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教育印鉴>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独创技术36930字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2021-03-20 09:11:30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轴,尤其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转轴模块。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经申请题为“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的发明专利申请案(申请号为TW107113396/CN201810371007.2,以下称为前案1),其中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支撑件、一对开式转轴、第二支撑件、多轴式转轴以及第三支撑件,供搭配挠性显示器(flexibledisplay device)使用,如此在整体折叠呈S字状后,该对开式转轴所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闭合,并会在该对开式转轴的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纳该可挠性显示器之弯曲状的区域部位,但在该多轴式转轴方面,受限于四个轴之间彼此需要保留足够距离,以供安装其他零组件(例如连动件、摩擦片、连动板以及止挡片等),所以在整体折叠后,该多轴式转轴所连接的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之间就会形成间距,当该可挠性显示器需要配置在这三个支撑件、该对开式转轴以及该多轴式转轴的同一侧时,前述间距就会影响整体厚度。

  因此,为了降低整体厚度,本申请人后续再申请题为“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申请号为TW107116376/CN201810487468.6,以下称为前案2),以改进上述前案1的多轴式转轴的缺点,并缩减该可挠性显示器外露的弯曲部位的曲率,其中前案2的“挠性结构”包括有依序相邻且彼此相互交错的多个第一转动件、多个连接件及多个第二转动件;而前案2的「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则是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挠性结构、多个支杆以及两个支撑框架,并将可挠性屏幕的相对两部区域分别结合于该两个支撑框架,且将该可挠性屏幕的中间区域倚靠多个支杆上方,即可配合该两个支撑框架相对翻转,让该可挠性屏幕展开或弯折,使整体能够弯曲至折叠状以缩减整体厚度。

  后续,本申请人想再进一步优化上述前案1、2的结构,试图减少这两个前案所采用的组成构件的数量,又不想增加折叠后的整体厚度,也就是提供一种有别于这两个前案技术的结构,除了使前案1的两个支撑件/前案2的两个支撑框架能够相互叠合之外,还使该可挠性显示器/该可挠性屏幕在折叠后所外露的曲率不易扩大,于是产生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转轴模块,借由在整体折叠过程中,经由基座轴部的弧形导沟来导引该轴向驱动件/该转向驱动件的连动凸部,并同步带动径向连动件以及转向传动件,再搭配两个壳体之间分别在端边和侧边所形成壳体导引结构,借此利用彼此的连接关系及结构特征,以便有效薄型化折叠长度差补偿机构的整体并简化其使用零件,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在整体弯折及展平时,维持传动稳定性;另外在弯折该挠性显示器后,使该挠性显示器的外折部位具有小曲率,而在展平该挠性显示器后,也能稳定支撑展平状的中间部位。

