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供暖通风> 一种电暖器独创技术16957字

一种电暖器

2021-02-01 23:30:23

一种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电暖器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取暖设备,包括:PTC电暖器、热辐射电暖器、电热汀取暖器,电热膜式电暖器等不同的类型,其中电热膜式电暖器作为以自然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为原理,自然对流利用冷热空气的密度差作为动力,驱动室内空气循环,调节室内温度,辐射热量容易被人体和穿着衣服吸收,人体取暖效果好,高效节能。

  但是,电热膜式电暖器在供暖过程中由于自然对流热空气直接上浮,热量直接输送到房间顶部,不能直接输送到人员活动区域,造成室内上部空气温度较高,下部人员活动区域空气温度较低,竖直方向温度分层明显,热量利用效率较低,人体热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器热量利用效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暖器,包括:

  壳体,包括容纳腔和散热口,所述散热口沿所述壳体侧向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发热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热面和第二发热面,所述第一发热面朝向所述散热口设置,所述第一发热面的表面辐射率高于所述第二发热面的表面辐射率。

  电暖器还包括:导风腔,成型在所述壳体异于所述散热口的一侧与所述发热板之间;

  进风腔,设置在所述导风腔底侧,并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腔与所述导风腔连通,内部设置有贯流风机,适于为气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板的两侧,所述发热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由所述挡板构成的出风腔,进入所述导风腔的气流通过所述出风腔流出。

  壳体上与所述出风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出风口。

  出风口呈条缝状,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分设在所述散热口两侧。

  导风腔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发热板背向所述散热口的一侧。

  导流板与所述发热板平行设置,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发热板相对的侧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适于反射热辐射,所述反射面的表面辐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发热面的表面辐射率。

  电暖器还包括导风板,设置在所述进风腔中,所述导风板的上端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相连接。

  散热口处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的开孔率不小于50%;

  进风口处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开孔率不小于50%。

  第一发热面的表面辐射率不低于0.8,所述第二发热面的表面辐射率不高于0.3,所述反射面的表面辐射率不高于0.3。

  出风腔和所述导风腔都呈方形设置,且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包括:壳体,包括容纳腔和散热口,所述散热口沿所述壳体的侧向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发热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热面和第二发热面,所述第一发热面朝向所述散热口设置,所述第一发热面的表面辐射率高于所述第二发热面的表面辐射率。

  在壳体内设置带有不同表面辐射率表面的发热板,发热板将辐射率高的一面朝向散热口,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向取暖区域高效传递热量,快速提高取暖区域的温度,辐射率低的一面朝向背向散热口设置,降低向壳体传导的热量,降低热量散失,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性能的单向传热。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出风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出风口。

  由于进风腔设置在导风腔底侧,且出风腔由在发热板两侧的挡板构成,与导风腔相通设置,同时,进风口与出风腔位置对应,所以进风口是设置在出风口的下端,出风口将被发热板加热的气流吹出,并向周围空气扩散,且热气流在浮升力的作用下会向上浮升,这样设置避免了出风口吹出的热气流被贯流风机吸入电暖器内部再次加热,而吸入底侧温度较低的空气,提高了装置的升温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出风口呈条缝状,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分设在所述散热口两侧。

  出风口这样设置,使被发热板加热的气流从呈条缝状的出风口吹出,热气流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扩散,并与周围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周围冷空气,采用双条缝型出风口设计,一方面出风口较窄,出风速度更快,热气流向前方传递距离更远,扩大人员取暖区域,另一方面,多出风口的设置,使得取暖区域空气温度均匀性较好,改善人员活动区域环境热舒适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导流板与所述发热板平行设置,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发热板相对的侧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适于反射热辐射,所述反射面的表面辐射率小于第一发热面。

  导流板与发热板相对且平行设置,构成了空气加热流道,在引导空气流动的过程中,加热空气,同时,导流板上的反射面通过提高反射率,降低表面辐射率,来反射部分来自第二发热面的热辐射,降低导流板对热辐射的热量吸收,减少发热板从暖风机后壳散失的热量,降低暖风机后壳温度,有效提高装置的热效率,此外,还对表面辐射率较低的第二发热面进行发热量补充,保证进入容纳腔的空气被有效加热。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散热口处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的开孔率不小于50%;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开孔率不小于50%。

  散热口和进风口处分别设置有网罩和格栅,这样设置避免用户与发热板或贯流风机发生接触,提高了电暖器的安全性,也避免了发热板或贯流风机与外界接触进而出现磕碰损坏等情况,此外,网罩和格栅的开孔率都不小于50%,这样设置,一方面网罩所在散热口处开孔率高可以增加发热板向外界辐射的热量,提高人体取暖效果;另一方面,格栅所在进风口处开孔率高可以减小进风阻力,提高了进风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暖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暖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暖器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暖器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发热板;3-导流板;4-容纳腔;5-散热口;6-贯流风机;41-导风腔;42-进风腔;43-出风腔;421-进风口;431-出风口;31-反射面;52-网罩;422-格栅;21-第一发热面;22-第二发热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暖器,包括壳体1和底座。壳体1为方形壳体1,底侧平行设置有两个长条状的承载底座。

  壳体1包括容纳腔4和散热口5,其中散热口5与容纳腔4连通,并设置在壳体1周侧面积最大的一面上,散热口5上设置带有网罩52,网罩52的开孔率不小于50%,网罩52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可以为圆形、菱形或腰型孔状等,在本实施例中,网罩52上为均匀圆孔,且网罩52与壳体1表面一体设置,网孔的设置范围与发热板2的大小相适应,所占区域面积近似相同。

