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粉末冶金> 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独创技术17034字

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

2021-02-06 19:43:40

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浇注方案中,采用如下浇注工艺进行浇注:首先,将浇注液注入浇杯;然后,浇注液通过浇注通道注入模具,利用重力浇注原理浇注,进而在模具中形成浇注器件。

  现有技术方案中,通过浇杯直接将浇注液注入模具的注入速率不可控,进而在浇注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裹挟氧化物,最终通过浇注形成的浇注器件的表面粗糙不光滑,或导致浇注器件内部存在气孔或渣孔缺陷,或者通过浇注形成的浇注器件的各部分应力不均,因此,现有的浇注工艺无法保证通过浇注形成的浇注器件的质量和良率。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缺少一种可保证形成浇注器件的良率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重力浇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缺少一种可保证形成浇注器件的良率的技术方案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包括:

  储液容器,用于储存浇注液;其中,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预设形状的第一开口;

  挡板,设置有卡槽及第二开口,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容器连接;

  升降装置,与所述储液容器连接,控制所述储液容器沿所述卡槽以第一速率上升,使所述浇注液通过第一开口的与第二开口重叠的区域、第二开口以第二速率流入预设模具,进而在所述预设模具中以第三速率形成待浇注器件;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开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开口的最低沿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储液容器上升至最高处时第一开口的最低沿的高度,所述第二开口的最低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储液容器下降至最低时所述第一开口的最高沿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由至少两个部分拼接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保温层,贴合于所述储液容器及所述挡板的外围,用于使所述浇注液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以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硅酸材质或棉性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为变速升降装置或匀速升降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面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的材质为铁质材料、钢质材料或陶瓷材料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可控制浇注液流入预设模具的第二速率,进而使得在预设模具中形成浇注器件的第三速率可控,,从而可形成表面光滑的浇注器件,且浇注器件的应力均匀,内部无气孔或渣孔,有效保障了浇注器件的质量和良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说明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的是,如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再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的储液容器上升至最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的储液容器下降至最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保温层的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应用于浇注工艺中,并且可达到浇注速度可控的目的。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包括:

  储液容器11,用于储存浇注液;其中,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预设形状的第一开口14;

  挡板12,设置有卡槽及第二开口15,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储液容器11 连接;

  升降装置13,与所述储液容器11连接,控制所述储液容器沿所述卡槽以第一速率上升,使所述浇注液通过第一开口的区域与第二开口重叠的区域、第二开口以第二速率流入预设模具,进而在所述预设模具中以第三速率形成待浇注器件;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15的最低沿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储液容器11上升至最高时第一开口14最低沿的高度,所述第二开口15的最低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储液容器11下降至最低时所述第一开口14的最高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储液容器11为上端开口的结构,以供浇注液进入;同时,可设置盖板,在无需浇注工艺时,将所述盖板盖在储液容器的顶部,以防止灰尘的落入;同现有浇注工艺相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是首先通过机械手等器械将浇注液注入作为缓存容器的储液容器中,然后再通过储液容器将浇注液注入模具。在此指出,至于储液容器11的底面的具体形状,可为多边形或者圆形(参见图2所示)等形状,其中,多边形可为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在此,对储液容器11的底面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仅改变储液容器11的底面的形状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储液容器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预设形状的第一开口,至于第一预设形状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储液容器11的底面的形状而做适应性变化,如当储液容器11的底面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时,所述第一预设形状可为长方形,而当储液容器11的底面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第一预设形状可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曲面形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口14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开口14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挡板12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5,第二开口 15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开口14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从而可以通过上下移动储液容器11,使得储液容器11中的浇注液的出液速度容易得到控制;除此之外,在挡板12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储液容器11与所述挡板12通过卡槽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卡槽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储液容器11可以在所述卡槽内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13与储液容器11连接,优选,升降装置13连接在储液容器11的底部,进而控制储液容器11在所述卡槽内以第一速率上升,从而使所述浇注容器11内的浇注液通过第一开口14 的与第二开口15重叠的区域、第二开口15以第二速率流入预设模具,进而在预设模具中以第三速率形成浇注器件;在此指出,当第三速率确定的情况下,可根据第三速率确定第一速率及第二速率的具体值。具体的数值可根据浇注器件的尺寸及重量或体积来确定。在此指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速率是储液容器上升的速率;第二速率是浇注液流入第二开口的速率;第三速率可为金属液在预设模具内液面上升的速率,在此,将其视为浇注器件形成的速率。在铸造浇注过程中,如果浇注液在预设模具的型腔中上升的速度太快,就容易产生飞溅、紊流;而如果太慢,又容易导致充型时间长,金属液温度下降快,形成浇不满的缺陷,因此,本实施例是先设定浇注液在预设模具的型腔内的上升速率,即第三速率。确定好第三速率之后,浇注器件需要的浇注液的量是确定的,则可确定充满型腔所需要的时间;而浇注液是通过第二开口进入预设模具的型腔的,可根据总量及时间确定第二开口单位时间通过的浇注液的量,进而确定第二开口的面积;而第三速度的形成是储液容器中液面的高度与预设模具中的液面的高度形成的高度差来形成的;这个高度差可以通过储液器的上升后形成的液面高度来控制。

