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农林畜牧> 用于茶树种植的单株定点埋肥机独创技术32561字

用于茶树种植的单株定点埋肥机

2021-02-05 03:13:36

用于茶树种植的单株定点埋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园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茶树种植的单株定点埋肥机。

  背景技术

  茶树在种植生长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定期施肥,茶树的施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现有的施肥一般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然后将肥料放置于坑内,再将泥土回填覆盖在肥料上。由于茶园的茶树的种植间距一般都在20cm-30cm的范围,人工在用锄头挖坑时,需要多次挥舞锄头,很容易将茶树的枝丫挖断,从而影响茶树的生长,甚至导致茶树的死亡,并且人工挖坑施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茶树施肥设备,其主要在茶树行之间开挖一条深沟,将肥料放置于该深沟内,再将泥土回填至深沟并且填平,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茶树的施肥效率,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现一一指出,第一,开挖的深沟位于茶树行之间,导致肥料无法直达茶树的根部;第二,将肥料大面积放置于深沟内,导致肥料的浪费;第三,开挖深沟的深度难以控制,无法对土层进行精准的施肥。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原理简单可靠,可对每株茶树进行精准施肥并且施肥效率高的背负式单株定点茶树埋肥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理简单可靠,可对每株茶树进行精准施肥并且施肥效率高的背负式单株定点茶树埋肥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树施肥效率低、难以定向精准施肥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茶树种植的单株定点埋肥机,其包括背箱、施肥装置,施肥装置由筒体构件、下钻机构以及触发机构构成,下钻机构设置于筒体构件的下方,触发机构设置于筒体构件与下钻机构之间,下钻机构用于钻坑处理并且其内部包含有蓄积肥料的内腔,背箱内部存放有肥料并且经过筒体构件可将肥料输送至下钻机构的内腔中,触发机构用于促使下钻机构底部打开并且使其内腔中的肥料流出至钻坑中,筒体构件用于茶农双手握持。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筒体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上筒体、下筒体以及可由外力进行驱动绕自身轴向转动的旋转筒,上筒体的上端与背箱的肥料输出端连接接通、下端与下筒体连接接通,上筒体的内径与下筒体的内径相等、上筒体的外径小于下筒体的外径,旋转筒设置成薄壁结构并且其外圆面与上筒体、下筒体的内圆面均转动连接配合,旋转筒的上端延伸至上筒体的中部位置、下端延伸至下筒体的下方,所述上筒体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圆柱形握把,握把设置有两个并且沿上筒体的轴向对称布置,所述的下钻机构与旋转筒的下端同轴固定且连接接通,所述的触发机构设置有旋转筒与下钻机构的连接处并且位于两握把的下方。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下钻机构包括且旋转筒同轴布置的钻筒与圆锥形的钻头,钻筒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薄壁筒体结构,钻筒上端与旋转筒的下端同轴固定且两者连接接通,钻头由固定连接的圆锥与圆台构成,圆锥向下逐渐收窄形成尖锐状、圆台向上逐渐收窄形成圆台状并且圆锥的上端面与圆台的下端面等直径且固定连接,圆锥与圆台连接面所在圆周的直径略大于钻筒的下端开口口径,初始状态下钻头的圆台所在的锥形面与钻筒的下端开口相贴合并且对其进行密封,钻头对钻筒的下端开口进行密封并且使转筒内部形成了可蓄积肥料的内腔。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钻筒的外圆面上螺旋固定绕接设置有等直径的螺旋叶片一,所述钻头中圆锥的外圆面上螺旋固定绕接设置有变直径的螺旋叶片二,螺栓叶片二的螺旋直径向下逐渐减小并且其锥度与圆锥的锥度相等,螺旋叶片一与螺旋叶片二的螺旋方向相同、螺距相等,所述钻筒内同轴活动设置有花键轴,花键轴的下端钻头中圆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端延伸至钻筒的上端开口处,钻筒内还同轴设置有筒状的连接套,连接套的外圆面与钻筒的内圆面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臂,连接臂沿连接套的径向布置,连接臂设置有三个并且沿连接套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连接臂之间形成了落料间隙,连接套套接于花键轴上并且与其构成花键连接配合,花键轴可沿着连接套的轴向进行滑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钻筒上端开口的外圆面上同轴活动套接有可沿着其轴向进行上下滑动的浮动环,浮动环的内圆面上固定设置沿其径向布置的连接横梁,连接横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套接于花键轴的上端并且由螺栓固定连接两者,钻筒上端开设有贯穿钻筒内外的滑槽且滑槽沿钻筒的轴向对称布置,滑槽的槽深方向平行于钻筒轴向、滑槽的槽宽等于连接横梁的宽度,连接横梁与滑槽相配合并且连接横梁可在滑槽内沿其槽深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钻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槽且卡槽位于滑槽的底部,卡槽上卡接设置于与其适配的卡簧,钻筒上活动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卡簧抵触、另一端与浮动环抵触并且复位弹簧的弹力始终驱动浮动环沿着钻筒向上滑动,初始状态下浮动环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旋转筒的下端抵触并且钻头对钻筒的下端开口进行密封。