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医学兽医>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独创技术11097字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

2021-04-25 19:15:49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烧烫伤在生活、工作或战争中十分常见,其通常是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电能、化学物质、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组织的损伤。烧烫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的范围和深度,以烧烫伤深度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烧伤烫伤病人的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特别是面颈间深度烧伤住往导致严重毁形,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精神的双重伤害,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医理论认为:保持伤口创面的温度在37℃,为创面愈合提供最好的环境,此温度不刺激伤口及周围组织,在肉芽组织形成期可促进各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而寒冷的温度影响伤口部位的血液循环,也会影响伤口愈合。

  当前在医疗领域,对烧伤患者的患处通常采取在患处贴药膏的方式,但要使药膏的药效达到最佳,需要使药膏处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通常烧伤患者在白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处于不同的环境温度,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寒冷的气温可能导致疗伤药物的使用效果降低,使伤口难以快速有效愈合。

  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带有温度控制的烧伤护理装置,使疗伤药效达到最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包括温控部件、本体和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部件包括可充电锂离子电池、ARM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片和包覆层,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为纽扣式结构,输出电压为5伏,外接 USB接口,在电量不足时,可进行充电,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输出端与ARM处理器电连接,向ARM处理器供电,ARM处理器一端与电加热片连接,为电加热片提供电能,所述电加热片为碳纤维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之所以电加热片选用网状排布的碳纤维丝结构,这是因为此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升温迅速:2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37℃,满足使用要求;

  2.电热转换效率高:碳纤维的电热转化率比金属丝等加热片高30%多,热效率高达99.9%,电热转换效率高,节能环保;

  3.使用寿命长:碳纤维耐性好,作为发热丝的使用寿命比一般金属发热丝长5~10倍,且碳纤维的强度比金属丝高6~10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折断,即使意外有若干碳纤维折断,由于是网状排布,不会影响整体导热,且折断部位一端表面温度在37℃,不容易起弧,从而有效杜绝局部过热而发生火灾等事故;

  4.对人体有益:通电加热后,碳纤维加热片能将99.9%的电能转换成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热辐射;

  5.结构具有柔性,具有良好的弯曲,便于与人体贴合。

  电加热片外面具有包覆层,包覆层为防水布料,如此设置,能有效避免汗水或水汽对加热片的影响或损害,降低在使用时漏电的可能,在保护电加热片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包覆层具有良好的柔性,能与烧伤药贴良好的贴合。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传感器,输出端与ARM处理器连接,输入端置于包覆层内,并靠近电加热片,用以实时监控包覆层的温度。

  所述本体为硅橡胶材料,用以容纳温控部件,并为温控部件提供结构支撑。如此选用,是因为硅橡胶无味无毒,不怕高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氧抗老化性以及防霉性和化学稳定性。非常适宜于应用在本装置,能与人体良好的贴合。

  所述固定件为魔术贴,固定于本体的两侧,通过固定件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待固定的物体上。如此选用,利用魔术贴的活动连接方式能在使用本装置时,在固定装置位置的同时,可灵活调节其位置。使本装置连接性更好。

  更优的,所述温控部件通过电加热片加热,将热量通过包覆层传递到与包覆层贴合的待加热体,使待加热体的温度保持在37℃,温度传感器监测待加热体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ARM处理器,在温度超出预设值时,ARM 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通过调用脉冲宽度调制周期参数设置和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宽度参数设置设置周期和占空比,可对电加热片的输入功率进行调整,从而可达到调整温控部件温度的目的。这是因为,中医理论认为:保持伤口创面的温度在37℃,能够为创面愈合提供最好的环境,此温度不刺激伤口及周围组织,在肉芽组织形成期可促进各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而寒冷的温度影响伤口部位的血液循环,也会影响伤口愈合。因此通过温度调控,结合烧伤药贴的疗效,有利于伤口愈合。

