钢丝向下转动。

  其二是:所述织针选择单元还包括推片,所述推片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设有针踵和推齿;所述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对应的本体结构形状相同,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爬升面、下降面以及连接爬升面与下降面上端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凸起至少设有爬升面和连接在爬升面上端的上端面;两压片本体上侧面分别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距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距转动中心的距离;两压片本体一侧相同位置分别设有转动孔;所述针板上对应于转动孔及推片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位置分别设有转动钢丝及塞铁和限位钢丝,两压片通过转动孔穿接转动钢丝转动设置在针槽内,推片置于两压片的上方并可在塞铁与限位钢丝之间滑动;所述控制元件为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上并可沿针槽方向移动的一推板,该推板上设有与针踵相适配的导向槽,对应推板在随三角底板运动中通过导向槽插接推片上的针踵,控制元件通过沿针槽方向的移动由推齿作用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上的爬升面使对应压片向下转动。

  上述织针选择单元进一步的设计还在于:所述弹性针脚的下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针槽的底部设有限位槽,弹性针脚因所述弹性形变而落入所述限位槽中,限位槽限制弹性针脚前后移动;并且所述针槽内设有支撑杆,控制针脚通过支撑杆的支撑而处于两弹性针脚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在两脱圈片之间设置两枚织针,在增加织针的同时并不增加脱圈片,在脱圈片间距相同的针板上,将使织针排列数量增加一倍,最大限度地利用针板横向空间,从而使双针板的横编织机能做出标准针距密度的全成形编织物。2)本发明两相邻脱圈片之间左右排列的两枚织针均紧帖筒口,使两枚织针各自编织时成圈效果一样,从而上机工艺要求低,容易操作,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并且对编织线没有特殊要求,使之适应范围广。3)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维护方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1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针板织针组合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针板织针组合的B向视图。

  图4实施例2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和以下的图18、图29、图42)所示针板织针组合的C向视图。

  图6是图4(和以下的图18、图29、图42)所示针板织针组合的D向视图。

  图7是实施例2针板织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和以下的图19、图30、图43)所示针板织针组合的E-E位置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2中所采用织针选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织针选择单元的F向剖视图。

  图11由压片本体和凸起组成的压片结构图。

  图12是图11所示压片的左视图。

  图13是图9所示织针选择单元中的一压板下移,使其上斜面能够压触到对应的第二压片上凸起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第二压片被压板上的斜面完全压下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织针选择单元G向剖视图。

  图16是弹性针脚在图9所示织针选择单元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与控制针脚脱开嵌合的示意图。

  图17是图9所示织针选择单元对弹性针脚的作用消除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3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3针板织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3中所采用织针选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织针选择单元的H向剖视图。

  图22是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压片的左视图。

  图24图21所示织针选择单元中的一压板下移,使其上斜面能够压触到对应的第二压片上凸起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的第二压片被压板上的斜面完全压下的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织针选择单元I向剖视图。

  图27是弹性针脚在图20所示织针选择单元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与控制针脚脱开嵌合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0所示织针选择单元对弹性针脚作用消除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29是实施例4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实施例4针板织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实施例4中所采用织针选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所示织针选择单元的J向剖视图。

  图33是第一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所示第一压片的左视图。

  图35是第二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5所示第二压片的左视图。

  图37图31所示织针选择单元中的一压板下移,使其上斜面能够压触到对应的第二压片上凸起的示意图。

  图38是图37中的第二压片被压板上的斜面完全压下的示意图。

  图39是图38所示织针选择单元K向剖视图。

  图40是弹性针脚在图31所示织针选择单元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与控制针脚脱开嵌合的示意图。

  图41是图31所示织针选择单元对弹性针脚作用消除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42是实施例5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实施例5针板织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实施例5针板织针组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5是实施例5中所采用织针选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图45所示织针选择单元的M向剖视图。