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同轴套接于浮动环上的触发环、以及用于推动触发环向下运动的杆状手柄以及连杆,触发环上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内置凸台,浮动环下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外置凸台,内置凸台始终搭衬于外置凸台的上端面上,所述下筒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凸耳一,凸耳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下筒体的轴向对称布置,所述触发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凸耳二,凸耳二设置有两个并且沿触发环的轴向对称布置,凸耳一的长度大于凸耳二的长度并且两者均位于握把的正下方,凸耳一与凸耳二均由并列布置的两个支臂构成,支臂一端悬置、另一端与下筒体的外圆面或者触发环的外圆面固定,两支臂之间形成了敞口,所述的手柄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握把的正下方,手柄初始状态下平行于握把的轴向并且一端插接于凸耳一的两支臂之间,手柄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凸耳一的两支臂的悬置端之间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形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握把的轴向,连杆设置于手柄的一端与凸耳二之间,连杆在初始状态下竖直布置并且其一端与手柄的一端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形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握把的轴向、另一端插入至凸耳二两支臂之间,连杆另一端与凸耳二两支臂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形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握把的轴向。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钻筒与旋转筒的连接处同轴活动套设有薄壁的内衬筒,内衬筒一端插接于旋转筒内并且紧贴其内壁、另一端插接于钻筒内并且紧贴其内壁,内衬筒与旋转筒、钻筒之间沿其轴向均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内衬筒始终对滑槽进行封堵,连接横梁由内衬筒穿过并且两者固定连接,内衬筒可随着浮动环的滑动同步滑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钻筒上还套接有高度可调节的定深构件且定深构件始终位于螺旋叶片一的上方,所述的定深构件包括同轴滑动套接于钻筒外圆面上的环形升降套、同轴滑动套接于钻筒外圆面上的环形限位板,限位板的直径大于升降套的直径并且限位板与升降套的下端固定连接,升降套上沿其径向预留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紧定螺栓,紧定螺栓拧紧与钻筒的外圆面相抵触可将升降套固定于钻筒上。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背箱包括背带、肥料箱、机箱以及输送机构、驱动机构,肥料箱与机箱均设置有矩形箱体结构并且肥料箱位于机箱的上方,肥料箱的底部与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肥料箱的上端设置成可打开关闭的端盖,输送机构设置于肥料箱的底部与上筒体上端之间并且用于将肥料箱内部的肥料输送至上筒体内,驱动机构设置于机箱内并且用于对输送机构提供驱动动力,背带设置有两根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背带一端与肥料箱的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箱的背面固定连接,背带与肥料箱的连接处位于背带与机箱连接处的正上方。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肥料箱包括矩形的箱体且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端盖与箱体的上端开口启闭式连接配合,箱体下端开口的正下方下方设置有U型槽,U型槽槽口的长度等于箱体下端开口的长度、宽度小于箱体下端开口的宽度,U型槽槽口与箱体下端开口之间设置有连接接通两者的引导斗,引导斗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收窄,机箱套接于箱体的下端处并且引导斗与U型槽均位于机箱内,U型槽的正下方处设置有与机箱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板,底板的端部与箱体的沿其长度方向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板,输送机构设置于U型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下筒体之间,驱动机构设置于两支撑板之间。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硬绞龙、软绞龙以及柔性的输送管,输送管活动穿过机箱并且其输入端与U型槽的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上筒体的上端连接接通,硬绞龙转动设置于U型槽内并且硬绞龙与U型槽相适配,硬绞龙的端部与U型槽沿其长度方向的底部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的软绞龙设置有输送管内并且两者相适配,软绞龙由输送管的输入端延伸至其输出端,硬绞龙的驱动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硬绞龙的输出端与软绞龙的驱动端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机箱内的电机、传动轴以及蓄电池,电机位于两支撑板之间并且与底板固定连接,传动轴位于电机的上方、U型槽的下方并且传动轴的端部与支撑板转动连接配合,电机输出轴轴向、传动轴的轴向均平行于硬绞龙的轴向,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用于将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上并且带动传动轴进行转动,硬绞龙的驱动端由U型槽的端部活动穿出并且硬绞龙的驱动端与传动轴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齿轮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用于将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硬绞龙上并且带动硬绞龙进行转动,蓄电池与电机之间由控制器进行电连接并且蓄电池用于对电机进行供电;

