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独创技术10981字

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

2021-03-07 00:38:38

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走马纱管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

  背景技术

  已知走马纱管可移动地设置于编织带机的机台上,编织带机的机台上设置有多数走马纱管,各走马纱管输出的纱线朝上延伸而出,进而收束于机台上方的集线器,编织带机透过多数走马纱管于机台上沿一定路径重复移动的方式,使自各走马纱管输出的纱线于集线器交叉编织成带。

  走马纱管于编织带机的机台上移动时,会远离或靠近集线器,当走马纱管移动至集线器下方附近时,是走马纱管出线长度最短的位置(出线长度指纱线自走马纱管出线后与集线器之间的长度),而当走马纱管移动至最远离集线器的位置时,是走马纱管出线长度最长的位置,在走马纱管不断地移动使纱线的出线长度持续变化下,纱线将会往复地紧绷(走马纱管移动至最远离集线器的位置)与松弛(走马纱管移动至集线器下方附近)。

  为了避免纱线的松弛变化影响织带的编织质量,目前所见的走马纱管均相对设有一可上下摆动的张力臂与一绕线架,张力臂末端并设有一或二个绕线孔(嵌设于张力臂末端的一环体内侧,环体是以陶瓷或塑料等材料所成型),纱线可绕经张力臂的绕线孔后输出(或绕经张力臂的绕线孔与绕线架后再输出),走马纱管不论位于远离或靠近集线器的位置,摆动的张力臂均可持续施压力于纱线,维持纱线张力的稳定(走马纱管移动至远离集线器的位置时张力臂是受拉动上摆,走马纱管移动至集线器下方附近的位置时张力臂下摆)。

  织带的型式众多,走马纱管移动的路径亦有所不同,当编织带机的机台更大、走马纱管移动的路径越长时,设有二绕线孔的张力臂相较于仅设有一绕线孔的张力臂,维持纱线张力的效果更佳,张力臂仅设有一绕线孔的走马纱管常会发生移动至集线器下方附近时,张力臂已摆动至最低点而纱线却松弛的情形,其原因是纱线往复绕经张力臂的二绕线孔与绕线架后再输出(纱线的延伸概呈W状,W 状的顶端三点由左至右代表纱线进入、纱线绕经绕线架及纱线输出,W状的底端二点则代表纱线绕经张力臂的二绕线孔),纱线是先绕经张力臂与绕线架之间再输出,而非如仅设有一绕线孔的张力臂其纱线系绕经绕线孔后直接输出,纱线先绕经张力臂的二绕线孔与绕线架之间再输出之方式,可降低张力臂摆动的弧度,满足走马纱管动作路径更长时的维持纱线张力需求。

  由于纱线绕经张力臂的二绕线孔与绕线架之间的动作路径会产生多个转折处(一个绕线孔即会产生两个转折处---即环体二侧缘邻接绕线孔的位置),虽然形成绕线孔的环体内侧表面通常很光滑,不过,此等延伸方向变化产生的转折处及纱线的拉力仍会造成纱线移动的阻力,进而影响织带的编织质量,仍有部分织带无法利用张力臂末端设有二绕线孔的走马纱管编织完成,仍有需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其可使该走马纱管不论远离或接近集线器,均可使纱线不会松弛、维持纱线的张力,满足各种型式编织带机维持纱线张力的需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该出线机构供纱线绕设后延伸而出并维持纱线的张力,包含有可弹性摆动的一张力臂及一绕线器,该张力臂可摆动地枢设于走马纱管的一座体,该绕线器设于走马纱管的一架杆而位于张力臂上方;该张力臂包含一架体与一绕线件,该架体一端枢设于座体,该绕线件设置于架体另端,概呈弯折线状,其上设有至少三第一绕线部,该绕线器设有至少二第二绕线部对应三第一绕线部;借此,纱线可往复绕经三第一弯曲部与二第二绕线部,可增加纱线绕设于该张力臂与绕线器的长度,可满足走马纱管编织各种形式编织带的维持纱线张力需求。

  进一步地,该绕线件包含平行相对的二侧杆,该二侧杆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架体,一前杆,连接于该二侧杆的另一端,该三第一绕线部设于前杆。

  进一步地,该三第一绕线部弯曲成型于前杆。

  进一步地,该架体二侧分别设有一插孔,该二侧杆的一端可拆卸地插置于插孔。

  进一步地,该绕线件以具适当刚性的金属线材弯曲成型。

  进一步地,该绕线器包含一弯曲部,概呈倒V型,该弯曲部上端设置于走马纱管的架杆,该二第二绕线部设于弯曲部下端而对应三第一绕线部。

  进一步地,该绕线器以具适当刚性的金属线材弯曲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其借由该张力臂的三第一绕线部与绕线器的二第二绕线部的配合,纱管的纱线可绕经该三第一绕线部与二第二绕线部后延伸而出供编织,纱线绕经张力臂与绕线器之间的长度较习知走马纱管更长,可使该走马纱管不论远离或接近集线器,均可使该张力臂持续施压于纱线,使纱线不会松弛、维持纱线的张力,并顺畅地出线,可满足各种型式编织带机维持纱线张力的需求,且该张力臂与绕线器的更换甚为方便,使用弹性甚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与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显示将纱线绕置于张力臂及绕线器之间再出线的状态。

