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独创技术21128字

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

2021-02-04 14:42:25

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卫生间或厂房下水地漏,特别涉及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雾霾”天气出现,人们选择室内净化器来除霾净化室内环境,而卫生间或者洗澡间的地漏往往不在重点考虑范围之内,其功用易被人们忽略,而地漏密封方式及下水方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常规地漏一般分为两种:水封式(包括U型管在内,也属于水封式)或者机械密封式。对于水封式结构,其密封性能较好,主下水管道中的异味不能返到室内,其密封性能可以保证,但是由于水封结构在地漏内存水,如果长时间不用会有三种后果,其一,水封地漏内的水蒸发导致地漏内无水,从而失去密封作用,地漏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下水主管道内的臭气进入室内;其二,由于长时间不用,地漏内的水变成污水,水封内(或者U型管内)的污水变成臭水甚至成为蚊虫繁殖的场所,导致异味或者蚊虫进入室内,反而成了新的污染源;其三,常规水封结构多为“碗盖”式结构,碗盖直接扣在存水槽内,储水碗内存水较少,易失去密封作用。以上三种结果使得地漏非但没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反而使空气质量更糟糕。

  一般而言,水封地漏因其密封性好而占市面的大多数,其中又以水封弯头及单向水封盖板居多。水封弯头已经是一种成熟普遍应用的结构,其内部没有机械部件,依据连通器原理达到密封作用,因其结构简单而广泛使用,且不易损坏,但是地漏内的水和室内环境直接接触,长时间不使用,水分蒸发失去密封作用,或者地漏内的水质变质,反而加重室内空气污染。对于机械密封式结构,大多数依靠水的自重使盖板翻转,从而达到下水的目的,无水时盖板起到密封作用,从而达到防止臭气返至室内;但是盖板具有以下缺点:其一,下水时盖板翻转达到下水目的,但盖板仅靠弹簧回复力盖住下水口,不能保证密封效果,其二,盖板一般为平板,与下水口密封作用极易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通过单向下水将污水排出,并将室内空气与污水分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包括内筒、过滤器、弹簧、储水筒以及移动筒。内筒的上部内壁与过滤器拆卸连接,过滤器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拆卸连接。内筒的内部与弹簧的顶部连接,弹簧的底部与移动筒连接,内筒的外壁与储水筒的内壁套接,储水筒的内部下端与移动筒的外壁套接,移动筒的下端沿筒体一周均匀开设有多个移动下水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实现污水单向导通,臭气蚊虫不能进入室内,且当该系统闲置不用时,内部的污水与室内空气完全分割开来,污水不与室内空气接触,使污水蒸发较慢或者基本不蒸发,即使在无水状况下,由于内筒密封球封闭内筒阀座,沉球密封防返气阀座也能起到防返气和防蚊虫的功能。

  进一步优选为,内筒包括内筒安装盘和移动筒限位孔,内筒安装盘位于内筒的顶部,内筒上开设有储水筒进水窗,内筒的内边缘设置有滤板支撑架,内筒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移动筒限位孔,内筒的底部开设有内筒阀座,内筒阀座与内筒下部套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污水从内筒中进入除去污水中的较大杂物后,大部分经内筒阀座后进入移动筒,部分进入储水筒。

  进一步优选为,储水筒的内壁上部开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返气阀座,防返气阀座与所述内筒的外壁套接,防返气阀座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圆孔,多个圆孔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水通道,密封水通道内装有沉球,密封水通道的底部开设有密封水下阀座,储水筒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储水筒下水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储水筒的进水和出水的功能。

  进一步优选为,内筒阀座和防返气阀座均为同心圆环薄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筒水封球和沉球分别与内筒阀座和防返气阀座圆环薄板接触,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移动筒包括储水筒上下水杆、储水筒密封弹簧、移动筒限位销、移动筒上下水杆、移动筒弹簧钩、内筒水封球以及水封球支撑杆,储水筒上下水杆的上端与储水筒密封弹簧的上端套接,储水筒密封弹簧的下端与移动筒上下水杆的上端套接,移动筒上下水杆的底部与移动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筒限位销位于移动筒上下水杆上,移动筒限位销与移动筒上下水杆焊接,内筒上开设有移动筒限位孔,移动筒上下水杆的一端穿过移动筒限位孔与沉球接触,移动筒上下水杆的另一端与移动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筒弹簧钩的弯钩部分与弹簧的底部连接,移动筒弹簧钩的底部与内筒水封球的顶部固定连接,内筒水封球的底部与水封球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水封球支撑杆的底端与移动筒的底部焊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水筒上下水杆、储水筒密封弹簧、移动筒限位销、移动筒上下水杆、移动筒弹簧钩、内筒水封球以及水封球支撑杆的相互动作,将污水排出,利用沉球、储水筒上下水杆、储水筒密封弹簧、移动筒上下水杆、内筒阀座以及内筒水封球达到将室内空气与污水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为,过滤器包括滤网隔板和滤网隔板挂钩,滤网隔板的中心与滤网隔板挂钩的顶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承受弹簧较大的拉力,共同实现除去污水中较大杂物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为,过滤器的上表面以滤网隔板的中心为原点,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过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