  为达上述目的,提供两个实施例。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一种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其分别连接一个壳座,该转轴模块与各该壳座的同一侧安装有挠性显示器,使该挠性显示器随着该两个壳座相对翻转成折叠状或是不折叠状;其中一个壳座包含有可相对滑动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该转轴模块包括:基座,其具有第一轴部,该第一轴部设有第一弧形导沟;以及第一滑移机构,其包含:第一连接件,其相对两端部分别枢接该第一轴部与连接该第一壳体;第一轴向驱动件,其具有连动凸部和第一齿状结构,该连动凸部以可相对导引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弧形导沟,使该第一轴向驱动件可往复轴向移动于该第一轴部与该第一壳体之间;第一径向连动件,其以可相对径向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径向连动件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一径向连动件的两端部之间还具有第二齿状结构;以及第一转向传动件,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转向传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三齿状结构和第四齿状结构,该第三齿状结构与该第一齿状结构啮合互动,该第四齿状结构与该第二齿状结构啮合互动,将轴向动作转换为径向动作,从而使该第一径向连动件带动该第二壳体以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复滑动;借此使其中一个壳座的两个壳体伸展作动,并在该壳座内搭配滑移机构的连接件、轴向/转向驱动件、转向传动件以及径向连动件,以在薄型化壳座内的有限空间中相互牵引,达到折叠补偿长度差的效果,还能有效薄型化该壳座及其内部滑移机构的整体并简化其使用零件。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另一个实施例也为一种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其分别连接一个壳座,该转轴模块与各该壳座的同一侧安装有挠性显示器,使该挠性显示器随着该两个壳座相对翻转成折叠状或是不折叠状;其中一个壳座包含有可相对滑动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该转轴模块包括:基座,其具有第一轴部,该第一轴部间隔排列有多个第一弧形导沟;以及第一滑移机构,其包含:第一连接件,其相对两端部分别枢接该第一轴部与连接该第一壳体;第一转向驱动件,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转向驱动件的两端分别形成齿状结构和第一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具有多个齿以可相对导引的方式沿着各自对应的第一弧形导沟移动,并随着转动动作接续使至少一个齿进出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弧形导沟;第一径向连动件,其以可相对径向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径向连动件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一径向连动件的两端部之间还具有第二齿状结构;以及第一转向传动件,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转向传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三齿状结构和第四齿状结构,该第三齿状结构与该第一齿状结构啮合互动,该第四齿状结构与该第二齿状结构啮合互动,将旋转动作转换为径向动作,从而使该第一径向连动件带动该第二壳体以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往复滑动;同样达到折叠补偿长度差、薄型化该壳座与其内部滑移机构的整体、并简化其使用零件的效果。

  实施时,该另一个壳座包含有可相对滑动的第三壳体及第四壳体,分别与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形成相对应的结构,并相对称设置于该转轴模块的两端;该基座更具有第二轴部,该第二轴部平行该第一轴部且设有第二弧形导沟或是间隔排列有多个第二弧形导沟;该转轴模块还包括第二滑移机构,其与该第一滑移机构形成相对应的结构,并对称设置于该基座的相对两端;借此使各该壳座均通过相互衔接的两个壳体伸缩作动,再使各自内部搭配滑移机构,促进这两个滑移机构搭配各自壳座伸缩效果以达到折叠补偿长度差的效果,亦能有效薄型化整体并简化其使用零件。

  实施时,在该第一壳体往该第二壳体的方向延伸出一个侧边导杆,对应于该第二壳体处则设有至少一个凹口和至少一个限位柱,供该至少一个侧边导杆通过该至少一个凹口后,再通过该至少一个限位柱与壳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该第一径向连动件与该侧边导杆的对应面分别设有限位槽和挡块,该挡块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限位槽中;进一步地,在该第三壳体往该第四壳体的方向延伸出至少一个侧边导杆,对应于该第四壳体处则设有至少一个凹口和至少一个限位柱,供该至少一个侧边导杆通过该至少一个凹口后,再通过该至少一个限位柱与壳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该第二径向连动件与该侧边导杆的相对面设有限位槽和挡块,该挡块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限位槽中;借此在一个或两个薄型化壳座的两个壳体之间形成侧边导引结构,在折叠补偿长度差时用以稳定位移动作,并通过该侧边导引结构界定补偿路径的位移范围。

  实施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分别在各自的端边形成可相对应接合的第一阶级部和第二阶级部,该第一阶级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长凸肋,该第二阶级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长凸条,该些长凸肋与该些长凸条交错对接且可相互导引;更进一步在该第三壳体与该第四壳体分别在各自的端边形成可相对应接合的第三阶级部和第四阶级部,该第三阶级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长凸肋,该第四阶级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长凸条,该些长凸肋与该些长凸条交错对接且可相互导引;借此将一个或两个薄型化壳座的两个壳体的对接端边分别形成端边导引结构,有助于折叠补偿长度差时用以增加动作的稳定性。