  更优的,所述电加热片的横截面与烧伤药贴的横截面相同。

  更优的,所述包覆层端面与烧伤药贴贴合,且包覆层的横截面大于烧伤药贴的横截面。如此,可直接将热量传递到烧伤药贴,有利于烧伤药贴发挥最大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a)具有温度自动调控功能,可使烧伤药贴始终处于人体的适宜温度 37℃,能使烧伤药贴达到最佳疗效;

  b)碳纤维加热片通电加热后,能将99.9%的电能转换成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热辐射;

  c)结构设计合理,可反复使用,在烧伤药贴用完后,本装置可继续在下一个烧伤药贴上使用;

  d)使用方便,固定件为魔术贴结构,通过双面粘贴,可适用于人身任何部位,且装置的松紧程度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如下:

  1—温控部件、2—本体、3—固定件、1-1—可充电式锂离子电池、1-2 —ARM处理器、1-3—温度传感器、1-4—电加热片、1-5—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温控部件1、本体2和固定件3,所述温控部件1如图2所示,包括可充电锂离子电池1-1、ARM处理器1-2、温度传感器1-3、电加热片1-4和包覆层1-5。

  其中可充电锂离子电池1-1选用型号为AH2801,为纽扣式结构,输出电压为5伏,并外接USB接口,在电量不足时,可进行充电。可充电锂离子电池1-1输出端与ARM处理器1-2电连接,向ARM处理器1-2供电。

  所述ARM处理器1-2这里选用型号Cortex-M1,其一端与电加热片1-4 连接,ARM处理器1-2为电加热片1-4提供电能,所述电加热片1-4为碳纤维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其在5伏电压下,可在2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室温25℃加热到37℃,电热转化率高达99.9%,并且强度比金属丝高6~10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折断,即使意外有若干碳纤维折断,由于是网状排布,不会影响整体导热,且折断部位一端表面温度在37℃,不容易起弧,从而有效杜绝局部过热而发生火灾等事故,并且在通电加热后,电加热片 1-4能将99.9%的电能转换成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热辐射,且该结构具有柔性,具有良好的弯曲,便于与人体贴合。

  电加热片1-4外面具有包覆层1-5,包覆层1-5为防水布料,如此设置,能有效避免汗水或水汽对加热片的影响或损害,降低在使用时漏电的可能,在保护电加热片1-4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包覆层1-5具有良好的柔性,能与烧伤药贴4良好的贴合。

  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为热敏电阻传感器,输出端与ARM处理器1-2连接,输入端置于包覆层1-5内,并靠近电加热片1-4,用以实时监控包覆层 1-5的温度。

  更优的,所述温控部件1通过电加热片1-4加热,将热量通过包覆层 1-5传递到与包覆层1-5贴合的待加热体,使待加热体的温度保持在37℃,温度传感器1-3监测待加热体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ARM处理器1-2,在温度高于37℃或者低于37℃时,ARM处理器1-2根据温度传感器1-3反馈的信息,通过调用脉冲宽度调制周期参数设置和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宽度参数设置设置周期和占空比,可对电加热片1-4的输入功率进行调整,从而可达到调整温控部件1温度的目的。

  所述本体2为硅橡胶材料,用以容纳温控部件1,并为温控部件1提供结构支撑。如此选用,是因为硅橡胶无味无毒,不怕高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氧抗老化性以及防霉性和化学稳定性。非常适宜于应用在本装置,能与人体良好的贴合。

  所述固定件3为魔术贴,通过针线缝合于本体2的两侧,利用魔术贴的活动连接方式能在使用本装置时,在固定装置位置的同时,可灵活调节其位置,使本装置连接性更好。

  更优的,所述电加热片1-4的横截面与烧伤药贴4的横截面相同。

  更优的,所述包覆层1-5端面与烧伤药贴4贴合,且包覆层1-5的横截面大于烧伤药贴4的横截面。如此,可直接将热量传递到烧伤药贴4,有利于烧伤药贴4发挥最大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烧伤伤口护理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