  进一步优选为,滤网隔板挂钩的底部弯钩部分与弹簧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失去弹性时,有利于更换新的弹簧,继续使用,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内筒水封球的直径大于内筒阀座的内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筒水封球的上部球缺能够完全卡在内筒阀座中,将污水与室内空气分开,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且当内筒阀座向上移动时,可以使储水筒密封弹簧受压,从而压紧沉球,封堵储水筒的防返气阀座。

  进一步优选为,内筒阀座使用弹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与内筒水封球严格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结构的下水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结构的密封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筒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储水筒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内筒结构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下水逻辑控制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密封逻辑控制图;

  图中,1-内筒;11-内筒安装盘;12-滤板支撑架;13-储水筒进水窗;14-移动筒限位孔;15-内下水筒;16-内筒阀座;2-过滤器;21-滤网隔板;22-滤网隔板挂钩;3-弹簧;4-储水筒;41-储水箱;42-防返气阀座;43-沉球;44-密封水通道;45-密封水下阀座;46-储水筒下水窗;5-移动筒;51-储水筒上下水杆;52-储水筒密封弹簧;53- 移动筒限位销;54-移动筒上下水杆;55-移动筒弹簧钩;56-移动下水窗;57-内筒水封球;58-水封球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提前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上、下、左、右表示方向的方位词,与说明书附图中的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

  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内筒1、过滤器2、弹簧3、储水筒4以及移动筒5。内筒1的上部内壁与过滤器2可拆卸连接,过滤器2的底部与弹簧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弹簧3的底部与移动筒5钩接,移动筒 5随着弹簧3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内筒1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储水筒4,内筒1的上部高出储水筒4的顶端,储水筒4的下端超出内筒1的下端,储水筒4内部下端套设有移动筒5,移动筒5与储水筒4可拆卸连接,内筒1、储水筒4以及移动筒5同心圆相互套接。

  如图2和图7所示,内筒1为柱状体,内筒1包括内筒安装盘11和移动筒限位孔14。内筒安装盘11位于内筒1的顶部,内筒安装盘11呈同心圆环状。内筒1与储水筒4连接处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储水筒进水窗13,内筒1的内边上缘设置有滤板支撑架12,滤板支撑架12为方形凸起,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内筒1的中部和下部分别沿外壁均匀连接有移动筒限位孔14,上部移动限位孔14具有导向作用,移动限位孔14限定移动筒5的最终位置。下部移动筒限位孔14与内筒1固定连接。内筒1的底部开设有内筒阀座16,内筒阀座16与内筒14下部套接,内筒阀座16可以随弹簧 3的拉力上下移动一段距离,使污水从内筒1中进入除去污水中的较大杂物后,大部分经内筒阀座16后进入移动筒,部分进入储水筒。内筒阀座16呈同心圆环型,内筒水封球上部球缺与内筒阀座接触,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内筒阀座16在内筒1内可以上下移动,污水从内筒1中进入,除去污水中的较大杂物后进入储水筒4,大部分污水通过内筒1最终进入移动筒5。

  如图2和图4所示,过滤器2呈圆盘状,其包括滤网隔板21和滤网隔板挂钩22。滤网隔板21的中心与滤网隔板挂钩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助于承受弹簧3较大的拉力,共同实现过除去污水中杂物的目的。在过滤器2的上表面围绕圆心均匀开设有多个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以滤网隔板21的中心为原点,均匀分布在滤网隔板挂钩22的周围,用以过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滤网隔板挂钩22的底部弯钩部分与弹簧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当弹簧3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失去弹性时,有利于更换新的弹簧,继续使用,延长了使用寿命。滤网隔板21直接放置在滤板支撑架12上,方便拆卸以便于清理维护。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6所示,储水筒4为空心薄壁柱状体,储水筒4的顶部与内筒1固定套接,储水筒4的内壁上部开设有储水箱41,储水箱41的顶端即为储水筒4的顶端,储水箱41的底端固定连接防返气阀座42,防返气阀座42与内筒1 的外壁套接,防返气阀座42的圆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多个圆孔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水通道44,密封水通道44为空心柱状体,密封水通道44内装有沉球43,防返气阀座42为同心圆环薄板,沉球43与防返气阀座42接触,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防返气阀座42在密封水通道44内可上下运动,沉球43的直径略小于密封水通道44 直径,略大于防返气阀座42和密封水下阀座45的直径,可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密封水通道44的底部开设有密封水下阀座45,密封水下阀座45呈同心圆环状。储水筒 4的圆周壁上均匀开设有储水筒下水窗46,用于污水盛满移动筒5时从该窗出地漏。实现储水筒4的进水和出水的功能。