  架体12 绕线件14

  侧杆22 前杆24

  插孔26 第一绕线部系28、30、32

  弯曲部34 第二绕线部36、38

  已知:

  走马纱管1座体2

  架杆3纱管座4

  张力臂5绕线器6

  纱管7纱线8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走马纱管1的多行程出线机构,该走马纱管1包含有一座体2、一架杆3、一纱管座4、顶盖(图中未示) 及出线机构等组件,该出线机构包含有可弹性摆动的一张力臂5及一绕线器6,该张力臂5可摆动地枢设于走马纱管1的座体2,该绕线器6设于走马纱管1的架杆3而位于张力臂5上方,前述各该组件的整体构成及运作概与现有走马纱管相同,此处不予赘述各该组件的详细构造与动作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该多行程出线机构改良在于:

  该张力臂5包含一架体12与一绕线件14。该架体12的一端枢设于座体2,该绕线件14可拆卸地设置于架体12另一端,是以具适当刚性的金属线材弯曲成型而概呈弯折线状,具有平行相对的二侧杆22与一前杆24,该二侧杆22的一端可拆卸地插接架体12二侧所设的一插孔26,该前杆24连接于二侧杆22的另一端,其上并弯曲成型有三第一绕线部28、30、32。

  该绕线器6是以具适当刚性的金属线材弯曲成型,具有一概呈倒V型的弯曲部34,该弯曲部34上端固设于走马纱管1的架杆3(受螺丝与垫片压制、锁固于架杆 3),二第二绕线部36、38,弯曲成型于该弯曲部30下端而对应三第一绕线部28、 30、32。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该多行程出线机构的改良如下:

  如图3所示,纱线8自该纱管座4上的纱管7拉出后,可往复绕经该张力臂5的三第一绕线部28、30、32及绕线器6的二第二绕线部36、38,最后再经该第一弯曲部 32朝上延伸至架杆3、顶盖而输出、供编织。

  借由该张力臂5的三第一绕线部28、30、32与绕线器6的二第二绕线部36、38 之结构,该纱线8绕经张力臂5与绕线器6之间的长度,可较已知走马纱管更长,因此,不论该走马纱管1移动至编织带机的集线器下方附近(是走马纱管1出线长度最短的位置,出线长度是指纱线自走马纱管1的顶盖出线后与集线器之间的长度)或移动至最远离集线器的位置(走马纱管1出线长度最长的位置),该张力臂5均可持续施压于纱线8、维持纱线8的张力(即张力臂5可随时呈朝上摆动的状态,可利用其重量自然下压纱线8、使纱线8不会松弛),如图4所示,可满足各种型式编织带机维持纱线张力的需求,当然,亦更提升了该走马纱管1适用于各种型式编织带机的使用弹性。

  其次,各该第一绕线部28、30、32与第二绕线部36、38呈弯曲线状,是以,该纱线8绕经各第一、第二绕线部28、30、32、36、38表面时承受的摩擦力甚小,可使该纱线8顺畅地出线、供编织,可避免因纱线出线不顺畅而影响编织带的质量。

  再者,当该张力臂与绕线器损坏时,更换动作甚为方便:拆解该张力臂时,只需略为施力将该二侧杆外张,即可拆下该张力臂,再将新张力臂的二侧杆插入该架体二侧的插孔,即可完成张力臂的更换。而该绕线器的更换,只需拆解压制其一端的螺丝与垫片,更新后并重新锁上螺丝与垫片即可。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其借由该张力臂的三第一绕线部与绕线器的二第二绕线部的配合,纱管的纱线可绕经该三第一绕线部与二第二绕线部后延伸而出供编织,纱线绕经张力臂与绕线器之间的长度较习知走马纱管更长,可使该走马纱管不论远离或接近集线器,均可使该张力臂持续施压于纱线,使纱线不会松弛、维持纱线的张力,并顺畅地出线,可满足各种型式编织带机维持纱线张力的需求,且该张力臂与绕线器的更换甚为方便,使用弹性甚佳。

  必须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该第一绕线部与第二绕线部的弯曲形状并不限于前述型式,其只需可供纱线绕置并避免产生影响纱线移动的摩擦力,即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所需,而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替换,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保护的范围内。

《走马纱管的多行程出线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