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发动机机器> 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独创技术15436字

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

2021-02-01 02:17:20

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发动机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发动机过冷。在冷发动机起动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然而,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未设置暖风管路,使得整车暖风效果不佳,导致影响整车的暖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未设置暖风管路,使得整车暖风效果不佳,导致影响整车的暖风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

  发动机水套结构,用以设于发动机上对发动机进行冷却;

  冷却回路结构,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循环连通;以及,

  暖风回路结构,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循环连通;所述暖风回路结构包括连通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的暖风出水口和暖风回水口的暖风循环水管,以及设于所述暖风循环水管上的暖风机构,所述暖风机构用于对汽车进行除霜、以及提供暖风。

  可选地,所述暖风回路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暖风循环水管上的水泵结构,所述水泵结构靠近所述暖风出水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暖风循环水管包括与所述暖风出水口连通的暖风进水管,与所述暖风回水口连通的暖风回水管,以及并联连通于所述暖风进水管和所述暖风回水管之间的多根暖风分支管路,所述水泵结构设于所述暖风进水管上;

  所述暖风机构包括多个暖风器,多个暖风器一一对应设于多根所述暖风分支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暖风回路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暖风进水管上的暖风阀门结构,所述暖风阀门结构用于开闭所述暖风进水管。

  可选地,所述暖风阀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暖风进水管上的暖风截止阀;

  所述水泵结构设为位于所述暖风进水管上的电子增压水泵。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循环连通的内循环回路结构;

  所述内循环回路结构包括连通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的所述暖风出水口和所述暖风回水口的内循环水管,以及设于所述内循环水管上的内循环阀门结构,所述内循环阀门结构用于开闭所述内循环水管。

  可选地,所述内循环水管包括与所述暖风出水口连通的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暖风回水口连通的内循环回水管,以及连通于所述内循环进水管和所述内循环回水管之间的内循环连接管,所述内循环阀门结构设于所述内循环连接管上;

  所述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内循环回水管与所述暖风回水管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内循环连接管与所述暖风分支管路并联设置。

  可选地,所述冷却回路结构包括连通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的冷却出水口和冷却回水口的冷却循环水管,设于所述冷却循环水管上的散热器,以及设于所述冷却循环水管上的冷却增压回路;

  所述冷却循环水管包括连通所述冷却出水口的冷却进水管,连通所述冷却回水口的冷却回水管,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冷却进水管和所述冷却回水管之间;

  所述冷却增压回路包括连通所述冷却进水管和所述冷却回水管的冷却增压水管,以及依次设于所述冷却增压水管上的增压器和冷却增压电子水泵。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出气管路结构;

  所述出气管路结构包括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连通的第一出气管,与所述冷却进水管连通的第二出气管,与所述冷却回水管连通的第三出气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三出气管的用于排气的膨胀水壶。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水套结构包括用于套设于发动机缸盖上的缸盖水套,以及用于套设于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缸盖水套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发动机水套结构、冷却回路结构和暖风回路结构。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增设了暖风回路结构,暖风回路结构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输出暖风,解决以往整车暖风不良的情况,进而提升整车的暖风效果,营造温暖的驾乘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发动机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发动机过冷。在冷发动机起动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然而,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未设置暖风管路,使得整车暖风效果不佳,导致影响整车的暖风效果。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1000,发动机冷却系统就1000包括发动机水套结构100、冷却回路结构200和暖风回路结构300。本说明书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地,暖风回路结构300与发动机水套结构100循环连通,暖风回路结构300包括连通发动机水套结构100的暖风出水口和暖风回水口120的暖风循环水管310,以及设于暖风循环水管310上的暖风机构,暖风机构用于对汽车进行除霜以及提供暖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技术方案的暖风回路结构300仅仅适用于暖风循环水管310不长的发动机。若是暖风循环水管310过长,则暖风循环水管310的管路流阻会增大,导致进入暖风机构的水流量减少,进而影响整车的暖风效果。

  进一步地,为解决上述问题,暖风回路结构300还可包括设于暖风循环水管310上的水泵结构311,水泵结构311靠近暖风出水口设置。由于额外设置了水泵结构311,通过水泵结构311的加压,暖风循环水可克服暖风循环水管310的管路流阻,提升暖风循环水管310的管路流量,达到提升整车暖风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为获得较好的暖风水循环效果,暖风循环水管310包括与暖风出水口连通的暖风进水管312,与暖风回水口120连通的暖风回水管313,以及并联连通于暖风进水管312和暖风回水管313之间的多根暖风分支管路314,水泵结构311设于暖风进水管312上,暖风机构可设为多个暖风器320,多个暖风器320一一对应设于多根暖风分支管路314上。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平衡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考量,在本技术方案中,暖风器320设为两个。

