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服装技术> 一种口罩独创技术17179字

一种口罩

2023-01-05 14:47:01

一种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一种卫生用品,用于配戴在口鼻部位来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以纱布或纸等制成。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对细菌、病毒、污染物等的防护,口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目前市面上的口罩佩戴时与人体面部不够贴合,佩戴舒适性较低,同时在口罩口鼻处缺乏支撑,缺乏空气流动空间,佩戴者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并且不具有抗菌防汗臭功能,无法解决人体佩戴时出汗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的汗臭异味,即使采用常规吸排纤维纱线解决了吸湿快干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吸排纤维沟槽中滋生的细菌在湿润环境下更易生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人体面部贴合,抗菌排汗、透气性好,佩戴舒适的口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一边设置连接部,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成为一体,第一口罩本体、第二口罩本体上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耳挂口,第一口罩本体和/或第二口罩本体至少包括外过滤层、内过滤层以及位于内过滤层与外过滤层之间的中间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由外过滤层、内过滤层以及位于内过滤层与外过滤层之间的中间过滤层相互叠加组合而成,所述外过滤层、内过滤层和中间过滤层均呈片状,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或第二口罩本体为三层片状结构相互叠加组合成的复合片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过滤层、内过滤层和/或中间过滤层由含银离子的四叶型聚酯纤维和氨纶混纺而成的布料制得,所述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的纤维密度均小于中间过滤层的纤维密度。

  进一步的,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的外廓形状与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相同,中间过滤层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包括口鼻覆盖区,所述中间过滤层的尺寸小于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的尺寸,设置于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之间并位于口鼻覆盖区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是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边缘呈一定宽度的长条形区域,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通过热熔压合长条形区域连接为一体;

  或者,所述连接部是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边缘呈一定厚度的条形凸棱,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通过超声波压合条形凸棱连接成为一体,且条形凸棱的内侧与第一口罩本体、第二口罩本体之间形成压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上端部相连,所述第二倾斜面的下端部设置下巴托,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上端部之间设有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耳挂口为在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一侧开设的开口,且所述开口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包括三层过滤层,能更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

  (2)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面料采用含有银离子四叶型聚酯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排抗菌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中间过滤层的纤维密度大于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的纤维密度,使得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的透气性更好,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更加透气排湿。

  (4)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面料含有5%-10%的氨纶,既具有轻盈贴合性能,又提升抗菌速干性能和透气性能,大大减少了汗水滋生细菌引起的异味,能够减少口罩的洗涤次数。

  (5)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通过连接部相互压合形成的扁平筋或条形凸棱构成了口罩在口鼻覆盖区域的骨架,在佩戴过程中对口罩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使用者的口鼻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防止面料与口鼻贴合阻碍用户呼吸。

  (6)本实用新型口罩在连接部设置有与口鼻的线条尺寸相对应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使口罩佩戴时与面部更加贴合,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使得口鼻的所在的区域形成一定的空间,能使佩戴者呼吸更顺畅。

  (7)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将耳挂口远离靠近连接部的一侧的长度设置为大于远离连接部的一侧的长度,更大的耳挂口空间更易于佩戴者将耳挂口挂在耳朵上,同时也防止耳挂口从耳朵上脱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外过滤层、内过滤层和中间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口罩;2为耳挂口,3为连接部,11为外过滤层,12为中间过滤层,13为内过滤层,31为第一倾斜面,32为第二倾斜面,33为下巴托;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口罩,口罩1包括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具有相同的轮廓形状,分别构成口罩结构的左右两个半体,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一边设置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位于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相对侧的边缘,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部3连接成为一体,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与所述连接部3相对的另一边设置耳挂口2,所述耳挂口2与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一体成型,简化了口罩的工艺生产步骤。第一口罩本体和/或第二口罩本体至少包括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以及位于内过滤层13与外过滤层11之间的中间过滤层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至少三层过滤层能更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粉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由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以及位于内过滤层13与外过滤层11之间的中间过滤层12相互叠加组合而成,所述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和中间过滤层12呈片状,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为三层片状结构相互叠加组合成的复合片状结构,且边缘轮廓与人体面部特征相贴合,佩戴舒适性更佳。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为,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整体由内过滤层13、外过滤层11和中间过滤层12构成,或者,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部分区域由内过滤层13、外过滤层11和中间过滤层12构成,优选为在口鼻覆盖区域由这三个过滤层组成。三个过滤层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质制得,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透气性,优选内过滤层13和外过滤层11的透气性均高于中间过滤层12的透气性,这样既能保证口罩的整体透气性,又能保证过滤效果。另外,由于口罩在佩戴过程中在口鼻所覆盖的区域需要有空气流通,为了保证使用者呼吸顺畅,可将口鼻覆盖区域的透气性设置为高于面部覆盖区域的透气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和/或中间过滤层12由含有银离子的四叶型聚酯纤维和氨纶的混纺面料制得,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布料的纤维密度小于中间过滤层12的纤维密度。

