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服饰用品> 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及绑带独创技术63326字

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及绑带

2021-03-31 02:46:32

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及绑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表包括表带和表壳,表带采用弹性顶针卡合于表壳,弹性顶针较为尖细,造成表带与表壳的拆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表带与表壳的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

  绑带,所述绑带能够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从所述壳体拆卸,所述绑带包括带体、与带体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配合部;及

  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并能够在所述壳体内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所述锁合结构包括第二配合部;

  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将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壳体内,当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实现所述绑带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或者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同;

  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的情况下,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解除配合以使得所述连接头能够从所述壳体拆卸,所述第四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或者比所述第二位置更远离所述第一位置。

  上述可穿戴设备,在连接头安装至壳体的过程中,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将连接头插入壳体内,当锁合结构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实现绑带固定于壳体,即可将绑带可靠地安装于壳体;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的情况下,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时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解除配合以使得连接头能够从壳体拆卸。上述结构的可穿戴设备,绑带与壳体的拆装较为便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连接头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锁合结构,所述第二磁铁连接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产生磁斥力,并驱使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连接头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合结构;当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结构在所述弹性件的驱使下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锁合结构包括按键和连接所述按键的连接段,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连接段;当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按键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槽运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安装槽运动,所述绑带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入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按键帽和连接于所述按键帽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帽,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帽的朝向所述连接段的一侧设有两个凸柱,两个所述凸柱分别位于所述延伸段的两侧,所述壳体设有收容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每一所述凸柱套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容置于所述收容孔且连接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段和所述连接段中之一设有固定块,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连接段中另一设有能够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固定块容置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按键与所述连接段的位置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延伸段;所述按键能够从所述第二安装槽装入以使所述固定块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段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槽装入所述壳体并使所述固定块容置至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燕尾槽,所述固定块过盈配合于所述凹槽,或者所述固定块过渡配合于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之远离所述按键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远离所述带体的末端设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带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设有第一凹陷区域;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锁合结构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并被所述第一配合部限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背离所述带体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锁合结构的运动方向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为平面且与所述锁合结构的运动方向垂直;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连接头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触直至所述第一过渡面脱离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第二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一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为弧面;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连接头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触直至所述第一过渡面脱离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第二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一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运动至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朝向所述连接头的插入方向设有第二连接面,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且与所述锁合结构的运动方向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朝向所述连接头的插入方向设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配合部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区域;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头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并被所述第二配合部限位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锁合结构的运动方向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为平面且与所述锁合结构的运动方向垂直;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连接头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面接触直至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在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为弧面;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连接头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面接触直至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在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表带与表壳的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子设备,能够与绑带连接,所述绑带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至用户的身体,所述绑带的末端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及

  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并能够在所述壳体内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所述锁合结构包括第二配合部;

  在所述绑带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将所述第一配合部插入所述壳体内,当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实现所述绑带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或者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同;

  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的情况下,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解除配合以使得所述绑带能够从所述壳体拆卸,所述第四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或者比所述第二位置更远离所述第一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绑带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一配合部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锁合结构,所述第二磁铁连接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产生磁斥力,并驱使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绑带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一配合部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合结构;当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结构在所述弹性件的驱使下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锁合结构包括按键和连接所述按键的连接段,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连接段;当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按键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槽运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安装槽运动,所述绑带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入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按键帽和连接于所述按键帽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帽,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段和所述连接段中之一设有固定块,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连接段中另一设有能够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固定块容置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按键与所述连接段的位置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延伸段;所述按键能够从所述第二安装槽装入以使所述固定块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段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槽装入所述壳体并使所述固定块容置至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之远离所述按键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朝向所述绑带的插入方向设有第二连接面,在所述绑带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或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朝向所述绑带的插入方向设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配合部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区域;在所述绑带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并被所述第二配合部限位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为平面或弧面;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第二位置后,所述第一配合部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面接触直至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在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绑带,以解决表带与表壳的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绑带,所述绑带能够用于连接电子设备,且所述绑带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至用户的身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并能够在所述壳体内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所述锁合结构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绑带包括:

