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家禽屠宰> 一种自动穿签装置独创技术27173字

一种自动穿签装置

2021-04-08 22:10:35

一种自动穿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产品加工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鱿鱼圈的自动穿签装置。

  背景技术

  鱿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品,鱿鱼圈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鱿鱼圈原料的加工过程是:首先去掉鱿鱼的内脏、头部和尾部,保留鱿鱼躯干,然后用去皮机去掉鱿鱼躯干的表皮,最后用自动切圈设备将鱿鱼躯干切成若干个鱿鱼圈。

  然而,现有的自动切圈设备加工出的若干个鱿鱼圈堆放在一起,需要工人手动将各个鱿鱼圈分开,使各个鱿鱼圈相互不接触、不粘连,方便下道工序(比如冷冻)的操作。靠人工手动操作将自动切圈设备输出的各个鱿鱼圈分开,效率低,浪费时间,增加额外成本,因此,如何对切圈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实现输出的鱿鱼圈相互不接触、不粘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鱿鱼自动切圈设备加工出的鱿鱼圈堆放在一起,相互接触、粘连,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卫生条件好,代替人工手动操作的自动穿签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穿签装置,包括主动转辊、主动转辊支架、主动转辊驱动电机、从动转辊、从动转辊支架和从动转辊升降机构,主动转辊与主动转辊支架转动连接,主动转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转辊连接;从动转辊支架与从动转辊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从动转辊与从动转辊支架转动连接;主动转辊设有V型环槽和斜坡,斜坡位于V型环槽和主动转辊的端面之间;从动转辊设有V型环槽。

  优选地,从动转辊的数量是两个,分别是第一从动转辊和第二从动转辊;第一从动转辊与从动转辊支架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转辊与从动转辊支架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转辊和第二从动转辊并排设置;第二从动转辊设有V型环槽,第一从动转辊设有V型环槽。

  优选地,自动穿签装置还包括滚筒、滚筒支架和滚筒驱动电机,滚筒与滚筒支架转动连接,滚筒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滚筒连接,滚筒设有签棒容纳槽。

  优选地,自动穿签装置还包括签棒传送带和两个挂钩,两个挂钩510分别连接于签棒传送带前端的两侧,滚筒位于两个挂钩之间。

  优选地,签棒传送带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运送签棒,无需人工手动处理,卫生条件好,自动用签棒将多个鱿鱼圈穿成串,效率高,方便后续运送、冷冻、称重包装等工序。

  鱿鱼切圈机加工出的鱿鱼圈相互不接触、不粘连,有利于鱿鱼圈后续的加工操作。加工鱿鱼圈速度快,鱿鱼圈的宽度尺寸容易精确控制。将一个鱿鱼躯干加工成若干个鱿鱼圈,形成的鱿鱼圈宽度均匀,一致性好。

  形成的鱿鱼圈串运送过程中各个鱿鱼圈相互独立不粘连,冷冻后的鱿鱼圈串的各个鱿鱼圈相互独立不粘连。

  加工出的冷冻鱿鱼圈是圆形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鱿鱼切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鱿鱼切圈机的侧视图;

  图3是定位拾取装置和气管接头组合体的主视图;

  图4是定位拾取装置和气管接头组合体的后视图;

  图5是定位拾取装置和气管接头组合体的右视图;

  图6是定位拾取装置和气管接头组合体的俯视图;

  图7是定位拾取装置和气管接头组合体的仰视图;

  图8是物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切刀支架和物料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鱿鱼切圈机的定位拾取装置向下挤压物料槽中鱿鱼躯干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鱿鱼切圈机的定位拾取装置向上运动提起鱿鱼圈的示意图;

  图12是定位拾取装置连接导向机构的示意图;

  图13是穿签装置、滚筒和鱿鱼切圈机的配合工作示意图;

  图14是滚筒和签棒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签棒移动至签棒传送带末端连接的两个挂钩上的示意图;

  图17是穿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穿签装置的侧视图;

