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一种镜像对称的环路热管独创技术14729字

一种镜像对称的环路热管

2021-04-08 21:43:19

一种镜像对称的环路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尤其涉及一种弹性震动振动除垢式环路热管。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佛(George 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获得满意的换热效果,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目前热管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换热设备,其中包括核电领域,例如核电的余热利用等。

  目前的热管,尤其是多管路的环路热管,例如如图1所述的环路热管,包括双集管,一个集管蒸发,一个集管冷凝,从而形成振动除垢式热管。从而提高了热管的换热效率,减少结垢。但是上述的热管的换热均匀度不够,仅仅在一侧进行冷凝,而且换热量也少,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开发一种新式结构的热管系统。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前面发明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热管,从而解决热管换热量低及其换热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弹性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弹性热管。该弹性热管能够提高除垢以及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所述管组包括左管组和右管组,左管组与左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右管组与右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电加热器设置在中部蒸发管内,所述管组为多个,每个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相邻弧形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中部蒸发管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管组的入口,左管组的出口连接左集管,右管组的出口连接右集管;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相对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左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左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所述右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右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

  作为优选,左管组和右管组沿着中部蒸发管的轴心所在的面镜像对称。

  作为优选,中部蒸发管的中心与左集管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中部蒸发管的中心与右集管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左集管的管径、中部蒸发管的管径、右集管的半径为R,弧形管中最内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1,最外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2,则满足如下要求:

  R1/R2=a*Ln(R/L)+b;其中a,b是参数,其中0.6212<a<0.6216,1.300<b<1.301。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的高度方向,所述同一侧管组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同一侧管组的管径不断变小。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式结构的振动管束环路热管,通过在有限的空间设置更多的管组,增加管束的振动范围,从而强化传热,增强除垢。

  2、本发明通过高度方向上的管组管径以及间距分布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3、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优化了环路热管的参数的最佳关系,从而实现最优的加热效率。

  4、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式结构的多环路热管三角形的布局图,并对布局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上述布局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路热管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环路热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环路热管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环路热管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环路热管在圆形截面加热器中的布局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环路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组,左管组11、右管组12、21、左集管,22,右集管,3、自由端,4、自由端,5、自由端,6、自由端,7、弧形管,8、中部蒸发管,9、电加热器,10第一管口,13第二管口,左回流管14,右回流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表示乘法。

  如图1所示,一种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8、左集管21、右集管22和管组1,所述管组1包括左管组11和右管组12,左管组11与左集管21和中部蒸发管8相连通,右管组12与右集管22和中部蒸发管8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8、左集管21、右集管22和管组1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中部蒸发管8内填充相变流体,电加热器9设置在中部蒸发管8内,每个管组1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7,相邻弧形管7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7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7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3-6;中部蒸发管包括第一管口10和第二管口13,第一管口10连接左管组11的入口,第二管口13连接右管组12的入口,左管组11的出口连接左集管21,右管组12的出口连接右集管22;所述第一管口10和第二管口13设置在在中部蒸发管8一侧。左管组和右管组沿着中部蒸发管的轴心所在的面镜像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左集管21与中部蒸发管8之间设置左回流管14,所述右集管22与中部蒸发管8之间设置右回流管14。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设置在底部。

  所述流体在中部蒸发管8进行加热蒸发,沿着弧形管束向左右两个集管21、22流动,流体受热后会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形成蒸汽,而蒸汽的体积远远大于水,因此形成的蒸汽会在盘管内进行快速冲击式的流动。因为体积膨胀以及蒸汽的流动,能够诱导弧形管自由端产生振动,换热管自由端在振动的过程中将该振动传递至周围换热流体,流体也会相互之间产生扰动,从而使得周围的换热流体形成扰流,破坏边界层,从而实现强化传热的目的。流体在左右集管冷凝放热后又通过回流管回流到中部蒸发管。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将冷凝集管和管组分别设置为左右分布的两个,使得左右两侧分布的管组都能进行振动换热除垢,从而扩大换热振动的区域,越能够使的振动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加均匀,增加换热面积,强化换热和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左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左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所述右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右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通过将左右集管设置为圆心,可以更好的保证弧形管的分布,使得振动和加热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管组为多个。

  作为优选,左管组和右管组沿着中部蒸发管的轴心所在的面镜像对称。。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换热的弧形管分布更加合理均匀,提高换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集管8、21、22沿着高度方向上设置。

  作为优选,左管组21和右管组22在高度方向上错列分布,如图2所示。通过错列分布,能够使得在不同高度上进行振动换热和除垢,使得振动更加均匀,强化换热和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8的高度方向,所述管组2(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管组2(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的管径不断变小。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8的从上向下方向,管组(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的弧形管管径不断变小的幅度不断的增加。