  带体;及

  连接头,与所述带体连接,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配合部;

  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将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壳体内,当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实现所述绑带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或者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同;

  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的情况下,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解除配合以使得所述连接头能够从所述壳体拆卸,所述第四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同或者比所述第二位置更远离所述第一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远离所述带体的末端设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带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设有第一凹陷区域;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锁合结构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并被所述第一配合部限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背离所述带体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锁合结构的运动方向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为平面或弧面;在所述锁合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连接头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触直至所述第一过渡面脱离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第二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一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头间隔设置于所述带体的宽度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表带与表壳的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槽沿第二方向延伸;

  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锁合结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锁合结构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及

  绑带,包括带体和设于所述带体末端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配合部;在所述绑带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连接头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后,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绑带固定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锁合结构能够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壳体运动,以解除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以使所述绑带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退出所述第一安装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结构包括按键和连接所述按键的连接段,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按键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安装槽运动;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头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一配合部推动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远离所述带体的末端设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带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设有第一凹陷区域;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第二配合部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连接面脱离所述第二配合部后,所述第二配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并被所述第一配合部限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背离所述带体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锁合结构的第二方向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为平面或弧面;在所述第一连接面脱离所述第二配合部后,所述连接头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触直至所述第一过渡面脱离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第二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一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至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朝向所述连接头的插入方向设有第二连接面,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朝向所述连接头的插入方向设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配合部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区域;在所述连接头安装至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并推动所述锁合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连接面后,所述第一配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并被所述第二配合部限位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为平面或弧面;在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连接面后,所述连接头继续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面接触直至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在所述第一配合部脱离所述第二过渡面后,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锁合结构,所述第二磁铁连接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壳体内运动且所述连接头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产生磁斥力,并驱使所述锁合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合结构;当所述锁合结构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壳体内运动且所述连接头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后,所述锁合结构在所述弹性件的驱使下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结构包括按键和连接所述按键的连接段,所述按键包括按键帽和连接于所述按键帽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按键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安装槽运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帽,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时,所述弹性件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帽的朝向所述连接段的一侧设有两个凸柱,两个所述凸柱分别位于所述延伸段的两侧,所述壳体设有收容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每一所述凸柱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容置于所述收容孔且连接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段和所述连接段中之一设有固定块,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连接段中另一设有能够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固定块容置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按键与所述连接段的位置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延伸段;所述按键能够从所述第二安装槽装入以使所述固定块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段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槽装入所述壳体并使所述固定块容置至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结构包括按键和连接所述按键的连接段,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连接段,所述按键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安装槽运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之远离所述按键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锁合结构被驱使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壳体内运动时,所述弹性件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悬臂,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按键,所述悬臂位于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悬臂的靠近所述按键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臂包括两个,在所述绑带固定于所述壳体后,在所述带体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悬臂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相背的两侧;所述连接头包括两个,每一所述连接头对应一个所述悬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所述壳体后,所述按键的外露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挡板设有贯穿所述挡板的通孔,所述连接头能够在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所述壳体后,所述通孔限制所述连接头在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带体位于所述挡板的背离所述锁合结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挡板的背离所述锁合结构的一侧,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壳体形成沉槽,在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所述壳体后,所述带体的与所述连接头连接的末端容置于所述沉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凹陷区域,所述锁合结构能够在所述凹陷区域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7为图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8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壳体、弹性件、锁合结构及挡板的爆炸图;

  图9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弹性件、锁合结构及挡板组装于壳体的示意图;

  图10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4为图13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后视图;

  图15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右视图;

  图17为图1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18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装入安装槽之前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8所示可穿戴设备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图18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向安装槽内装入的剖视图;

  图21为图20所示可穿戴设备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22为图18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与壳体组装后的主视图;

  图23为图22所示可穿戴设备沿D-D处的剖视图;

