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独创技术15648字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2021-03-31 08:27:15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的排水措施通常在道路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排水井,排水井的井口处安装漏水的格栅,排水井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周围路面略微向排水井处倾斜,从而在雨天将雨水汇流至排水井处进行排放。

  目前,市政道路积水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排水井的排水性能有关,尤其在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夹杂大量垃圾杂物汇流至排水井的井口处,未及时清理容易将格栅的排水口堵塞,降低排水能力,从而易导致路面积水。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路面易积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机动车道和位于机动车道两旁且高度高于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道;所述机动车道靠近非机动车道的位置沿机动车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排水井,所述排水井的井口处安装有格栅,所述非机动车道与格栅对应的位置安装有排水箱,排水箱内设有过滤框,所述排水箱的底部连接有与排水井连通的第一排水管,排水箱朝向机动车道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下端边沿与机动车道上表面平齐,所述进水口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封板,排水箱于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副箱,封板延伸至副箱内,所述封板于副箱内连接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与副箱的顶壁之间连接有复位组件;所述集水盒水满时,封板伴随集水盒向下运动至完全离开进水口;所述集水盒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集水盒周围设有排水间隙,所述副箱底部连接有与排水井连通的第二排水管,所述副箱的内壁连接有用于对集水盒进行注水的注水管;单位时间内所述漏水孔的排水量小于注水管对集水盒的加水量;

  所述排水箱沿机动车道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路面积水响应箱,路面积水响应箱朝向机动车道的一侧设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高度位于进水口中部以上位置;所述路面积水响应箱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有阀板,所述路面积水响应箱内设有响应于水位而驱动阀板开启的驱动机构;所述出水口连接有与注水管连接的输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格栅堵塞路面发生积水时,积水的高度漫至集水口的高度,雨水将从集水口进入路面积水响应箱,在路面积水响应箱内水位持续上升至一定高度后,驱动机构响应并驱动阀板开启,使得路面积水响应箱内的水经输水管输送至注水管;注水管对副箱内的集水盒进行注水,由于单位时间内漏水孔的排水量小于注水管对集水盒的加水量;使得集水盒内的水位会持续升高,在重力作用下,集水盒向下运动时带动封板向下离开进水口。当集水盒水满时,封板伴随集水盒向下运动至完全离开进水口,此时进水口完全打开,积水会大量从进水口进入排水箱的过滤框内,经过过滤后再由第一排水管进入排水井。此时由于格栅堵塞排水量小,进水口排水量大,进水口对格栅位置的堵塞物产生较强的吸力,从而将堵塞物吸入过滤框进行收集,对格栅进行疏通。当注水管持续对集水盒进行注水时,进水口始终处于开启状态;格栅疏通之后,格栅排水量增大,路面积水逐渐减少,水不再从集水口进入路面积水响应箱,路面积水响应箱内水排完后,不再对集水盒进行注水。由于集水盒底部设置有漏水孔,集水盒内的水会持续排放,使得集水盒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集水盒会逐渐复位,使得封板逐渐复位,从而将进水口阻挡,雨水主要从格栅进行排放。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边沿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部设有连接轴,所述阀板铰接于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为阀板提供开启趋势的扭簧,所述出水口远离连接轴的一侧边沿设有在阀板闭合状态下为阀板提供保持力的卡座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出水口边沿且向上延伸的导杆以及滑动连接于导杆上的浮球,所述浮球底部与阀板顶部之间通过拉绳连接;所述浮球抵压于阀板上时,浮球驱使阀板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座组件在阀板闭合时能够为阀板提供一定的保持力,在浮球伴随水位升高刚离开阀板时,阀板并不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开启,当浮球上浮直至拉绳被拉直后,浮球继续上浮,浮球受到的浮力通过拉绳传递至阀板,从而克服卡座组件对阀板的保持力,并在扭簧的作用下达到开启状态,此时路面积水响应箱内已经储备有足够的水能够持续对注水管输水一段时间。当路面积水响应箱内水位下降时,在扭簧作用下,阀板不会立刻关闭,而是在浮球的重力施加于阀板上时方驱使阀板关闭,从而在集水口没有持续进水的情况下,路面积水响应箱内的水依然能够维持对注水管输水一定时间。

