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雨水消能回用装置独创技术16201字

雨水消能回用装置

2021-04-24 01:10:29

雨水消能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为适应海绵城市建设,许多地块有雨水断接的要求,即改变建筑物的屋顶雨水的径流途径,原本排入窨井的屋顶雨水改为排至下凹绿地等调蓄设施,减少洪峰流量,提高水质。由于高层建筑物雨水管底部的压力较大,如果直接接入下凹绿地中会造成冲刷,因此现有的绿地雨水断接只适用于多层建筑物,不适用于高层建筑物。为了减少高层建筑物屋顶雨水断接时对下凹绿地的冲刷,需设计一种既适用于高层建筑,又能满足蓄水回用要求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以解决高层建筑物屋顶雨水断接时对下凹绿地冲刷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其包括壳体、隔离板、回用器及管路组件,

  所述隔离板沿竖向布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回用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回用器距离第一腔室的底部的高度的范围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的预定范围内;

  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至少为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的两倍。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0cm。

  可选的,所述预定范围在25%~50%之间。

  可选的,述管路组件还包括一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放空管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放空管异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设置有防虫网罩。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异于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设置防虫网罩。

  可选的,所述管路组件还包括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用于承载空调外机,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分布的翻口,所述翻口用于限定空调外机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雨水消能回用装置还包括基础座,所述壳体搁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基础座上。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中,所述雨水消能回用装置包括壳体、隔离板、回用器及管路组件,所述隔离板沿竖向布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回用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回用器距离第一腔室的底部的高度的范围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的预定范围内;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通过设置隔离板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可使雨水自进水管流入第一腔室,水流冲刷在隔离板上释放其动能,待第一腔室内的雨水水位升高到隔离板的顶部后,第一腔室内的雨水溢出并通过第三腔室流入第二腔室,最后自出水管流出,以减少雨水对下凹绿地的冲刷;通过在第一腔室的高度的预定的范围内连通回用器,可使第一腔室的雨水经沉淀后形成的上清液通过回用器流出,并作其他用途,以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壳体;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第三腔室;14-翻口;21-进水管;22-出水管;23-放空管;230-第一阀门;24-通气管;30-隔离板;40-回用器;50-防虫网罩;60-空调外机;70-百叶;80-基础座;90-设备平台;100-下凹绿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高层建筑物屋顶雨水断接时对下凹绿地冲刷较大的问题。

  以下请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其包括壳体10、隔离板30、回用器40及管路组件,所述隔离板30沿竖向布置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第一腔室11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12的容积;所述隔离板30与所述壳体10的顶部具有第三腔室13,所述第三腔室13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所述回用器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11连通,所述回用器40距离第一腔室11的底部的高度的范围在所述第一腔室11的高度的预定范围内。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21及出水管22,所述进水管21与所述出水管22分别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进水管21与所述第一腔室11连通,所述出水管22与所述第二腔室12连通,且所述出水管22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隔离板30沿竖向布置于壳体10内不仅仅包括隔离板30与壳体10的底部垂直,应理解为隔离板30大致垂直于壳体10的底部,比如隔离板30可与壳体10的竖向成一定夹角(比如±15°)。

  一般的,高层建筑中雨水管的下部承受的雨水压力较大,可达0.1MPA以上,如此强的水压直接冲刷在下凹绿地100上,可带来较大的破坏性。而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通过设置隔离板30将壳体10分隔为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及第三腔室13,可使雨水自进水管21流入第一腔室11,水流冲刷在隔离板30上释放其动能,待第一腔室11内的雨水水位升高到隔离板30的顶部后,第一腔室11内的雨水溢出并通过第三腔室13流入第二腔室12,最后自出水管22流出。由于第二腔室12的高度较小(如仅数十厘米),出水管22中流出的水头压力(在0.01MPa以下)也相对较小,从而可以减少雨水对下凹绿地100的冲刷。另外,将出水管22与第二腔室12的底部连通,有利于将第二腔室12内的雨水排尽,防止第二腔室12积水。通过在第一腔室11的高度的预定范围内连通回用器40,可使第一腔室11的雨水经沉淀后形成的上清液通过回用器40流出,并作其他用途,以节约水资源。