  图19是滚筒上的签棒向上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20是滚筒上签棒向上移动到主动转辊处,签棒伸出滚筒端面的部分移动位于主动转辊的斜坡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21是滚筒上的签棒被移动至最高处时,签棒伸出滚筒端面的部分被卡在主动转辊的V型环槽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滚筒上的签棒伸出滚筒端面部分卡在主动转辊的V型环槽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穿签装置的两个从动转辊向下移动后压住主动转辊上的签棒的状态示意图;

  图24是穿签装置将签棒平移插入到图11所示的鱿鱼切圈机加工出的若干个鱿鱼圈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结构输出鱿鱼圈串后经过冷冻、去签、包装处理的示意图;

  图26是鱿鱼圈串输送装置和去签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5中鱿鱼圈串与鱿鱼圈串输送装置从俯视角度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8是鱿鱼圈串掉入鱿鱼圈串输送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冷冻转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冷冻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冷冻转签装置对去签输送装置上的鱿鱼圈串进行冷冻处理的示意图;

  图32是冷冻转签装置对去签输送装置上的鱿鱼圈串中的签棒进行选装的示意图;

  图33是去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去签输送装置上的鱿鱼圈串中的签棒从去签装置的去签主动转辊上的斜坡向V型环槽方向滑动的示意图;

  图35是去签输送装置上的鱿鱼圈串中的签棒滑动至去签装置的去签主动转辊上的示意图;

  图36是去签装置夹持签棒并将签棒平移的示意图;

  图37是签棒传送带侧面安装阻挡板的示意图;

  图38是签棒的一种改进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9是图21中签棒、滚筒以及穿签装置的主动转辊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0是图2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1是图2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2是去签输送带运送鱿鱼圈串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42中的去签输送带的侧视图;

  图44是去签输送带与自动称重包装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升降装置支架,20.升降装置,21.输出端,30.缓冲弹簧,30-1.弹簧连接板,40.定位拾取装置,41.本体,42.吸嘴部,4201.椭圆形凹槽,4202.缝隙,43.空气通道,50.气管接头,60.物料槽,61.凹槽,62.刀缝,63.螺丝连接孔,70.切刀,71.转轴,72.刀片,80.切刀电机,90.切刀支架,91.转轴连接部,100.传动机构,200.底座,300.物料槽支架,310.物料槽上端连接部,320.喷水头连接部,330.高压喷水头;1.鱿鱼躯干,2.刀片旋转轨迹,3.鱿鱼圈,4.垂直滑杆,5.滑动部件;6.签棒,6-1.摩擦条,7.滚筒,7-1.签棒容纳槽,8.滚筒支架,8-1.滚筒驱动电机,8-2.传动机构;400.穿签装置,410.主动转辊,411.V型环槽,412.斜坡,420.主动转辊支架,430.主动转辊驱动电机,440.传动机构,450.第一从动转辊,460.第二从动转辊,461.V型环槽,470.从动转辊支架,480.从动转辊升降机构;500.签棒传送带,501.挡板,502.阻挡板,510.挂钩;600.鱿鱼圈串输送装置,610.左侧传送带,611.凹槽,620.右侧传送带,621.凹槽,700.去签输送装置,710.左侧去签传送带,711.凹槽,720.右侧去签传送带,721.凹槽,730.去签装置,731.去签主动转辊,731-1.V型环槽,731-2.斜坡,732.去签主动转辊支架,733.去签主动转辊驱动电机,734.去签传动机构,735.第一从动去签转辊,736.第二从动去签转辊,736-1.V型环槽,737.从动去签转辊支架,738.从动去签转辊升降机构;800.冷冻转签装置,810.冷冻转签支架,820.冷冻部件升降机构,830.冷冻部件,831.签棒定位槽,832.冷气入口,841.第一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2.缓冲弹簧,843.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1.圆锥形凹槽,844.轴承座,845.轴承,846.第二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7.第二顶压旋转部件连接板,848.第二顶压旋转部件驱动电机,849.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1.圆锥形凹槽;900.自动称重包装装置;1000.去签输送带,1010.输送带本体,1020.左侧部,1030.右侧部,10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鱿鱼切圈机包括升降装置支架10、升降装置20、缓冲弹簧30、弹簧连接板30-1、定位拾取装置40、气管接头50、物料槽60、切刀70、切刀电机80、切刀支架90、传动机构100、底座200,升降装置支架10固定安装在底座200上,升降装置20与升降装置支架10连接,升降装置20设有输出端21,弹簧连接板30-1与输出端21连接,两个缓冲弹簧30的上端与弹簧连接板30-1连接,定位拾取装置40与两个缓冲弹簧30的下端连接,气管接头50与定位拾取装置40连接,切刀支架90与底座200连接,切刀70与切刀支架90连接,物料槽60通过螺丝与物料槽支架300固定连接,切刀70位于物料槽60的下方,物料槽60位于定位拾取装置40下方。切刀电机80安装在底座200上,切刀电机80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100与切刀70的转轴连接。

