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发动机机器> 一种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独创技术18921字

一种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

2021-02-12 19:30:49

一种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发动机大部分是采用石油燃烧来驱动,石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对环境影响很大,如果采用空气动力发动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空气动力发动机是通过空气受热膨胀来推动活塞运动做功的一种发动机,不需要消耗燃料,更环保。现有的空气动力发动机采用的是一个动力气缸,采用一个动力气缸的设计,加温室的气门就需要定时关闭,这样会让加温室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一个动力气缸的效率也相对较低。

  因此,一种安全、工作效率高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就显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

  一种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加热箱、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左气筒和右气筒;所述加热箱内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箱左侧开设有第一开孔、右侧开设有第二开孔、下侧开设有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上设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二开孔上设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三开孔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下端面左部,所述第三开孔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四开孔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下端面右部,所述第四开孔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三开孔时,所述第四开孔打开,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第四开孔时,所述第三开孔打开。

  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下侧左部,所述第一气缸经所述第三开孔和所述加热箱内连通,所述第一气缸下部左侧开设有第五开孔,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活塞杆从所述第一气缸下端伸出;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下侧右部,所述第二气缸经所述第四开孔与所述加热箱内连通,所述第二气缸下部右侧有第六开孔,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活塞杆从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伸出。

  所述左气筒竖向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和所述第一气缸左侧,所述左气筒经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加热箱内连通、经所述第五开孔和所述第一气缸连通;所述右气筒竖向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和所述左气筒右侧,所述右气筒经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加热箱内连通、经所述第六开孔和所述第二气缸连通;所述左气筒和所述右气筒上端均开设有第七开孔,所述第七开孔上设有第三阀体;所述左气筒和所述右气筒内均设有可滑动的塞体和竖向设置的第一导杆,所述塞体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可以让所述第三开孔和所述第四开孔始终保持一个处于开启状态,让所述加热箱内的气压更平稳,增加了所述加热箱的安全性;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设置,可满足不间断的做功,做功效率高;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采用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下侧,可以缩减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水平长度,符合现有所有的轴承传动车辆及发电机应用,应用范围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为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经一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部与所述加热箱内枢接,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孔上时,所述第二密封件脱离所述第四开孔,所述第一密封件脱离所述第三开孔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孔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下端均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活塞可推动所述第一密封件上的凸起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脱离所述第三开孔,所述第二活塞可推动所述第二密封件上的凸起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脱离所述第四开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箱内设有两组所述加热件,两组所述加热件均布于所述加热箱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双缸无油空气动力发动机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两组所述加热件均为电加热丝,其中一组加热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另一组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箱的箱体壁上设有真空隔热层,所述真空隔热层内设有用于间隔的金属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下端和所述第二气缸下端均开设有第八开孔,各个所述第八开孔上均设有第四阀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还包括可调节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内气压大小的变速缸,所述变速缸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箱内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可自动复位的气针;所述变速缸上还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内分别连通的多个进气阀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针上设有复位弹簧和可远程操控的钢线系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箱上还设有减压阀和压力调节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可以让所述第三开孔和所述第四开孔始终保持一个处于开启状态,让所述加热箱内的气压更平稳,增加了所述加热箱的安全性;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设置,可满足不间断的做功,做功效率高;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采用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下侧,可以缩减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水平长度,符合现有所有的轴承传动车辆及发电机应用,应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具有安全性高、做功效率大、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第一活塞做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第二活塞做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请参阅图1-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第一活塞做功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第二活塞做功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加热箱1、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左气筒4和右气筒5;所述加热箱1内设有加热件11,所述加热箱1左侧开设有第一开孔12、右侧开设有第二开孔13、下侧开设有第三开孔14和第四开孔15;所述第一开孔12上设有第一阀体121,所述第二开孔13上设有第二阀体131;所述第三开孔14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下端面左部,所述第三开孔 14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一密封件141,所述第四开孔15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下端面右部,所述第四开孔15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二密封件151,所述第一密封件141 密封所述第三开孔14时,所述第四开孔15打开,所述第二密封件151密封所述第四开孔15时,所述第三开孔14打开。