  实施时,该基座内还容置有定位及扭力单元,其包含一个第一连接轴、彼此平行的两个连接支架、至少一个轴向弹力件以及一个弹性扣片,该第一连接轴与该第一连接件同动且依序穿过连接支架的一个端部、该至少一个轴向弹力件、另一个连接支架的一个端部以及该弹性扣片,该第一连接轴结合有第一凸轮,该连接支架该端部与该第一凸轮的接触面分别形成可相互推压与接合的定位凹槽和凸块;进一步地,使该定位及扭力单元包含第二连接轴、至少一个轴向弹力件以及一个弹性扣片,该第二连接轴与该第二连接件同动且依序穿过连接支架的另一个端部、该至少一个轴向弹力件、另一个连接支架的另一个端部以及该弹性扣片,该第二连接轴结合有第二凸轮,该连接支架另一个端部与该第二凸轮的接触面分别形成可相互推压与接合的定位凹槽和凸块;借此可辅助支撑整体以维持定位在展平状或折叠状的姿态。

  实施时,该两个壳座之间进一步设有延伸基座及容置于该延伸基座内的至少一个枢纽器,还在该延伸基座的轴向侧设有第一限位槽,对应于该第一连接件的该端部的轴向侧壁面进一步设有第一凸块,经由该至少一个枢纽器所包含的第一轴枢接该第一连接件的该端部,使该第一轴同轴于该基座的第一轴部,让该第一凸块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限位槽中,该延伸基座还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部,以局部遮蔽各该连接件的该端部以及遮蔽彼此间的缝隙;进一步地,还在该延伸基座的轴向侧设有第二限位槽,对应于该第二连接件的该端部的轴向侧壁面进一步设有第二凸块,经由该至少一个枢纽器所包含的第二轴枢接该第二连接件的该端部,使该第二轴同轴于该基座的第二轴部,让该第二凸块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二限位槽中;借此限制一个或两个壳座的相对翻转范围,并兼具支撑及美观的功效。

  实施时,该第一连接件的该端部的相对轴向侧进一步轴向延伸有第一遮罩,该第一遮罩包覆该第一轴部并具有径向开口以露出该第一弧形导沟;进一步地,该第二连接件的该端部的相对轴向侧进一步轴向延伸有第二遮罩,该第二遮罩包覆该第二轴部并具有径向开口以露出该第二弧形导沟;借此保护该基座的一个或两个轴部并兼具有美观效果。

  实施时,该第一壳体还具有至少一个容置凹槽,该第一径向连动件的该端部还容置有径向弹力件,其一个端部露出该第一径向连动件的该端部并触及该至少一个容置凹槽的壁面;进一步地,该第三壳体还具有至少一个容置凹槽,该第二径向连动件的该端部还容置有径向弹力件,其一个端部露出该第二径向连动件的该端部并触及该至少一个容置凹槽的壁面;借此降低来自各零组件之间的间隙所造成的松动或是不确实滑移到位等影响,使第一及/或第二滑移机构的各零组件的动作确实移动到位,以促进折叠补偿长度差的效果。

  实施时,使该第一壳体、第三壳体、该基座和该延伸基座的同一侧分别与该挠性显示器之间进一步设有黏着层,该黏着层包含有第一黏着区、第二黏着区和第三黏着区,该第一黏着区铺设在该第二壳体盖板的局部部位,该第二黏着区铺设在该第四壳体盖板的局部部位,该第三黏着区作为辅助可选择性地铺设在该基座和该延伸基座的中间部位;借此使该挠性显示器能够随着各该壳座的活动壳体而不会随意浮动。

  为便于对本发明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轴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将该转轴模块、两个壳座及延伸基座组合,并将该挠性显示器和黏着层拆离以便于示意)。

  图2是将图1的转轴模块连同延伸基座拆离该两个壳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进一步为图2的转轴模块与延伸基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展平状态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中去除各该壳座与延伸基座的盖板并将该基座采用虚拟线表示以便于示意)。

  图5为本发明在折叠状态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中去除该壳座的盖板并将该基座采用虚拟线表示以便于示意)。

  图6为本发明在展平状态的其中一个壳座的端边导引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端边导引结构在折叠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的本发明组合后在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轴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在展平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中去除各该壳座与延伸基座的盖板并将第一、第二连接件采用虚拟线表示以便于示意)。