  应当说明,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的主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因此,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发动机过冷。在冷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为此,暖风回路结构300包括设于暖风进水管312上的暖风阀门结构,暖风阀门结构用于开闭暖风进水管312。如此,在需要快速升温发动机的情况下,可将暖风阀门结构关闭,水泵结构311不工作,此时循环水不会进入暖风回路结构300,热量损失减少,以达到快速升温发动机的目的。而当需要暖风或除霜时,可将暖风阀门结构开启,水泵结构311开始工作,使得暖风回路结构300中的循环水流量增大,提高整车的暖风效果。具体地,暖风阀门结构包括设于暖风进水管312上的暖风截止阀312a,水泵结构311可设为电子增压水泵,电子增压水泵位于暖风进水管312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暖机速度,提升发动机性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包括与发动机水套结构100循环连通的内循环回路结构400;内循环回路结构400可缩短循环水回流发动机的管路长度,使得热量损失减少并由此达到快速升温发动机的效果。具体地,内循环回路结构400包括连通发动机水套结构100的暖风出水口和暖风回水口120的内循环水管410,以及设于内循环水管410上的内循环阀门结构420,内循环阀门结构420用于开闭内循环水管410。

  工作原理在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灵活调节循环水的流经管路,以达到获得暖风(除霜)或者快速升温发动机的效果。具体地,当需要暖风(除霜)时,关闭内循环阀门结构420,使得循环水不流经内循环水管410,减少热量损失;开启暖风阀门结构,水泵结构311开始工作,将循环水输送至暖风回路结构300,以获得较好的暖风效果。当需要快速升温发动机时,开启内循环阀门结构420,使得循环水流经内循环水管410以快速暖机;关闭暖风阀门结构,水泵结构311不工作,以使得循环水不流经暖风回路结构300,减少热量损失,便于快速暖机。

  具体地,为使得发动机的内循环效果更好,使得暖机速度更快。内循环水管410可包括与暖风出水口连通的内循环进水管410a,与暖风回水口120连通的内循环回水管410b,以及连通于内循环进水管410a和内循环回水管410b之间的内循环连接管410c,内循环阀门结构420设于内循环连接管410c上。并且,内循环进水管410a与暖风进水管312至少部分重合,内循环回水管410b与暖风回水管313至少部分重合,内循环连接管410c与暖风分支管路314并联设置。

  前已述及,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包括发动机水套结构100、冷却回路结构200和暖风回路结构300。具体地,冷却回路结构200包括连通发动机水套结构100的冷却出水口和冷却回水口的冷却循环水管210,设于冷却循环水管210上的散热器220,以及设于冷却循环水管210上的冷却增压回路230。冷却循环水管210包括连通冷却出水口的冷却进水管210a,连通冷却回水口的冷却回水管210b,散热器220连接于冷却进水管210a和冷却回水管210b之间,冷却增压回路230包括连通冷却进水管210a和冷却回水管210b的冷却增压水管230a,以及依次设于冷却增压水管230a上的增压器230b和冷却增压电子水泵230c。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冷却系统结构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其中可能存在气体,如果不及时排出,零部件表面可能会产生气蚀,影响零部件的机能发挥,并进而影响冷却效果。为此,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包括出气管路结构500,出气管路结构500包括与发动机水套结构100连通的第一出气管510,与冷却进水管210a连通的第二出气管520,与冷却回水管210b连通的第三出气管530,以及连通第一出气管510、第二出气管520、第三出气管530的用于排气的膨胀水壶540。考虑到气体向上升腾的特点,将出气管路结构500设置到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的最高处。并且,还可以在出气管路结构500上安装单向阀,使得气体或液体只能通过出气管路结构500进入膨胀水壶540中,而膨胀水壶540中的冷却液不能出气管路结构500逆流到散热器220或者发动机水套结构100中,保证结构的正常工作。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水套结构100包括用于套设于发动机缸盖上的缸盖水套130,以及用于套设于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水套140,缸体水套140与缸盖水套130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1000包括发动机水套结构100、冷却回路结构200和暖风回路结构300。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增设了暖风回路结构300,暖风回路结构300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输出暖风,解决以往整车暖风不良的情况,进而提升整车的暖风效果,营造温暖的驾乘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