  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机箱一侧且可转动的开关旋钮以及调速旋钮,开关旋钮以及调速旋钮均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其中开关旋钮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其中调速旋钮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传动轴与旋转筒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圈以及软轴,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均位于下筒体内,从动齿圈同轴固定套接于旋转筒上,主动齿轮转动设置于下筒体内且轴向平行于旋转筒的轴向,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相啮合,软轴的驱动端活动穿过机箱与传动轴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软轴的输出端活动穿过下筒体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可靠,茶农背负背箱,手握施肥装置进行埋肥,茶农行走在茶树行之间灵活,便于操控;

  2、可在每株茶树的根部进行定点定深钻坑,钻坑完毕后直接将废料填充于坑内,大大提升了施肥效率,同时可进行精准施肥,保证茶树的吸收;

  3、钻坑对茶树根系的破坏损伤程度低,对茶树的生长影响极小;

  4、钻坑的深度可进行调节,可对不同土层进行施肥,提升施肥的质量,便于肥料被土壤溶解,有利于茶树根系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筒体构件与下钻机构的配合图。

  图4为筒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筒体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旋转筒与下钻机构的配合图。

  图7为下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钻头与花键轴的连接图。

  图9为花键轴与钻筒的配合图。

  图10为下钻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钻筒下端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连接横梁与内衬筒的配合图。

  图13为定深组件与钻筒的配合图。

  图14为下筒体与触发机构的配合图。

  图15为触发机构与下钻机构的局部配合图。

  图16为触发环与浮动环的分解图。

  图17为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肥料箱与机箱的配合图。

  图20为肥料箱、机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肥料箱的剖视图。

  图22为肥料箱与输送机构的配合图。

  图23为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的配合图。

  图25为传动机构与传动轴、旋转筒的连接图。

  图中标示为:

  100、背箱;101、背带;110、肥料箱;111、箱体;112、U型槽;113、引导斗;114、底板;115、支撑板;120、输送机构;121、硬绞龙;122、软绞龙;123、输送管;130、机箱;140、驱动机构;141、电机;142、传动轴;143、带传动组件;144、齿轮传动组件;145、开关旋钮;146、调速旋钮;147、蓄电池;

