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独创技术8933字

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

2021-04-23 03:44:20

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口的城市化比例越来越高,而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的下水排水功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当前对市政道路的排水,大都在道路的两侧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连接下水道的下水口,而在此下水口上放置一个具有漏水间隙金属井盖,用以阻碍较大垃圾的进入,造成下水道堵塞,而此种井盖依然能漏进小一些的垃圾,例如塑料袋、树叶等,这些垃圾虽然不会立即造成下水口堵塞,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多,不断堆叠依然会产生堵塞现象,这就需要不定时的对下水道入水口进行清理,而清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进入的下水道入水口内部,相当麻烦,因此亟需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小垃圾进入市政道路下水口堆积堵塞问题和市政道路下水口清理麻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包括污水过滤井盖本体,所述污水过滤井盖本体的内部左侧插设有开口转轴,且开口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内盖,且内盖的内部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栏,所述内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所述污水过滤井盖本体的右侧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污水过滤井盖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表面放置有第一吊臂,所述第一吊臂的右侧插设有提拉轴,且提拉轴的表面靠近第一吊臂的位置套接有第二吊臂,所述提拉轴的中间位置套接有提拉握柄,所述第一吊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靠近第一吊臂的位置装设有吊钩,所述吊钩的底端悬挂有网兜。

  优选的,所述内盖与转筒为一体式结构,且内盖与污水过滤井盖本体组成转动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凹槽的大小与限位凸块的大小相契合,且限位凸块与固定凹槽组成卡合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侧视图为L形结构,且支撑架设置为两组,分别位于污水过滤井盖本体正面边框的底端和污水过滤井盖本体背面边框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吊臂的长度与第一吊臂的长度相等,且第二吊臂与第一吊臂组成转动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网兜的开口为矩形结构,且网兜的开口四角分别悬挂于四组吊钩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设置有分隔栏和网兜,会对垃圾进行过滤收集,降低了下水道因小型垃圾堆积而造成的堵塞现象,通过对提拉握柄的提拉可以轻松提起收集好小型垃圾的网兜,并对垃圾进行处理,让清理工作更加简单轻松。

  (1)该装置设置有分隔栏和网兜,分隔栏会避免大的垃圾物品进入下水道内部,而网兜则会对穿过进水槽进入的较小的垃圾进行过滤收集,让下水道内垃圾大大减少,这样就降低了下水道因垃圾堆积而造成的堵塞现象。

  (2)该装置通过内盖的转动打开方式,让内盖打开更方便省力,通过对提拉握柄的提拉可以轻松提起收集好小型垃圾的网兜,并对垃圾进行处理,而不用进入下水道入口内部进行清理,让清理工作更加简单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口转轴和内盖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污水过滤井盖本体;2、开口转轴;3、转筒;4、内盖;5、进水槽;6、分隔栏;7、限位凸块;8、固定凹槽;9、支撑架;10、第一吊臂;11、提拉轴;12、第二吊臂;13、提拉握柄;14、连接杆;15、吊钩;16、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包括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的内部左侧插设有开口转轴2,且开口转轴2的表面套接有转筒3,转筒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内盖4,内盖4与转筒3为一体式结构,且内盖4与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组成转动式结构,当需要清理下水道时,只需转动打开内盖4即可,而不用搬动整个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更加方便省力,内盖4的内部开设有进水槽5,进水槽5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栏6,内盖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7,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固定凹槽8,固定凹槽8的大小与限位凸块7的大小相契合,且限位凸块7与固定凹槽8组成卡合式结构,通过固定凹槽8与限位凸块7的卡合作用,可以使内盖4水平放置。

  请参阅图1,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支撑架9的侧视图为L形结构,且支撑架9设置为两组,分别位于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正面边框的底端和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背面边框的底端,两组支撑架9对称放置,相互配合,可以对放置在其上的装置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9的表面放置有第一吊臂10,第一吊臂10的右侧插设有提拉轴11,且提拉轴11的表面靠近第一吊臂10的位置套接有第二吊臂12,第二吊臂12的长度与第一吊臂10的长度相等,且第二吊臂12与第一吊臂10组成转动式结构,第二吊臂12与第一吊臂10可以通过提拉轴11转动折叠,提拉轴11的中间位置套接有提拉握柄13,第一吊臂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的靠近第一吊臂10的位置装设有吊钩15,吊钩15的底端悬挂有网兜16,网兜16的开口为矩形结构,且网兜16的开口四角分别悬挂于四组吊钩15上,这样网兜16的开口就正好对着内盖4,从内盖4的进水槽5处落下的垃圾和树叶就会被网兜16收住。

  工作原理:将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安装在市政道路下水道入口处,使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的上表面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雨天雨水会通过进水槽5流到下水道内部,同时会带进一些垃圾或树叶,而垃圾或树叶会被网兜16兜住,污水则会顺利流进下水道内,垃圾和树叶没有进入下水道内部,就不会因为堆积而造成下水道堵塞。

  当需要对这些垃圾进行清洁处理时,只需将内盖4沿开口转轴2转动打开入口,而不需要搬开整个污水过滤井盖本体1,然后用手握住提拉握柄13并提起,第一吊臂10和第二吊臂12均受到网兜16的重力作用会沿提拉轴11向下转动折叠,这样提拉握柄13就会受力均衡,易于提起,并且网兜16被提起后四角会两两并拢到一起,也便于清洁人员将提拉,并将网兜16从吊钩15上拆解下来,然后将网兜16内部收纳的垃圾清理掉,最后再将网兜16重新悬挂于吊钩15上,放回原来位置并关闭内盖4,让清洁工作变得简单易行,而不需要清洁人员下到下水道入水口底部进行清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一种污水过滤功能的市政道路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