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横机中的中山导块独创技术7407字

横机中的中山导块

2023-03-19 00:36:04

横机中的中山导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横机中的中山导块。

  背景技术

  中山导块是横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正常编织时顶针杆的下针脚提供走针路径。中山导块中走针轨道的设计会影响顶针杆运动的顺畅程度,从而影响编织情况。现有的中山导块如图1所示,中山导块整体呈左右对称的梯形结构,具有第一编织部11和第二编织部12,第一编织部12下缘的两侧为水平设置的第一走针面13,中间为内凹的倒V型第二走针面14,第二走针面14与两侧的第一走针面13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二编织部12的上缘走针面与第一编织部11的下缘相匹配,第二编织部12的上缘同样包括两侧水平的第三走针面15和中间凸出的倒V型第四走针面16,第一编织部11下缘的走针面与第二编织部12上缘的走针面之间形成一条走针轨道。横机在编织带镂空组织的花型时,织针一般勾拉主纱和辅纱一起编织,在编织镂空区时,织针只需要勾拉辅纱编织,而主纱并不参与编织。而现有的中山导块只有一条走针轨道,需要纱嘴退出,否则无法改变织针勾拉的线圈,使得整个编织过程复杂,影响最终花型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机中的中山导块,能够使参与编织的织针分开运行,快速编织带镂空组织的花型。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横机中的中山导块,包括梯形本体,整体呈左右对称,本体上包括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第一编织部下缘的走针面与第二编织部上缘的走针面之间形成第一走针轨道,第一走针轨道沿中心线左右对称;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部上还设有第三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的下缘为水平设置的第五走针面;以中心线为界,第一走针轨道和第五走针面都分为左右两侧,其中一侧的第一走针轨道与另一侧的第五走针面组成第二走针轨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编织部下缘的两侧为水平设置的第一走针面,中间为倒V型的第二走针面,第二走针面与两侧的第一走针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五走针面与第二走针面的最高点齐平,或低于第二走针面的最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走针轨道的深度大于第二走针轨道的深度。

  带镂空组织的花型编织,两把自跑纱嘴同时供纱,一把供主纱,一把供辅纱,正常编织时,织针同时勾取主纱、辅纱,一起编织,当编织到镂空组织时,参与编织的针织下方顶针杆的下针脚到达退圈最高位置时,通过压腿将下方弹簧针往针床方向压,使该顶针杆的下针脚退出第一走针轨道,进入第二走针轨道。下针脚沿第二走针轨道移动时,顶针杆带动织针移动,使得辅纱在织针的针钩处,主纱在织针的针舌下面;下针脚沿第一走针轨道移动时,顶针杆带动织针移动,使得织针的针钩可以同时勾取主纱、辅纱,满足镂空组织编织时需要分段勾取纱线的要求;最后,第一、第二走针轨道上的顶针杆所带动的织针通过二段度目三角成圈,得到镂空组织。

  本发明在原来的中山导块上增加了分层的第三编织部,将一条走针轨道变成了2条,2条走针轨道深度不同,通过压腿按压弹簧针,可使参与编织的织针分开运行,大大提高了编织镂空组织时的工作效率,再配合2段度目三角,可以实现不用机头来回运行,就能完成一行中多个局部的镂空编织,且编织过程中也不需要纱嘴退出,大大节省了编织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中山导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山导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织针在本发明的中山导块上的走针轨迹;

  图4为顶针杆下针脚沿第二走针轨道移动时,纱线在针钩处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中山导块1、第一编织部11、第二编织部12、第一走针面13、第二走针面14、第三走针面15、第四走针面16、第三编织部17、第五走针面18、三角母板2、二段度目三角3、压腿4、织针5、针钩51、针舌52、顶针杆6、下针脚61、弹簧针7、主纱81、辅纱82、第一走针轨迹S1、第二走针轨迹S2、A位弹簧针走针轨迹S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中山导块1,包括沿中心线左右对称的梯形本体,本体上包括第一编织部11和第二编织部12,第一编织部11下缘的两侧为水平设置的第一走针面13,中间为内凹的倒V型的第二走针面14,第二走针面包括两个倾斜走针面,倾斜走针面通过光滑平面过度连接,形成类似倒V型结构;第二走针面14与两侧的第一走针面13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二编织部12的上缘走针面与第一编织部11的下缘相匹配,第二编织部12的上缘同样包括两侧的第三走针面15和中间的第四走针面16,第三走针面15水平设置,第四走针面16为凸出的倒V型结构,第一编织部11下缘的走针面与第二编织部12上缘的走针面之间形成第一走针轨道。所述第一编织部11上还设有第三编织部17,第三编织部17的下缘为水平设置的第五走针面18;以中心线L为界,将第一走针轨道和第五走针面18均分为左右两侧,当第五走针面18与第二走针面14的最高点齐平时,左右两侧的第五走针面18为一个完成平面;当第五走针面18略微低于第二走针面14的最高点时,左右两侧的第五走针面18为两个分开的平面;左侧第一走针轨道与右侧第五走针面组成第二走针轨道,或者是右侧第一走针轨道与左侧第五走针面组成第二走针轨道;所述第一走针轨道的深度大于第二走针轨道的深度。

  中山导块1安装在三角母板2上,中山导块1两侧为二段度目三角3,编织带镂空组织的花型时,两把纱嘴同时供纱,一把供主纱81,一把供辅纱82,正常编织时,织针5下方顶针杆6的下针脚61,从P点开始,沿第一走针轨道移动,形成第一走针轨迹S1。顶针杆6带动织针5移动,使得织针5的针钩51可以同时勾取主纱81、辅纱82进行编织,然后,顶针杆6所带动织针5通过二段度目三角3成圈。

  当编织到镂空组织时,参与编织的针织5下方顶针杆6的下针脚61,沿第一走针轨道左侧部分到达退圈最高位置Q点,通过压腿4将A位的弹簧针7往针床方向压,使该顶针杆6的下针脚61退出第一走针轨道,进入第二走针轨道,顶针杆6的下针脚61沿第五轨迹面18移动,形成第二走针轨迹S2。当顶针杆的下针脚61沿第二走针轨迹S2移动时,顶针杆6带动织针5移动,使得辅纱82在织针5的针钩51处,主纱81在织针5的针舌52下面。织针5勾拉辅纱82编织;然后,顶针杆6带动的织针5通过二段度目三角3成圈,得到镂空组织。

《横机中的中山导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