  所述第一气缸2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下侧左部,所述第一气缸2经所述第三开孔14和所述加热箱1内连通,所述第一气缸2下部左侧开设有第五开孔21,所述第一气缸2内设有第一活塞22,所述第一活塞22的活塞杆23从所述第一气缸2下端伸出;所述第二气缸3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下侧右部,所述第二气缸3经所述第四开孔15与所述加热箱1内连通,所述第二气缸3下部右侧有第六开孔31,所述第二气缸3内设有第二活塞32,所述第二活塞32的活塞杆33 从所述第二气缸3的下端伸出。

  所述左气筒4竖向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和所述第一气缸2左侧,所述左气筒4经所述第一开孔12和所述加热箱1内连通、经所述第五开孔21和所述第一气缸2连通;所述右气筒5竖向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和所述左气筒4右侧,所述右气筒5经所述第二开孔13与所述加热箱1内连通、经所述第六开孔31 和所述第二气缸3连通;所述左气筒4和所述右气筒5上端均开设有第七开孔 41,所述第七开孔41上设有第三阀体411;所述左气筒4和所述右气筒5内均设有可滑动的塞体42和竖向设置的第一导杆43,所述塞体42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43上。

  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14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51,可以让所述第三开孔14和所述第四开孔15始终保持一个处于开启状态,可以让所述加热箱1内的气压更平稳,增加了所述加热箱1的安全性;所述第一气缸2和所述第二气缸3的设置,可满足不间断的做功,做功效率高;所述第一气缸2和所述第二气缸3采用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下侧,可以缩减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水平长度,符合现有所有的轴承传动车辆及发电机应用,应用范围广。

  所述加热箱1内设有两组所述加热件11,两组所述加热件11均布于所述加热箱1内。两组所述加热件11的设置,可以让所述加热箱1内的受热更均匀。具体地,两组所述加热件11均为电加热丝,电机热丝是比较常用的加热件,便于控制,加热效果好。

  所述第一密封件14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51均为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件 14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51经一连接杆16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16中部与所述加热箱1内枢接,所述第一密封件141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孔14上时,所述第二密封件151脱离所述第四开孔15,所述第一密封件141脱离所述第三开孔14时,所述第二密封件151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孔15上。密封塞是比较常用的密封件,也比较容易通过外力来控制其密封或开启,所述连接杆16的设置,便于控制所述第一密封件14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51的平衡,让所述第一密封件14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51始终保持一个处于脱离状态,一个处于密封状态。

  所述第一密封件14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51下端均设有凸起142,所述第一活塞22可推动所述第一密封件141上的凸起142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141脱离所述第三开孔14,所述第二活塞33可推动所述第二密封件151上的凸起142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151脱离所述第四开孔15。所述凸起142的设置,便于所述第一活塞22和所述第二活塞33在复位时触碰并推动,让所述第一密封件141 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51更便于控制。

  所述加热箱1的箱体壁上设有真空隔热层17,所述真空隔热层17内设有用于间隔的金属球171。所述真空隔热层17的设置,可防止所述加热箱1内的热量散发,节省耗能。

  所述加热箱1上还设有减压阀18和压力调节阀19。所述减压阀18和所述压力调节阀19的设置,可以防止所述加热箱1内的气压过大,让所述加热箱1 内的气压更合理。具体地,所述减压阀18和所述压力调节阀19均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上端面上,所述加热箱1上端面还设有电控箱110,所述电控箱110上开设有多个开孔111,所述减压阀18和所述压力调节阀19均设置于所述电控箱 110内。所述电控箱110的设置,可以保护所述减压阀18和所述压力调节阀19。

  所述第一气缸2下端和所述第二气缸3下端均开设有第八开孔24,各个所述第八开孔24上均设有第四阀体241。所述第八开孔24的设置,可以在所述第一活塞22或所述第二活塞32做功时,排尽所述第一活塞22或所述第二活塞32 前侧的空气,做功效率最大化。

