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摄像光波> 打印管理装置、存储介质及打印管理方法独创技术54371字

打印管理装置、存储介质及打印管理方法

2021-01-26 08:04:23

打印管理装置、存储介质及打印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管理装置、存储介质及打印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打印顺序决定装置,其在具有复数个打印设定或复数个后加工设定的打印系统中,决定针对1单位的打印用纸的复数个打印作业的打印顺序。该打印顺序决定装置具备:废纸量存储部,预先存储在从各打印设定变更为其他打印设定时产生的废纸的量或在从各后加工设定变更为其他后加工设定时产生的废纸的量即废纸量;及输入数据存储部,分别存储包括打印用纸种类、打印规格、后加工规格及打印图像数据的复数个输入数据。并且,该打印顺序决定装置具备运算部,该运算部通过对复数个输入数据中打印用纸种类相同的复数个用纸通用输入数据进行如下工序来决定由复数个用纸通用输入数据生成的复数个打印作业的打印顺序:a)关于复数个用纸通用输入数据的一个打印顺序,根据与前后相邻的各2个用纸通用输入数据的打印规格对应的打印系统的打印设定或与各2个用纸通用输入数据的后加工规格对应的打印系统的后加工设定,从废纸量存储部获取废纸量的工序;b)求出复数个用纸通用输入数据中的废纸量的总计即总计废纸量的工序;及c)关于复数个用纸通用输入数据的复数个打印顺序进行a)工序及b)工序,并求出总计废纸量变最小的打印顺序的工序。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提供与伴随作业的执行的连续纸张的使用预定相关的信息。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部,输送连续纸张;图像形成部,针对通过输送部输送的连续纸张形成图像;作业选择部,用于选择成为执行对象的作业;及控制部,计算所选择的作业的执行所需的连续纸张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即图像形成距离,并将计算出的图像形成距离显示于显示部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705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2075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卷筒纸等连续纸张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中,为了保证以稳定的画质进行打印,在开始打印时,等待至连续纸张的输送速度达到规定的速度为止之后开始作业的打印。因此,在连续纸张中产生未用于打印而损失掉的部分(以下,称为“废纸”。)。并且,在停止打印时,连续纸张也会在停止指示后因惯性而被输送规定的距离。因此,同样地产生废纸。即,在使用连续纸张的打印装置中,论结构,在打印的前后产生废纸。

  为了成本管理,打印公司等由作业负责人本人从连续纸张的整体的长度减去实际的用于作业的打印的用纸长度来计算每一次打印的废纸的量。并且,为了减少废纸的量,有时利用一次打印连续处理复数个作业。此时,打印公司等希望针对每一作业进行对接收订单的作业的成本管理。然而,尚未掌握按作业单位产生何等程度的废纸。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续纸张上进行打印时能够掌握按作业单位产生的废纸的量的打印管理装置、存储介质及打印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具备:存储器;及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在连续纸张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利用一次打印对所述连续纸张处理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将从由开始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开始地点和结束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表示所述连续纸张的损失掉的部分的废纸的量,所述处理器输出将所述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

  并且,第2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1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所述废纸包括:所述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及结束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所述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

  并且,第3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1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在所述打印装置利用一次打印对所述连续纸张处理紧接着所述复数个作业的下一批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将从由与所述输送结束地点为相同的地点的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和下一批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所述下一批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下一批废纸的量,所述处理器输出将所述计算出的下一批废纸的量分配到所述下一批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下一批作业的下一批废纸的量。

  并且,第4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3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所述废纸包括:所述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及结束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所述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所述下一批废纸包括:所述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所述下一批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及结束所述下一批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所述下一批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

  并且,第5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1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根据在打印所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的错误,暂且停止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打印之后,从发生所述错误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将从由所述连续纸张的错误发生前的输送开始地点和所述连续纸张的打印重新开始后的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所述废纸的量。