  附图标记列表

  转轴模块 1、1′

  第一壳体 11容置凹槽 111

  侧边导杆 112 挡块 113

  第一阶级部 114 长凸肋 115

  壳内凸柱 116

  第二壳体 12凹口 121

  限位柱 122 台阶 123

  第二阶级部 124 长凸条 125

  第三壳体 13容置凹槽 131

  侧边导杆 132 挡块 133

  第三阶级部 134 长凸肋 135

  壳内凸柱 136

  第四壳体 14凹口 141

  限位柱 142 台阶 143

  第四阶级部 144 长凸条 145

  基座 2 第一轴部 21

  第二轴部 22第一弧形导沟 23

  第二弧形导沟 24容置部 25

  第一滑移机构 3a、3a′第二滑移机构 3b、3b′

  第一连接件 31a 第二连动件 31b

  第一凸块 311 第二凸块 312

  第一遮罩 313 第二遮罩 314

  第一轴向驱动件 32a 第二轴向驱动件 32b

  第一转向驱动件 32a′第二转向驱动件 32b′

  连动凸部 321 第一齿状结构 322、322′

  齿状结构 321′轴向长导孔 323

  第一径向连动件 33a 第二径向连动件 33b

  连接部 331 第二齿状结构 332

  限位槽 333 定位凹槽 334

  径向弹力件 335

  第一转向传动件 34a、34a′第二转向传动件 34b、34b′

  支柱 341 板体 342

  第三齿状结构 343、343′第四齿状结构 344

  弧形导孔 345 止挡面 346

  延伸基座 4

  座体 41第一限位槽 411

  第二限位槽 412 安装槽 413

  盖板 42轴向延伸部 421

  通道 43枢纽器 5

  第一轴 51第二轴 52

  第一齿轮 531 第二齿轮 532

  中间齿轮 533 扭力单元 54

  连接单元 55、56 定位及扭力单元 6

  第一连接轴 61第一凸轮 611

  第二连接轴 62第二凸轮 621

  连接支架 63、64 轴向弹力件 65、66

  弹性扣片 67、68 黏着层 7

  第一黏着区 71第二黏着区 72

  第三黏着区 73挠性显示器 F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转轴模块1的第一实施例,该转轴模块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壳座,在该转轴模块1与各该壳座的同一侧安装有挠性显示器F,使该挠性显示器F能够随着该两个壳座相对翻转成折叠状或不折叠状;该转轴模块1包括有基座2、第一滑移机构3a以及第二滑移机构3b,该第一滑移机构3a连接一个壳座,该第二滑移机构3b连接另一个壳座,该第一滑移机构3a与该第二滑移机构3b形成相对应的结构,并对称设置于该基座2的相对两端,该两个壳座之间进一步设有延伸基座4及至少一个枢纽器5,该至少一个枢纽器5设置于该延伸基座4座体41内的至少一个安装部413,该基座2内还容纳有定位及扭力单元6,因此,经由该第一滑移机构3a的一个端部(为其所包含第一连接件31a的一个端部)以及该第二滑移机构3b的一个端部(为其所包含第二连动件31b的一个端部)分别枢接该至少一个枢纽器5所包含的第一轴51和第二轴52,该第一轴51同轴且穿设该基座2一个轴向侧的第一轴部21,该第二轴52同轴且穿设该基座2一个轴向侧的第二轴部22,进而分别轴接该定位及扭力单元6所包含的一个第一连接轴61和一个第二连接轴62,作为该转轴模块1的两个主要旋转中心轴线。