  图47是第一压片受到推片作用并被推齿完全压下的示意图。

  图48是图47所示推片及第一压片的N向剖视图。

  图49是弹性针脚在图45所示织针选择单元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与控制针脚脱开嵌合的示意图

  图50是图45所示织针选择单元对弹性针脚作用消除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51是第二压片受到推片作用的示意图。

  图52是图51所示推片及第二压片的O向剖视图。

  图53是实施例6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4是实施例6针板织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5是其中一织针52出针,另一织针51未出针贴近于筒口位置示意图。

  图56是其中一织针51出针,另一织针52未出针贴近于筒口位置示意图。

  图中:1针板,11、111、112针槽,12支撑杆,13脱圈片,14隔片,15钢片,161支承钢丝,162导向钢丝,163限位钢丝,164转动钢丝,17塞铁, 18限位槽,3a、3b、3c、3d选择单元,3a1、3b1、3c1、3d1第一压片,3a2、3b2、3c2、3d2第二压片,3d3推片,3aa、3ba、3ca、3da压片上的本体,3ab、3bb、3cb、3db压片上的凸起,3ac、3bc、3cc、3dc压片上的压触部,3aa1、3ba2、3ba3本体上的导向面,3aa2本体上的导向槽, 3ba1本体上的滑移面,30控制元件,301、302压板,3021斜面,31推板,311导向槽, 51、52织针,60、63、64、65、66控制针脚,61、62弹性针脚,611、621限位凸起,8编织物,9机架,91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包括设有若干针槽11的针板和设于针板前端的若干平行的脱圈片13,以及设于针槽内的织针51、52和针脚,并通过针板1将上述的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机架9的前后两侧。本发明的针板织针组合与现有技术的最大区别是,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板1上设置左右排列的两枚织针51、52,该两枚织针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

  本实施例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板上设置两个平行的针槽11。具体是通过隔片14将针板上由两钢片15分隔的针槽11再一分为二,从而形成处于两脱圈片之间的两平行针槽111。两枚织针51、52的每一枚置于对应的一个针槽111中,织针51、52受到对应控制针脚63、64的驱动,使其分别在对应针槽111内运动,而控制针脚63、64受到三角底板上对应三角的推动。针脚可以是与织针直接连接的控制针脚,如本实施例,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组合形成的复合针脚。

  置于针槽内的织针平行放置,使织针前端基本一致地贴近由脱圈片13与针板1前端构成编织物8形成的筒口(齿口)91(由于脱圈片又称为齿口片,因此筒口又称为齿口)。

  实施例2

  如图4- 7,本实施例针板织针组合与上述实施例1一样,具有由钢片15分隔成若干平行针槽11的针板1和设于针板前端的若干平行的脱圈片13以及设于针槽内的织针51、52,并通过针板1将该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机架9的前后两侧。且同样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槽内设置左右平行排列的两枚织针51、52,该两枚织针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

  但本实施例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板上设置一个针槽11,两枚织针平行地置于一个针槽11中,在两枚织针需完成各自的编织时,通过一个选择单元3a并配合由弹性针脚61、62和控制针脚60组成的复合针脚来选择其中的一枚织针工作(出针),另一枚不工作,从而使一针槽内的两枚平行织针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因此本实施例针板织针组合还具有至少由织针选择单元3a和包括弹性针脚和控制针脚的复合针脚组成的织针选择机构。

  两弹性针脚61、62分别与所述的两平行织针51、52连接,例如图7中所示的嵌合连接,由此两弹性针脚61、62与织针51、52一一对应地并立于针槽11内。一控制针脚60处于两弹性针脚61、62的上方并与该两弹性针脚61、62嵌合连接,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支撑杆12支承控制针脚60,使其处于两弹性针脚61、62的上方,该支撑杆12通过设置在针板上的两支承钢丝161可拆卸地设置在针槽11内。在需要选择其中的一枚织针工作(出针),另一枚织针不工作(不出针)时,织针选择单元作用于不出针的织针所连接的弹性针脚上,使该弹性针脚因受压制产生弹性形变而与控制针脚脱开嵌合,致使该织针不能通过弹性针脚连接控制针脚60,从而得不到控制针脚60的驱动,不能进行编织动作。另一个弹性针脚因未受到织针选择单元3a的作用,保持着与控制针脚60的连接,在控制针脚60的驱动下,可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在不需要对两织针选择时,即处于非选针状态时两弹性针脚均不受到织针选择单元的作用,此时的织针选择单元的状态是初始状态。