  并且,第6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5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所述废纸包括:所述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即将发生所述错误之前停止页的打印的地点与因所述错误发生而停止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停止地点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输送停止地点为相同的地点的输送重新开始地点与重新开始打印所述连续纸张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及结束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所述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

  并且,第7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1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根据在打印所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的错误,暂且停止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打印之后,从发生所述错误的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将从由所述连续纸张的错误发生前的输送开始地点和所述连续纸张的打印重新开始后的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加以因所述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部分的长度的长度计算为所述废纸的量。

  并且,第8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7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所述废纸包括:所述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即将发生所述错误之前停止页的打印的地点与因所述错误发生而停止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停止地点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输送停止地点为相同的地点的输送重新开始地点与重新开始打印所述连续纸张的地点之间的部分;结束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所述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及因所述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部分。

  并且,第9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1方案至第8方案中任一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复数个作业的各自的页数分配所述统计出的废纸的量。

  并且,第10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1方案至第8方案中任一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所述处理器根据在打印所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错误的情况和在打印所述复数个作业时未发生错误的情况来变更所述计算出的废纸的量的分配方法。

  并且,第11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在第10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中,在打印所述复数个作业时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根据用于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分配所述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在打印所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将因所述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发生所述错误的作业中,并且根据用于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分配包括所述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和结束所述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所述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的废纸的量。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2方案所涉及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打印管理程序:在连续纸张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利用一次打印对所述连续纸张处理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将从由开始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开始地点和结束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表示所述连续纸张的损失掉的部分的废纸的量,输出将所述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3方案所涉及的打印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连续纸张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利用一次打印对所述连续纸张处理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将从由开始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开始地点和结束所述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表示所述连续纸张的损失掉的部分的废纸的量,输出将所述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所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1方案、第12方案及第13方案,具有如下效果:在连续纸张上进行打印时能够掌握按作业单位产生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2方案,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分别掌握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3方案,具有如下效果:在连续纸张上进行下一批打印时也能够针对下一批打印掌握按作业单位产生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4方案,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分别掌握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并且能够分别掌握下一批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及下一批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5方案,具有如下效果:在打印时发生错误且从错误发生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能够掌握按作业单位产生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6方案,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分别掌握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因错误而停止打印后的废纸的量、因错误而重新开始输送后的废纸的量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7方案,具有如下效果:在打印时发生错误且从错误发生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能够掌握按作业单位产生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8方案,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分别掌握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因错误而停止打印后的废纸的量、因错误而重新开始输送后的废纸的量、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及因错误而重复打印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9方案,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掌握与每一作业的页数对应的废纸的量。

  根据第10方案,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根据错误发生的有无适用适当的分配方法。

  根据第11方案,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将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发生错误的作业中。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的电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图5是表示基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程序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的又一例的主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无错误地正常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从错误发生页重新开始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从错误发生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图14是表示基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程序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弹出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及打印历史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及成本统计(用纸)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符号的说明]

  10:打印管理装置

  11:控制部

  11A:CPU

  11B:ROM

  11C:RAM

  11D:I/O

  12:存储部

  12A:打印管理程序

  13:显示部

  14:操作部

  15:通信部

  50、50A~50C:打印装置

  90:打印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系统9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系统90具备打印管理装置10和复数个打印装置50A、50B、50C、……。

  打印管理装置10经由网络N与复数个打印装置50A、50B、50C、……的每一个连接。另外,作为一例,互联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适用于网络N。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示出了复数个打印装置50A、50B、50C、……,但本实施方式也同样地适用于1个打印装置的情况。并且,在不需要区分说明这些复数个打印装置50A、50B、50C、……的情况下,还将它们进行统称而简称为打印装置50。

  打印装置50为在卷筒纸等连续纸张上进行打印的所谓连续馈送打印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管理装置10和打印装置50分开构成,但打印管理装置10和打印装置50也可以一体构成。