  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在该两个壳座中,一个壳座包含有第一壳体11及可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1滑动的第二壳体12,另一个壳座包含有第三壳体13及可相对于该第三壳体13滑动的第四壳体14,分别与该第一壳体11和该第二壳体12形成相对应的结构,并相对称设置于该转轴模块1的两端,通过将该两个壳座均以两个壳体相互接合而成,产生伸缩位移的动作以配合补偿该挠性显示器F在弯折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度差异;又由于在各该径向连动件分别是衔接各该壳座的两个壳体,也是影响补偿作用中的零组件之一,需要在运作过程中确实滑移到位,并稳定补偿位移时的动作,本发明在该第一壳体11往该第二壳体12的方向以及该第三壳体13往该第四壳体14的方向分别延伸出至少一个侧边导杆112、132,对应于该第二壳体12处以及对应于该第四壳体14处则均设有至少一个凹口121、141和至少一个限位柱122、142,供各该至少一个侧边导杆112、132分别通过各自的至少一个凹口121、141后,再分别通过各自的至少一个限位柱122、142与各壳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使各该至少一个侧边导杆112、132能够被夹持限位,借此在该两个壳座中分别形成侧边导引结构,在补偿折叠长度差时用以稳定动作,各该第一径向连动件33a、33b与各该侧边导杆112、132的相对面均设有限位槽333和挡块113、133,各该挡块113、133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限位于各自的限位槽333中,以界定补偿折叠长度差的范围。

  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该第一壳体11与该第二壳体12分别在各自的端边形成可相对应接合的第一阶级部114和第二阶级部124,该第三壳体13与该第四壳体14分别在各自的端边形成可相对应接合的第三阶级部134和第四阶级部144,该第一阶级部114和该第三阶级部134均并排设置有多个长凸肋115、135,该第二阶级部124和该第四阶级部144均并排设置有多个长凸条125、145,该些长凸肋115、135与该些长凸条125、145交错对接且可相互导引,借此将各该壳座的两个壳体的对接端边分别形成端边导引结构,在补偿折叠长度差时用以增加动作的稳定性。

  在该基座2方面,该第一轴部21和该第二轴部22相互平行在该基座2的轴向侧,该第一轴部21设有第一弧形导沟23,该第二轴部21设有第二弧形导沟24,在该基座2的相对轴向侧还凹设有容置部25,供纳入整个定位及扭力单元6,该定位及扭力单元6除了包含有该第一连接轴61和该第二连接轴62之外,还包含有两个连接支架63、64、至少两个轴向弹力件65、66以及两个弹性扣片67、68,该第一、第二连接轴61、62相互平行且分别穿过连接支架63两端部的轴孔,接续分别套接该至少一个轴向弹力件65、66,再穿过另一个连接支架64两端部的轴孔后,分别被一个弹性扣片67、68扣住,其中,该第一连接轴61结合有第一凸轮611,该第二连接轴62结合有第二凸轮621,该连接支架63与该第一、第二凸轮611、621的接触面分别形成可相互推压与接合的定位凹槽和凸块。

  在该延伸基座4方面,其包含有座体41及覆盖该座体41的盖板42,方便于制造及组装,使彼此间形成通道43以供至少一个电讯线路通过,让该两个壳座内的电路模块能够电性连接,该延伸基座4座体41的轴向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411和第二限位槽412,对应于该第一连接件31a的该端部的一轴向侧壁面进一步设有第一凸块311,使该第一凸块311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限位槽411中,将该第一连接件31a的转动范围被限制在该第一限位槽411的相对两槽壁面之间,又在对应于该第二连接件31b的该端部的轴向侧壁面进一步设有第二凸块312,使该第二凸块312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二限位槽412中,将该第二连接件31b的转动范围被限制在该第二限位槽412的相对两槽壁面之间;另一个方面,在该第一连接件31a的该端部的相对轴向侧进一步轴向延伸有第一遮罩313,该第一遮罩313包覆该第一轴部21并具有径向开口以露出该第一弧形导沟23,该第二连接件31b的该端部的相对轴向侧进一步轴向延伸有第二遮罩314,该第二遮罩314包覆该第二轴部22并具有径向开口以露出该第二弧形导沟24;而该延伸基座4的盖板42还具有轴向延伸部421,以局部遮蔽该第一连接件31a的该端部、该第二连接件31b的该端部以及遮蔽这两者之间的缝隙,并使该基座2、该延伸基座4和该第一、第二连接件31a、31b的该端部在同一侧形成完整的外型轮廓,借此用以支撑该处的挠性显示器F且供其部位伏贴,又能提升整体美观。