  升降装置20的输出端21向上或向下运动,能够带动定位拾取装置40向上或向下移动。升降装置20具体可以采用气缸、电动推杆,或者丝杠副、电缸等线性模组。

  如图3-7所示,定位拾取装置40呈长方体状,其包括本体41,本体41的底部设置了若干个吸嘴部42,每个吸嘴部42的末端设有椭圆形凹槽4201,本体41内设有若干个空气通道43,一个空气通道43的下端与相对应的一个吸嘴部42末端的椭圆形凹槽4201连接(也就是说空气通道43的一部分位于吸嘴部42中)。

  气管接头50与空气通道43的上端连接,也就是说空气通道43的上端与气管接头50连通,下端与椭圆形凹槽4201连通。一个气管接头50对应一个吸嘴部42,对应一个空气通道43。图中画出了33个并排分布的吸嘴部42,33个气管接头50,以及33个空气通道43。

  相邻两个吸嘴部42之间存在缝隙4202,该缝隙4202可以让刀片72通过。一共有32个缝隙4202。

  本体41的顶部与缓冲弹簧30的下端连接。

  切刀70包括转轴71和刀片72,并排分布的32个刀片72与转轴71连接。转轴71与切刀支架90转动地连接,切刀电机80工作通过传动机构100带动转轴71转动,进一步,转轴71带动32个刀片72转动。

  参考图8,物料槽60的中部为凹槽61,物料槽60的本体上沿宽度方向设置了若干个刀缝62。一共有32个刀缝62,图8中没有画出全部数量的刀缝62,只画出来部分数量刀缝。物料槽60本体上两个侧部顶端设有用于装配的螺丝连接孔63。

  在垂直方向,刀片72位于刀缝62下方,刀片72与刀缝62对齐,一个刀片72对应一个刀缝62。切刀70的刀片72旋转时,能够经过刀缝62。

  如图9所示,切刀支架90和物料槽支架300的组合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71的转轴连接部91,以及顶部设置的物料槽上端连接部310。

  下面描述鱿鱼切圈机的工作过程:

  如图10所示,首先将经过去皮机处理的鱿鱼躯干1摆放在物料槽60的凹槽61中,其次升降装置20动作使定位拾取装置40沿垂直方向向下移动,定位拾取装置40的底部向下挤压鱿鱼躯干1,从而使鱿鱼躯干1固定在定位拾取装置40的底部和物料槽60的凹槽61之间(每个刀缝62和上方的缝隙4202对齐)。然后,通过外部负气压产生装置作用在气管接头50上,使定位拾取装置40上的每个吸嘴部42末端的椭圆形凹槽4201产生吸力而吸住鱿鱼躯干1,同时启动切刀电机80使每个刀片72按照图中刀片旋转轨迹2依次经过刀缝62、缝隙4202转动180°,从而实现将鱿鱼躯干1切割成若干个鱿鱼圈。最后,如图11所示,升降装置20动作使定位拾取装置40向上移动,定位拾取装置40的每个吸嘴部42都吸住一个鱿鱼圈3,这样各个鱿鱼圈3相互之间不接触、不粘连。使外部负气压产生装置停止工作,定位拾取装置40的每个吸嘴部42就会释放鱿鱼圈,然后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比如将鱿鱼圈进行冷冻处理。

  如图12所示,为了提高定位拾取装置40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可以安装导向机构,比如安装垂直滑杆4,定位拾取装置40通过滑动部件5与垂直滑杆4连接。此外,也可以通过直线导轨与定位拾取装置40连接来保证稳定性和精确性。