  打印管理装置10从打印装置50接收与运行相关的各种信息来管理打印装置50的运行状况及处理能力,并且将打印装置50的运行指示、停止指示及设定打印装置50的动作的设定指示等各种指示发送至打印装置50。

  另外,除了打印管理装置10及打印装置50以外,打印管理系统90中有时例如还包括加工装置、后处理装置及剪断装置等。加工装置、后处理装置及剪断装置均与网络N连接,通过打印管理装置10来管理运行状况及处理能力,并且根据来自打印管理装置10的指示执行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着眼于打印管理装置10进行的打印装置50的管理进行说明,因此省略这些加工装置、后处理装置及剪断装置的图示。

  加工装置例如为对通过打印装置50打印的纸张等记录媒体(以下,称为“片材”。)的打印面进行为了抑制划痕和污垢附着而涂布清漆等加工的装置。后处理装置例如为进行装订折叠成按页面顺序排列的状态的正文的片材并加上封面来作成册子的形态等处理的装置。剪断装置例如为进行切割被装订的册子的空白部分来加工成预先确定的大小等处理的装置。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10的电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10具备控制部11、存储部12、显示部13、操作部14及通信部15。

  控制部11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A、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1B、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1C及输入输出接口(I/O)11D,这些各部经由总线分别连接。

  I/O11D上连接有包括存储部12、显示部13、操作部14及通信部15的各功能部。这些各功能部能够经由I/O11D与CPU11A彼此进行通信。

  控制部11可以构成为控制打印管理装置10的一部分动作的副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控制打印管理装置10整体的动作的主控制部的一部分。对控制部11的各区块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使用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等集成电路或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组。可以对上述各区块使用单独的电路,也可以使用集成一部分或全部的电路。上述各区块彼此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一部分区块。并且,可以在上述各区块的每一个中分开设置其一部分。控制部11的集成并不限于LSI,也可以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

  作为存储部12,例如使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驱动器)、闪存等。存储部12中存储有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功能的打印管理程序12A。另外,该打印管理程序12A也可以存储于ROM11B中。

  打印管理程序12A例如可以预先安装于打印管理装置10中。打印管理程序12A可以通过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或经由网络N分发而适当地安装于打印管理装置10中来实现。另外,作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例子,可设想到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只读存贮型光盘)、磁光盘、HDD、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c Read OnlyMemory,高密度只读光盘)、闪存、存储卡等。

  显示部13中例如使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部13可以一体地具有触摸面板。操作部14中例如设置有键盘或鼠标等操作输入用器件。显示部13及操作部14从打印管理装置10的用户受理各种指示。显示部13显示根据从用户受理的指示执行的处理的结果或针对处理的通知等各种信息。

  通信部15与互联网、LAN、WAN等网络N连接,并且能够在其与打印装置50之间经由网络N进行通信。经由网络N的通信可以为有线通信,也可以为无线通信。

  如上所述,打印公司等希望针对每一作业进行对接收订单的作业的成本管理。然而,尚未掌握按作业单位产生何等程度的废纸。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10的CPU11A通过将存储于存储部12中的打印管理程序12A写入RAM11C中来执行,发挥如下功能。该CPU11A为处理器的一例。

  在打印装置50利用一次打印对连续纸张处理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CPU11A获取输送开始地点及输送结束地点。另外,输送开始地点是指,开始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输送结束地点是指,结束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在此所说的地点由以输送开始地点为基准(=0)时的从输送开始地点起的距离表示。并且,在此所说的作业表示打印处理单位。例如,1个作业表示打印1个文件时的打印数据。1个文件中包含的页数为1页以上的任意页数。即,与1个作业对应的1个文件例如可以由1页构成,也可以由1000页构成。1个文件中包含的页数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由用户适当设定。

  CPU11A将从由所获取的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废纸的量。另外,如上所述,废纸表示在连续纸张中未用于打印而损失掉的部分,还称为加长纸。废纸的量根据作业的打印条件(例如,彩色、单色、打印速度、后处理的有无等)而发生变化,因此按作业不等。在此所说的废纸包括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和结束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