  200、施肥装置;210、筒体构件;211、上筒体;212、下筒体;213、旋转筒;214、握把;220、下钻机构;221、钻筒;221a、滑槽;221b、卡槽;222、螺旋叶片一;223、钻头;224、螺旋叶片二;225a、花键轴;225b、连接套;226a、浮动环;226b、连接横梁;226c、内衬筒;227、卡簧;228、复位弹簧;229a、升降套;229b、限位板;229c、紧定螺栓;230、触发机构;231、触发环;232、手柄;233、连杆;

  300、传动机构;301、主动齿轮;302、从动齿圈;303、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5,用于茶树种植的单株定点埋肥机,其包括背箱100、施肥装置200,施肥装置200由筒体构件210、下钻机构220以及触发机构230构成,下钻机构220设置于筒体构件210的下方,触发机构230设置于筒体构件210与下钻机构220之间,下钻机构220用于钻坑处理并且其内部包含有蓄积肥料的内腔,背箱100内部存放有肥料并且经过筒体构件210可将肥料输送至下钻机构220的内腔中,触发机构230用于促使下钻机构220底部打开并且使其内腔中的肥料流出至钻坑中,筒体构件210用于茶农双手握持。

  所述的筒体构件210包括同轴布置的上筒体211、下筒体212以及可由外力进行驱动绕自身轴向转动的旋转筒213,上筒体211的上端与背箱100的肥料输出端连接接通、下端与下筒体212连接接通,上筒体211的内径与下筒体212的内径相等、上筒体211的外径小于下筒体212的外径,旋转筒213设置成薄壁结构并且其外圆面与上筒体211、下筒体212的内圆面均转动连接配合,旋转筒213的上端延伸至上筒体211的中部位置、下端延伸至下筒体212的下方,为了便于茶农的握持,所述上筒体211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圆柱形握把214,握把214设置有两个并且沿上筒体211的轴向对称布置,所述的下钻机构220与旋转筒213的下端同轴固定且连接接通,所述的触发机构230设置有旋转筒213与下钻机构220的连接处并且位于两握把214的下方。

  所述的下钻机构220包括且旋转筒213同轴布置的钻筒221与圆锥形的钻头223,钻筒221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薄壁筒体结构,钻筒221上端与旋转筒213的下端同轴固定且两者连接接通,钻头223由固定连接的圆锥与圆台构成,圆锥向下逐渐收窄形成尖锐状、圆台向上逐渐收窄形成圆台状并且圆锥的上端面与圆台的下端面等直径且固定连接,圆锥与圆台连接面所在圆周的直径略大于钻筒221的下端开口口径,初始状态下钻头223的圆台所在的锥形面与钻筒221的下端开口相贴合并且对其进行密封,钻头223对钻筒221的下端开口进行密封并且使转筒221内部形成了可蓄积肥料的内腔,背箱100可通过上筒体211、旋转筒213将肥料添加至内腔内,可通过将钻头223向下运动解除对钻筒221下端开口的密封,使内腔内的肥料由钻筒221的下端开口流出。

