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调节控制> 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独创技术14531字

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

2021-03-09 15:40:47

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控制装置,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温度进行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够被调节而回到工艺所要求的数值范围内,温控装置根据环境变化而进行判断,进行温度调解,来保证温度的恒定,多用于制造业。

  现有的自动化温控装置主要通过换热液的方式从而实现温控,确保温控罐的温度维持在一个水平上。但是实际使用中此类方法存在不足:首先部分温控罐体积较大,换热液需要换热的面积也会随之增大,这样会导致温控罐上方和下方存在温差,温控效率不高,保温性能减弱;此外,现有温控通过传感器反馈罐内温度进行温度控制,部分存储物存在腐蚀性,会对传感器造成永久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包括温控罐,贯穿设置于温控罐内部的进液管。所述温控罐包括设置于温控罐上端的进料口,设置于温控罐下端的出料口,内置于温控罐内部的温控腔。

  所述进液管有三条,所述进液管包括设置于温控腔上部的第一进液管、设置于温控腔中部的第二进液管、设置于温控腔下部的第三进液管、用于控制进液管流量的恒温恒湿控制板。

  所述第一进液管包括设置于温控罐外部的第一进液段、第一出液段,连接第一进液段及第一出液段的第一螺旋管段。

  所述第一进液段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液管第一阀门、第一液压泵、第一换热器、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出液段设置有出液管第一阀门。

  所述第一螺旋管段与第一进液段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螺旋管段与第一出液段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与第一液压泵相连,出口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水进水管和第一冷却水排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管上设置有冷却水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冷却水排水管设置有冷却水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进液管包括设置于温控罐外部的第二进液段、第二出液段,连接第二进液段及第二出液段的第二螺旋管段。

  所述第二进液段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液管第二阀门、第二液压泵、第二换热器、第二流量调节阀。

  所述第二出液段设置有出液管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螺旋管段与第二进液段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螺旋管段与第二出液段沿连接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与第二液压泵相连,出口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水进水管和第二冷却水排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水进水管上设置有冷却水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冷却水排水管设置有冷却水第四阀门。

  所述第三进液管包括设置于温控罐外部的第三进液段、第三出液段,连接第三进液段及第三出液段的第三螺旋管段。

  所述第三进液段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液管第三阀门、第三液压泵、第三换热器、第三流量调节阀。

  所述第三出液段设置有出液管第三阀门。

  所述第三螺旋管段与第三进液段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螺旋管段与第三出液段沿连接处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与第三液压泵相连,出口与第三流量调节阀相连;所述第三换热器内部设置有第三冷却水进水管和第三冷却水排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水进水管上设置有冷却水第五阀门,所述第二冷却水排水管设置有冷却水第六阀门。

  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调节阀均与恒温恒湿控制板相连,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调节阀受恒温恒湿控制板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管段设置于温控腔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温控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管段设置于温控腔内;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温控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旋管段设置于温控腔内;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温控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均采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该自动化温控装置,配有相互独立的进液管,且进液管均配有热交换器调节温度,确保大型保温罐体的温度分布更平均;不仅如此,温度传感器均采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所述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耐腐蚀,耐高温,防止部分存储物对传感器进行破坏,通过测量进液段和出液段的液体温度来确定换热液的温度及流速,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成本,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中:100-温控罐,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温控腔,200-第一进液管,201-第一进液段,202-第一螺旋管段,203-第一出液段,204-进液管第一阀门,205-第一液压泵,206-第一换热器,207-第一流量调节阀,208-第一温度传感器,209-第二温度传感器,210-出液管第一阀门,300-第二进液管,301-第二进液段,302-第二螺旋管段,303-第二出液段,304-进液管第二阀门,305-第二液压泵,306-第二换热器,307-第二流量调节阀,308-第三温度传感器,309-第四温度传感器,310-出液管第二阀门,400-第三进液管,401-第三进液段,402-第三螺旋管段,403-第三出液段,404-进液管第三阀门,405-第三液压泵,406-第三换热器,407-第三流量调节阀,408-第五温度传感器,409-第六温度传感器,410-出液管第三阀门,501-第一冷却水进水管,502-第一冷却水排水管,503-冷却水第一阀门,504-冷却水第二阀门,601-第二冷却水进水管,602-第二冷却水排水管,603-冷却水第三阀门,604-冷却水第四阀门,701-第三冷却水进水管,702-第三冷却水排水管,703-冷却水第五阀门,704-冷却水第六阀门,800-恒温恒湿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包括温控罐100,贯穿设置于温控罐100内部的进液管。