  如图8-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织针选择单元3a,该织针选择单元3a至少由控制元件30、第一压片3a1以及第二压片3a2组成。第一压片3a1上设有用于压触对应弹性针脚的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一控制部,第二压片3a2上同样设有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分别设于对应的弹性针脚的上方,其上的压触部各自对着对应的弹性针脚,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分别处于针槽长度方向相互错开的不同位置上,以便控制元件分别对其作用,并在受到作用后向下移动。

  如图11、图12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片3a1和第二压片3a2均可视为由相同的结构形状的本体3aa和凸起3ab组成,第一压片上的凸起3ab和第二压片上的凸起3ab分别设置在对应本体3aa的上端一侧,分别形成第一压片上的第一控制部和第二压片上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本体的下侧边分别形成对应的压触部3ac,第一压片3a1与第二压片3a2以其相同的本体相互叠合形式并立于针槽内,使得压片上的凸起3ab在对应于一针槽方向上分别处于第一压片3a1的上侧左端和第二压片3a2的上侧右端,且相互错开的位置,同时第一压片3a1与第二压片3a2分别处于弹性针脚61、62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为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2上可上下调节的两压板301、302,该两压板设置在对应于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的位置上且设有用于压制压片的斜面,压板在随三角底板运动中通过斜面作用于控制部(即对应凸起3ab)使对应压片向下移动。如图13-图15,如果需要织针51出针而织针52不出针,与织针52连接的弹性针脚62上方的第二压板302先向下移动,使其上的斜面3021能够压触到第二压片3a2上的对应凸起3ab,在压板302随三角底板的运动中,将第二压片3a2完全压下,弹性针脚62产生弹性形变而与控制针脚60脱开嵌合,如图16;控制元件对压片的压制消除后,弹性针脚的弹性形变回弹力使对应压片回位,恢复到织针选择单元3a的初始状态,如图17。

  上述两压片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针槽11内,对应本体3aa左右两侧为垂直设置的导向面3aa1,下部中心位置设有垂直设置的导向槽3aa2,导向槽3aa2使第一压片或第二压片下侧的第一压触部和第二压触分隔为两部分。本体的厚度不大于半个针槽宽度的尺寸,为使两压片在针槽内更稳定地上下滑动,凸起3ab上端的厚度与针槽宽度相适配,由此可受到针槽的导向作用。针板上对应于两导向面3aa1和导向槽3aa2位置分别设有导向钢丝162,第一压片3a1或第二压片3a2沿导向钢丝162上下滑动。

  弹性针脚的下侧设有限位凸起611、621,所述针槽的底部设有限位槽18,弹性针脚因所述弹性形变而落入所述限位槽中,限位槽限制弹性针脚前后移动

  同样,置于一针槽内的两平行织针其前端基本一致地贴近由脱圈片13与针板1前端构成编织物8形成的筒口91。

  实施例3

  如图18、图19并结合图5、图6和图8,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与上述实施例2一样具有设有若干平行针槽11的针板1和设于针板前端的若干平行的脱圈片13以及设于针槽内的织针51、52,并通过针板1将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机架9的前后两侧,且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板上设置一个针槽11,针槽11内设置沿针槽宽度方向左右排列的两枚织针51、52,两枚织针在完成各自的编织时,通过一个选择单元3b并配合由弹性针脚61、62和控制针脚60组成的复合针脚来选择其中的一枚织针工作(出针),另一枚不工作,从而使一针槽内的两枚平行织针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因此,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与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实质仅在于织针选择单元的不同。