  图24为图23所示可穿戴设备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25为图23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从壳体拆离的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26为图2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7为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8为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9为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0为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1为图1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2为图3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爆炸图;

  图33为图3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34为图1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5为图3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6为图3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锁合结构的后视图;

  图37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挡板的示意图;

  图38为图37所示可穿戴设备的挡板的后视图;

  图39为图37所示可穿戴设备的挡板的主视图;

  图40为图37所示可穿戴设备的挡板的俯视图;

  图4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绑带向安装槽内装入的剖视图;

  图42为图4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与壳体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4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绑带向安装槽内装入的剖视图;

  图44为图43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与壳体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4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绑带装入安装槽之前的剖视图;

  图46为图4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向安装槽内装入的剖视图;

  图47为图46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与壳体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48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绑带向安装槽内装入的剖视图;

  图49为图48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与壳体组装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和图3,可穿戴设备10包括壳体100、锁合结构200和绑带 300,绑带300可以通过锁合结构200安装于壳体100并可以从壳体100拆卸。同时参考图4,壳体100可以包括中框110、底壳120和面盖130,底壳120和面盖130分别设于中框110的相背的两侧并与壳体100形成安装空间101。中框 110可以由塑胶、橡胶、硅胶、木材、陶瓷或玻璃等非金属材质制成,中框110 也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底壳120的材质可以和中框110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框110可以和底壳120一体成型,面盖130为独立的零部件。面盖13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蓝宝石,以使面盖130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并使得面盖130具有较好的抗划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安装空间101可用于安装电池、处理器、显示屏、生物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但显示屏不是必须的,因而可以省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00、锁合结构200及安装空间101内的电子元器件,可以组装成独立的电子设备11以作为可穿戴设备10的部件,绑带300可以独立生产、组装并安装至电子设备11,以使用户能够通过绑带300将电子设备11佩戴在手腕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数据例如心率、呼吸率、血压或者体脂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物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运动状态例如用于计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可以为运动手表或者常规手表等,运动手表的常见形式为电子表,常规手表的常见形式为机械表。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为智能手环等。

  参考图5、图6和图7,壳体100设有用于安装绑带300的安装槽103,结合图4,安装槽103一部分位于中框110,安装槽103的另一部分位于底壳120。但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槽103也可以延伸至面盖130而无需延伸至底壳120,或者安装槽103可以全部位于中框110。绑带300能够从安装槽103固定安装于壳体100且能够从壳体100拆卸。具体地,可以以电子设备11的宽度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并以电子设备11的厚度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绑带300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安装槽103,并使得绑带300固定安装于壳体100。进一步,在绑带300安装于壳体100且展平时,绑带300的长度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一致。可以理解的是,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呈锐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300分为两段,两段绑带300各有一端连接壳体100,两段绑带300的背离壳体100的一端可以相扣合形成收容空间,以通过绑带300将可穿戴设备10佩戴至用户的手腕处或者大臂处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300可以为一整段式的结构,绑带300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00,绑带300可通过其他结构例如扣环、卡扣等方式调整收容空间的尺寸,以方便用户佩戴。本申请以两段式绑带300 的其中一段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结构,对于其他绑带300形式也是适用的。

  参考图3,壳体100大致呈矩形块状,矩形的四个角可以经过倒角工艺处理成圆弧过渡,以使可穿戴设备10具有较好的外观特性。安装槽103开设于壳体 100的侧面,结合图8和图9,锁合结构200设于安装槽103且能够相对壳体100 运动伸缩。同时参考图10和图11,绑带300包括带体310和设于带体310末端的连接头320,连接头320凸出带体310的末端。连接头320可以和带体310一体成型,也可以和带体310组装成型。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绑带300 安装于壳体100的过程中,绑带300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安装槽103,并通过连接头320推动锁合结构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运动,在连接头320沿第一方向插入安装槽103后,锁合结构200沿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并与连接头320 相配合,以将绑带300固定于壳体100。