  如图2和图5所示,当移动筒5的总重力大于弹簧3的拉力,实现移动筒5带动弹簧3向下运动的目的。其包括储水筒上下水杆51、储水筒密封弹簧52、移动筒限位销53、移动筒上下水杆54、移动筒弹簧钩55、内筒水封球57以及水封球支撑杆 58。储水筒上下水杆51为柱状细杆,储水筒上下水杆51穿过密封水下阀座45,沉球 43位于储水筒上下水杆51的顶端,储水筒上下水杆51带动沉球43在密封水通道44 上下运动。储水筒上下水杆51的上端与储水筒密封弹簧52的上端套接,储水筒密封弹簧52的下端与移动筒上下水杆54的上端套接,移动筒上下水杆54的底部与移动筒5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筒限位销53位于移动筒上下水杆54上,移动筒限位销53 与移动筒上下水杆54焊接,内筒1上开设有移动筒限位孔14,移动筒上下水杆54上开设有移动筒限位销53,移动筒上下水导向杆54的一端穿过移动筒限位孔14,储水筒上下水干51穿过密封水下阀座45与沉球43接触,移动筒上下水杆54在移动筒限位孔14中可进行上下运动,移动筒上下水杆54的另一端与移动筒5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筒弹簧钩55的弯钩部分与弹簧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为清理移动筒5或更换弹簧3时提供方便。移动筒弹簧钩55的底部与内筒水封球57的顶部固定连接,内筒水封球顶部57以球缺形式密封内筒阀座16,内筒水封球57的底部与水封球支撑杆58 的顶端固定连接,避免了内筒水封球57由于移动筒1频繁上下运动而与水封球支撑杆58脱落。内筒水封球57的直径大于内筒阀座16的内径,使内筒水封球57上部球缺能够完全卡在内筒阀座16中,其中内筒阀座16可以随弹簧3移动一段距离,将污水与室内空气分开,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且当内筒阀座16向上移动时,可以使储水筒密封弹簧52受压,从而压紧沉球43,封堵储水筒4的防返气阀座42。水封球支撑杆58的底端与移动筒5的底部焊接。移动筒5的下端沿筒体一周均匀开设有多个移动下水窗56,移动下水窗56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本实施例的移动下水窗56为方形。

  通过储水筒上下水杆51、储水筒密封弹簧52、移动筒限位销53、移动筒上下水杆54、移动筒弹簧钩55、内筒水封球57以及水封球支撑杆58的相互动作,将污水排出,利用沉球43、储水筒上下水杆51、弹簧3、储水筒密封弹簧52、内筒阀座16、移动筒上下水杆54以及内筒水封球57达到将室内空气与污水分离的目的。

  工作原理:

  储水筒4固定在内筒1上,移动筒5可以随弹簧3上下移动,内筒阀座16可以在内筒1内上下移动,弹簧3具有压迫储水筒密封弹簧52的作用,如图2、图5以及图7所示,在弹簧3拉力作用下,内筒水封球57上半球缺封住内筒阀座16,内筒阀座16使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与内筒水封球57的球缺严格密封。弹簧3压迫储水筒密封弹簧52,从而使防返气阀座42与沉球43严格密封。

  如图2、图7以及图8所示,当内筒阀座16处有水时,移动筒5及下水总重大于弹簧拉力,移动筒5带动弹簧下移。地漏中只有水进入时,内下水筒15内水位上升至储水筒下水窗13,下水进入储水箱41,直至储水箱41满水,弹簧3继续伸长,移动筒5继续下移,下水继续进入地漏,此时储水筒上下水杆51下移带动沉球43下移,由于沉球43脱离防返气阀座42,此时储水箱内的水部分流出储水箱42,但此时整个地漏处于进水状态无水流出,下水经储水筒进水窗13充满储水箱。此时没有水从地漏中流出。