  具体的,为了能够实现钻坑,所述钻筒221的外圆面上螺旋固定绕接设置有等直径的螺旋叶片一222,所述钻头223中圆锥的外圆面上螺旋固定绕接设置有变直径的螺旋叶片二224,螺栓叶片二224的螺旋直径向下逐渐减小并且其锥度与圆锥的锥度相等,螺旋叶片一222与螺旋叶片二224的螺旋方向相同、螺距相等,为了能够使钻头223与钻筒221同步转动进行钻坑,所述钻筒221内同轴活动设置有花键轴225a,花键轴225a的下端钻头223中圆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端延伸至钻筒221的上端开口处,钻筒221内还同轴设置有筒状的连接套225b,连接套225b的外圆面与钻筒221的内圆面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臂,连接臂沿连接套225b的径向布置,连接臂设置有三个并且沿连接套225b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连接臂之间形成了落料间隙,连接套225b套接于花键轴225a上并且与其构成花键连接配合,同时,花键轴225a可沿着连接套225b的轴向进行滑动,通过外力驱动旋转筒213绕自身轴向进行转动,使钻筒221与钻头223进行同步转动,旋转的钻头223与转筒221抵触地面可进行钻坑,钻坑完毕后,由触发机构230推动花键轴225a沿着连接套225b向下滑动并且使钻头223解除对钻筒221下端开口的密封,位于内腔内的肥料将由钻筒221下端开口流出。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使花键轴225a沿着连接套225b向上滑动并且使钻头223自动复位恢复对钻筒221下端开口的密封,所述钻筒221上端开口的外圆面上同轴活动套接有可沿着其轴向进行上下滑动的浮动环226a,浮动环226a的内圆面上固定设置沿其径向布置的连接横梁226b,连接横梁226b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套接于花键轴225a的上端并且由螺栓固定连接两者,钻筒221上端开设有贯穿钻筒221内外的滑槽221a且滑槽221a沿钻筒221的轴向对称布置,滑槽221a的槽深方向平行于钻筒221轴向、滑槽221a的槽宽等于连接横梁226b的宽度,连接横梁226b与滑槽221a相配合并且连接横梁226b可在滑槽221a内沿其槽深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钻筒22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槽221b且卡槽221b位于滑槽221a的底部,卡槽221b上卡接设置于与其适配的卡簧227,钻筒221上活动套设有复位弹簧228,复位弹簧228一端与卡簧227抵触、另一端与浮动环226a抵触并且复位弹簧228的弹力始终驱动浮动环226a沿着钻筒221向上滑动,初始状态下浮动环226a在复位弹簧228的弹力作用下与旋转筒213的下端抵触并且钻头223对钻筒221的下端开口进行密封,通过克服复位弹簧228的弹力作用下使浮动环226a沿着钻筒221向下滑动,从而推动花键轴225a向下滑动,进而使钻头223向下运动解除对钻筒221下端开口的密封。

  对茶树进行埋肥的过程中,首先茶农将预制肥料装入至背箱100内,背箱100将其内部的肥料连续且缓慢的朝向上筒体211内输送,肥料经过上筒体211、旋转筒213落入至钻筒221与钻头223构成的内腔中,与此同时,茶农双手握持握把214并且使钻筒221、钻头223竖直向下与茶树根部附近的地面相抵触,由外力驱动旋转筒213绕自身轴向进行转动,旋转筒213将带动钻头213、钻筒221进行同步转动,钻头213与钻筒211相配合对地面进行定点钻坑处理,直至钻进至合适的深度后,茶农手动操控触发机构230,触发机构230将克服复位弹簧228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浮动环226a沿着钻筒221向下滑动,连接横臂226b将带动花键轴225a沿着连接套225b向下滑动并且使钻头223解除对转筒221下端开口的密封,内腔中的肥料将由钻筒221的下端开口流出埋入至坑洞内,松开对触发机构230的操控,在复位弹簧228的弹力作用下钻头223将自动复位并且恢复对钻筒221下端开口的密封,最后将钻头223与钻筒221拔出。由于钻取的坑洞较小,泥土将自动滚落对坑洞进行回填覆盖,大大提升了施肥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更为优化的方案,由于滑槽221a内外贯穿钻筒221,为了避免肥料在内腔中由滑槽221a洒出,所述钻筒221与旋转筒213的连接处同轴活动套设有薄壁的内衬筒226c,内衬筒226c一端插接于旋转筒213内并且紧贴其内壁、另一端插接于钻筒221内并且紧贴其内壁,内衬筒226c与旋转筒213、钻筒221之间沿其轴向均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内衬筒226c始终对滑槽221a进行封堵,连接横梁226b由内衬筒226c穿过并且两者固定连接,内衬筒226c可随着浮动环226a的滑动同步滑动,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内衬筒226c对滑槽221a进行有效封堵,避免肥料在内腔中由滑槽221a洒出。