  进一步,参考图5、图6和图7,安装槽10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103b 和第二安装槽103c,结合图8和图9,第一安装槽103b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槽103c沿电子设备11的厚度方向延伸至壳体100的表面,也即第二安装槽 103c沿第二方向延伸。锁合结构200的一部分设于第二安装槽103c,另一部分设于第一安装槽103b,连接头320能够从第一安装槽103b插入,并推动锁合结构200沿第二方向运动。进一步,参考图12、图13和图14,连接头320大致呈圆柱状,且包括第一配合部322,第一配合部322设有第一连接面321,第一连接面321位于连接头320的远离带体310的末端且与连接头320的长度延伸方向倾斜设置,在绑带300固定于壳体100后,连接头32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连接头320设有第一凹陷区域323,第一凹陷区域323位于带体 310和第一连接面321之间,且第一连接面321、第一凹陷区域323背离带体310 的同一侧设置。参考图15、图16和图17,锁合结构20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03b的第二配合部222,第二配合部222设有第二连接面221。在绑带300 插入第一安装槽103b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面221与第一连接面321贴合且第一连接面321推动锁合结构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锁合结构200相对壳体100 运动。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面321和第二连接面221中的至少一个为平面,平面与连接头320在第一安装槽103b的运动方向(即第一方向) 呈锐角,换言之,平面与锁合结构200在第二安装槽103c的运动方向(即第二方向)呈锐角。例如,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321和第二连接面 221均为平面,且第一连接面321与锁合结构200的运动方向(即第二方向)呈锐角。进一步,第一连接面321与电子设备11的厚度方向(即第二方向)的夹角、第二连接面221与电子设备1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相等且约为45度,以使第一连接面321与第二连接面221能够形成较好的配合,并使的锁合结构200 的受力情况较好,以利于推动锁合结构200顺利运动。平面的设置,可以将绑带300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转化为锁合结构200沿电子设备11厚度方向(即第二方向)的运动,并使得连接头320能够较为容易地推动锁合结构200相对壳体 100在第二安装槽103c运动,以使用户能够较为便捷地将绑带300安装于壳体 10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面321和第二连接面221中的一个为平面,另一个可以为弧面或者其他曲面,以使绑带300的连接头320可以推动锁合结构200沿第二方向运动,并在连接头320沿第一方向插入安装槽103后,第二配合部222能够被驱使沿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并进入第一凹陷区域323,进而使得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以使绑带300固定安装于壳体100。

  参考图15、图16和图17,锁合结构200包括按键210和固定连接按键210 的连接段220,即按键210与连接段220的位置相对固定,并能够同步运动。按键210设于第二安装槽103c且在被按压时能够在第二安装槽103c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带动连接段220在第一安装槽103b运动,第二配合部222位于连接段220。第二连接面221位于连接段220且朝向第一安装槽103b外,换言之,第二连接面221朝向连接头320的插入方向且第二连接面221朝向按键210。按键210从第二安装槽103c暴露于壳体100。具体地,按键210包括按键帽211和固定连接按键帽211的延伸段213,按键帽211穿设第二安装槽103c且从第二安装槽103c暴露于壳体100,延伸段213全部或者部分穿设第二安装槽103c,且延伸段213与连接段220固定连接。在按键帽211与延伸段213的连接位置处,按键帽211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延伸段213的横截面的面积。按键帽211能够在第二安装槽103c伸缩并被壳体100限位在第二安装槽103c,以通过延伸段213 带动连接段220在第一安装槽103b运动,进而使得连接段220能够进入连接头 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内,以限制绑带300脱出壳体100。按键帽211的外露的端面可以作曲面化处理,以使绑带300安装于壳体100后,按键帽211的外露的端面与壳体100的外表面平齐,即使得按键帽211外露的端面不凸出也不凹陷于壳体100,以使可穿戴设备10具有较好的外观特性。