  CPU11A输出将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的输出目的地可以为显示部13,也可以为存储部12。作为计算出的废纸的量的分配方法,例如可举出(1)根据一次打印处理中包含的复数个作业各自的页数按比例分配、(2)针对一次打印处理中包含的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作业平分、(3)在一次打印处理中,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分配到最初的作业中,打印结束后的废纸分配到最后的作业中,中间的作业中则不分配(废纸=0)等方法。只要根据用户希望进行哪种成本管理来采用适当的方法即可。另外,在利用一次打印处理1个作业的情况下,在打印开始前及打印开始后也分别产生废纸。因此,也能够采用将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分配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这一方法。

  接着,参考图3对从连续纸张P计算废纸的量的处理(以下,称为“废纸统计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图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打印装置50中设置有用纸计数器(图示省略),在朝向由黑箭头表示的用纸输送方向输送连续纸张P的情况下,以输送开始地点为基准(用纸计数器的计数值=0m),测量与输送开始地点之间的距离。另外,图3的括弧内的数字表示计数值。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复数个作业的一例,利用一次打印处理3个作业A、作业B及作业C。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使各作业的每1页的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12英寸≈0.3m)相同。

  若连续纸张P的输送开始,则打印装置50以完成最初的作业即作业A的第一页的堆叠的地点为堆叠开始地点,将该堆叠开始地点处的用纸计数器的计数值(在图3的例子中为10m)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接着,打印装置50以完成作业A的最后一页的堆叠的地点为堆叠结束地点,将该堆叠结束地点处的用纸计数器的计数值(在图3的例子中为99.7m)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以下,同样地,打印装置50针对作业B将第一页的堆叠开始地点处的计数值(在图3的例子中为100m)及最后一页的堆叠结束地点处的计数值(在图3的例子中为189.7m)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打印装置50针对最后的作业即作业C将第一页的堆叠开始地点处的计数值(在图3的例子中为190m)及最后一页的堆叠结束地点处的计数值(在图3的例子中为309.7m)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并且,打印装置50将连续纸张P的输送结束地点处的计数值(在图3的例子中为315m)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

  另外,通过通知作业的堆叠开始地点及堆叠结束地点各自的计数值,保证可靠地完成打印。

  打印管理装置10的CPU11A将根据从打印装置50获取的各计数值从由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315m)减去用于作业A~作业C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300m)而得的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15m)统计为废纸的量。此时,作为废纸的量的详细内容,可获得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在图3的例子中为9.7m)和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在图3的例子中为5.3m)。并且,可获得作业A的打印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90m)、作业B的打印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90m)及作业C的打印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120m)。

  并且,作为一例,如后述的图6~图8所示,CPU11A将统计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作业A~作业C的每一个中,并输出分配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

  接着,对连续进行复数次打印时的打印管理进行说明。

  此时,在打印装置50利用一次打印对连续纸张处理紧接着复数个作业的下一批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CPU11A获取与输送结束地点为相同的地点的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及下一批输送结束地点。

  CPU11A将从由所获取的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和下一批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下一批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下一批废纸的量。在此所说的废纸包括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和结束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并且,下一批废纸包括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下一批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和结束下一批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下一批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

  CPU11A输出将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并且输出将计算出的下一批废纸的量分配到下一批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下一批作业的下一批废纸的量。

  接着,参考图4对连续进行复数次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复数个作业的一例,在最初的打印中处理作业A~作业N。并且,作为复数个作业的一例,在下一批打印中处理作业O~作业Z。

  与上述的图3的例子相同地,打印装置50针对最初的打印将输送开始地点处的计数值及输送结束地点处的计数值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

  并且,打印装置50针对下一批打印将与该输送结束地点相同的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处的计数值及下一批输送结束地点处的计数值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

