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除湿机独创技术17141字

除湿机

2021-04-25 14:25:37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热管是综合工质蒸发、冷凝和毛细现象设计的高效传热元件,具有高传热性及高均温性。热管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动力、冶金、轻工、玻璃和陶瓷等领域的高效传热传质设备中,在空气调节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也不断深入。

  空调热管技术应用于家用除湿机,在除湿模型中增加“热管蒸发端以等湿冷却回风”和“热管冷凝段以等湿加热送风”两个过程,前者有效降低回风显热比,增大传统除湿模型中主蒸发器的潜热比,除湿量得以提升;后者可提升送风显热比,在“使送风回升到人体较为舒适的温度后再吹出”与“使送风温度过多的升高致人体不舒服”导之间需要平衡。

  除湿热管主要包括分离式热管和整体式热管,分离式热管中,热管蒸发端与冷凝端分别位于主蒸发器前后,通过岐管连接,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蛇形管(或U型管)构成,并与翅片结合进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换热模块,热管内的汽液两相工质同向流动,蒸发端下部较易积存过冷液体,冷凝端上部较易集中过热气体,故存在汽液分配、冷媒分配不均的显著缺陷。

  此外,岐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仅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为提高冷凝液回流效果,其分离式热管一般为有液芯热管,其结构复杂、制造繁琐,增加了热管结构的复杂性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主蒸发器,所述主蒸发器包括一根或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一U型管;所述主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段和第二蒸发器段;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蒸发器段和所述第二蒸发器段之间,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板和与所述第一卡板卡接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的端部卡接,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的端部卡接;

  热管,所述热管为整体式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和连接在所述蒸发段和所述冷凝段之间的中间连接段,所述中间连接段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之间,所述蒸发段位于所述插接组件的一侧,所述冷凝段位于所述插接组件的另一侧,所述蒸发段与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相对,所述冷凝段与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通过设置整体式热管,且将蒸发段和冷凝段错开设置,一方面便于利用整体式热管结构优化热管的布局,改善热管内的冷媒分液不匀、工质输送力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蒸发段和冷凝段错开设置,结合主蒸发器的结构,可以使气流流动的更加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蒸发器段卡接的端部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端部的换热管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二蒸发器段卡接的端部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端部的换热管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朝向所述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的延伸出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遮挡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一防护板的高度为3-5mm;所述第二卡板朝向所述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的延伸出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遮挡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护板的高度为3-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具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卡板具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通过连通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板朝向所述第一卡板的端面延伸出所述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一排水孔内;所述连通管为锥形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板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卡合凸起,另一个为卡合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板具有延伸脚,所述延伸脚朝向所述第一卡板延伸,所述延伸脚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卡板位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之间,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的端部均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朝向所述第二卡板的端面具有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二卡板朝向所述第一卡板的端面具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配合槽和所述第一配合槽相对且限定出用于限定所述中间连接段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主蒸发器、热管以及插接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第二蒸发器段与第二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第二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第二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第一蒸发器段与第一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第一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除湿机100,风机101,主冷凝器102,底板103,顶板104,

  主蒸发器110,第一蒸发器段111,第二蒸发器段112,第一U型管113,换热管114,插接组件120,

  第一卡板121,第一卡槽1212,第一防护板1213,第一排水孔1214,连通管1215,第一卡接部1216,第一配合槽1217,

  第二卡板122,第二卡槽1222,第二防护板1223,第二排水孔1224,第二卡接部1225,延伸脚1226,第一支脚1227,第二支脚1228,第二配合槽1229,

  热管130,蒸发段131,冷凝段132,中间连接段133,翅片134,冷媒充注口135,第二U型管1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其包括主蒸发器110、插接组件120和热管130。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主蒸发器110包括第一蒸发器段111和的第二蒸发器段112,主蒸发器110包括一根或多根换热管114,换热管114包括多个第一U型管113;插接组件120连接在第一蒸发器段111和第二蒸发器段112之间,也即第一蒸发器段111可以通过插接组件120与第二蒸发器段112机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2所示,插接组件120包括第一卡板121和第二卡板122,第一卡板121与第一蒸发器段111的端部卡接,第二卡板122与第二蒸发器段112的端部卡接,通过第一卡板121与第二卡板122卡接连接可以将第一蒸发器段111和第二蒸发器段112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热管130可以为整体式热管130。热管130可以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热管130,每个整体式热管130可以为热虹吸管,其单独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冷媒只在一个冷、热源间工作,汽液逆向流动,蒸发段131下部无过冷液体,不存在汽液分配不均问题;多个冷媒独立循环构成该热管130的整体冷媒循环,可以改善目前除湿机100中的分离式热管130分液不匀、工质输送力不够等问题,使工质得以尽可能充分循环,提高热管130在除湿机100中的换热效率。

  热管130可以包括蒸发段131、冷凝段132和连接在蒸发段131和冷凝段132之间的中间连接段133。其中,中间连接段133夹设于第一卡板121和第二卡板122之间,也就是说,中间连接段133穿设于插接组件120。可以理解的是,插接组件120在连接第一蒸发器段111和第二蒸发器段112的同时,还可以用于支撑中间连接段133。