  实施例2

  当如图11所示的鱿鱼切圈机的定位拾取装置40的每个吸嘴部42都吸住一个鱿鱼圈3,之后对若干个鱿鱼圈转移、冷冻处理工序可以通过下述的签棒传送带500、滚筒7、穿签装置400、冷冻转签装置800、去签输送装置700来完成。

  如图13-16所示,签棒传送带500包括设有多个挡板501,两个挂钩510分别连接于签棒传送带500前端的两侧。滚筒7上设有多个签棒容纳槽7-1,滚筒7与滚筒支架8转动地连接,滚筒驱动电机8-1安装在滚筒支架8上,滚筒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8-2与滚筒7连接。从图16可以看出,滚筒7位于两个挂钩510之间,一个挂钩510靠近滚筒7的一个端面,另一个挂钩510靠近滚筒7的另一个端面。签棒传送带500工作,挡板501将签棒6从传送带转移到两个挂钩510上,签棒6在重力作用下与滚筒7贴合接触,滚筒7在滚筒驱动电机8-1的作用下旋转(按照图14中的滚筒7旁边的箭头方向),签棒6会掉入滚筒7侧面的签棒容纳槽7-1中,之后被向上移动至最高处(12点钟方向)。签棒容纳槽7-1中的签棒6一端伸出滚筒7的端面,签棒6另一端伸出滚筒7的另一个端面。

  如图17、18所示,穿签装置400包括主动转辊410、主动转辊支架420、主动转辊驱动电机430、传动机构440、第一从动转辊450、第二从动转辊460、从动转辊支架470、从动转辊升降机构480,主动转辊410与主动转辊支架420转动地连接,主动转辊驱动电机430安装在主动转辊支架420上,主动转辊驱动电机430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440与主动转辊410连接。从动转辊支架470与从动转辊升降机构48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从动转辊450与从动转辊支架470转动地连接,第二从动转辊460与从动转辊支架470转动地连接,第一从动转辊450和第二从动转辊460并排设置。主动转辊410设有V型环槽411和斜坡412,斜坡412位于V型环槽411和主动转辊410的端面之间。第二从动转辊460设有V型环槽461,同样,第一从动转辊450也设有V型环槽。

  如图19所示,滚筒7的签棒容纳槽7-1中的签棒6向顶部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如图20所示,签棒6伸出滚筒7端面的部分就会与主动转辊410上的斜坡412接触,并在斜坡412上向V型环槽411方向滑动;直到签棒6伸出滚筒7端面的部分滑动到V型环槽411中,如图21和22以及图13所示,此时滚筒7停止旋转。然后让从动转辊升降机构480工作,如图23所示,从动转辊升降机构480带动第一从动转辊450、第二从动转辊460向下运动,直至第二从动转辊460的V型环槽461和第一从动转辊450的V型环槽压住签棒6伸出滚筒7端面的部分。然后,启动主动转辊驱动电机430,使主动转辊410向定位拾取装置40方向旋转,在两个从动转辊共同作用下,如图24所示,签棒6向左移动穿过定位拾取装置40上连接的每一个鱿鱼圈3,形成鱿鱼圈串。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一从动转辊450、第二从动转辊460这两个动转辊是优选的技术方案,只使用一个从动辊也是可行的。

  下一步,将图24所示装置输出的鱿鱼圈串经过图25所示装置进行冷冻处理,冷冻之后把签棒去掉,最后将冷冻好的鱿鱼圈称重装箱。鱿鱼圈串输送装置600位于定位拾取装置40下方,去签输送装置700位于鱿鱼圈串输送装置600下方,自动称重包装装置900位于去签输送装置700下方,去签装置730位于去签输送装置700的侧面,冷冻转签装置800位于去签输送装置700的上方。

  如图26所示,鱿鱼圈串输送装置600包括左侧传送带610和右侧传送带620,左侧传送带610设有多个凹槽611,右侧传送带620设有多个凹槽621,左侧传送带610和右侧传送带620同步运行。去签输送装置700包括并排布置的左侧去签传送带710和右侧去签传送带720,左侧去签传送带710和右侧去签传送带720之间有空当,左侧去签传送带710设有多个凹槽711,右侧去签传送带720设有多个凹槽721,左侧去签传送带710和右侧去签传送带720同步运行。

