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独创技术7964字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

2021-02-15 00:48:03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有的海绵城市用排水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不能对滞留水池内部的水质进行抽取使用,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另外,在暴雨时节并没有对洪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容易对路基地面产生较大的冲击,导致路基地面产生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包括土基、透水底基层、透水基层、透水找平层、透水面和透水砖,所述土基、透水底基层、透水基层、透水找平层和透水面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多块所述透水砖对应连接在透水面的上端,所述土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混凝土墙,所述混凝土墙外侧的地下设置有蓄水井,所述透水基层内设置有多根与蓄水井连通的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透水底基层的厚度值为150-200mm,所述透水基层的厚度为100-150mm,所述透水找平层的厚度为20-30mm,所述透水面的厚度为60-80mm。

  优选地,所述透水砖呈正六边形,且透水砖的上端开设有上下连通的六边形通孔,所述六边形通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且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分别设置在六边形通孔内顶壁和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所述第二防护网的下端开设有圆形导流孔。

  优选地,所述蓄水井的上端开设有与路面连通的梯形开口,所述梯形开口内放置有井盖。

  优选地,所述蓄水井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隔板,且隔板对应设置在多个排水管的下侧,所述隔板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水管,且水管的下端延伸至蓄水井的底壁上侧,所述隔板上侧的水管外侧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水管外侧的隔板上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采用透水砖的结构加强自然水的渗透,具体的,透水砖的六边形通孔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既保证了透水砖渗透效果,也保证了透水砖的使用强度,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中的渗,并且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蓄水井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路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另外,蓄水井内的积水可以通过外部的抽取装置对其进行抽取使用,进一步的,蓄水井的下端可与外部的河道连通设置,便于排出蓄水井内存留的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的透水砖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的透水砖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土基、2透水底基层、3透水基层、4透水找平层、5透水面、6透水砖、7混凝土墙、8蓄水井、9排水管、10第一防护网、11第二防护网、12圆形导流孔、13井盖、14隔板、15水管、1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包括土基1、透水底基层2、透水基层3、透水找平层4、透水面5和透水砖6,土基1、透水底基层2、透水基层3、透水找平层4和透水面5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透水底基层2的厚度值为150-200mm,透水基层3的厚度为100-150mm,透水找平层4的厚度为20-30mm,透水面5的厚度为60-80mm,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便于将道路上的积水进行渗透,并且能够对积水进行收集处理,补充地下水的不足。

  其中,多块透水砖6对应连接在透水面5的上端,透水砖6呈正六边形,且透水砖6的上端开设有上下连通的六边形通孔,六边形通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10和第二防护网11,且第一防护网10和第二防护网11分别设置在六边形通孔内顶壁和底壁上,具体的,第一防护网10和第二防护网11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第二防护网11的下端开设有圆形导流孔12,采用透水砖6的结构加强自然水的渗透,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中的渗,具体的,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蓄水井8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路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

  其中,土基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混凝土墙7,混凝土墙7外侧的地下设置有蓄水井8,蓄水井8的上端开设有与路面连通的梯形开口,梯形开口内放置有井盖13,透水基层3内设置有多根与蓄水井8连通的排水管9,蓄水井8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隔板14,且隔板14对应设置在多个排水管9的下侧,隔板14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水管15,且水管15的下端延伸至蓄水井的底壁上侧,通过外部的抽水装置可对蓄水池8内的积水进行抽取使用,隔板14上侧的水管15外侧固定连接有阀门,水管15外侧的隔板14上端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滤网16,滤网16对水中的杂质起到过滤的效果,另外,蓄水井8的下端可与外部的河道连通设置,便于排出蓄水井8内存留的水。

  本实用采用透水砖6的结构加强自然水的渗透,具体的,透水砖6的六边形通孔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10和第二防护网11,既保证了透水砖6渗透效果,也保证了透水砖6的使用强度,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中的渗,并且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蓄水井8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路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另外,蓄水井8内的积水可以通过外部的抽取装置对其进行抽取使用,进一步的,蓄水井8的下端可与外部的河道连通设置,便于排出蓄水井8内存留的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