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供暖通风> 散热片及油汀取暖器独创技术16855字

散热片及油汀取暖器

2021-04-02 17:20:51

散热片及油汀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片及油汀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热油汀取暖器由于安全、卫生、无异味、无噪音、占用空间较小、使用寿命长且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现有的电热油汀取暖器主要由若干个散热片、金属加热管、控温元件等组成,各散热片之间通过上、下两端的连接部即上油包和下油包相连,上下油包内均形成空腔,内部充有比热容较高的导热油,金属加热管通常被安装在下油包内,每个散热片内部均设有油路,油路的上端与上油包的下方相连,油路的下端与下油包的上方相连,当金属加热管开始工作后,导热油会被加热升温,进而在油包内以及各散热片的油路内发生对流循环运动,由于散热片的外壳材料一般为钢,因此导热油的热量可通过热传导传至外壳,再通过自然对流和辐射传到周边空气,实现取暖的效果。但是由于导热油的对流循环运动存在一种加热油“向上走”,冷却油“向下走”的趋势,且周边空气由于自然对流现象,也会呈现出一种热空气“向上走”,冷空气“向下走”的趋势,使得散热片的下油包周围壳体的温度较低,散热片表面整体温度均匀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油汀取暖器的散热片表面整体温度均匀性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提高整体温度均匀性的散热片及油汀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片,包括:

  散热本体,其上设有至少两条油路,所述油路沿所述散热本体的高度方向由下端向上端延伸设置,所述油路内设有导热油;

  第一油包,设于所述散热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一油包内设有加热装置,适于对所述导热油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油包与所述油路连通,且至少一条所述油路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油包的下方。

  所述油路至少包括三路,分别为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所述第二路和所述第三路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油包的下方。

  所述第二路和所述第三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油包的两侧。

  沿所述散热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路的延伸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路和所述第三路的延伸宽度。

  所述第二路和所述第三路的延伸宽度相同,且为所述第一路的延伸宽度的一半。

  所述散热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油包,设于所述第一油包的下方,所述第二油包通过所述油路与所述第一油包连通。

  所述第二油包为至少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油包的左右两侧。

  沿垂直散热本体高度的方向,所述第二油包的延伸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油包的延伸长度。

  所述散热片还包括第三油包,设于所述散热本体的上端,与所述油路的上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汀取暖器,包括至少两个如上述的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通过将第一油包设于散热本体的下端,第一油包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油路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时,高温的导热油会向上流动,通过将至少一条油路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油包的下方,使得导热油沿油路流动时能够流动至第一油包的下方,使得第一油包的周围均有导热油流过,提高了散热本体下端的温度,使得散热片表面的整体温度更加均匀。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通过将更多的油路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油包的下方,使得更多的导热油能够流动至第一油包的周围,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本体下端的温度,提高了整体温度均匀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沿散热片的宽度方向,通过将第一路的延伸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二路和第三路的延伸宽度,使得第一路的沿程阻力损失更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导热油能够沿第一路向上流动,与散热本体换热后再经第二路和第三路向下流动,使散热片左右两侧的温度分布更加对称。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通过将第二路和第三路的延伸宽度设置为相同,且为第一路的延伸宽度的一半,使得散热片左右两侧的温度分布更加对称的同时,散热片更加美观。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通过在第一油包的下方设置第二油包,第二油包通过油路与第一油包连通,使得第二油包内能够储存一部分导热油,进一步提高散热本体下端的温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沿垂直散热本体高度的方向,将第二油包的延伸长度设置为与第一油包的延伸长度相等,使得在将多个散热片串联在一起时,如在取暖器上时,相邻散热片的第一油包和第二油包分别能够连通起来,使得散热本体的下端能够储存更多的导热油,进一步保证了取暖器表面的温度均匀性,且能够增强散热片的整体强度。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通过在散热本体的上端设置第三油包,第三油包与油路的上端连通,使得高温的导热油向上运动后能够在第三油包内聚集,而不是直接向下流动,保证了散热片上方的温度,以保证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第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第一种方式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第一种方式的导热油流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第一种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第二种方式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第三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汀取暖器的第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汀取暖器的第二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本体;2-第一油包;3-第一路;4-第二路;5-第三路;6-第二油包;7-第三油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散热片,包括:散热本体1和第一油包2。

  散热本体1上设有至少两条油路,油路沿散热本体1的高度方向由下端向上端延伸设置,油路内设有导热油;第一油包2设于散热本体1的下端,第一油包2内设有加热装置,适于对导热油进行加热,第一油包2与油路连通,且至少一条油路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油包2的下方。

  通过将第一油包2设于散热本体1的下端,第一油包2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油路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时,高温的导热油会向上流动,通过将至少一条油路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油包2的下方,使得导热油沿油路流动时能够流动至第一油包2的下方,使得第一油包2的周围均有导热油流过,提高了散热本体1下端的温度,使得散热片表面的整体温度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还包括第三油包7,设于散热本体1的上端,与油路的上端连通。通过在散热本体1的上端设置第三油包7,第三油包7与油路的上端连通,使得高温的导热油向上运动后能够在第三油包7内聚集,而不是直接向下流动,保证了散热片上方的温度,以保证取暖效果。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第三油包7,导热油沿着一条油路向上流动至上端后就沿着其他油路向下流动。