  作为本发明更为完善的方案,茶农通过观察钻筒221插入至泥土下方的深度可以直观的判断钻取坑洞的深度,为了能够更加精准的标定钻取坑洞的深度,所述钻筒221上还套接有高度可调节的定深构件且定深构件始终位于螺旋叶片一222的上方,所述的定深构件包括同轴滑动套接于钻筒221外圆面上的环形升降套229a、同轴滑动套接于钻筒221外圆面上的环形限位板229b,限位板229b的直径大于升降套229a的直径并且限位板229b与升降套229a的下端固定连接,升降套229a上沿其径向预留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紧定螺栓229c,紧定螺栓229c拧紧与钻筒221的外圆面相抵触可将升降套229a固定于钻筒221上,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可将紧定螺栓229c拧松并且使升降套229a沿着钻筒221上下滑动调节限位板229b的高度,再将紧定螺栓229c拧紧,钻头223与钻筒221在钻坑时,直至限位板229b与地面相紧贴,钻坑完毕,以此来标定钻取坑洞的深度,实现定深钻坑。

  为了能够推动浮动环226a克服复位弹簧228的弹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所述的触发机构230包括同轴套接于浮动环226a上的触发环231、以及用于推动触发环231向下运动的杆状手柄232以及连杆233,触发环231上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内置凸台,浮动环226下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外置凸台,内置凸台始终搭衬于外置凸台的上端面上,所述下筒体21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凸耳一,凸耳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下筒体212的轴向对称布置,所述触发环23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凸耳二,凸耳二设置有两个并且沿触发环231的轴向对称布置,凸耳一的长度大于凸耳二的长度并且两者均位于握把214的正下方,凸耳一与凸耳二均由并列布置的两个支臂构成,支臂一端悬置、另一端与下筒体212的外圆面或者触发环231的外圆面固定,两支臂之间形成了敞口,所述的手柄232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握把214的正下方,手柄232初始状态下平行于握把214的轴向并且一端插接于凸耳一的两支臂之间,手柄23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凸耳一的两支臂的悬置端之间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形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握把214的轴向,连杆233设置于手柄232的一端与凸耳二之间,连杆233在初始状态下竖直布置并且其一端与手柄232的一端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形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握把214的轴向、另一端插入至凸耳二两支臂之间,连杆233另一端与凸耳二两支臂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形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握把214的轴向。

  触发机构230在工作过程中,茶农在握持握把214的同时,通过拉动手柄232的另一端绕着其与凸耳一的铰接轴向上转动,手柄232的一端将绕着其与凸耳一的铰接轴向下转动,手柄232将推动连杆233向下运动并且使触发环231向下运动,从而能够推动浮动环226a克服复位弹簧228的弹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进而使钻头213解除对钻筒221下端开口的密封。

  所述的背箱100包括背带101、肥料箱110、机箱130以及输送机构120、驱动机构140,肥料箱110与机箱130均设置有矩形箱体结构并且肥料箱110位于机箱130的上方,肥料箱110的底部与机箱130的顶部固定连接,肥料箱110的上端设置成可打开关闭的端盖,输送机构120设置于肥料箱110的底部与上筒体211上端之间并且用于将肥料箱110内部的肥料输送至上筒体211内,驱动机构140设置于机箱130内并且用于对输送机构120提供驱动动力,背带101设置有两根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背带101一端与肥料箱110的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箱130的背面固定连接,背带101与肥料箱110的连接处位于背带101与机箱130连接处的正上方。

  具体的,所述的肥料箱110包括矩形的箱体111且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端盖与箱体111的上端开口启闭式连接配合,箱体111下端开口的正下方下方设置有U型槽112,U型槽112槽口的长度等于箱体111下端开口的长度、宽度小于箱体111下端开口的宽度,U型槽112槽口与箱体111下端开口之间设置有连接接通两者的引导斗113,引导斗113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收窄,机箱130套接于箱体111的下端处并且引导斗113与U型槽112均位于机箱130内,U型槽112的正下方处设置有与机箱130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板114,底板114的端部与箱体111的沿其长度方向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板115,输送机构120设置于U型槽11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下筒体211之间,驱动机构140设置于两支撑板115之间。