  打印管理装置10的CPU11A将根据从打印装置50获取的关于最初的打印的各计数值从由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减去用于作业A~作业N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而得的长度统计为废纸的量。同样地,CPU11A将根据从打印装置50获取的关于下一批打印的各计数值从由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和下一批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减去用于作业O~作业Z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而得的长度统计为下一批废纸的量。另外,此时,可以重置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的计数值。

  并且,CPU11A针对最初的打印将统计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作业A~作业N的每一个中,并输出分配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并且针对下一批打印将统计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作业O~作业Z的每一个中,并输出分配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

  即,在图4的例子中,从连续纸张的整体的长度(=600m)减去在最初的打印中使用的打印长度(=304.8m)和在下一批打印中使用的打印长度(=152.4m)而得的长度(=142.8m)成为废纸的量。在图4的例子中,分别确定针对最初的打印的输送结束地点、针对下一批打印的下一批输送开始地点。因此,能够针对在最初的打印中处理的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分配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并且能够针对在下一批打印中处理的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分配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

  接着,参考图5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基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程序12A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若接通打印管理装置10的电源而使其启动,则打印管理程序12A被启动,并且执行以下的各步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以图3所示的连续纸张P为对象进行说明。

  在图5的步骤100中,CPU11A根据用户的操作来判定是否存在对打印装置50的打印指示。在判定为存在打印指示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01,在判定为不存在打印指示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00中待机。

  在步骤101中,CPU11A向打印装置50通知打印指示,并开始打印装置50的监控。

  在步骤102中,CPU11A判定在打印装置50中连续纸张P的输送是否已开始。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已开始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03,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尚未开始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02中待机。

  在步骤103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连续纸张P的输送开始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04中,CPU11A判定作业A的第一页的堆叠是否已完成。在判定为第一页的堆叠已完成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05,在判定为第一页的堆叠未完成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04中待机。

  在步骤105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作业A的堆叠开始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06中,CPU11A判定作业A的最后一页的堆叠是否已完成。在判定为最后一页的堆叠已完成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07,在判定为最后一页的堆叠未完成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06中待机。

  在步骤107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作业A的堆叠结束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08中,CPU11A判定是否存在下一批作业。在判定为存在下一批作业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104反复进行处理,在判定为不存在下一批作业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09。另外,在上述的图3的例子中,作为下一批作业,存在作业B及作业C,因此为肯定判定,并针对作业B及作业C执行步骤104~步骤108。

  在步骤109中,CPU11A判定连续纸张P的输送是否已停止。

  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已停止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10,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尚未停止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09中待机。

  在步骤110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连续纸张P的输送结束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11中,CPU11A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2中的各计数值来统计废纸的量。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将从由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315m)减去用于作业A~作业C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300m)而得的长度(在图3的例子中为15m)统计为废纸的量。

  在步骤112中,CPU11A将在步骤111中统计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各作业中。具体而言,如上所述,例如可举出(1)根据作业A~作业C的各自的页数按比例分配、(2)针对作业A~作业C的每一作业平分、(3)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分配到作业A中,打印结束后的废纸分配到作业C中,作业B中则不分配(废纸=0)等方法。

  在步骤113中,作为一例,如图6~图8所示,CPU11A将在步骤112中分配的分配结果输出至显示部13,并结束基于本打印管理程序12A的一系列的处理。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6所示的作业历史画面中,针对作业A~作业C分别显示出了打印长度及加长纸长度(即,废纸长度)。在图6的例子中,示出了上述(3)的方法、即打印开始前的加长纸长度(=9.7m)分配到作业A中,打印结束后的加长纸长度(=5.3m)分配到作业C中,作业B中则不分配(加长纸长度=0)。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在图7的例子中,示出了上述(2)的方法、即将每一次打印的加长纸长度(=15m)以作业A~作业C分为三等分,从而分配到作业A中5m,分配到作业B中5m,分配到作业C中5m的情况。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的又一例的主视图。