  如图20、图2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织针选择单元3b至少由控制元件30、第一压片3b1以及第二压片3b2组成。第一压片3b1上设有用于压触对应弹性针脚的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一控制部;同样,第二压片3b2上设有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分别设于对应的弹性针脚的上方,其上的压触部各自对着对应的弹性针脚,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分别处于针槽长度方向相互错开的不同位置上,以便控制元件分别对其作用,并在受到作用后向下移动,对对应弹性针脚产生压制。

  如图22、图23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片3b1和第二压片3b2均可视为由结构形状相同的本体3ba和凸起3bb组成,凸起3bb设置在本体3ba的上端一侧,从而形成对应压片上的控制部。本体和凸起的厚度均与针槽宽度适配,本体下侧通过在下侧的一侧设置凹槽形成不大于半个针槽宽度的下侧边,从而形成对应压片上的压触部3bc。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面3ba2、3ba3和滑移面3ba1。两压片以滑移面3ba1为对称中心面对称地相互贴合而并列于针槽中,使两压片上的凸起3bb和导向面3ba2、3ba3相对对称中心面对称设置,且形成压触部3bc的凹槽对着针槽中心面,各自的压触部3bc对着对应弹性针脚。而两压片对应于导向面一侧针板上设有导向钢丝162,第一压片3b1沿对应于该压板导向面一侧的导向钢丝162和第二压片3b2的滑移面上下滑动;第二压片3b2则沿对应于该压板导向面一侧的导向钢丝162和第一压片3b1的滑移面上下滑动,使两压片相互间可相对地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同样为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压片3b1和第二压片3b2位置且可上下调节的两压板301、302,两压板上均设有斜面,压板在随三角底板运动中通过斜面作用于控制部(即对应凸起3bb)。例如织针51出针,织针52不出针,与织针52连接的弹性针脚62上方的第二压板302先向下移动,如图24,使其上的斜面3021能够压触到第二压片3b2上的对应凸起3bb,在压板302随三角底板的运动中,将第二压片3b2完全压下,如图25、26,弹性针脚62产生弹性形变而与控制针脚60脱开嵌合,如图27;压板302对压片的压制消除后,弹性针脚62的弹性形变回弹力使第二压片3b2回位,恢复到织针选择单元3b的初始状态,如图28。

  本实施例针板织针组合中的其他结构及对应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不再一一叙述。

  实施例4

  如图29、图30并结合图5、图6和图8,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与上述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一样具有设有若干平行针槽11的针板1和设于针板前端的若干平行的脱圈片13以及设于针槽内的织针51、52,并通过针板1将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机架9的前后两侧,且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板上设置一个针槽11,针槽11内设置沿针槽宽度方向左右排列的两枚平行的织针51、52,两枚织针在完成各自的编织时,通过一个选择单元3c并配合由弹性针脚61、62和控制针脚60组成的复合针脚来选择其中的一枚织针工作(出针),另一枚不工作,从而使一针槽内的两枚平行织针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因此,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与上述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实质仅在于织针选择单元的不同。

  如图31、图3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织针选择单元3c,至少由控制元件30、第一压片3c1以及第二压片3c2组成。第一压片3c1上设有用于压触对应弹性针脚的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一控制部;同样,第二压片3c2上设有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分别设于对应的弹性针脚的上方,其上的压触部各自对着对应的弹性针脚,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分别处于针槽长度方向相互错开的不同位置上,以便控制元件分别对其作用,并在受到作用后使对应的压片向下转动,对对应弹性针脚产生压制。