  具体的,所述的输送机构120包括硬绞龙121、软绞龙122以及柔性的输送管123,输送管123活动穿过机箱130并且其输入端与U型槽112的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上筒体211的上端连接接通,硬绞龙121转动设置于U型槽112内并且硬绞龙121与U型槽112相适配,硬绞龙121的端部与U型槽112沿其长度方向的底部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的软绞龙122设置有输送管123内并且两者相适配,软绞龙122由输送管123的输入端延伸至其输出端,硬绞龙121的驱动端与驱动机构140相连接,硬绞龙121的输出端与软绞龙122的驱动端相连接,通过硬绞龙121与软绞龙122相转动将肥料箱110内的肥料输送至上筒体211内并且经过上筒体211、旋转筒213落入至钻筒221与钻头223构成的内腔中。

  输送机构120在工作过程中,茶农将肥料添加至肥料箱110内将端盖盖好,通过背带101将肥料箱110与机箱130背起,对茶树埋肥时,使驱动机构140启动,驱动机构140将带动硬绞龙121进行转动,硬绞龙121将带动软绞龙122进行转动,U型槽122内的肥料将经过输送管123输送至上筒体211内,肥料经过上筒体211、旋转筒213落入至钻筒221与钻头223构成的内腔中,上下对施肥装置200连续供应肥料。

  所述的驱动机构140包括位于机箱130内的电机141、传动轴142以及蓄电池147,电机141位于两支撑板115之间并且与底板114固定连接,传动轴142位于电机141的上方、U型槽112的下方并且传动轴142的端部与支撑板115转动连接配合,电机141输出轴轴向、传动轴142的轴向均平行于硬绞龙121的轴向,电机14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42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143,带传动组件143用于将电机141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142上并且带动传动轴142进行转动,硬绞龙121的驱动端由U型槽112的端部活动穿出并且硬绞龙121的驱动端与传动轴142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齿轮传动组件144,齿轮传动组件144用于将传动轴142上的动力传递至硬绞龙121上并且带动硬绞龙121进行转动,蓄电池147与电机141之间由控制器进行电连接并且蓄电池147用于对电机141进行供电。

  具体的,所述的驱动机构140还包括设置于机箱130一侧且可转动的开关旋钮145以及调速旋钮146,开关旋钮145以及调速旋钮146均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其中开关旋钮145用于控制电机141的启动,其中调速旋钮146用于调节电机141的转速。

  驱动机构140在工作过程中,由开关旋钮145启动电机141,带传动组件143将电机141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142上并且带动传动轴142进行转动,齿轮传动组件144将传动轴142上的动力传递至硬绞龙121上并且带动硬绞龙121进行转动,硬绞龙121与软绞龙122转动对肥料进行输送,由调速旋钮146控制电机141的转速,调整硬绞龙121与软绞龙122转动快慢,从而调整对内腔输送肥料的速率。

  为了能够驱动旋转筒213进行转动,所述传动轴142与旋转筒213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传动机构300,传动机构300包括主动齿轮301、从动齿圈302以及软轴303,主动齿轮301与从动齿圈302均位于下筒体212内,从动齿圈302同轴固定套接于旋转筒213上,主动齿轮301转动设置于下筒体212内且轴向平行于旋转筒213的轴向,主动齿轮301与从动齿圈302相啮合,软轴303的驱动端活动穿过机箱130与传动轴1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软轴303的输出端活动穿过下筒体212与主动齿轮301固定连接,通过软轴303可将传动轴142上的动力传递至主动齿轮301上,由主动齿轮301带动从动齿圈302进行转动,从而驱动旋转筒213进行转动,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钻筒221与钻头223的下钻可由电机141进行驱动,输送机构120与下钻机构220共用有个电机,功耗低,整机结构更加紧凑。

《用于茶树种植的单株定点埋肥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