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独创技术10021字

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

2021-02-01 13:02:59

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初雨,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和部分城市垃圾,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

  如果初雨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会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又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并且雨水携带着树叶、城市垃圾等进入排水管道,也会造成对排水管道的堵塞。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初期雨水进行分流,降低初雨给河水或自然承受水体造成污染,避免漂浮垃圾对管道堵塞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包括:井体;合流管,所述合流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的顶部;污水管,所述污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的底部;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的一侧;受力板,所述受力板设于所述井体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受力板的底部;堵球,所述堵球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两个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的两侧内壁上;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所述安装框内;两个压簧,两个所述压簧分别滑动套设在相应的所述立柱上;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安装在受力板的顶部;两个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污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圈,所述弧形圈与所述堵球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滑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立柱贯穿相应的所述滑孔,所述滑孔内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圈与相应的所述立柱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两个排水孔,所述受力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相应的所述排水孔相连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降雨初期,雨量较小,雨水对受力板冲击力较小,不足以使堵球将井体底部的污水管堵住,此时初期雨水由污水管排出,避免了初雨给河水或自然承受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导流管防止雨水溅到压簧上,降低雨水对压簧的腐蚀;随着雨量的增大,雨水对受力板的冲击力增大,受力板继续向下,直至堵球将污水管的入口堵住,雨水从出水管排出至河内或自然承受水体内;降雨将要结束,雨量减少,雨水对受力板的冲击力减小,在压簧的作用力下,受力板上移,堵球离开污水管的管口,剩余雨水从污水管排出,起到了污水管管口进行冲刷清理的作用;雨水携带的树叶、城市垃圾等漂浮垃圾,由合流管进入落至垃圾箱内,雨水经垃圾箱两侧的铁丝网进入井体内,而漂浮垃圾则被铁丝网阻挡在垃圾箱内,避免了对管道的堵塞,然后定期拉动拉环,将垃圾箱取出,清理掉漂浮垃圾,再把垃圾箱放入,垃圾箱底部的限位柱对准受力板上的限位槽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井体,2、合流管,3、污水管,4、出水管,5、受力板,6、连接杆,7、堵球,8、安装框,9、立柱,10、压簧,11、支撑杆,12、滑板,13、导流管,14、垃圾箱,15、三脚杆,16、拉环,17、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包括:井体1;合流管2,所述合流管2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1的顶部;污水管3,所述污水管3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1的底部;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1的一侧;受力板5,所述受力板5设于所述井体1内;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固定安装在所述受力板5的底部;堵球7,所述堵球7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两个安装框8,两个所述安装框8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1的两侧内壁上;两个立柱9,两个所述立柱9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所述安装框8内;两个压簧10,两个所述压簧10分别滑动套设在相应的所述立柱9上;两个支撑杆11,两个所述支撑杆11均固定安装在受力板5的顶部;两个滑板12,两个所述滑板12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所述支撑杆11的顶端。

  所述污水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圈,所述弧形圈与所述堵球7相适配。

  所述滑板12上开设有滑孔,所述立柱9贯穿相应的所述滑孔,所述滑孔内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圈与相应的所述立柱9相接触。

  所述受力板5上开设有两个排水孔,所述受力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流管13,所述导流管13与相应的所述排水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降雨初期,雨量较小,初期雨水由合流管进入井体1内,并落至受力板5上,受力板5受到较小的冲力,受力板5下移带动连接杆6向下运动,连接杆6带动堵球7向下运动,压簧10被轻微压缩,此时由于初期雨量小,对受力板5的冲击力较小,不足以使堵球7将井体1底部的污水管3堵住,此时初期雨水由受力板5上的排水孔进入导流管13,导流管13防止雨水溅到压簧10上,降低雨水对压簧10的腐蚀,雨水经导流管13落入井体1的底部,由污水管3排出;随着雨量的增大,雨水对受力板5的冲击力增大,受力板5继续向下,直至堵球7将污水管3的入口堵住,此时雨水在井体1内集多漫至出水管4的管口,雨水从出水管4排出至河内或自然承受水体内;降雨将要结束,雨量减少,雨水对受力板5的冲击力减小,在压簧10的作用力下,受力板5上移,堵球7离开污水管3的管口,剩余雨水从污水管3排出。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降雨初期,雨量较小,雨水对受力板5冲击力较小,不足以使堵球7将井体1底部的污水管3堵住,此时初期雨水由污水管3排出,避免了初雨给河水或自然承受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导流管13防止雨水溅到压簧10上,降低雨水对压簧10的腐蚀;随着雨量的增大,雨水对受力板5的冲击力增大,受力板5继续向下,直至堵球7将污水管3的入口堵住,雨水从出水管4排出至河内或自然承受水体内;降雨将要结束,雨量减少,雨水对受力板5的冲击力减小,在压簧10的作用力下,受力板5上移,堵球7离开污水管3的管口,剩余雨水从污水管3排出,起到了污水管3管口进行冲刷清理的作用。

  第二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3-4,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还包括垃圾收集机构,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有垃圾箱14、三脚杆15、拉环16、两个限位柱17,所述垃圾箱14、所述三脚杆15、所述拉环16和两个所述限位柱17均为轻质塑料。

  所述垃圾箱14放置于所述受力板5的顶部,所述三脚杆15固定安装在所述垃圾箱14的顶部,所述拉环16固定安装在所述三脚杆15的顶端,两个所述限位柱17固定安装在所述垃圾箱14的底部。

  所述垃圾箱14的两侧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铁丝网。

  所述受力板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柱17分别延伸至相应的所述限位槽内。

  雨水携带的树叶、城市垃圾等漂浮垃圾,由合流管2进入落至垃圾箱14内,雨水经垃圾箱14两侧的铁丝网进入井体1内,而漂浮垃圾则被铁丝网阻挡在垃圾箱14内,避免了对管道的堵塞,然后定期拉动拉环16,将垃圾箱14取出,清理掉漂浮垃圾,再把垃圾箱14放入,垃圾箱14底部的限位柱17对准受力板5上的限位槽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