  如图33-图36,本实施例中的两压片3c1、3c2同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针槽11内,并均可视为由相同结构形状的本体3ca和凸起3cb结构组成,第一压片上的凸起3cb设置在对应本体上侧中心偏右位置,形成第一压片上的第一控制部;第二压片上的凸起3cb设置在对应本体上侧右端位置,形成第二压片上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本体3ca的下侧设有呈向下收缩的三角形状的压触部3cc。本体3ca的厚度不大于半个槽宽,凸起3cb相对针槽内侧设有L形凹槽面,凸起上端的厚度与槽宽相适配,两压片上的L形凹槽面相对针槽中心面对称设置,两压片本体3ca并立叠合后,其上的凸起3cb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两压片同侧相同位置分别设有转动孔,所述针板上对应于转动孔和两压片的上侧面上方分别设有转动钢丝164和限位钢丝163,两压片通过转动孔3cd穿接转动钢丝164转动设置在针槽11内,并通过限位钢丝163限制两压片3c1、3c2由弹性针脚61或62的回弹力引起的运动。

  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同样为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2上对应于两压片位置的压板301、302,压板上分别设有斜面,如若需要针槽内的织针52不出针,织针51出针,与织针52连接的弹性针脚62上方的第二压板302先向下移动,使其上的斜面3021能够压触到第二压片3c2上的对应凸起3cb,如图37,第二压板302在随三角底板运动中通过斜面作用于第二压片3c2上的凸起3cb,使第二压片3c2转动,直到第二压板302下端面完全压在第二压片3c2上,如图38、图39,弹性针脚62因受压制而产生弹性形变,与控制针脚60脱开嵌合,如图40;在第二压板302对压片3c2的压制消除后,弹性针脚62因弹性形变而产生回弹力使压片3c2回位,恢复到织针选择单元3c的初始状态,如图41。

  本实施例针板织针组合中的其他结构及对应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不再一一叙述。

  实施例5

  如图42、图43、图44并结合图5、图6和图8,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与上述实施例2-4一样具有设有若干平行针槽11的针板1和设于针板前端的若干平行的脱圈片13以及设于针槽内的织针51、52,并通过针板1将针板织针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机架9的前后两侧,且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板上设置一个针槽11,针槽11内设置沿针槽宽度方向左右排列的两枚织针51、52,两枚织针在完成各自的编织时,通过一个选择单元3d并配合由弹性针脚61、62和控制针脚60组成的复合针脚来选择其中的一枚织针工作(出针),另一枚不工作,从而使一针槽内的两枚平行织针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因此,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与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实质仅在于织针选择单元的不同。

  如图45、图4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织针选择单元3d除上述实施例4所具有的控制元件31、第一压片3d1和第二压片3d2外,还具有一个推片3d3。同样,第一压片3d1上设有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一控制部,第二压片3d2上设有压触部和用于与被控制元件作用的第二控制部,两压片分别设于对应的弹性针脚61、62的上方,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分别处于针槽长度方向相互错开的不同位置上,控制元件通过推片3d3作用于第一控制部或第二控制部分,第一控制部或第二控制部分在受到作用后对应的压片将向下转动,对对应弹性针脚产生压制。

  如图47、图48,本实施例中的两压片3d1、3d2与上述实施例4一样同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针槽11内,并可视为由本体3da和凸起组成,两压片3d1、3d2具有相同结构形状的本体3da(如图47中的第一压片的剖面线部分),但对应的凸起结构不相同,即包含两种凸起结构,一种是第一凸起3db1,该第一凸起3db1设有爬升面3dbp、下降面3dbx以及连接爬升面与下降面上端的上端面3dbs;另一种第二凸起3db2,第二凸起至少设有爬升面3dbp和连接在爬升面上端的上端面3dbs,并且第一凸起距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距转动中心的距离。两压片本体3da的下侧设有呈向下收缩的三角形状的压触部3dc,压触部3dc对着对应的弹性针脚61、62。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片3d1和第二压片3d2的本体3da上侧面分别设置第一凸起3db1和第二凸起3db2,并在两压片本体一侧相同位置分别设有转动孔3dd。在针板1对应于两压片的转动孔3dd位置设置转动钢丝164,以便两压片通过转动孔穿接转动钢丝164同轴线转动设置在针槽11内。