  进一步,绑带300安装于壳体100后,按键帽211的外露的端面与壳体100 的表面可以共同形成连续的轮廓表面,以进一步提升可穿戴设备10的外观特性。例如,第二安装槽103c的开口位于底壳120,绑带300安装于壳体100后,按键帽211的外露的端面与底壳120的表面平齐,以使可穿戴设备10能够获得较好的外观特性。进一步,按键帽211可以具有较大的受力面积,以使用户能够方便的通过手指按压按键帽211,以使按键帽211沿第二方向运动并缩进第二安装槽103c,并使连接段220从连接头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脱开,此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拉伸绑带300,绑带300即可从壳体100拆卸。这种结构可以提升绑带300拆卸的便利性,以使用户能够便捷地更换绑带300。例如,绑带300 可以有多种款式,用户可以购买多种款式的绑带300以使可穿戴设备10能够适用于不用的场景。例如,在正式的场合可以选择正式的绑带300,在休闲场合可以选择休闲款式的绑带300,在运动场合则可以选择运动款式的绑带300。

  参考图8和图9,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包括弹性件400,弹性件400的一端抵接按键帽211,另一端抵接壳体100。在连接头320插入第一安装槽103b的过程中,连接段220带动按键帽211沿第二方向运动,弹性件 400被压缩并积蓄弹性势能,在连接头320沿第一方向运动插入第一安装槽103b 后,弹性件400释放弹性力且推动锁合结构200沿第二安装槽103c向壳体100 外(即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并使得第二配合部222进入连接头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以限制连接头320脱出第一安装槽103b。进一步,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两个弹性件400,按键帽211的朝向第一安装槽103b的一侧设有两个凸柱215,两个凸柱215分别位于延伸段213的两侧,每一凸柱215套设有弹性件400。壳体100可以设置收容孔105,以将弹性件400的远离按键帽211的一端收容于收容孔105,进而使得弹性件400能够稳定地伸缩,防止伸缩过程中产生偏斜,以提升按键210运动的平稳性。

  参考图18和图19,在绑带300未安装至壳体100之前,锁合结构200位于第一位置。在绑带300插入壳体100的过程中,连接头320通过第一连接面321 推动第二连接面221沿第二方向运动,按键210的按键帽211向第二安装槽103c 内缩进,弹性件400被压缩而积蓄弹性势能,如图20和图21所示。进一步,参考图13和图14,第一配合部322包括设于第一凹陷区域323和第一连接面 321之间的第一过渡面3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面325为平面且与锁合结构200的运动方向(即第二方向)大致垂直。当连接头320继续向第一安装槽103b内运动至第一连接面321与第二连接面221脱离后,锁合结构200到达第二位置。当锁合结构200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件400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进而积蓄弹性势能。第一过渡面325贴合第二配合部222并继续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连接头320在第二方向对连接段220形成限位作用。当连接头320继续向第一安装槽103b内运动至第二配合部222与第一过渡面325脱离时,弹性件400即可释放弹性势能,并驱动第二配合部222沿第二方向的反向进入第一凹陷区域323 内,且使得按键210的按键帽211向第二安装槽103c外侧运动,锁合结构200 即到达第三位置。结合图22、图23和图24,在第三位置时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连接段220即可限制绑带300脱出壳体100。第三位置可以和第一位置相同,第三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面325可以为弧面。

  参考图25和图26,在拆卸绑带300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按压按键帽211,以驱使按键帽211缩进第二安装槽103c,并使第二配合部222在第一安装槽103b 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第二配合部222从连接头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脱开,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解除配合,此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拉伸绑带300,绑带300即可从壳体100拆卸。第四位置可以和第二位置相同,也可以相比第二位置更远离第一位置。当然,参考图27,第一连接面321与第一凹陷区域323之间的第一过渡面325不是必须的。同时参考图 28,第一连接面321也可以设置得相对较长以使锁合结构200在第二方向的行程相对较长。参考图13、图27和图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陷区域323 具有凹槽结构以使第一凹陷区域323易于加工,并使得连接头320具有相对较高的结构强度。参考图29和图3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结构不是必须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00为弹簧。在连接头320安装于壳体100后,弹性件400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方向的反向上壳体100或者连接头320可以限制锁合结构200的运动,按键帽211暴露于壳体100的端面可以与壳体100 的外表面平齐,并使得连接段220较为稳固地卡置在第一凹陷区域323内。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三位置与第一位置相同,并可通过连接段220与壳体 100的抵接以及弹性件400的作用保证第三位置与第一位置相同,进而保证在连接头320安装于壳体100后,按键帽211的外露的端面与壳体100的外表面平齐,以获得较好的外观特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头320安装于壳体100后,弹性件400也可以处于原始状态,即弹性件400既不被压缩也不被拉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00可以为弹片或者弹性柱等。

