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粉末冶金>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独创技术7601字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

2021-04-01 10:25:39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压铸生产中,模具的顶出结构设计往往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脱模效率,间接影响到了压铸的生产效率。压铸生产的产品品类繁多,每种产品都具有相对的不一样的特性,应对不同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是五花八门的。

  在产品成型顶出过程中,长型筒状产品如果采用上下式分模方式,顶出往往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筒状结构的产品留给接触顶针的横截面积往往不大,使用顶针的大小受到了限制。使用的圆顶针过小,面对大重量的产品时,顶针的支撑力不足容易变弯;如果使用异型扁顶,由于扁顶顶部的横截面积小,接触面的受力巨大,很容易出现顶凹、顶裂产品的现象,再则扁顶针的加工难度大,也间接影响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出稳定均匀,不损坏产品,提高顶出效率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包括:动模模板,所述动模模板上端中心设有型芯结构,所述型芯结构包括下底座和筒状凸模,所述下底座中心开设有阶梯沉槽,所述筒状凸模垂直连接在所述阶梯沉槽中心,所述动模模板下端两侧通过导柱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下端连接有底板;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环、顶针安装板、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顶出环滑动套设在所述筒状凸模上并位于所述阶梯沉槽中,所述顶针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垫块之间并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均间隔分布安装在所述顶针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顶针的上端穿过所述动模模板和所述下底座与所述顶出环下端面相连,所述第二顶针的上端穿过所述动模模板和所述筒状凸模,并且所述第二顶针的上端与所述筒状凸模的上端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型芯结构镶嵌设置在所述动模模板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凸模底部与所述下底座通过螺丝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垂直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穿过所述顶针安装板与所述动模模板的下端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安装板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顶针压板和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压板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滑动穿设在所述动模模板上的顶出复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的直径大于第二顶针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顶出环式的顶出机构,与产品接触面大大增加,使得产品和渣包整盘顶出,隔绝了顶针与铝料的直接接触,顶针的温度因此得到了稳定控制,防止出现顶针拉伤、卡死现象,顶出受力更加均匀,完完全全解决了顶出时损坏产品或顶出力不够的问题,减少了暂停生产次数,由此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顶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动模模板;11-垫块;12-底板;13-导向柱;14-支撑柱;20-型芯结构;21-下底座;211-阶梯沉槽;22-筒状凸模;30-顶出机构;31-顶出环;32-顶针安装板;321-顶针压板;322-顶针底板;33-第一顶针;34-第二顶针;35-顶出复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包括动模模板10和顶出机构30。其中,动模模板10采用H13、4Cr5MoV1Si、3Cr2W8V、8407模具钢和SKD61其中一种材料制成,在动模模板10上端中心设有型芯结构20,具体的说,型芯结构20镶嵌设置在动模模板10中心,用于成型产品的成型结构。型芯结构20包括下底座21和筒状凸模22,下底座21中心开设有阶梯沉槽211,筒状凸模22垂直连接在阶梯沉槽211中心,并且筒状凸模22底部与下底座21通过螺丝相连,动模模板10下端两侧通过导柱13连接有垫块11,垫块11下端连接有底板12,通过垫块11和底板12作为整个模具的支撑基座。

  顶出机构30包括顶出环31、顶针安装板32、第一顶针33和第二顶针34,顶出环31滑动套设在筒状凸模22上并位于阶梯沉槽211中,顶针安装板32设置在垫块11之间并位于底板12上表面,顶针安装板32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顶针压板321和顶针底板322,顶针压板321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滑动穿设在动模模板10上的顶出复位杆35,第一顶针33和第二顶针34均间隔且呈环形的分布安装在顶针安装板32上,具体来说第一顶针33和第二顶针34的下端穿设在顶针压板321的沉头孔中,然后被顶针底板322层叠连接固定。第一顶针33的上端穿过动模模板10和下底座21与顶出环31下端面相连,第二顶针34的上端穿过动模模板10和筒状凸模22,并且第二顶针34的上端与筒状凸模22的上端平齐。通过顶针安装板32同时推动第一顶针33和第二顶针34,第一顶针33负责将顶出环31顶出让产品进行脱模,第二顶针34负责与产品直接接触,顶出产品。

  在顶针直径的选用方面,第一顶针33的直径大于第二顶针34的直径,为了配合顶出环31的顶出,顶出环31底部选用的第一顶针33也能尽可能选用直径较大的顶针,使得第一顶针33的强度大,防止出现由于第一顶针33支撑力不够,顶出顶出环31时,第一顶针33顶出现弯的现象。而第二顶针34直接与产品接触顶出,则采用直径较小的顶针,避免在脱模后在产品上留下过大的顶针痕迹。

  另外,在底板12上垂直设置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上端穿过顶针安装板32与动模模板10的下端面相抵,对模具整体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后模刚性需求,减少产生时由机器冲击而引起的模具瞬间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顶出环式的顶出机构,与产品接触面大大增加,使得产品和渣包整盘顶出,隔绝了顶针与铝料的直接接触,顶针的温度因此得到了稳定控制,防止出现顶针拉伤、卡死现象,顶出受力更加均匀,完完全全解决了顶出时损坏产品或顶出力不够的问题,减少了暂停生产次数,由此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推环式顶出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