  优选地,壳体10采用不锈钢材质(比如SUS304不锈钢)制成,以增加壳体10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11的容积至少为所述第二腔室12的容积的两倍,以保证第一腔室11收集的雨水后不会立即溢流入第二腔室12,使第一腔室11有缓冲时间沉淀雨水中的杂质,将水质较好的雨水溢流入第二腔室12,而将泥沙等杂质沉淀于第一腔室11中。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21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22的管径。如此配置,可使出水管22内雨水的流速大于进水管21内雨水的流速,避免出水管22来不及排水导致壳体10内充满雨水,保证第二腔室12的水位不会超过隔离板30,壳体10内亦不会雍水。一般的,出水管21需大于进水管22一个规格。在一个示范例中,进水管的规格为DN100或DN150,出水管的规格为DN150或DN200。需理解,本实施例并不限于采用公称直径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进水管或出水管也可以为不规则截面或非标的管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配置相应规格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21与所述壳体10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0cm。如此配置,进水管21在壳体10上的连接点与隔离板30的顶端具有一定的缓冲距离,避免雨水从进水管21直接通过第三腔室13流入第二腔室12中,避免雨水未经第一腔室11沉淀,而带出泥沙杂质,减少对下凹绿地100产生污染。需要说明的,这里进水管21与所述壳体10的连接点与第一腔室的顶部的距离,指进水管21的横截面的中心与第一腔室11的顶部的距离。第一腔室11的顶部则由隔离板30的顶部限定。

  可选地,所述预定范围在25%~50%之间,即回用器40距离第一腔室11的底部的高度范围在第一腔室11的高度的25%~50%之间。如此配置,一方面可避免回用器40距离第一腔室11的底部的高度过大而导致第一腔室11上部较清澈的雨水无法通过回用器40流出,另一方面可避免回用器40距离第一腔室11的底部的高度过小而导致流出的雨水含有泥沙等杂质。优选地,回用器40可采用回用水龙头,待第一腔室11内的雨水沉淀后,第一腔室11上部水质较清澈的雨水通过回用水龙头流出,并用于浇花、洗车等用途,以节约水资源,进一步地,还可在回用水龙头贴上防止人误饮的标识,避免饮用。当然,回用器40还可选择其他与回用水龙头具有相似特性的装置或组合部件,比如导水管和控制阀门,将导水管在第一腔室11高度的预定范围内与第一腔室11连通,控制阀门(比如手动阀,球阀)用于控制导水管的开合,以便控制雨水的流动或截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配置相应的回用器,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所述管路组件还包括一放空管23,所述放空管23与所述第一腔室11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放空管23设置有第一阀门230,所述放空管23异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的一端设置有防虫网罩50;另外,所述出水管21异于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2的一端设置有防虫网罩50。通过设置放空管23和第一阀门130,可检修及清洗壳体10;通过设置防虫网罩50,可防止虫、鼠等异物爬入放空管23或出水管22,从而进入壳体10。

  可选地,所述管路组件还包括一通气管24,所述通气管24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并与所述第三腔室13连通。通过设置通气管(可采用规格为DN100)24,可使壳体10内的空气与壳体10外部的空气连通,避免壳体10内部形成压力状态,保证第二腔室12中的雨水为重力流。

  可选地,所述壳体10的顶部用于承载空调外机60,所述壳体10的顶部具有沿所述壳体10的周向分布的翻口14,所述翻口14用于限定空调外机60的位置。在一个示范例中,壳体10可设计成900mm(长)*500mm(宽)*1000mm(高)的长方体,此种规格的壳体10的顶部可搁置大部分规格的空调外机。通过设置翻口14,可将空调外机60卡入翻口14与壳体10连接,以限定空调外机60的位置,并实现二者的一体化设计,节约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所述雨水消能回用装置还包括基础座80,所述壳体10搁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基础座80上。基础座80如可为300mm高。

  请参考图2,所述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设置在一层的设备平台90上,进水管21连接至高层建筑物的屋面排水系统。进一步,请参考图3,所述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室外,具体地,放置于在高层建筑物底层放置空调外机60的设备平台90上,将空调外机60与雨水消能回用装置一体化设计并放置在设备平台90上,节省二者的占用空间。此外,雨水回用装置和空调外机60还可设置百叶70进行遮挡,避免影响建筑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雨水消能回用装置中,所述雨水消能回用装置包括壳体、隔离板、回用器及管路组件,所述隔离板沿竖向布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回用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回用器距离第一腔室的底部的高度的范围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的预定范围内;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通过设置隔离板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可使雨水自进水管流入第一腔室,水流冲刷在隔离板上释放其动能,待第一腔室内的雨水水位升高到隔离板的顶部后,第一腔室内的雨水溢出并通过第三腔室流入第二腔室,最后自出水管流出,以减少雨水对下凹绿地的冲刷。通过在第一腔室的高度的预定的范围内连通回用器,可使第一腔室的雨水经沉淀后形成的上清液通过回用器流出,并作其他用途,以节约水资源。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雨水消能回用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