  按键210和连接段220的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参考图31、图32和图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键210和连接段220中的一个设有固定块217,按键210和连接段220中的另一设有能够与固定块217相配合的凹槽223,固定块217容置于凹槽223以限制按键210脱出凹槽223。进一步,凹槽223为燕尾槽,在第二方向上,凹槽223的宽度从开口处向凹槽223的槽底增大,固定块 217大致呈三棱柱状并与延伸段213一体成型,且固定块217过盈配合于凹槽 223,或者固定块217过渡配合于凹槽223。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凹槽223 位于连接段220并背离连接头320的插入方向设置,也即凹槽223朝向安装空间101。在锁合结构200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弹性件400与按键210的凸柱 215配合,再将按键210装入第二安装槽103c,并使得弹性件400收容至收容孔105。按压按键帽211以使按键帽211缩进第二安装槽103c后,按键210的固定块217完全容置于第一安装槽103b,此时可以将连接段220插入第一安装槽103b,并使得连接段220的凹槽223与固定块217相扣合,使得按键210与连接段220固定连接。固定块217和连接段220的上述结构,有利于按键210、连接段220与壳体100的装配,以使锁合结构200能够便捷地与壳体100组装,提升组装的便利性,同时避免在壳体100开设更大的槽或孔,以使零部件的能够布置得较为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块217与凹槽223装配后,在锁合结构200背离连接头320的插入方向的一侧,延伸段213、固定块217、连接段220的表面平齐设置,按键帽211略凸出延伸段213,这种结构可以简化第二安装槽103c的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块217和凹槽223的设置不是必须的,例如,按键210与连接段220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或者按键210与连接段220在装入安装槽103后可以焊接固定,或者按键210与连接段220可以粘接固定。参考图34、图35和图36,按键210与连接段220一体成型,这种结构的锁合结构200易于加工成型,且简化了按键210与连接段220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参考图31、图32和图33,连接段220包括本体225和固定连接于本体225的悬臂227,本体225大致呈矩形块状,凹槽223位于本体225的朝向按键210的一侧。本体225连接按键210,悬臂227位于本体225的远离按键 210的一端,第二配合部222位于悬臂227,第二连接面221位于悬臂227的朝向按键210的一侧并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在连接头320固定于壳体100时,悬臂227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凹陷区域323并被第一配合部322限制运动范围。悬臂227大致呈柱状,且悬臂227凸出于本体225。悬臂227的与第二连接面 221相背的表面可以为平面并与锁合结构200在第二安装槽103c的运动方向(即第二方向)大致平行,例如,悬臂227的与第二连接面221相背的表面为平面且与锁合结构200在第二安装槽103c的运动方向的夹角为0度-5度,以使悬臂 227进入连接头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后,能够与第一配合部322形成更好地限位配合,防止绑带300从壳体100脱出。