  在图8的例子中,示出了上述(1)的方法、即将每一次打印的加长纸长度(=15m)根据作业A~作业C的各自的页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分配到作业A中7.5m,分配到作业B中4.5m,分配到作业C中3m的情况。其中,作业A为500页、作业B为300页、作业C为200页,从而以5:3:2的比例进行配分。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利用一次打印对连续纸张处理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可按作业单位掌握废纸的量。因此,能够进行按作业单位的成本管理。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在复数个作业的打印正常执行的情况下针对每一作业掌握废纸的量的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打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错误的情况下针对每一作业掌握废纸的量的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的电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10相同。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10的CPU11A(参考图2)通过将存储于存储部12中的打印管理程序12A写入RAM11C中来执行,发挥如下功能。

  根据在打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的错误,暂且停止复数个作业的打印之后,从发生错误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CPU11A获取连续纸张的错误发生前的输送开始地点及连续纸张的打印重新开始后的输送结束地点。

  CPU11A将从由所获取的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计算为废纸的量。在此所说的废纸包括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即将发生错误之前停止页的打印的地点与因发生错误而停止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停止地点之间的部分、与输送停止地点为相同的地点的输送重新开始地点与重新开始打印连续纸张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及结束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

  CPU11A输出将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作为计算出的废纸的量的分配方法,例如可举出(1)根据一次打印处理中包含的复数个作业的各自的页数按比例分配、(2)针对一次打印处理中包含的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作业平分等方法。

  另外,可以按发生错误的情况和未发生错误的情况来变更计算出的废纸的量的分配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在复数个作业的打印中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根据用于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分配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另一方面,在打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将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发生错误的作业中,并且根据用于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分配包括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和结束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的废纸的量。并且,在一次打印处理中,也可以使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分配到最初的作业中,使打印结束后的废纸分配到最后的作业中,使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分配到错误发生时正在打印的作业中。

  接着,参考图9对从错误发生页重新开始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图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如上所述,打印装置50中设置有用纸计数器(图示省略),在朝向由黑箭头表示的用纸输送方向输送连续纸张P的情况下,以输送开始地点为基准(用纸计数器的计数值=0m),测量与输送开始地点之间的距离。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复数个作业的一例,利用一次打印处理3个作业A、作业B及作业C。

  在检测到错误发生的情况下,打印装置50例如将在错误发生时点进行处理的作业B的即将发生错误之前堆叠的页的堆叠结束地点的计数值及因错误发生而停止连续纸张P的输送的输送停止地点的计数值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接着,打印装置50将与输送停止地点为相同的地点的输送重新开始地点的计数值及对连续纸张P重新开始打印的地点、即打印重新开始页的堆叠重新开始地点的计数值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并且,打印装置50将结束最后的作业即作业C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即最后一页的堆叠结束地点的计数值及连续纸张P的输送结束地点的计数值通知给打印管理装置10。

  打印管理装置10的CPU11A将根据从打印装置50获取的各计数值从由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减去用于作业A~作业C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而得的长度统计为废纸的量。此时,作为废纸的量的详细内容,可获得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伴随错误发生的打印停止后的废纸的量、伴随错误发生的打印重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

  CPU11A例如将打印开始前的废纸的量分配到作业A中,将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的量分配到错误发生时正在打印的作业B中,将打印结束后的废纸的量分配到作业C中。另外,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的量包括打印停止至输送停止为止的废纸的量及输送重新开始至打印重新开始为止的废纸的量。

  接着,对从错误发生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时的打印管理进行说明。

  此时,根据在打印复数个作业时发生的错误,暂且停止复数个作业的打印之后,从发生错误的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CPU11A获取连续纸张的错误发生前的输送开始地点及连续纸张的打印重新开始后的输送结束地点。