  所述左气筒4下部左侧和所述右气筒5下部右侧均开设有第九开孔44,所述第九开孔44内侧还设有可活动挡块45,所述挡块45上端设有推杆451,所述挡块45下侧设有复位件452,所述塞体42可推动所述推杆451下行至打开所述第九开孔44;所述第九开孔44、第五开孔21和所述第六开孔31水平共线设置。所述第九开孔44的设置,可在所述第一活塞22或所述第二活塞32复位时,增加所述第一气缸2或所述第二气缸3内的进气,帮助所述第一活塞22或所述第二活塞32完全复位。

  具体地,所述左气筒4和所述右气筒5内均设有第一限位板46和第二限位板47,所述第一限位板46设置在所述左气筒4或所述右气筒5的上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开孔12和所述第二开孔13下侧,所述第二限位板47设置在所述左气筒 4或所述右气筒5下部并位于所述第九开孔44上侧。所述第一限位板46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7的设置,可防止所述塞体42滑出限定位,失去推动效果。

  所述左气筒4和所述右气筒5内均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导杆48,所述第二导杆48下端与所述左气筒4或所述右气筒5下端面连接、上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7连接,所述挡块45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48上,所述第二限位板47上设有通孔,所述推杆451从所述通孔伸出。上述设置,可以让所述挡块45保持在一定位置内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复位件452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 48外,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所述挡块45下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下端与所述左气筒4或所述右气筒5下端连接。复位弹簧是比较常用的复位件,采购方便,使用效果好。

  所述双缸无油空气动力发动机还包括第一控制器6和第二控制器7;其中一组加热件11与所述第一控制器6电连接,另一组所述加热件11与所述第二控制器7电连接。采用所述第一控制器6和第二控制器7的设置,可以保证用电安全。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器6和所述第二控制器7均为PLC控制器。

  所述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还包括可调节所述第一气缸2和所述第二气缸3内气压大小的变速缸8,所述变速缸8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箱1内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可自动复位的气针;所述变速缸8上还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气缸2和所述第二气缸3内分别连通的多个进气阀门。如此设置,所述加热箱1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导管进入所述变速缸8内,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气针的打开或关闭来控制所述变速缸8内的气压大小,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气缸2和所述第二气缸3内的气压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第一活塞22和所述第二活塞32的运行速度与做功大小,形成一个变速效果。

  为了更方便的控制气针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气针上设有复位弹簧和可远程操控的钢线系统。可通过操作所述钢线系统来开启所述气针。具体地,所述加热箱1上端还设有可控制所述钢线系统的气压变速控制阀81,所述气压变速控制阀81与所述钢线系统连接。如此设置,可通过所述气压变速控制阀81来控制所述气针,控制更便捷。

  所述变速缸8设置于所述加热箱1内。如此设置,便于所述变速缸8与所述加热箱1内连通。具体地,所述气压变速控制阀81设置于所述电控箱110内。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仰视图。

  所述加热箱1为矩形体,所述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左气筒4和所述右气筒5均为圆筒形,所述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左气筒4和所述右气筒5中轴线共线设置。这都是比较常见的形状,便于生产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工作原理:

  所述第一活塞22做功时,所述第三开孔14打开,所述加热箱1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经所述第三开孔14进入所述第一气缸2内,空气推动所述第一活塞22 下行,所述第一活塞22前的空气经所述第五开孔21进入所述左气筒4,气体推动所述左气筒4内的塞体42上行,所述第一开孔12打开,气体经所述第一开孔12进入所述加热箱1内;所述右气筒5上的第七开孔41打开,外部气体经所述右气筒5的第七开孔41进入所述右气筒5内,推动所述右气筒5内的塞体 42下行,所述右气筒5内的塞体42前的空气经所述第六开孔31进入所述第二气缸3内,并推动所述第二活塞32复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可以让所述第三开孔和所述第四开孔始终保持一个处于开启状态,让所述加热箱内的气压更平稳,增加了所述加热箱的安全性;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设置,可满足不间断的做功,做功效率高;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采用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下侧,可以缩减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水平长度,符合现有所有的轴承传动车辆及发电机应用,应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具有安全性高、做功效率大、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直立双缸空气动力发动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