  在枢纽器方面,该至少一个枢纽器5进一步包含有第一轴51、第二轴52、第一齿轮531、第二齿轮532、至少一个中间齿轮533、多个扭力单元54、多个连接单元55、56,该第一齿轮531同轴结合于该第一轴51,该第二齿轮532同轴结合于该第二轴52,该至少一个中间齿轮533位于该第一齿轮531及第二齿轮532之间,形成啮合同动,该第一轴51、第二轴52和该至少一个中间齿轮533的旋转轴心线形成平行,且该第一轴51、第二轴52和该至少一个中间齿轮533分别穿设多个扭力单元54及多个连接单元55、56,利于组合稳定,进而提供同步转动及产生扭力的功效,该至少一个枢纽器5通过其中的连接单元56锁固于该至少一个安装部413中,而该第一轴51和第二轴52分别通过该第一限位槽411和第二限位槽412,以各自轴接并穿过该第一连接件31a的该端部轴孔和该第二连接件31b的该端部轴孔,但不限于此,该第一、第二轴51、52也能分别与该第一、第二连接件31a、31b的该端部结合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再分别同轴于该基座2的第一轴部21和第二轴部23。

  在该第一滑移机构3a方面,其除了包含有第一连接件31a之外,还包含有第一轴向驱动件32a、第一径向连动件33a以及第一转向传动件34a;其中,该第一连接件31a的一个端部是被该第一轴51穿设以枢接于该第一轴部21,该第一连接件31a的相对端部连接并固定在该第一壳体11的一侧内壁;该第一轴向驱动件32a的径向侧延伸出连动凸部321,以导入该第一弧形导沟23中,并在该第一轴向驱动件32a的相对径向侧则线性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一齿状结构322;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包含有板体342及作为该板体342之旋转中心的支柱341,该支柱341可结合于该板体342或结合于该第一壳体11,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是以该支柱341枢接并定位于该第一壳体11的该侧内壁,并将该旋转中心至该板体两端部分别形成相异的两个半径,使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板体342的一个端部周侧沿着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三齿状结构343,并使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板体342的另一个端部周侧沿着另一个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四齿状结构344;该第一径向连动件33a的一个端部可相对移动并限位于该第一壳体11内,该第一径向连动件33a的该端部还容置有径向弹力件335,其一个端部露出该第一径向连动件33a的该端部并触及该第一壳体11所具有至少一个容置凹槽111的壁面,以防轻易松脱,降低间隙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该第一径向连动件33a的另一个端部为连接部331以伸入该第二壳体12内并连接于其板体,而在该第一径向驱动件32a两端部之间的轴向侧线性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二齿状结构332。

  在该第二滑移机构3b方面,其除了包含有第二连接件31b之外,还包含有第二轴向驱动件32b、第二径向连动件33b以及第二转向传动件34b;其中,该第二连接件31b的一个端部是被该第二轴52穿设以枢接于该第二轴部22,该第二连接件31b的相对端部连接并固定在该第三壳体13的一侧内壁,使该第二连接件31b与该第一连接件31a成为相对应的结构;该第二轴向驱动件32b的径向侧同样延伸出连动凸部321,以导入该第二弧形导沟24中,并在该第二轴向驱动件32b的相对径向侧也线性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一齿状结构322,使该第二轴向驱动件32b与该第一轴向驱动件32a成为相对应的结构;至于该第二转向传动件34b与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b同样成为相对应的结构,也包含有一板体342及作为该板体342之旋转中心的一支柱341,该支柱341可结合于该板体342或结合于该第三壳体13,该第二转向传动件34b同样是以该支柱341枢接并定位于该第三壳体13的该侧内壁,并将该旋转中心至该板体两端部分别形成相异的两个半径,使该第二转向传动件34b板体342的一个端部周侧沿着一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三齿状结构343,并使该第二转向传动件34b板体342的另一个端部周侧沿着另一个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四齿状结构344;至于该第二径向连动件33b与该第一径向连动件33a同样成为相对应的结构,该第二径向连动件33b的一个端部可相对移动并限位于该第三壳体13内,该第二径向连动件33b的该端部也容置有径向弹力件335,其一个端部露出该第二径向连动件33b的该端部并触及该第三壳体13所具有至少一个容置凹槽131的壁面,以防轻易松脱,降低间隙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该第二径向连动件33b的另一个端部为连接部331以伸入该第四壳体14内并连接于其板体,而在该第二径向驱动件32b两端部之间的轴向侧线性排列有多个齿以形成第二齿状结构332;借此使该第二转向传动件的34b两端部的第三齿状结构343和第四齿状结构344分别与该第一齿状结构322和该第二齿状结构332啮合互动,将轴向动作转换为径向动作,同样使该第二径向连动件33b带动该第四壳体14以相对于该第三壳体13往复滑动。