  在此指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5的最低沿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储液容器上升至最高处时第一开口的最低沿的高度,参见图3所示,如此,从而可保证当储液容器11上升至最高处时储液容器11中的浇注液充分流出。同时,所述第二开口15的最低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储液容器11 下降至最低时所述第一开口14的最高沿的高度,参见图4所示,从而使得在储液容器11开始上升后才开始执行浇注过程,从而使得浇注液流入预设模具的速率可控,避免储液容器还未开始上升,浇注液已经流入预设模具而导致浇注速率不可控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浇注器件的良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11由至少两个部分拼接而成。构成所述储液容器11的至少两个部分之间可通过小间隙配合连接,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小间隙配合连接处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拆开,对需要清洗的部分进行清洗,以使得储液容器11可重复利用,有效避免了因储液容器11无法清洗导致必须更换新的储液容器从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还包括保温层16,贴合于所述储液容器11及所述挡板12的外围,用于使所述浇注液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以上,如此,可有效防止在浇注过程中浇注液因热量散失而导致温度下降从而不满足要求的现象发生,有效保障了浇注效率及形成的浇注器件的良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温层16的材质可为硅酸材质或棉性材质,其中,硅酸盐材质可为硅酸铝等材料,而棉性材质可为玻璃棉或者石棉等耐高温保温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13为变速升降装置或匀速升降装置,当需要升降装置13为储液容器11提供非恒定的第一速率时,可采用变速升降装置;而当需要升降装置13为储液容器11提供恒定的第一速率时,可采用匀速升降装置。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变速升降装置可为螺旋式可变速推进器,匀速升降装置可为液压匀速推进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液容器的材质为铁质、钢质或陶瓷材料中的任一种,优选采用钢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可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储液容器升降的速率(第一速率),进而控制浇注液流入预设模具的第二速率,进而使得形成浇注器件的第三速率可控,从而可形成表面光滑的浇注器件,且浇注器件的应力均匀,内部无气孔或渣孔,有效保障了浇注器件的质量和良率。

  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如下浇注方法中,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首先,确定形成浇注器件的第三速率;

  然后,通过升降装置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上升的第一速率,使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浇注液以所述第二速率经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重叠区域、第二开口流入预设模具,以所述第三速率形成浇注器件;

  其中,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预设形状的第一开口,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最低沿的高度不高于升降装置控制储液容器上升至最高时的最低沿的高度,所述第二开口的最低沿的高度不低于储液容器下降至最低时第一开口的最高沿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首先确定或设定形成浇注器件的速率,即第三速率,然后,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储液容器升降的第一速率,从而使储液容器中的浇注液以所述第二速率经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重叠区域、第二开口流入预设模具,以所述第三速率形成浇注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将构成所述储液容器的至少两个部分拆分;

  清洗所述储液容器的至少一个部分,以去除所述储液容器中残留的浇注液;

  其中,所述储液容器包括至少两个部分,相邻两个部分之间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液容器由至少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相邻两个部分之间密封连接,如此设置,当需要清洗储液容器时,可将储液容器拆分开来,进而清洗储液容器的内部,以使得清洗后的储液容器可再次被用于浇注工艺中,从而避免了储液容器仅能使用一次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所述储液容器的至少一个部分,以去除所述储液容器中残留的浇注液,可包括:

  首先,待残留的浇注液凝固后,取出;在此,可以用镊子将凝固后的残留的浇注液直接取出。

  然后,采用高压压缩空气吹扫残留的氧化物;由于,在浇注过程中会有一些薄片状或细小的浇注液氧化物产生,这些碎小的氧化物与储液容器脱离后,由于体积较小,无法采用镊子直接取出,在此,可采用高压压缩空气吹扫的方法清除残留的氧化物,如此,可有效清洗储液容器,使得清洁后的储液容器可被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注方法,在确定形成浇注器件的第三速率后,可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储液容器上升(或下降)的速率为第一速率,从而使储液容器中的浇注液以第二速率流入预设模具,如此,可实现浇注液流入预设模具的第二速率可控,及形成浇注器件的第三速率可控,如可以使浇注液以恒定不变的速率流入预设模具,使得通过浇注形成的浇注器件的表面光滑、内部质地均匀无气泡或渣孔,有效保证了浇注器件的质量和良率。

  在此指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针对上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浇注方法的实施例,在此指出,在装置实施例(实施例1)中阐述的内容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阐述的内容同样适用于本方法所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实施例1),为了避免较大篇幅的重复,在此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指间接连接。可以是通过导线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连接结构连接,如软管连接等。本方案并不对其做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以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但是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应能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及应用范围上进行改变,故而,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部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一种可控速重力浇注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