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供暖通风> 新风模组和空调室内机独创技术20725字

新风模组和空调室内机

2021-01-04 16:00:29

新风模组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组以及应用该新风模组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逐步加深,新风功能日益成为每个家庭新的需求,如通过将新风模组与空调室内机配合使用。目前常用的新风模组在入口处出现风阻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模组,旨在解决入口处风阻大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风模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设有入口和出口,沿所述入口至所述出口的方向,所述进风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通道设有导流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内形成所述进风通道,所述连接接头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通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入口用于与新风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在的平面形成一夹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入口朝向所述第二侧设置;

  所述导流板具有相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端部靠近所述入口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端部的切线与所述入口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α,则满足条件:0°≤α≤3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二端部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β,则满足条件:30°≤β≤9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导流板沿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罩体和主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罩体和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主体的背离所述罩体的一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和

  新风模组,所述新风模组还包括净化模块和新风机,所述净化模块设于所述新风模组的壳体内,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相贯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的出风端相贯通,所述新风机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外壳内形成有容腔,所述新风模组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新风管贯穿所述空调外壳,以与室外连通;其中,该新风模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设有入口和出口,沿所述入口至所述出口的方向,所述进风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种新风模组,该新风模组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设有入口和出口,沿入口至出口的方向,进风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这样,便可使经过进风风道的气流实现扩压、降速的效果,从而降低气流流动的损失,进而减少该入口处的风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新风模组一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风模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新风模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新风模组中连接接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新风模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新风模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风模组100,旨在解决进风口处风阻大的缺陷。

  结合参阅图1至图6,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该新风模组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设有入口131和出口132,沿所述入口131至所述出口132的方向,所述进风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该新风模组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设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设有入口131和出口132,沿入口131至出口132的方向,进风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这样,便可使经过进风风道的气流实现扩压、降速的效果,从而降低气流流动的损失,进而减少该入口131处的风阻。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21,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处设有连接接头13,所述连接接头13内形成所述进风通道,所述连接接头13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通所述入口131和所述出口132,所述出口132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连通,所述入口131用于与新风管连通。

  该新风模组还包括净化模块20和新风机30,所述净化模块20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一进风口111与所述净化模块20的进风端相贯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21与所述净化模块20的出风端相贯通,所述新风机30设有第二进风口31和第二出风口32,所述第二进风口3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1连通。

  净化模块20的进风端为将新风引入净化模块20中进行净化的端口;净化模块20的出风端为将经过净化模块20净化后的新风吹出的端口。

  新风机30包括风轮和蜗壳,风轮为离心风轮,该新风模组100通过在新风机30形成的负压将室外新鲜空气吸入室内,其中,在吸入过程中经过净化模块20净化,从而达到快速降低室内PM2.5、二氧化碳浓度、VOC浓度的效果。并且为了避免新风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直接引入室内导致身体带来的不适,从而将由蜗壳吹出的新风进入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处理,通过换热处理的新风吹至室内,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该新风模组100还包括新风管,新风管的一端与连接接头13的入口131连通,新风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室外连通,通过新风管将室外空气引入至新风模组100中,经过新风模组100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后输送至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处理,通过换热处理的新风吹至室内。

  因此,通过使壳体10设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21,新风机30设有第二进风口31和第二出风口32,净化模块20设于壳体10内,其中,第一进风口111与净化模块20的进风端相贯通,第一出风口121与净化模块20的出风端相贯通,且第二进风口31与第一出风口121连通,第二出风口32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连通,新风由壳体10的第一进风口111进入进气腔内,然后经过净化模块20净化,净化后的新风经过出气腔,并由第一出风口121经过第二进风口31进入新风机30内,最后新风由第二出风口32送入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再由空调室内机吹向室内;