  优选的,所述卡座组件包括固定于出水口边沿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朝向出水口的一侧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弹簧和滚珠,弹簧抵接于滚珠与安装槽的底壁之间,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固定有仅限滚珠部分露出安装槽的限位环,所述阀板侧壁设有用于与滚珠形成卡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产生向安装槽外运动的趋势,通过限位环对滚珠进行限位,使得滚珠仅部分露出限位环。当阀板闭合时,定位槽与滚珠抵接。弹簧为滚珠提供与定位槽卡接的保持力,使得阀板在闭合状态,无外力作用下不会开启。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用于与阀板抵接以限制阀板最大开启角度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限制阀板的最大开启角度,保证浮球回落的时候能够对阀板进行抵压并驱使阀板关闭。

  优选的,所述阀板的顶部设有与浮球表面适配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回落时抵压于弧形槽处,使得浮球对阀板的受力更为集中。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为若干根连接于集水盒与副箱的顶壁之间的拉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盒水位升高时,拉簧在集水盒的重力作用下逐渐拉伸,使得集水盒下移;在集水盒内水位下降时,拉簧逐渐复位使得集水盒上移。

  优选的,所述副箱内设置有限制集水盒最大下移位置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限制集水盒的最大下移位置,从而对封板的上下滑动距离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的底壁由排水箱的外侧向排水箱的内侧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中的杂物更容易顺着进水口的底壁滑落至过滤框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格栅堵塞导致积水时,能够便于对堵塞物进行清理,疏通格栅;

  2.使得路面不易产生大面积、较深的积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阀板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卡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动车道;2、非机动车道;3、排水井;4、格栅;5、排水箱;51、主箱;52、副箱;53、过滤框;54、顶盖;55、进水口;56、封板;57、限位块;58、集水盒;59、排水间隙;6、路面积水响应箱;7、第一排水管;8、连接杆;9、拉簧;10、第二排水管;11、注水管;61、集水口;62、出水口;63、阀板;64、输水管;65、连接座;66、连接轴;67、扭簧;68、限位件;12、卡座组件;13、安装座;14、安装槽;15、弹簧;16、滚珠;17、限位环;18、定位槽;19、导杆;20、浮球;21、拉绳;22、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动车道1和位于机动车道1两旁且高度高于机动车道1的非机动车道2。机动车道1靠近非机动车道2的位置沿机动车道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排水井3,排水井3的井口处安装有格栅4。

  如图1所示,非机动车道2与格栅4对应的位置安装有排水箱5,排水箱5沿机动车道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路面积水响应箱6;排水箱5和路面积水响应箱6均浇筑于非机动车道2中,且顶部与非机动车道2的表面平齐,不影响正常的人员和非机动车通行。

  如图2所示,排水箱5包括主箱51和副箱52,主箱51内支撑设置有过滤框53,主箱5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54,顶盖54拆卸后可将过滤框53向上拖出主箱51。排水箱5朝向机动车道1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进水口55,过滤框53的入口正对进水口55的内端。进水口55的外端口的下端边沿与机动车道1上表面平齐,进水口55的底壁由排水箱5的外侧向排水箱5的内侧倾斜向下设置。排水箱5的底部连接有与排水井3连通的第一排水管7。副箱52位于进水口55的下方,进水口55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封板56,封板56用于阻隔进水口55。封板56下端延伸至副箱52内且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下端连接有集水盒58。集水盒58与副箱52的顶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拉簧9。在集水盒58水满时,在重力作用下集水盒58会带动封板56向下移动,拉簧9则被拉伸。通过拉簧9及集水盒58的恰当选型,使得集水盒58水满状态下,能够带动封板56向下运动至完全离开进水口55的位置。副箱52底部设置有限制集水盒58最大下移位置的限位块57。当集水盒58与限位块57抵接时,无法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封板56已经向下运动至完全离开进水口55的位置。

  如图2所示,集水盒58周围设有排水间隙59,副箱52底部连接有与排水井3连通的第二排水管10,集水盒58底部设置有漏水孔。副箱52的内壁连接有用于对集水盒58进行注水的注水管11;单位时间内漏水孔的排水量小于注水管11对集水盒58的加水量。