  进一步,第一凹陷区域323的朝向带体310的侧壁可以呈平面状且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例如,第一凹陷区域323的朝向带体310的侧壁可以呈平面状且与带体310的第一方向的夹角为85度-90度,以使悬臂227进入连接头320 的第一凹陷区域323后,能够与第一凹陷区域323形成更好地限位配合,防止绑带300从壳体100脱出。进一步,悬臂227可以包括两个,两个悬臂227分别位于本体225的相背的两侧。连接头320包括两个,两个连接头320间隔设置于带体310的宽度,每一连接头320对应一个悬臂227。在带体310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一连接面321对齐,且两个第一凹陷区域323对齐。两个连接头 32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连接段220的本体225的宽度,以使连接头320能够推动连接段220并向第一安装槽103b内运动。悬臂227的体积可以较小,以使按键210能够较为容易地被推动。进一步,在绑带300安装于壳体100后,在带体310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悬臂227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连接头320的最外侧的距离,以在绑带300安装至壳体100的过程中使得两个悬臂227能够与两个连接头320更好地接触,并通过第一连接面321和第二连接面221对按键210施加作用力。

  进一步,参考图37和图38,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挡板500,挡板500 可拆卸连接壳体100并容置于第一安装槽103b。挡板500设有贯穿挡板500的通孔510,连接头320能够在通孔510沿第一方向插入第一安装槽103b并推动锁合结构200的连接段220沿第二方向运动,在连接头320安装于壳体100后,带体310位于挡板500的背离锁合结构200的一侧,通孔510能够限制连接头 320在第二方向的运动。在连接头320为两个的实施方式中,通孔510的数量与连接头320的数量相同,通孔510的形状与连接头320的形状匹配。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头320呈圆柱状,通孔510呈圆孔状且圆孔的直径与连接头320的直径大致相等。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头320可以呈棱柱状例如三棱柱状或者四棱柱状或者五棱柱等其他形状,通孔510横截面的形状与连接头320的形状匹配,以利于通孔510与连接头320形成紧密的配合,进而利于可穿戴设备10的防水防尘设计。通孔510的设置,还可以对连接头320的运动进行导向和限位,防止连接头320在第一安装槽103b的运动产生偏斜,并使连接头320能够顺利的推动锁合结构200的连接段220运动。

  具体地,参考图38、图39和图40,挡板50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501和第二表面503,第一表面501位于挡板500的背离锁合结构200的一侧,通孔 510贯穿第一表面501和第二表面503。结合图9,挡板500与壳体100组装后,第一表面501与壳体100形成沉槽107,在连接头320安装于壳体100后,带体 310的与连接头320连接的末端容置于沉槽107。沉槽107的设置,可以将部分带体310容置于沉槽107内,以提升绑带300与壳体100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沉槽107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和带体310的横截面的面积大致相等,以使绑带300在安装至壳体100后,带体310能够通过沉槽107与壳体100形成紧密的配合,在提升绑带300与壳体100连接可靠性的同时利于可穿戴设备10的防水防尘设计。