  如图27所示,鱿鱼圈串输送装置600位于定位拾取装置40下方,也就是说由签棒6和多个鱿鱼圈3组成的鱿鱼圈串位于左侧传送带610和右侧传送带620上方。在水平面上,物料槽60位于左侧传送带610和右侧传送带620之间。

  让与图24和25中所示定位拾取装置40连接的外部负气压产生装置停止工作,定位拾取装置40的每个吸嘴部42就会释放相对应的鱿鱼圈,这样,由签棒6和多个鱿鱼圈3组成的鱿鱼圈串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鱿鱼圈串输送装置600上,签棒6的一端掉入左侧传送带610的凹槽611中,签棒6的另一端掉入右侧传送带620的凹槽621中,如图27、28和40所示。签棒6上的各个鱿鱼圈相互独立、不粘连。鱿鱼圈串输送装置600继续运转将鱿鱼圈串输送到去签输送装置700上,签棒6的一端掉入左侧去签传送带710的凹槽711中,签棒6的另一端掉入右侧去签传送带720的凹槽721,如图28和41所示,此时,签棒6上的各个鱿鱼圈相互独立、不粘连。下一步,去签输送装置700将鱿鱼圈串平移到冷冻转签装置下方。

  如图29和30所示,冷冻转签装置800包括冷冻转签支架810、冷冻部件升降机构820、冷冻部件830、第一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1、缓冲弹簧842、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轴承座844、轴承845、第二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6、第二顶压旋转部件连接板847、第二顶压旋转部件驱动电机848、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冷冻部件升降机构820安装在冷冻转签支架810上,冷冻部件830与冷冻部件升降机构820的输出端连接。冷冻部件830包括具有下部开口的壳体,壳体的两侧设有签棒定位槽831,壳体的中部设有冷气入口832。第一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1与冷冻转签支架810连接,缓冲弹簧842的一端与第一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1的输出端连接,缓冲弹簧842的另一端与轴承座844连接,轴承845与轴承座844连接,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与轴承845连接。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设有圆锥形凹槽8431。第二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6安装在冷冻转签支架810上,第二顶压旋转部件连接板847与第二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顶压旋转部件驱动电机848安装在第二顶压旋转部件连接板847上,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与第二顶压旋转部件驱动电机848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设有圆锥形凹槽8491。

  如图31所示,冷冻部件升降机构820驱动冷冻部件830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向去签输送装置700上鱿鱼圈串方向),冷冻部件830的签棒定位槽831扣在签棒6的两端,使得签棒6上的多个鱿鱼圈3进入冷冻部件830的内腔中。接下来,如图32所示,让第二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6动作将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从初始位置向签棒6方向移动,同时让第一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1动作将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向签棒6方向移动,签棒6的一端从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中的圆锥形凹槽8431外围滑动至中心,签棒6的另一端同步地从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中的圆锥形凹槽8491外围滑动至中心,签棒6从去签输送装置700上的初始位置向上抬起一段距离,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和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就准确的夹住签棒6,签棒6始终保持在水平面方向上,然后启动第二顶压旋转部件驱动电机848驱动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旋转,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和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带动签棒6旋转,签棒6带动多个鱿鱼圈旋转(鱿鱼圈旋转使得其形状是圆形),同时从冷冻部件830的冷气入口832通入冷气对鱿鱼圈3进行冷冻处理(冷冻后的鱿鱼圈是圆形的),最后,关闭冷气的注入,第二顶压旋转部件驱动电机848停止工作,升起冷冻部件830至初始位置,第一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1动作将第一顶压旋转部件843缩回到初始位置,第二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6动作将第二顶压旋转部件849缩回到初始位置,签棒6带着冷冻后的鱿鱼圈向下掉落到向去签输送装置700上(回到初始位置),签棒6上被冷冻的鱿鱼圈相互独立不粘连。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不使用缓冲弹簧842,第一顶压旋转部件伸缩机构841的输出端直接与轴承座844连接。