  由于四叶型聚酯纤维材质具有异形截面,比一般圆形截面具有更多的比表面积,能更多吸收和排除人体佩戴时产生的湿气,银离子具有抗菌作用,采用含银离子的四叶型聚酯纤维制作口罩使口罩具有抗菌效果,所述含银离子的四叶型聚酯纤维为含有占总干重0.3-2%的银源粉末的四叶型聚酯纤维。由于银离子具有抗菌性能,而且四叶型的纤维截面形状使相邻纤维之间形成导湿和导气通道,更利于吸湿排汗,进一步提高了口罩的抗菌、排汗和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和/或中间过滤层12可直接由含银离子的四叶型聚酯纤维的面料制得,也可由该纤维与其它纤维的混纺面料制得,优选由该纤维与氨纶的混纺面料制得,该混纺面料中含有5%-10%的氨纶,通过该混纺面料制得的口罩既具有轻盈贴合性能,又提升抗菌速干性能和透气性能,大大减少了汗水滋生细菌引起的异味,能够减少口罩的洗涤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布料的纤维密度小于中间过滤层12的纤维密度,例如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采用75D/72F四叶型聚酯纤维,中间过滤层12采用50D/48F 四叶型聚酯纤维,中间过滤层12的纤维较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纤维更细,纤维密度更大,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透气性高于中间过滤层12,中间过滤层12保证口罩的过滤效果,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保证进入口罩内部的水汽能及时排出,从而口罩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更加透气排湿。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面料包括含有银离子的四叶型聚酯纤维,将吸湿排汗与抗菌除臭两种功能结合起来,纤维采用异形喷丝板纺丝,在纺丝中添加银离子,制得的四叶型横截面的纤维具有吸湿排汗效果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效果,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种都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达到95%以上,对病毒也具有95%以上的抑菌率。

  所述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包括口鼻覆盖区域和面部覆盖区域,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和中间过滤层12至少位于口鼻覆盖区域。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外廓形状与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相同,中间过滤层12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尺寸。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为,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和中间过滤层12与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外廓形状相同,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3和中间过滤层12的尺寸相同。另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为,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外廓形状相同,中间过滤层12的尺寸小于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的尺寸,中间过滤层12设置于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3之间并位于口鼻所对应的口罩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3是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边缘呈一定宽度的长条形区域,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通过热熔波压合长条形区域连接为一体。此时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连接部3相互压合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扁平筋。或者,所述连接部3是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边缘呈一定厚度的条形凸棱,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通过超声波压合条形凸棱连接成为一体,且条形凸棱的内侧与第一口罩本体/第二口罩本体之间形成压槽。

  由于连接部3位于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外侧边沿,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相互连接,其连接处所在的区域刚好位于使用者口鼻所遮挡的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部3相互压合形成的扁平筋或条形棱够成了口罩的骨架,在佩戴过程中对口罩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使用者的口鼻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防止面料与口鼻贴合阻碍用户呼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3包括第一倾斜面31、第二倾斜面32,所述第一倾斜面31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面32的上端部相连,所述第二倾斜面32的下端部设置下巴托33,所述第一倾斜面31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倾斜面32的倾斜角度。

  由于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的连接处所在的区域为使用者口鼻所遮挡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口罩佩戴时与佩戴者的口鼻的线条相匹配,将连接部3划分为位于鼻子覆盖区域的第一倾斜面31、位于嘴巴覆盖区域的第二倾斜面32,且第一倾斜面31和第二倾斜面 32的线条均为直线,第一倾斜面31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倾斜面32的倾斜角度,这样与佩戴者的口鼻的贴合性更好,然后将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按照人体脸型,3D焊接一体成型,佩戴更服帖。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面31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面32的上端部之间设有弧形过渡,第一倾斜面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长度,这样制得的口罩能与人体面部进行更好的贴合,佩戴舒适性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耳挂口2为在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与所述连接部3相对的另一边开设的开口,所述开口呈环状,且所述开口靠近所述连接部3的一侧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3一侧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与所述连接部3相对的另一边开设开口作为耳挂口2,这样耳挂口2和第一口罩本体和第二口罩本体一体成型,减少构造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将耳挂口2远离靠近连接部3的一侧的长度设置为大于远离连接部3的一侧的长度,更大的耳挂口2的空间更易于佩戴者将耳挂口2挂在耳朵上,同时耳挂口2位于耳朵后部的缩口设计也防止耳挂口2从耳朵上脱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口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