  通过管组的管径幅度增加,可以保证更多的蒸汽通过上部进入左右箱体,保证所有管组内蒸汽的分配均匀,进一步强化传热效果,使得整体振动效果均匀,换热效果增加,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通过实验发现,采取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8的高度方向,所述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管组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相邻管组的间距不断变大。

  作为优选,沿着第一集管的高度方向,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管组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大的幅度不断的增加。

  通过管组的间距幅度增加,可以保证更多的蒸汽通过上部进入左右集管,保证所有管组内蒸汽的分配均匀,进一步强化传热效果,使得整体振动效果均匀,换热效果增加,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通过实验发现,采取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

  在试验中发现,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管径、距离以及弧形管的管径可以对换热效率以及均匀性产生影响。如果集管之间距离过大,则换热效率太差,弧形管之间的距离太小,则弧形管分布太密,也会影响换热效率,集管以及换热管的管径大小影响容纳的液体或者蒸汽的体积,则对于自由端的振动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换热。因此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管径、距离以及弧形管的管径具有一定的关系。

  本发明是通过多个不同尺寸的热管的数值模拟以及试验数据总结出的最佳的尺寸关系。从换热效果中的换热量最大出发,计算了近200种形式。所述的尺寸关系如下:

  中部蒸发管8的中心与左集管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中部蒸发管8的中心与右集管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左集管21的管径、中部蒸发管8的管径、右集管22的半径为R,弧形管中最内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1,最外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2,则满足如下要求:

  R1/R2=a*Ln(R/L)+b;其中a,b是参数,Ln是对数函数,其中0.6212<a<0.6216,1.300<b<1.301;作为优选,a=0.6214,b=1.3005。

  作为优选,35<R<61mm;114<L<190mm;69<R1<121mm,119<R2<201mm。

  作为优选,管组的弧形管的数量为3-5根,优选为3或4根。

  作为优选,0.55<R1/R2<0.62;0.3<R/L<0.33。

  作为优选,0.583<R1/R2<0.615;0.315<R/L<0.332。

  作为优选,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作为优选,弧形管的半径优选为10-40mm;优选为15-35mm,进一步优选为20-30mm。

  作为优选,自由端3、4的端部之间以左集箱的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弧度为95-130角度,优选120角度。同理自由端5、6和自由端3、4的弧度相同。通过上述优选的夹角的设计,使得自由端的振动达到最佳,从而使得加热效率达到最优。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路热管可以作为浸没式换热组件,浸没在流体中加热流体,例如可以作为空气散热器加热组件,也可以作为热水器加热组件。

  电加热器加热功率优选为1000-2000W,进一步优选为1500W。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是圆形截面,设置多个电加热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圆形截面圆心的中心电加热装置和其它的形成围绕圆形截面圆心分布的电加热装置。

  作为优选,管组1的管束是弹性管束。

  通过将管组1的管束设置弹性管束,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加热器是电加热棒。

  所述管组1为多个,多个管组1为并联结构。

  如图6所示的加热器,例如热水器,具有圆形截面的壳体,所述的多个环路热管设置在圆形壳体内。作为一个优选,所述的环路热管在壳体内设置三个,所述的环路热管的左集箱、右集箱以及中部蒸发管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形成了圆形截面的内接正三角形。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可以使得加热器内流体充分达到震动和换热目的,提高换热效果。

  通过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得知,所述的环路热管的尺寸以及圆形截面的直径对于换热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环路热管尺寸过大会导致相邻的间距太小,中间形成的空间太大,中间加热效果不好,加热不均匀,同理,环路热管尺寸过小会导致相邻的间距太大,导致整体加热效果不好。因此本发明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得到了在最佳的尺寸关系。

  左集箱和右集箱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L2,弧形管中最内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1,最外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2,则满足如下要求:

  10*(L1/L2)=d*(10*R1/R2)-e*(10*R1/R2)2-f;其中d,e,f是参数,

  39.75<d<39.76,3.385<e<3.386,113.2<f<113.3;

  进一步优选,d=39.754,e=3.3856,f=113.27;

  其中优选720<L2<1130mm。优选0.3<L1/L2<0.6。

  进一步优选0.32<L1/L2<0.4。

  作为优选,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作为优选,自由端的端部之间形成的开孔面向加热器的内部开口。使得向内部进行换热和振动,强化传热。

  通过上述的三个环路热管结构优化的布局,能够使得整体换热效果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一种镜像对称的环路热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