  在上述两个滑移机构3a、3b中,为了限制滑动位移范围并在薄型化壳体内的有限空间中进行稳定动作,该第一壳体11和该第三壳体13的内壁面分别垂直突起有多个壳内凸柱116、136,其中,该第一壳体11的两个壳内凸柱116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限位在该第一轴向驱动件32a所设有的两个轴向长导孔323中,使该第一轴向驱动件32a可往复轴向移动于该第一轴部21与该第一壳体11之间,让该第一轴向驱动件32a的连动凸部321以可相对导引的方式往复移动于该第一弧形导沟23,该第一壳体11的另外两个壳内凸柱116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限位在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所设有的两个弧形导孔345中,该第三壳体13的两个壳内凸柱136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限位在该第二轴向驱动件32b所设有的两个轴向长导孔323中,使该第二轴向驱动件32b可往复轴向移动于该第二轴部24与该第三壳体13之间,让该第二轴向驱动件32b的连动凸部321以可相对导引的方式往复移动于该第二弧形导沟24,该第三壳体13的另外两个壳内凸柱136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限位在该第二转向传动件34a所设有的两个弧形导孔345中,该第二壳体12和该第四壳体14的内壁面分别突起有台阶123、143,各该台阶123、143相邻各该凹口121、141,并可进一步在该第一、第二转向传动件34a、34b的对应端边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止挡面,在各该壳座的两个壳体相互伸长而使整体展平或是相互缩短而使整体折叠后,让各该至少一个止挡面分别与该台阶123、143形成止挡。

  如此在该两个壳座相对张开的过程中,这两个连接件的该端部分别与该延伸基座4的该轴向侧形成相对转动,也会同步分别与该基座2的两个轴部形成相对转动,使第一、第二轴向驱动件32a、32b的连动凸部321分别沿着第一、第二轴部21、22的弧形导沟被导引移动,经由第一、第二转向传动件34a、34b的第三齿状结构343与该第一齿状结构322啮合互动,以及该第四齿状结构344与该第二齿状结构332啮合互动,将轴向动作转换为径向动作,从而使该第一、第二径向连动件33a、33b分别同步带动该第二、第四壳体12、14以相对于该第一、第三壳体11、13往复滑动,直至第一、第二凸块311、312分别在第一、第二限位槽的侧槽壁形成止挡,更可进一步通过该第一、第二转向传动件34a、34b的其中一个止挡面分别止挡于各该台阶123、143的侧壁,此时该第一、第二凸轮611、621的凸块分别进入该连接支架63所对应的各该定位凹槽中,形成定位作用,支撑折叠式装置整体以维持定位在展平状的姿态;反之,在该两个壳座相对闭合的过程中,该第一、第二凸轮611、621的凸块分别导出该连接支架63所对应的各该定位凹槽中,而各该滑移机构的其他构件的动作均反向运动,直至第一、第二凸块311、312分别止挡在这两个限位槽的相对侧槽壁,在这过程中更可进一步通过该第一、第二转向传动件34a、34b的其中另一个止挡面分别止挡于各该台阶123、143的该侧壁,此时该第一、第二凸轮611、621的凸块分别进入该连接支架63的其他定位凹槽中,亦形成定位作用,同样用于支撑折叠式装置整体以维持定位在折叠状的姿态。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转轴模块1′的第二实施例,是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和第二转向驱动件32b′替代上述第一轴向驱动件32a和第二轴向驱动件32b实施,以有别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转轴模块1,使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基座2的第一轴部21和第二轴部22分别间隔排列有多个第一弧形导沟23和多个第二弧形导沟24,而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和该第二转向驱动件32b′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一壳体11和第三壳体13,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的两端以及该第二转向驱动件32b′的两端均分别形成齿状结构321′和第一齿状结构322′,各该齿状结构321′均具有多个齿以可相对导引的方式沿着各自对应的第一弧形导沟23移动及沿着各自对应的第二弧形导沟24移动,并随着转动动作接续使各自的至少一个齿进出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弧形导沟23和至少一个第二弧形导沟24;如此在各该第三齿状结构343与各该第一齿状结构322′啮合互动,且各该第四齿状结构344与各该第二齿状结构332啮合互动,将旋转动作转换为径向动作,从而使各该径向连动件带动该第二、第四壳体12、14分别以相对于该第一、第三壳体11、13往复滑动。