  油路的具体设置有很多种,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油路包括三路,设于中间的第一路3和分别设于第一路3两侧的第二路4和第三路5,其中第一路3的下端连接第一油包2的上方,第一路3的上端连接第三油包7的下方,沿散热本体1的宽度方向,第二路4设于第一油包2的左侧,第二路4的一端连接第三油包7的下方,第二路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油包2的下方,第三路5设于第一油包2的右侧,第三路5的一端连接第三油包7的下方,第三路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油包2的下方。通过将更多的油路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油包2的下端,使得更多的导热油能够流动至第一油包2的周围,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本体1下端的温度,提高了整体温度均匀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油路设置为两路,其中一路供高温导热油向上流动,另一路供换热后的导热油向下流动,完成导热油的循环;或者是,油路设置为四路,两路供导热油向上流动,两路供导热油向下流动。

  如图3所示,沿散热本体1的宽度方向(图3的水平方向),即沿与散热本体1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第一路3的延伸宽度大于第二路4和第三路5的延伸宽度,第二路4和第三路5的延伸宽度相同,且为第一路3的延伸宽度的一半。通过将第一路3的延伸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二路4和第三路5的延伸宽度,使得第一路3的沿程阻力损失更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导热油能够沿第一路3向上流动,与散热本体换热后再经第二路4和第三路5向下流动,使散热片左右两侧的温度分布更加对称。通过将第二路4和第三路5的延伸宽度设置为相同,且为第一路3延伸宽度的一半,使得散热片左右两侧的温度分布更加对称的同时,散热片更加美观。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二路4的延伸宽度与第三路5的延伸宽度不相同,或者是,第一路3的延伸宽度不是最大,或者是,第一路3、第二路4和第三路5的延伸宽度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还包括两个第二油包6,设于第一油包2的下方,且分别设于第一油包2的左右两侧,第一油包2和第二油包6组成三角形的形状,其中一个第二油包6通过第二路4与第一油包2和第三油包7连通,另一个第二油包6通过第三路5与第一油包2和第三油包7连通。通过在第一油包2的下方设置第二油包6,第二油包6通过油路与第一油包2连通,使得第二油包6内能够储存一部分导热油,进一步提高散热本体1下端的温度。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不设置第二油包6,而是仅靠第二路4和第三路5实现将导热油流动至第一油包2的下方,如第一路3、第二路4和第三路5在第一油包2处共同组成“W”型。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二油包6设置一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个,或者第二油包6可与油路对应设置。

  沿垂直散热本体1高度的方向,即沿散热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油包6的延伸长度等于第一油包2的延伸长度,也等于第三油包7的延伸长度。通过将第二油包6的延伸长度设置为与第一油包2和第三油包7的延伸长度相等,使得在将多个散热片串联在一起时,如在取暖器上时,相邻散热片的第一油包2、第二油包6和第三油包7分别能够连通起来,使得散热本体1的下端能够储存更多的导热油,进一步保证了取暖器表面的温度均匀性,且能够增强散热片的整体强度。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图5和图8所示,沿垂直散热本体1高度的方向,第二油包6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一油包2的延伸长度,第一油包2的延伸长度与第三油包7的延伸长度相同,即在多个散热片串联时,相邻散热片的第一油包2和第三油包7分别连通起来,第二油包6相互独立。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油包7的容积大于第一油包2的容积,第一油包2的容积大于第二油包6的容积。这样设置能够节省空间,使得散热片整体的体积更小,降低成本。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一油包2、第二油包6和第三油包7的容积相同,或者第一油包2和第三油包7的容积相同,均比第二油包6的容积大。

  在往散热片的第一油包2、第二油包6、第三油包7和油路内充注导热油时,导热油可充至第三油包7的中心位置偏下,不可充满,需预留一些空间以实现导热油的热胀冷缩和对流循环运动。当第一油包2内部的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后,导热油会立即升温,进而产生对流循环运动,被加热的导热油会由第一油包2通过第一路3向上运动,进入第三油包7,然后通过第二路4和第三路5向下运动,进入第二油包6,再通过连通的油路回到第一油包2,导热油的热量可通过热传导传至散热本体1上,再通过自然对流和辐射的途径传到周边空气中,实现取暖的效果。

  为了加强导热油的对流循环运动,避免少量导热油在对流循环运动过程中滞留在角落处,并出于美观性的考虑,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油包2、第二油包6和第三油包7可做成鼓形结构,即油包的两端截面为半径较小的圆,越向中间靠近,截面圆的半径越大。由于鼓形油包的侧表面为倾斜状,因此导热油在运动过程中会沿倾斜壁面滑移,可避免少量导热油滞留在角落或夹角处。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汀取暖器,包括至少两个如上述的散热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油汀取暖器为电热油汀取暖器,其中散热片为13个,散热本体1的材质为钢,加热装置为金属加热管,由于相邻散热片的第一油包2互相连通,金属加热管可设置为一个,横贯所有的散热片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散热片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散热本体1的材质可设置为其他易导热的材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金属加热管设置为多个,分别固定于第一油包2连通形成的空腔的端部。

  由于被加热的导热油会向上运动进入第三油包7,因此第三油包7会储存大量导热油,且周边空气由于自然对流现象,也会呈现出一种热空气“向上走”,冷空气“向下走”的趋势,这会导致第三油包7周围的散热本体1的温度偏高,第一油包2周围的散热本体1的温度偏低,造成散热片表面整体温度均匀性较差,通过设置第二油包6后,被加热的导热油会通过第二路4和第三路5进入第二油包6,这样第二油包6内也会储存一定量的导热油,进而可提高第一油包2周围的散热本体1的温度,从而提升散热片整体表面的温度均匀性,提升取暖器的取暖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散热片及油汀取暖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