  其中,第一进风口111处设有连接接头13,连接接头13内形成有进风通道,连接接头13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通进风通道的入口131和出口132,出口132与第一进风口111连通,入口131用于与新风管连通,且沿入口131至出口132的方向,进风风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这样,便可使经过进风风道的气流实现扩压、降速的效果,使气流进入进风风道后,进风风道的截面突然增大,在截面突然扩大的地方,会形成漩涡区,旋涡会增加阻力损失,从而降低气流流动的损失,进而减少风阻。

  结合参阅图3至图5,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通道设有导流板133。通过在进风通道设置有导流板133,以使由入口131引入的新风通过导流板133充分导流至净化模块20的进风端,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模块20的进气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和图6,净化模块20包括预过滤网21、第一过滤层22和第二过滤层23,沿壳体10的底部至壳体10的顶部的方向,预过滤网21、第一过滤层22和第二过滤层23依次层叠设置,且第一进风口111设于壳体10的底部,第一出风口121设于壳体10的面向新风机30的一侧。该设置下,进入进气腔的新风首先经过预过滤网21进行粗效过滤,以将较大颗粒物阻挡在该滤网之外,然后新风再经过第一过滤层22和第二过滤层23进行精过滤,以将尘埃微粒吸附在第一过滤层22和第二过滤层23中,以使新风得到进一步的过滤,便可有效提升新风模组100的净化效果。

  其中,第一过滤层22为微粒充电层,第二过滤层23为磁场吸附层;经过预过滤的新风经过微粒充电层时,通过在电极针和薄金属铁片上增加电压产生电晕放电,空中运动尘埃微粒在流经孔处被充电,并形成带负电荷的颗粒物,电极向室内发射自由离子,离子与空中运动的尘埃微粒碰撞,将电荷传递给尘埃微粒,使其荷电;最后带电尘埃微粒经过磁场吸附层时,空气流入的电介质为载体的密集强电场,预充电的尘埃微粒在极强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中空腔体的内表面,以对新风进行精过滤。具体地,磁场吸附层可由方格状、蜂窝状或片状静电集尘结构实现颗粒物的吸附。

  或者,第一过滤层22为粗效滤网,第二过滤层23为HEPA滤网,HEPA滤网为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对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微粒去除效果可达到99.97%以上,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将具有HEPA滤网的净化模块20应用于新风模组100中,可有效去除室外空气中的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使进入室内的新风更加干净清新。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和图6,净化模块20还包括安装支架24,安装支架24内形成有安装腔,安装支架2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连通安装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进气腔连通,出气口与出气腔连通,预过滤网21、第一过滤层22以及第二过滤层23均设于安装腔内。该设置可便于将预过滤网21、第一过滤层22以及第二过滤层23依次层叠固定于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2,壳体10还开设有安装口113,净化模块20由安装口113而插设于壳体10内。通过净化模块20由安装口113而插设于壳体10内,以便于安装拆卸净化模块20;当需要清洗或更换净化模块20时,可将净化模块20由安装口113拔出即可,当需要安装净化模块20时,可将净化模块20由安装口113插设于壳体10内即可,无需将壳体10拆开,以减少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净化模块20与壳体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并便于净化模块20的拆装过程,从而在安装支架24的侧壁开设有卡槽,壳体10的内侧壁凸设有卡扣,通过将卡扣卡设于卡槽以将净化模块20固定安装于壳体10内。

  进一步地,通过在安装支架24的面向安装口113的侧壁设有抽拉耳,以便于用户通过抽拉耳将净化模块20插入壳体10内或由壳体10内拔出。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5,为了保证新风机30的第二进风口31具有足够的进风量,因此定义净化模块20与第二进风口31之间的距离为N,则满足条件:5mm≤N≤35mm。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24包括顶框和底框,所述顶框盖设于所述底框并与所述底框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底框,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顶框。通过将预过滤网21、第一过滤层22以及第二过滤层23设于顶框与底框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以便于安装拆卸预过滤网21、第一过滤层22以及第二过滤层23,当其中一过滤件需要更换或者清洗时,可拆开顶框和底框,以更换或清洗该过滤件即可,无需更换整个净化模块20。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口13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所在的平面形成一夹角。该设置可将新风更好地由第一进风口111导入进气腔内,并通过弯折的连接接头13有效将由入口131进入的新风充分扩散,使净化模块20进气均匀,以提高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的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4和第二侧15,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开设于所述第一侧14,所述入口131朝向所述第二侧15设置。