  当中间连接段133穿设于插接组件120,中间连接段133的一端位于插接组件120的一侧,蒸发段131与中间连接段133的一端连接,蒸发段131位于插接组件120的一侧,蒸发段131与第一蒸发器段111相对;中间连接段133的另一端位于插接组件120的另一侧,冷凝段132与中间连接段133的另一端连接,冷凝段132位于插接组件120的另一侧,冷凝段132与第二蒸发器段112相对。

  需要说明的是,热管130可以沿上下方向布置,也即蒸发段131和冷凝段132沿上下方向排布。这样,热管130还可以作为重力型热管130,冷凝液可以依靠重力从冷凝段132回到蒸发段131,从而可以使热管130内的制冷循环产生有利的方向性,进而无需在热管130内设置吸液芯,简化热管130的结构,提升热管130的制造便利性,节约生产成本。为了提升热管130的散热效率,热管130还可以设有多个散热翅片1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中间连接段133和插接组件120的连接作用下,蒸发段131设置在插接组件120的一侧,将冷凝段132设置在插接组件120的另一侧,此时蒸发段131和冷凝段132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结合主蒸发器110的结构,可以使气流流动的更加顺畅。与相关技术中的分离式热管130相比,该热管130的蒸发段131与冷凝段132的侧面积分别仅为主蒸发器110侧面积的一半,这为改善增加热管130结构导致的除湿机100风阻过大问题提供了一种借鉴思路,也即有效地解决了除湿机100因热管130结构导致风阻过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通过设置整体式热管130,且将蒸发段131和冷凝段132错开设置,一方面便于利用整体式热管130结构优化热管130的布局,改善热管130内的冷媒分液不匀、工质输送力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蒸发段131和冷凝段132错开设置,结合主蒸发器110的结构,可以使气流流动的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机100还可以包括主冷凝器102、风机101、底板103和顶板104。其中,底板103和顶板104间隔开设置,主冷凝器102和主蒸发器110设于底板103和顶板104之间,风机101架设于底板103和顶板104之间,且主冷凝器102位于风机101和主蒸发器110之间。主蒸发器110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换热管114,换热管114可以包括多个第一U型管113。同样的,热管130也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U型管136。为了方便在热管130内充注冷媒,热管130的端部可以设有冷媒充注口13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7-图8所示,第一卡板121与第一蒸发器段111卡接的端部具有第一卡槽1212,第一蒸发器段111端部的换热管114卡设于第一卡槽1212内。由此可以利用第一卡槽1212与换热管114的配合,使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卡板121稳定地配合在一起。相应地,如图4-图6所示,第二卡板122与第二蒸发器段112卡接的端部具有第二卡槽1222,第二蒸发器段112端部的换热管114卡设于第二卡槽1222内。由此可以利用第二卡槽1222与换热管114的配合,使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卡板122稳定地配合在一起。

  为了提升第一卡板121和第一蒸发器段111之间的配合稳定,在一些实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卡板121朝向第一蒸发器段111的延伸出第一防护板1213,第一防护板1213遮挡第一蒸发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第一防护板1213的高度为3-5mm。同样地,为了提升第二卡板122和第二蒸发器段112之间的配合稳定,在一些实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卡板122朝向第二蒸发器段112的延伸出第二防护板1223,第二防护板1223遮挡第二蒸发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第二防护板1223的高度为3-5mm。

  如图4、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蒸发器段112在制冷过程中,容易产生冷凝水,为了便于将冷凝水排出,第一卡板121具有第一排水孔1214,第二卡板122具有第二排水孔1224,第二排水孔1224与第一排水孔1214通过连通管1215连通。由此,冷凝水可以在第二排水孔1224、连通管1215、第一排水孔1214流动,以便于排出。进一步地,第二卡板122朝向第一卡板121的端面延伸出连通管1215,连通管1215的至少部分插入第一排水孔1214内,连通管1215为锥形管,由此便于将连通管1215插入第一排水孔1214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第一卡板121具有第一卡接部1216,如图7所示,第二卡板122具有第二卡接部1225。第一卡接部1216与第二卡接部1225卡接,由此可以将第一卡板121和第二卡板122卡接在一起,进而可以将第一蒸发器段111和第二蒸发器段112安装在一起。举例而言,第一卡接部1216和第二卡接部1225中的一个为卡合凸起,另一个为卡合凹槽。由此可以利用卡合凸起和卡合凹槽的结构将第一卡板121和第二卡板122连接在一起,从而不但可以简化第一卡板121和第二卡板122的结构,还可以提升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第二卡板122具有延伸脚1226,延伸脚1226朝向第一卡板121延伸,延伸脚122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脚1227和第二支脚1228,第一卡板121位于第一支脚1227和第二支脚1228之间,第一支脚1227和第二支脚1228的端部均设有第二卡接部1225。由此可以将第一卡板121稳定地限定在第一支脚1227和第二支脚1228之间。

  为了方便将第一卡板121与第二卡板122配合,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卡板121朝向第二卡板122的端面具有第一配合槽1217,如图5所示,第二卡板122朝向第一卡板121的端面具有第二配合槽1229,第二配合槽1229和第一配合槽1217相对且限定出用于限定中间连接段133的安装空间。

  如图3所示,中间连接段13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需要说明的是,当热管130沿上下方向布置时,中间连接段13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α,α小于90°。相应地,为了使安装空间与中间连接段133匹配,可以使安装空间的延伸方向与中间连接段133延伸,此时第一卡板121朝向第二卡板122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第二卡板122朝向第一卡板121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除湿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