  随着水量增多,弹簧3继续下移,当移动筒2上缘低于储水筒下水窗46上缘,同时移动下水窗56下缘低于储水筒4下缘时,地漏内有水流出。随着移动筒5继续下移,出水量逐渐增多,由于进水量多于出水量储水箱41依旧满水。

  如图8所示,当进水量大于出水量时,移动筒5带动弹簧3下移,储水筒下水窗 46及移动下水窗56下水面积逐步加大,下水量逐步增加,当移动筒5的移动下水窗 56上缘低于储水筒4的下缘且移动筒5上缘低于储水筒下水窗46下缘,同时移动限位销53触及移动筒限位孔14时,地漏进水量等于出水量移动筒不再移动;移动筒上下水杆51在移动筒5带动下和沉球43一起移动,沉球43触及密封水阀座45时,由于沉球43和储水筒上下水杆51固定连接,移动筒5带动储水筒密封弹簧52伸长,此后进入正常下水状态。下水状态如图2所示。

  如图9所示,当进水量小于出水量时,内筒1的水位持续下降,移动筒5总重加上内部水重小于弹簧3拉力时,移动筒5开始向上移动,随着弹簧3缩短移动筒下水窗56的上缘进入储水筒4的下缘,同时移动筒5的上缘逐步封闭储水筒下水窗46,当移动筒下水窗56及储水筒下水窗46完全被封闭时,此时移动筒内有少量水,同时内筒水封球57封闭内筒阀座16。内筒阀座16在弹簧3的带动下继续上移,同时储水筒上下水杆51带动沉球43离开密封水下阀座45,储水箱内的水开始流出至移动筒底部,至储水箱41内水全部流出时,移动筒5内水位恰好密封内筒水封球57,且内筒水封球57在内筒1部分的球缺上无水,弹簧3带动内筒阀座16压迫储水筒密封弹簧 52封闭防返气阀座42,一个完整的下水过程结束,密封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的状态为单向水封,并且室内空气与污水分割开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污水单向导通,臭气蚊虫不能进入室内,且当该系统闲置不用时,内部的污水与室内空气完全分割开来,污水不与室内空气接触,使污水蒸发较慢或者基本不蒸发,即使在无水状况下,由于内筒密封球57封闭内筒阀座16且沉球43密封防返气阀座42也能起到防返气和防蚊虫的功能。

  完整的下水过程:

  内筒1内处于无水状态,下水进入内下水筒15内,滤网隔板21支撑在滤板支撑架12上,污水中含有的头发等细微杂质经滤网隔板21过滤后进入内筒1底部,内筒阀座16处有水流入,弹簧3即开始伸长,随着内筒水封球57脱离内筒阀座16,内筒 1内的水进入移动筒5,此时没有水从地漏流出。

  参照图2和图5,由于移动筒5总重大于弹簧拉力,内筒水封球57受重力作用离开内筒阀座16,污水进入移动筒5底部,随着水量增大,移动筒5内水位上升,弹簧 3伸长,但是由于移动下水窗56下缘高于储水筒4下缘,移动筒5上缘高于储水筒下水窗46上缘,地漏此时没有水流出。随着弹簧3继续伸长,移动筒5水位上升,移动下水窗56下缘低于储水筒4下缘,移动筒5上缘低于储水筒下水窗46上缘时,地漏开始下水,此时储水筒上下水杆51下移带动沉球43向下移动。但是进水量大于出水量,移动筒5内水位继续上升,直至移动筒限位销53触及下部移动筒限位孔14,此时移动下水窗56上缘低于储水筒下缘且储水筒下水箱46下缘高于移动筒上缘,移动筒不再移动,下水量达到最大值且等于进水量,系统进入正常下水状态。当弹簧拉力大于移动筒5与移动筒5内下水共同的重力时,弹簧3带动移动筒5上移,移动下水窗56逐渐进入储水筒4内部,储水筒下水窗46被移动筒5逐渐封堵,直至移动下水窗56和储水筒下水窗46被完全封堵,此时移动筒内无水;同时储水筒上下水杆51 开始托举沉球43使得储水箱41内的水下至移动筒底部,内筒水封球57封堵内筒阀座16,此时移动筒5继续上移直至储水箱41内的水完全流至移动筒5中,弹簧3带动内筒水封球57上移,同时压迫储水筒密封弹簧52压紧沉球43,封堵防返气下阀座 42,移动筒5内水位如图3所示。此时处于密封状态,室内空气不与密封水接触,且起到水封作用。此时内筒无水,至此一个完整下水过程结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三筒水封自动调节水位防堵防臭下水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