  本实施例中,该新风模组100应用于空调室内机时,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朝向前方设置,第一进风口111朝向空调室内机的底部设置,且入口131朝向后方设置,即第一侧14为壳体10靠近空调室内机前方的一侧,第二侧15为壳体10靠近空调室内机后方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由于一般的新风管均由空调室内机的后方引入室外空气,因此为了提高空调室内机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使连接接头13的入口131更便于与新风管连接,从而使第一进风口111开设于壳体10的第一侧14(壳体10靠近空调室内机前方的一侧),并使入口131朝向第二侧15(壳体10靠近空调室内机后方的一侧)设置。

  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133具有相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所述第一端部靠近所述入口131设置。该设置可通过导流板133的第一端部将引入的新风进一步通过第二端部导流至壳体10的第二侧15,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模块20的进气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为了节省空间,进风通道的出口132与壳体10一端相连,进风通道折弯以使入口131朝向壳体10的另一端,进风通道折弯即通过折弯的连接接头13实现。因此,进风通道折弯处的外轮廓为弧,为了更充分的导流,导流板133为弧形。

  进一步地,为了再进一步提高净化模块20的进气均匀性,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因此所述导流板13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导流板133沿所述第一侧14至所述第二侧15的方向间隔设置。

  结合参阅图4,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端部的切线与所述入口131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α,则满足条件:0°≤α≤30°。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导流板133对新风起到导流效果的基础上,避免导流板133阻挡气流的流动,而防止风阻增大,从而将导流板133靠近入口131的第一端部的切线与入口131的轴向之间的夹角控制在0°~30°之间。

  结合参阅图4,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二端部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β,则满足条件:30°≤β≤90°。通过将导流板133设于第一进风口111处的第二端部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控制在30°~90°之间,同样可保证导流板133对新风起到导流效果的基础上,避免导流板133阻挡气流的流动,而防止风阻增大。

  结合参阅图2、图5和图6,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罩体11和主体12,所述罩体11罩设于所述主体12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开设于所述罩体11和所述主体12的底部,所述第一出风口121开设于所述主体12的背离所述罩体11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罩体11大致为朝主体12敞口的中空结构。第一进风口111开设于罩体11和主体12的底部。

  具体地,罩体11与主体12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可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实现固定,该设置可便于安装拆卸位于连接接头13内的导流板133。

  结合参阅图2,在本发明新风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2的面向所述罩体11的一端凸设有连接片122,所述连接片122开设有连接孔1221,所述罩体11的外侧壁凸设有连接块112,所述连接块112卡设于所述连接孔1221。该设置可提高主体12与罩体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主体12的面向罩体11的一端凸设有多个连接片122,多个连接片122沿主体12的周向间隔设置,罩体11的外侧壁凸设有多个连接块112,多个连接块112沿罩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连接块112卡设于一连接片122的连接孔1221内,以进一步提高主体12与罩体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和新风模组100,该新风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新风模组100还包括净化模块20和新风机30,所述净化模块20设于所述新风模组100的壳体10内,所述壳体10的第一进风口111与所述净化模块20的进风端相贯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21与所述净化模块20的出风端相贯通,所述新风机30设有第二进风口31和第二出风口32,所述第二进风口3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1连通,所述空调外壳内形成有容腔,所述新风模组100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新风模组100的第二出风口32用于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风道连通,所述新风模组100的第一进风口111通过新风管贯穿所述空调外壳,以与室外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新风模组和空调室内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