  下一步,去签输送装置700继续将签棒6和冷冻后的多个鱿鱼圈3运送至去签装置730的位置(图25中的向左方向)。

  如图33和35所示,去签装置730包括去签主动转辊731、去签主动转辊支架732、去签主动转辊驱动电机733、去签传动机构734、第一从动去签转辊735、第二从动去签转辊736、从动去签转辊支架737、从动去签转辊升降机构738,去签主动转辊731与去签主动转辊支架732转动地连接,去签主动转辊驱动电机733与去签主动转辊支架732连接,去签主动转辊驱动电机733的输出轴通过去签传动机构734与去签主动转辊731连接,第一从动去签转辊735和第二从动去签转辊736分别与从动去签转辊支架737转动地连接,从动去签转辊升降机构738的输出端与从动去签转辊支架737连接。去签主动转辊731设有V型环槽731-1和斜坡731-2,斜坡731-2靠近去签主动转辊731的端面,V型环槽731-1位于中部。第二从动去签转辊736设有V型环槽736-1,第一从动去签转辊735也设有V型环槽。第二从动去签转辊736和第一从动去签转辊735并排设置。

  如图34和35所示,去签输送装置700上的签棒6带着冷冻后的鱿鱼圈向去签主动转辊731方向移动,签棒6伸出左侧去签传送带710的部分与去签主动转辊731的斜坡731-2接触,并在斜坡731-2上向V型环槽731-1方向滑动,直至滑动到V型环槽731-1中,去签输送装置700停止运转。然后让从从动去签转辊升降机构738工作,如图36所示,从动去签转辊升降机构738带动第二从动去签转辊736和第一从动去签转辊735向下运动,直至第二从动去签转辊736和第一从动去签转辊735的V型环槽压住签棒6伸出左侧去签传送带710的部分。然后,启动去签主动转辊驱动电机733,使去签主动转辊731向签棒传送带500方向旋转,在两个从动去签转辊共同作用下,签棒6脱离去签输送装置700并平移到签棒传送带500上,签棒6脱离去签输送装置700时,鱿鱼圈就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入自动称重包装装置900进行称重、包装处理。

  签棒被移动到签棒传送带500进行循环使用,如图37所示,可以在签棒传送带500的侧面安装一个阻挡板502,用于挡住传送过来的签棒,从而限制签棒移动的距离,使去签输送装置700上的签棒更准确移动到签棒传送带500上,以便循环使用签棒。

  为了改进冷冻转签装置800工作过程中签棒旋转带动鱿鱼圈同步旋转的效果,如图38所示,在签棒6的圆周上沿长度方向连接多个摩擦条6-1。设置多个摩擦条6-1的签棒6旋转时,多个摩擦条6-1作用在鱿鱼圈的内壁上避免鱿鱼圈旋转时发生打滑,能够更有效的保证鱿鱼圈保持圆形状态。

  实施例3

  前述实施例2中的去签输送装置700可以用图42和43所示的去签输送带1000代替,去签输送带1000包括输送带本体1010、左侧部1020、右侧部1030,左侧部1020与输送带本体1010的左侧连接,右侧部1030与输送带本体1010的右侧连接,右侧部1030设有多个用于容纳签棒的凹槽1031,左侧部1020也设有用于容纳签棒的凹槽。签棒6支撑在右侧部1030和左侧部1020上的凹槽中并被传送。如图44所示,将自动称重包装装置900布置在去签输送带1000的输出端下方,当签棒6移动到冷冻转签装置800的位置时进行相应处理,签棒6带着冷冻后的鱿鱼圈移动到去签装置730位置进行相应去签处理,签棒6脱离去签输送带1000被转移到签棒传送带500上,冷冻后的鱿鱼圈掉落到输送带本体1010上继续向左移动,最终掉落到自动称重包装装置900中。

  关于切割鱿鱼圈的过程,如图13和9所示,切刀支架90和物料槽支架300的组合体设有喷水头连接部320,高压喷水头330与喷水头连接部320连接,鱿鱼切割后没有被定位拾取装置40吸上去的鱿鱼残渣被高压喷水头330输出的高压水冲走,以便准备下次切割。

  以上所述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一种自动穿签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