  推片3d3置于两压片3d1、3d2的上方,推片的厚度与针槽宽度适配,推片3d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设有针踵3d31和推齿3d32。两压片对应的本体3da和凸起其厚度相同,均不大于半个针槽宽度,两压片的本体3da并立叠合后,其上的凸起3db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以便推片上的推齿3d32分别作用。推片3d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位置分别设有塞铁17和导向钢丝162,使其可在塞铁与限位钢丝之间滑动,两压片3d1、3d2通过转动孔3dd穿接转动钢丝164转动设置在针槽11内。

  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31为设于所述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上并可沿针槽方向移动的一推板31,该推板31上设有与针踵适配的导向槽311,对应推板在随三角底板运动中通过导向槽插接推片上的针踵,以实现两者的连接。推板31在针槽方向可以移动,带动推片3d3可移动到如图45、图46所示的其上推齿3d32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均不接触的初始位置。也可移动到如图47、48所示的其上推齿3d32触接第一凸起3db1的位置,通过推齿3d32触及第一凸起上的爬升面使第一压片3d1向下转动,直至推齿3d32沿爬升面3dbp作用在上端面3dbs上,使第一压片上的压触部处于最下端位置,压制下方的弹性针脚61,使其产生最大的弹性形变而脱开与织针51的嵌合连接,如图49;当推板上的推齿向脱开上端面向前移动时,而上端面前侧为低于上端面的下降面,推片对第一压片的压制作用消除,弹性针脚61因不再受到第一压片的压制而在其弹性形变回弹力作用下压片回位,如图50。推板31亦可移动到如图51、图52所示的推齿3d32触接第二凸起3db2的位置,通过推齿触及第二凸起上的爬升面使第二压片3d2向下转动,直至压制在对应的上端面上,使对应弹性针脚62因弹性形变而脱开与对应织针的嵌合;当推板上的推齿向脱开第二凸起,即完全脱开第二压片3d2时,推片对第二压片的压制作用消除,弹性针脚62因不再受到第二压片的压制而在其弹性形变回弹力作用下压片回位。

  本实施例针板织针组合中的其他结构及对应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不再一一叙述。

  实施例6

  如图53、图54,本实施例的针板织针组合包括设有若干针槽11的针板1和设于针板前端的若干平行的脱圈片13,以及设于针槽内的织针51、52和控制针脚65、66,并通过针板1将上述的组合设置在横编织机机架9的前后两侧,且在两脱圈片之间的针槽11内设置沿针槽宽度方向左右排列的两枚织针52、53,该两枚织针沿长度方向相互有夹角地放置于各自的针槽中,织针51、52分别与控制针脚65、66 连接,两织针在对应控制针脚的驱动下可各自完成包括成圈编织、集圈编织和移圈编织的编织动作。

  两枚织针对应的两针槽是在两钢片15分隔出的针槽11中再由隔片14一分为二的,再分隔出的针槽111和针槽112,针槽111的槽底面与针板1的上端面基本平行,针槽112的槽底面相对针槽111的槽底面倾斜设置,相互间有夹角α,α一般不大于40°,由此形成槽底面为不同平面的针槽111和针槽112,从而使放置于两针槽111、112的两织针51、52在沿长度方向相互间存有夹角α,两织针51、52在初始状态时其前端均贴近筒口,参见图55、图56。

  据此,本发明在相同间距的两脱圈片之间设置两枚织针,在使织针排列数量增加的同时,而不增加脱圈片,最大限度地利用针板横向空间,使双针板的横编织机能做出标准针距密度的全成形编织物,并且由于两相邻脱圈片之间左右排列的两枚织针均紧帖筒口,使两枚织针各自编织时成圈效果一样,从而上机工艺要求低,容易操作。

《一种横编织机用针板织针组合及织针选择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