  进一步,参考图37、图39和图40,第二表面503设有凹陷区域520,挡板 500与壳体100组装后,连接段220能够在凹陷区域520运动。在第二表面503 所在侧,挡板500呈两端凸出、中间凹陷的结构,两端凸出的部分可以设置螺纹孔,以将挡板500通过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00并与壳体100固定连接。两端凸出的结构可以提升挡板500与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结构的强度,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凹陷区域520的设置则可以减薄挡板500的局部的厚度,以利于可穿戴设备10的轻薄化设计,并使得各零部件的布置更为紧凑。进一步,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凹陷区域323的宽度小于凹陷区域520处的挡板500的厚度,这种结构设置,在连接头320沿通孔510向第一安装槽103b 内运动或者向第一安装槽103b外退出时,可以防止第一凹陷区域323卡在挡板 500上,从而能够提升绑带300拆装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41和图42,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弹性件400的位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具体地,弹性件400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段220之远离按键210的一端,弹性件400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00。参考图41,当锁合结构200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件400由原始状态变成压缩状态,或者由一种压缩状态变成压缩量更大的另一状态。在第二位置时,弹性件400能够驱使锁合结构200 沿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至第三位置,如图42所示,即使得第二配合部222容置于第一凹陷区域323,以使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以将绑带固定安装于壳体100。在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按键帽211,以驱使按键帽211缩进第二安装槽103c。锁合结构200 压缩弹性件400并使第二配合部222在第一安装槽103b运动至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第二配合部222从连接头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脱开,此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拉伸绑带300,绑带300即可从壳体100拆卸。第四位置可以和第二位置相同,也可以相比第二位置更远离第一位置。上述结构同样能够实现锁合结构200沿第二方向反向的运动,以使用户能够便捷地拆装绑带300。可穿戴设备10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43和图44,在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弹性件400及其相关结构被省略,锁合结构200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的驱动力不再由弹性件400提供。具体地,可穿戴设备10包括第一磁铁610和第二磁铁620,第一磁铁610连接锁合结构200,第二磁铁620连接壳体100,当锁合结构20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磁铁610与第二磁铁620之间产生磁斥力。在第二位置时,第一磁铁610 与第二磁铁620之间的磁斥力驱使锁合结构200沿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至第三位置,即使得第二配合部222容置于第一凹陷区域323,以使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以将绑带300固定安装于壳体100。在第一配合部322 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按键帽211,以驱使按键帽 211缩进第二安装槽103c,第一磁铁610与第二磁铁620逐渐靠近并使第二配合部222在第一安装槽103b运动至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第二配合部222从连接头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脱开,此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拉伸绑带300,绑带 300即可从壳体100拆卸。第四位置可以和第二位置相同,也可以相比第二位置更远离第一位置。上述结构同样能够实现锁合结构200沿第二方向反向的运动,以使用户能够便捷地拆装绑带300。可穿戴设备10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45、图46和图47,在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222的背离第二连接面221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区域224。在连接头320安装至壳体100 的过程中,连接头320贴合第二连接面221并推动锁合结构200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时锁合结构200能够沿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至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时,第一配合部322容置于第二凹陷区域224并被第二配合部222限位于第二凹陷区域224,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以使绑带300固定安装于壳体100。第二凹陷区域224可以具有凹槽结构,也可以呈台阶状。在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按键帽211,以驱使按键帽211缩进第二安装槽103c。锁合结构200压缩弹性件 400并使第二配合部222在第一安装槽103b运动至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第一配合部322从锁合结构200的第二凹陷区域224脱开,此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拉伸绑带300,绑带300即可从壳体100拆卸。第四位置可以和第二位置相同,也可以相比第二位置更远离第一位置。

  在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面221与第二凹陷区域224可以设置第二过渡面2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渡面226为平面且与锁合结构200的运动方向(即第二方向)垂直。在锁合结构200运动至第二位置后,连接头320 继续向壳体100内运动,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过渡面226接触直至第一配合部322脱离第二过渡面226。在第一配合部322脱离第二过渡面226后,在弹性件400的作用下,第二配合部222被弹性件400驱使运动至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时,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以使绑带300固定安装于壳体10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渡面226可以为弧面。当然,第二过渡面 226可以省略。上述结构同样能够实现便捷地拆装绑带300。可以理解的是,在连接段220未设置第二凹陷区域224的实施例中,第二过渡面226也可以存在。可穿戴设备10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参考图48和图49,在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321、第二连接面 221被省略。在连接头320安装至壳体100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按压按键210并推动锁合结构200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时用户可以将连接头320插入第一安装槽103b。连接头320插入第一安装槽103b后,锁合结构200能够沿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至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时,第二配合部222容置于第一凹陷区域323并被第一配合部322限位于第一凹陷区域323,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以使绑带300固定安装于壳体100。在第一配合部322与第二配合部222相配合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按键帽211,以驱使按键帽211缩进第二安装槽103c。锁合结构200压缩弹性件400并使第二配合部 222在第一安装槽103b运动至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第二配合部222从连接头 320的第一凹陷区域323脱开,此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拉伸绑带300,绑带300 即可从壳体100拆卸。第四位置可以和第二位置相同,也可以相比第二位置更远离第一位置。上述结构同样能够实现便捷地拆装绑带300。可穿戴设备10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及绑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