  CPU11A将从由所获取的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中去掉用于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加以因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部分的长度的长度计算为废纸的量。在此所说的废纸包括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即将发生错误之前停止页的打印的地点与因发生错误而停止连续纸张的输送的地点即输送停止地点之间的部分、与输送停止地点为相同的地点的输送重新开始地点与重新开始打印连续纸张的地点之间的部分、结束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及因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部分。

  CPU11A输出将计算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中而得的每一作业的废纸的量。在此,将因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部分计为废纸。此时,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的量及因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废纸的量可以分配到错误发生时正在打印的作业中。另外,包括输送开始地点与开始复数个作业中最初的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之间的部分和结束复数个作业中最后的作业的最后一页的打印的地点与输送结束地点之间的部分的废纸的量例如根据用于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进行分配。

  接着,参考图10对从错误发生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从在错误发生时点进行处理的作业B中发生错误的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即,在重新开始打印的页返回到已打印的页之前的情况下,重复打印的页的部分也计为废纸。

  接着,参考图11~图1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纸统计处理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另外,在图11~图13的例子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将各作业的每1页的长度设为12英寸≈0.3m、利用一次打印处理500页的作业的情况。

  图11是用于说明无错误地正常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在图11的例子中,示出了无错误地正常打印500页的作业的情况。此时,例如导出为用于作业的打印的打印长度为150m、打印开始前的废纸长度为5m、打印结束后的废纸长度为1m。由此,废纸长度统计为6m。

  图12是用于说明从错误发生页重新开始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在图12的例子中,示出了500页的作业的处理中在第251页发生错误并从发生错误的251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此时,例如导出为用于作业的打印的打印长度为150m、打印开始前的废纸长度为5m、错误发生导致的打印停止至输送停止为止的废纸长度为1m、错误发生导致的输送重新开始至打印重新开始为止的废纸长度为5m、打印结束后的废纸长度为1m。由此,废纸长度统计为12m。

  图13是用于说明从错误发生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时的废纸统计处理的图。

  在图13的例子中,示出了500页的作业的处理中在第251页发生了错误但从发生错误的251页之前的101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此时,例如,用于作业的打印的实际的打印长度为120m+75m=195m,但重复打印的101页至250页为止的150页量(150页×0.3m=45m)计为废纸。由此,废纸长度统计为12m+45m=57m。

  接着,参考图14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基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程序12A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若接通打印管理装置10的电源而使其启动,则打印管理程序12A被启动,并且执行以下的各步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以图9所示的连续纸张P为对象进行说明。

  在图14的步骤120中,CPU11A根据用户的操作来判定是否存在对打印装置50的打印指示。在判定为存在打印指示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21,在判定为不存在打印指示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20中待机。

  在步骤121中,CPU11A向打印装置50通知打印指示,并开始打印装置50的监控。

  在步骤122中,CPU11A判定在打印装置50中连续纸张P的输送是否已开始。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已开始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23,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尚未开始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22中待机。

  在步骤123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连续纸张P的输送开始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24中,CPU11A判定作业A的第一页的堆叠是否已完成。在判定为第一页的堆叠已完成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25,在判定为第一页的堆叠未完成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24中待机。

  在步骤125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作业A的堆叠开始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26中,CPU11A判定是否在打印装置50中发生错误。在判定为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27,在判定为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31。

  在步骤127中,CPU11A判定作业A的最后一页的堆叠是否已完成。在判定为最后一页的堆叠已完成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28,在判定为最后一页的堆叠未完成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27中待机。

  在步骤128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作业A的堆叠结束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29中,CPU11A判定是否存在下一批作业。在判定为存在下一批作业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124反复进行处理,在判定为不存在下一批作业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30。在上述的图9的例子中,作为下一批作业,存在作业B及作业C,因此为肯定判定,并针对作业B及作业C执行步骤124~步骤129。

  在步骤130中,CPU11A判定连续纸张P的输送是否已停止。

  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已停止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36,在判定为连续纸张P的输送尚未停止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30中待机。