  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于该第二转向驱动件32b′与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形成相对应的结构,该第二转向传动件34b′和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形成相对应的结构,则分别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和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作为代表说明,其中,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和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均是将该旋转中心至该板体两端部分别形成相异的两个半径,使该齿状结构321′是将多个齿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在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的一个端部周侧,该第一齿状结构322′是将多个齿沿着另一个圆周方向排列于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的另一个端部周侧,该第三齿状结构343是以多个齿环状排列于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的支柱341周侧,该第四齿状结构344是以多个齿沿着另一个圆周方向排列于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的另一个端部周侧,该第一、第三壳体11、13的容置凹槽111、131内形成对应的阶梯状,以让该第一转向驱动件32a′的第一齿状结构322′在有限的薄型化空间中,通过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的板体342以啮合于该第一转向传动件34a′支柱341处的第三齿状结构343,更可进一步利用这两个转向传动件两侧的止挡面,在展平状或是折叠状时,分别与各该至少一个容置凹槽111、131和各该台阶123、143的侧壁形成止挡;另外,对于其他组成结构,因为相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则不再赘述。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为了使该挠性显示器F能够随着各该活动壳体而不会随意浮动,再如图1所示,使该第一壳体11、第三壳体13、该基座2和该延伸基座4的同一侧分别与该挠性显示器F之间进一步设有黏着层7,该黏着层7包含有第一黏着区71、第二黏着区72和第三黏着区73,该第一黏着区71铺设在该第二壳体12盖板的局部部位(避开第二阶级部124),该第二黏着区72铺设在该第四壳体14盖板的局部部位(避开第四阶级部144),该第三黏着区73作为辅助可选择性地铺设在该基座2和该延伸基座4的中间部位,让这三个黏着区分别黏接该挠性显示器F的对应区域。

  综上,本发明的优点是经由基座轴部的弧形导沟来导引该滑移机构的轴向驱动件或该转向驱动件的连动凸部,再加上转向传动件和径向连动件,以形成齿轮同动模块,进一步可简化使用零件以降低生产成本,再搭配各壳座的两个壳体间分别形成端边导引结构和侧边导引结构,还能协同稳定补偿长度差的效果,除了能分担负荷之外,亦有助于缩减体积并降低厚度,并可有效薄型化折叠长度差补偿机构的整体,使在整体弯折时,能让该挠性显示器的中间部位在外露时具有小尺寸的弯曲曲率,而在整体展平时,又能对挠性显示器的展平状中间部位形成稳定支撑。

  本发明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阐述了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构造特征,任何该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下,任何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改皆是可能的,且皆为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所涵盖。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