  所述温控罐100包括设置于温控罐100上端的进料口101,设置于温控罐100下端的出料口102,内置于温控罐100内部的温控腔103。

  所述进液管有三条,所述进液管包括设置于温控腔103上部的第一进液管200、设置于温控腔103中部的第二进液管300、设置于温控腔103下部的第三进液管400、用于控制进液管流量的恒温恒湿控制板800。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进液管200包括设置于温控罐100外部的第一进液段201、第一出液段203,连接第一进液段201及第一出液段203的第一螺旋管段202。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管段202设置于温控腔103内。所述第一进液段201、第一螺旋管段202、第一出液段203内均用于换热液体的流通。

  所述第一进液段201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液管第一阀门204、第一液压泵205、第一换热器206、第一流量调节阀207。所述第一出液段203设置有出液管第一阀门210。

  所述第一螺旋管段202与第一进液段201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8,所述第一螺旋管段202与第一出液段203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9。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8,第二温度传感器209设置于温控腔103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8用于检测第一进液管200内换热液体的初始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9用于检测第一进液管200内换热液体的结束温度。

  所述第一换热器206的入口与第一液压泵205相连,出口与第一流量调节阀207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206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水进水管501和第一冷却水排水管502;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管501上设置有冷却水第一阀门503,所述第一冷却水排水管502设置有冷却水第二阀门504。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进液管300包括设置于温控罐100外部的第二进液段301、第二出液段303,连接第二进液段301及第二出液段303的第二螺旋管段302。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管段302设置于温控腔103内。所述第二进液段301、第二螺旋管段302、第二出液段303内均用于换热液体的流通。

  所述第二进液段301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液管第二阀门304、第二液压泵305、第二换热器306、第二流量调节阀307。

  所述第二出液段303设置有出液管第二阀门310。

  所述第二螺旋管段302与第二进液段301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308,所述第二螺旋管段302与第二出液段303沿连接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309。优选的,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308,第四温度传感器309设置于温控腔103内。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308用于检测第二进液管300内换热液体的初始温度,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309用于检测第二进液管300内换热液体的结束温度。

  所述第二换热器306的入口与第二液压泵305相连,出口与第二流量调节阀307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306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水进水管601和第二冷却水排水管602;所述第二冷却水进水管601上设置有冷却水第三阀门603,所述第二冷却水排水管602设置有冷却水第四阀门604。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三进液管400包括设置于温控罐100外部的第三进液段401、第三出液段403,连接第三进液段401及第三出液段403的第三螺旋管段402。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旋管段402设置于温控腔103内。所述第三进液段401、第三螺旋管段402、第三出液段403内均用于换热液体的流通。

  所述第三进液段401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液管第三阀门404、第三液压泵405、第三换热器406、第三流量调节阀407。所述第三出液段403设置有出液管第三阀门410。

  所述第三螺旋管段402与第三进液段401沿连接处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408,所述第三螺旋管段402与第三出液段403沿连接处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409。优选的,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408,第六温度传感器409设置于温控腔103内。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408用于检测第三进液管400内换热液体的初始温度,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409用于检测第三进液管400内换热液体的结束温度。

  所述第三换热器406的入口与第三液压泵405相连,出口与第三流量调节阀407相连;所述第三换热器406内部设置有第三冷却水进水管701和第三冷却水排水管702;所述第二冷却水进水管601上设置有冷却水第五阀门703,所述第二冷却水排水管602设置有冷却水第六阀门704。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8,第二温度传感器209,第三温度传感器308,第四温度传感器309,第五温度传感器408,第六温度传感器409均采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所述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耐腐蚀,耐高温,防止部分存储物对传感器进行破坏。

  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07,第二流量调节阀307,第三流量调节阀407均与恒温恒湿控制板800相连,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07,第二流量调节阀307,第三流量调节阀407受恒温恒湿控制板800控制,所述恒温恒湿控制板800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207,第二流量调节阀307,第三流量调节阀407的开关控制调节温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共设置三个进液管,每个进液管相互独立,实施方式类似,以第一进液管200为例,第一温度传感器208用于检测检测进入第一进液段201的换热液温度,换热液通过第一液压泵205压入第一进液段201并通过进液管第一阀门204控制流量。第二温度传感器209设在第一出液段203且被配置为检测换热后的排出管内换热液体的温度,通过将进液段与出液段的温度差传送给恒温恒湿控制板800,本发明便可计算出温控罐内各段的温度并调节换热液的进液温度。如需调节换热液的温度,恒温恒湿控制板800可通过控制第一换热器206的第一冷却水进水管501流量实现温度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种自动化温控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