  另一方面,在步骤131中,作为一例,CPU11A显示图15所示的弹出画面并判定是否暂缓作业。在判定为不暂缓作业、即进行打印的恢复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32,在判定为暂缓作业、即不进行打印的恢复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30。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弹出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5所示的弹出画面为在发生错误的情况下以弹出的方式显示的画面。在该弹出画面中,作为一例,能够指定“继续打印作业”、“取消作业”及“删除作业”。并且,在指定“继续打印作业”的情况下,作为一例,能够指定“从当前的位置(第1部的217页)”、“从指定的输出页”及“从当前的位置返回指定的输出页”。

  在步骤132中,作为一例,CPU11A从图15所示的弹出画面受理重新开始页的指定。

  在步骤133中,CPU11A判定在步骤132中指定的重新开始页是否为错误页之前的页。在判定为重新开始页为错误页之前的页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34,在判定为重新开始页不是错误页之前的页、即重新开始页为错误页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35。

  在步骤134中,CPU11A确定因恢复而打印重复的重复页。

  在步骤135中,CPU11A判定是否重新开始打印。在判定为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127,在判定为未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135中待机。

  在步骤136中,CPU11A从打印装置50获取连续纸张P的输送结束地点的计数值,并将所获取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2中。

  在步骤137中,CPU11A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2中的各计数值来统计废纸的量。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在从错误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将从由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减去用于作业A~作业C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而得的长度统计为废纸的量。并且,在从错误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将从由输送开始地点和输送结束地点确定的长度减去用于复数个作业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而得的长度加以因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部分的长度的长度统计为废纸的量。

  在步骤138中,CPU11A将在步骤137中统计出的废纸的量分配到各作业中。具体而言,在从错误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分配到发生错误的作业B中,并且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根据用于作业A~作业C的每一个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进行分配。并且,在从错误页之前的页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及因错误发生而重复打印的废纸分配到发生错误的作业B中,并且打印开始前的废纸及打印结束后的废纸根据用于作业A~作业C的每一个的打印的部分的长度进行分配。

  在步骤139中,CPU11A将在步骤138中分配的分配结果输出至显示部13,并结束基于本打印管理程序12A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利用一次打印对连续纸张处理复数个作业的情况下,即使在错误发生时,也可按作业单位掌握废纸的量。因此,能够考虑因错误发生而产生的废纸的量来进行按作业单位的成本管理。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及打印历史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在图16所示的作业历史画面中,按作业单位管理加长纸(废纸)。在打印管理装置10中,也可以按卷筒纸(连续纸张)单位来统一管理作业。具体而言,在图16所示的打印历史画面中,示出每一卷筒纸的、卷筒纸中包含的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的加长纸长度的总计及复数个作业的每一个的打印长度的总计作为卷筒纸单位的打印信息。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历史画面及成本统计(用纸)画面的一例的主视图。

  与图16的例子相同地,在图17所示的作业历史画面中,按作业单位管理加长纸(废纸)。在打印管理装置10中,也可以针对每一作业将用于打印的用纸的成本换算成金额进行管理。具体而言,作为一例,在图17所示的成本统计(用纸)画面中,示出使用每1m为100円的卷筒纸(连续纸张)的情况。

  以上,例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管理装置进行了说明。实施方式也可以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打印管理装置所具备的各部的功能的程序的方式。实施方式还可以为存储该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的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打印管理装置的结构为一例,可以在不脱离宗旨的范围内根据状况进行变更。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程序的处理流程也为一例,可以在不脱离宗旨的范围内删除不需要的步骤,或者追加新步骤,或者调换处理顺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执行程序而利用计算机通过软件结构实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通过硬件结构或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的组合来实现。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以例示及说明为目的而提供的。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全面详尽地包括本发明,并且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方式。很显然,对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及变更是自知之明的。本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应用而选择并说明的。由此,本技术领域中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对假定为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定使用最优化的各种变形例来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上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定义。

《打印管理装置、存储介质及打印管理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