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化合物分离> 消音装置独创技术9368字

消音装置

2021-02-01 05:12:34

消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PSA制氮机以干净的压缩空气为原料,运用变压吸附原理,以高效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获得氮气。制氮机吸附塔在碳分子筛吸附达到饱和后,需要把分子筛孔穴内的氧分子排放出去。制氮工作结束后,吸附塔把其余的废气排出塔外,吸附塔排气时产生的噪音较大,严重影响了车间工作环境,所以,需要在吸附塔中设置消音装置,以降低吸附塔排气时产生的噪音。以往的消音装置要么采用多个小型消音器连接在多处管路上,消音效果差;要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以及消音效果好的消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音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筒、中间筒和外筒,所述外筒的底端具有底壁、顶端具有顶壁,所述内筒和中间筒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壁上,所述中间筒的顶端具有封口板,所述内筒的顶端固定在封口板上,所述内筒内部形成有第一消音腔,所述内筒的外周壁与中间筒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二消音腔,所述中间筒的外周壁与外筒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三消音腔,所述外筒的底壁上设有与第一消音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外筒的顶壁上设有与第三消音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内筒的周壁上内外贯通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中间筒的周壁上内外贯通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排气孔错位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排气孔沿内筒的轴向和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排气孔沿中间筒的轴向和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内筒、中间筒和外筒三者同轴布置。

  所述第一消音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吸音材料层,所述第二消音腔的顶部设有第二吸音材料层,所述第一排气孔和第一吸音材料层、第二吸音材料层和第二排气孔均上下错位布置。

  所述第一吸音材料层固定在内筒的周壁上,所述第二吸音材料层固定在中间筒的周壁上。

  所述第三消音腔内于外筒的内壁上布满设有第三吸音材料层。

  所述中间筒的封口板与外筒的顶壁之间形成有第四消音腔。

  所述第四消音腔内设有第四吸音材料层。

  所述第四吸音材料层固定在中间筒的封口板上。

  所述排气管的管径比外筒的外径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消音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筒、中间筒和外筒,外筒的底端具有底壁、顶端具有顶壁,内筒和中间筒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壁上,中间筒的顶端具有封口板,内筒的顶端固定在封口板上,内筒内部形成有第一消音腔,内筒的外周壁与中间筒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二消音腔,中间筒的外周壁与外筒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三消音腔,外筒的底壁上设有与第一消音腔连通的进气管,外筒的顶壁上设有与第三消音腔连通的排气管,内筒的周壁上内外贯通有多个第一排气孔,中间筒的周壁上内外贯通有多个第二排气孔,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排气孔错位布置。气体由进气管进入第一消音腔后,气流声音在第一消音腔内反复折射进行第一次消音,再由第一排气孔进入第二消音腔内,由于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排气孔是错位布置的,气流声音在第二消音腔内再次反复折射进行第二次消音,再由第二排气孔进入第三消音腔,气流声音在第三消音腔中又一次反复折射进行第三次消音,最后,气体由排气管流出,达到较好的消音效果。该消音装置主要由筒体组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消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音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内筒;11、第一排气孔;2、中间筒;21、封口板;22、第二排气孔;3、外筒;31、底壁;32、顶壁;4、第一消音腔;41、第一吸音材料层;5、第二消音腔;51、第二吸音材料层;6、第三消音腔;61、第三吸音材料层;7、进气管;8、排气管;9、第四消音腔;91、第四吸音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消音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消音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筒1、中间筒2和外筒3,外筒3的底端具有底壁31、顶端具有顶壁32,内筒1和中间筒2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壁31上,中间筒2的顶端具有封口板21,内筒1的顶端固定在封口板21上,内筒1内部形成有第一消音腔4,内筒1的外周壁与中间筒2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二消音腔5,中间筒2的外周壁与外筒3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三消音腔6,外筒3的底壁31上设有与第一消音腔4连通的进气管7,外筒3的顶壁32上设有与第三消音腔6连通的排气管8,内筒1的周壁上内外贯通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1,中间筒2的周壁上内外贯通有多个第二排气孔22,第一排气孔11与第二排气孔22错位布置。气体由进气管7进入第一消音腔4后,气流声音在第一消音腔4内反复折射进行第一次消音,再由第一排气孔11进入第二消音腔5内,由于第一排气孔11与第二排气孔22是错位布置的,气流声音在第二消音腔5内再次反复折射进行第二次消音,再由第二排气孔22进入第三消音腔6,气流声音在第三消音腔6中又一次反复折射进行第三次消音,最后,气体由排气管8流出,达到较好的消音效果。该消音装置主要由筒体组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消音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11沿内筒1的轴向和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二排气孔22沿中间筒2的轴向和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具体地,内筒1、中间筒2和外筒3三者同轴布置;第一排气孔11和第二排气孔22在内筒1或者中间筒2的轴向和周向均错位布置,即,使得第一排气孔11和第二排气孔22在内筒1或者中间筒2的径向不对准,从而使得气流声音从第一排气孔11进入第二消音腔5中后,能够被中间筒2的内壁折射回来,而不会通过第二排气孔22直接进入第三消音腔6,以至使得第二消音腔5具有较好的消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4的底部设有第一吸音材料层41,第二消音腔5的顶部设有第二吸音材料层51,第一排气孔11和第一吸音材料层41、第二吸音材料层51和第二排气孔22均上下错位布置,即,内筒1的底部周壁与第一吸音材料层41对应的范围内未设第一排气孔11,中间筒2的顶部周壁与第二吸音材料层51对应的范围内未设第二排气孔22。使得气流声音在进入第一消音腔4之前先通过第一吸音材料层41消音,流入第二消音腔5的顶部能够被第二消音腔5消音,且第一排气孔11和第一吸音材料层41、第二吸音材料层51和第二排气孔22均上下错位布置,使得更多的气流能够依次被第一吸音材料层41、第一消音腔4、第二吸音材料层51和第二消音腔5进行消音,从而提高消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音材料层41固定在内筒1的周壁上,第二吸音材料层51固定在中间筒2的周壁上。具体地,第三消音腔6内于外筒3的内壁上布满设有第三吸音材料层61;中间筒2的封口板21与外筒3的顶壁32之间形成有第四消音腔9;第四消音腔9内设有第四吸音材料层91,第四吸音材料层91固定在中间筒2的封口板21上。气流进入第三消音腔6后能够被第三吸音材料层61进一步消音,从第三消音腔6进入第四消音腔9后,在第四消音腔9腔壁的折射作用和第四吸音材料层91的吸音作用下更进一步被消音。

  本实施例中,排气管8的管径比外筒3的外径小,使得气流从第四消音腔9流入排气管8的过程中,排气管8对气流声音具有收缩音量的效果,更进一步提高消音质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消音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