  如图3、4所示,路面积水响应箱6朝向机动车道1的一侧设有集水口61,集水口61处安装有过滤网,集水口61高度位于进水口55中部以上位置。路面积水响应箱6下部设有出水口62,出水口62处设有阀板63,出水口62连接有与注水管11连接的输水管64。当阀板63开始时,路面积水响应箱6内的水经过出水口62、输水管64输送至注水管11,从而对集水盒58进行加水。

  如图4、5所示,出水口62的边沿设有连接座65,连接座65中部设有连接轴66,阀板63铰接于连接轴66上,连接轴66上套设有为阀板63提供开启趋势的扭簧67。连接座65上设有用于与阀板63抵接以限制阀板63最大开启角度的限位件68。限位件68为设置于连接座65上的凸块。当阀板63与限位件68抵接时,阀板63无法向上转动。

  如图5、6所示,出水口62远离连接轴66的一侧边沿设有在阀板63闭合状态下为阀板63提供保持力的卡座组件12。卡座组件12包括固定于出水口62边沿的安装座13,安装座13朝向出水口62的一侧端面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安装有弹簧15和滚珠16,弹簧15抵接于滚珠16与安装槽14的底壁之间,安装槽14的开口处过盈卡接有仅限滚珠16部分露出安装槽14的限位环17,限位环17的中部通孔小于滚珠16的直径。阀板63侧壁设有用于与滚珠16形成卡接的定位槽18。当阀板63闭合时,滚珠16抵接于定位槽18中,在无外力作用下,扭簧67不足以驱使阀板63克服弹簧15的压力而开启。

  如图4、5所示,出水口62边沿设有两根对称设置且向上延伸的导杆19,两根导杆19上滑动连接有浮球20,浮球20底部与阀板63顶部之间通过拉绳21连接。阀板63的顶部设有与浮球20表面适配的弧形槽22。浮球20在自重作用下会抵压于弧形槽22处从而对阀板63施加压力,使得阀板63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格栅4堵塞路面发生积水时,积水的高度漫至集水口61的高度,雨水将从集水口61进入路面积水响应箱6,在路面积水响应箱6内水位上升时,浮球20伴随水位升高而向上浮起,由于弹簧15借助滚珠16对阀板63具有保持力,阀板63并不会在扭簧67的作用下开启,当浮球20上浮直至拉绳21被拉直后,浮球20继续上浮,浮球20受到的浮力通过拉绳21传递至阀板63,从而克服卡座组件12对阀板63的保持力,并在扭簧67的作用下达到开启状态,此时能够路面积水响应箱6内已经储备有足够的水能够持续对注水管11输水一段时间。

  路面积水响应箱6内的水经输水管64输送至注水管11;注水管11对副箱52内的集水盒58进行注水,由于单位时间内漏水孔的排水量小于注水管11对集水盒58的加水量;使得集水盒58内的水位会持续升高,在重力作用下,集水盒58向下运动时带动封板56向下离开进水口55。当集水盒58水满时,封板56伴随集水盒58向下运动至完全离开进水口55,此时进水口55完全打开,积水会大量从进水口55进入排水箱5的过滤框53内,经过过滤后再由第一排水管7进入排水井3。此时由于格栅4堵塞排水量小,进水口55排水量大,进水口55对格栅4位置的堵塞物产生较强的吸力,从而将堵塞物吸入过滤框53进行收集,对格栅4进行疏通。当注水管11持续对集水盒58进行注水时,溢满出集水盒58的水从排水间隙59排至副箱52底部,并经过第二排水管10进入排水井3,此时进水口55始终处于开启状态。格栅4疏通之后,格栅4排水量增大,路面积水逐渐减少,水不再从集水口61进入路面积水响应箱6,路面积水响应箱6内水排完后,不再对集水盒58进行注水。由于集水盒58底部设置有漏水孔,集水盒58内的水会持续排放,使得集水盒58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在拉簧9的作用下,集水盒58会逐渐复位,使得封板56逐渐复位,从而将进水口55阻挡,雨水主要从格栅4进行排放。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