  发热板2呈方形板状,且固定在容纳腔4的内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热面21和第二发热面22,第一发热面21朝向散热口5,且发热板2与散热口5所在壳体1的表面平行,第一发热面21的表面辐射率高于第二发热面22,辐射率是衡量物体表面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相对强弱的能力,这样说明在发热板2工作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第一发热面21的发热量高于第二发热面22的辐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发热板2为高辐射率涂层铝合金发热板,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发热板2也可以由云母电热膜、硅晶电热膜、碳晶发热板等电加热元件,第一发热面21采用高辐射率材料涂层,表面辐射率≥0.8,第二发热面22采用低辐射率材料,表面辐射率≤0.3。

  在壳体1内设置带有不同表面辐射率表面的发热板2,发热板2将辐射率高的一面朝向散热口5,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向取暖区域高效传递热量,快速提高取暖区域的温度,辐射率低的一面朝向背向散热口5设置,降低向壳体1传导的热量,降低热量散失,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性能的单向传热。

  如图2-图4所示,容纳腔4内部包括导风腔41、进风腔42以及出风腔43。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腔41由发热板2和导流板3以及部分挡板围成,导流板3呈方形板状,设置在发热板2背向散热口5的一侧,发热板2的第二发热面22朝向导风腔41内侧设置,导流板3固定有与自身垂直的两个侧向挡板,此外,发热板2的两侧同样设置有两个侧向挡板,导流板3和发热板2,以及各自对应的侧板共同构成的导风腔41和出风腔43。出风腔43设置在导风腔两侧,导流板3与发热板2平行设置,导流板3上与第二发热面22相对的侧面为反射面31,反射面31表面采用低辐射率、高反射率材料,可以部分反射热辐射,反射面31的表面辐射率≤0.3,同时小于第一发热面21的表面辐射率。

  导流板3与发热板2相对且平行设置,构成了空气加热流道,在引导空气流动的过程中,加热空气,同时,导流板3上的反射面31通过提高反射率,降低表面辐射率,来反射部分来自第二发热面22的热辐射,降低导流板3对热辐射的热量吸收,减少发热板2从暖风机后壳散失的热量,降低暖风机后壳温度,有效提高装置的热效率,此外,还对表面辐射率较低的第二发热面22进行发热量补充,保证进入容纳腔4的空气被有效加热。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导流板3也可以不设置,导风腔41可以由壳体1异于散热口5的一侧的内壁与发热板2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腔42设在导风腔41底侧,开设有进风口421,出风腔43设置在导风腔41两侧且连通导风腔41,出风腔43上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口431,进风口421、出风口431和散热口5在同一壳体1端面上,出风口431设置在网罩52的两侧,设置有格栅422的进风口421设置在网罩52的底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出风口431与出风腔43可以错位设置,并通过管道等方式连通。

  进风腔42背向进风口42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与导风腔41连通的导风通道,进风腔内的导风板呈曲面状,其底端与进风腔底面固定,顶端与导流板下端固定,进风腔42与导风腔41被水平设置的承接板部分隔开,承接板背向散热口5的一端固定有发热板2,上述设置共同构成导风通道,进风腔42内部还设置有作为气流动力源的贯流风机6。

  如图3所示,出风腔43和导风腔41都呈方形空间设置,两者相互垂直,同时相互连通,且连通后呈“凹”形。

  由于进风腔42设置在导风腔41底侧,且出风腔43由在发热板2两侧的挡板构成,与导风腔41相通设置,同时,进风口421与出风腔43位置对应,所以进风口421是设置在出风口431的下端,出风口431将被发热板2加热的气流吹出,并向周围空气扩散,且热气流在浮升力的作用下会向上浮升,这样设置避免了出风口431吹出的热气流被贯流风机6吸入电暖器内部再次加热,而吸入底侧温度较低的空气,提高了装置的升温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431呈条缝状,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分设在散热口5两侧,同时出风口431延伸长度与网罩52网孔的竖直方向延伸长度近似相等。出风口431这样设置,使被发热板2加热的气流从呈条缝状的出风口431吹出,热气流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扩散,并与周围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周围冷空气,采用双条缝型出风口431设计,一方面出风口431较窄,出风速度更快,热气流向前方传递距离更远,扩大人员取暖区域,另一方面,多出风口431的设置,使得取暖区域空气温度均匀性较好,改善人员活动区域环境热舒适性。

  出风口431的宽度在1mm到4mm间,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431为矩形长孔,水平宽度为2.5mm。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出风口431宽度可根据贯流风机6的选型等因素而作适应调节。在具体实施中,采用双条缝型出风口设计,相比现有技术,热气流向前方传递距离更远,电暖器前方取暖范围更大,距离电暖器0.8m、距地面高度0.8m位置空气温度为20.3℃,比上出风口设计高2.8℃,距离电暖器1.2m、距离地面高度0.8m位置空气温度比上出风口设计高0.6℃。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口5和进风口421处分别设置有网罩52和格栅422,网罩52和格栅422的开孔率都不小于50%。这样设置避免用户与发热板2或贯流风机6发生接触,提高了电暖器的安全性,也避免了发热板2或贯流风机6与外界接触进而出现磕碰损坏等情况,此外,网罩52和格栅422的开孔率都不小于50%,这样设置,一方面网罩52所在散热口5处开孔率高可以增加发热板2向外界辐射的热量,提高人体取暖效果;另一方面,格栅422所在进风口421处开孔率高可以减小进风阻力,提高了进风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电暖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