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发动机装置> 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独创技术10607字

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

2021-02-02 19:46:48

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载重汽车的空气进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排放标准进入国Ⅴ阶段,滤清器产品的质量也需相应提高,鉴于我国目前的燃油品质以及空气质量等原因,滤清器产品的性能提升对排放标准升级的实现至关重要。

  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作用在于向发动机提供干净、干燥的空气,降低气缸、活塞及活塞环等的磨损,促进燃烧,它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空气滤清器的主要性能是滤清效率和进气阻力,现今很多重型卡车用空气滤清器的进气量较大,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滤清器产品在进行结构的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流体流动特性,只是为了要实现某一功能而未从整体高度设计研发,从而造成产品内部许多结构设计不合理,产生较大的进气阻力,造成很大的能量损失,使发动机整体性能得不到有效提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一般位于空气滤清器的上部或者中部,这样从入口进入空气滤清器中的气体会直接吹在滤纸上,会对滤纸的使用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减小空气滤清器过滤效率,而对于重型汽车进气量较大,这种问题会更加的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结构合理、能提高空气滤清器的滤清效率,增加滤芯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便于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筒,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滤筒大体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滤筒底部及侧面与所述外壳之间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滤筒顶部与所述外壳相连接且同时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滤筒内侧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滤筒,所述第二滤筒为锥形滤筒,所述第二滤筒与所述第一滤筒同底,所述第二滤筒顶部密封。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筒与所述第一滤筒材质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筒的高度大体为第一滤筒高度50%-60%。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进气量为4000m3/h-6000m3/h。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筒的褶型过滤介质褶的个数为100-125,褶高为40mm-50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筒,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滤筒大体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滤筒底部及侧面与所述外壳之间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滤筒顶部与所述外壳相连接且同时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滤筒内侧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滤筒,所述第二滤筒为锥形滤筒,所述第二滤筒与所述第一滤筒同底,所述第二滤筒顶部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空气滤清器在第一滤筒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第二滤筒,由于第二滤筒与第一滤筒同底,且第一滤筒底部及侧面与外壳之间均设置有空腔,方便了气流的通过,因此从进气管进入的气流可选择从第一滤筒过滤后进入出口管,也可选择从第二滤筒过滤后进入出口管,因此上述空气滤清器的过滤面积明显增大,过滤风速降低,因而提高了过滤效率。另外,所述空腔的设置,可以避免空气直接吹在滤筒中的滤芯上而对滤芯造成破坏,还可以对进入的高速气流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减小气流的流速,另一方面可以使气流变得更加均匀,由此明显减缓了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中滤芯的负荷,延长了滤芯使用寿命,减少了滤芯的更换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的内部结构和气体流向图;

  图2为图1中空气滤清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出气口、2-出气管、3-中心筒、4-外壳、5-第一滤筒、6-第二滤筒、7-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提供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结构合理、能提高空气滤清器的滤清效率,增加滤芯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便于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

  请参考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的内部结构和气体流向图;图2为图1中空气滤清器的立体结构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外壳4,外壳4通常为圆筒状。外壳4外侧设置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2,使用时,空气从进气管7进入空气滤清器的内部,过滤后从出气管2的出气口1流出进入发动机,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空气,出气管2通常为弯管,方便连接且节约空间。

  外壳4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筒5,进气管7与第一滤筒5大体垂直设置,也即若进气管7为竖向设置,则第一滤筒5大体为横向设置,这样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控制气体流向。第一滤筒5通常也大体与外壳 4一致呈圆筒状。

  第一滤筒5的底部及侧面与外壳4之间均设置有空腔,这样的话,所述空腔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7相连通,可以避免空气直接吹入第一滤筒中的滤芯上,从而对滤芯造成破坏影响过滤效果;同时还可以对进入的高速气流起到缓冲作用,方便减小气流流速,进而提高过滤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气流变得更加均匀,降低对滤芯的冲击,从而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

  第一滤筒5的顶部与外壳4相连接,也即其顶部与外壳4相固定,其他部位均不接触;另外第一滤筒5顶部与出气管2相连通。

  根据上述第一滤筒5的设置情况,经由进气管7进入的空气可由第一滤筒5的侧面过滤后进入第一滤筒内部(也即中心筒3内)然后从其顶部流出,或者由第一滤筒5与外壳4之间的空腔进入第一滤筒 5底部然后从第一滤筒5的顶部流出。但这样的话,经由第一滤筒5 与外壳4之间的空腔进入第一滤筒5底部的空气则未经过滤,因此在上述第一滤筒5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二滤筒6。

  第二滤筒6设置在第一滤筒5的内侧底部,其与第一滤筒5同底,且其顶部密封,这样的话,经由第一滤筒5与外壳4之间的空腔进入第一滤筒5底部的空气必经第二滤筒6过滤。由此,进入进气管7的空气要么由第一滤筒5过滤,要么经第二滤筒6过滤,在不改变外壳4整体大小的情况下,其过滤面积明显增大,而且相比现有技术中空气直进直出的过滤设置,该空气滤清器中空气流经的路径明显增长,使得进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内部过滤风速明显减低,因此过滤效率得到双重提升。

  第二滤筒6优选锥形滤筒,这样的话在同样大小的空间内,更有利于增加过滤面积,另外上面所说的第二滤筒6顶部密封并非一定是密闭不透气状态,其实也可以用过滤材料密封,只要不敞口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空气滤清器在第一滤筒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第二滤筒,由于第二滤筒与第一滤筒同底,且第一滤筒底部及侧面与外壳之间均设置有空腔,方便了气流的通过,因此从进气管进入的气流可选择从第一滤筒过滤后进入出口管,也可选择从第二滤筒过滤后进入出口管,因此上述空气滤清器的过滤面积明显增大,过滤风速降低,因而提高了过滤效率。另外,所述空腔的设置,可以避免空气直接吹在滤筒中的滤芯上而对滤芯造成破坏,还可以对进入的高速气流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减小气流的流速,另一方面可以使气流变得更加均匀,由此明显减缓了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中滤芯的负荷,延长了滤芯使用寿命,减少了滤芯的更换频率。

  上述第二滤筒6与第一滤筒5的滤芯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二滤筒6的高度可选择大体为第一滤筒5高度50%-60%,通常可为600mm-800mm。

  进气管7的进气量可为4000m3/h-6000m3/h,这种情况下,也能保证很好的过滤效果。

  第二滤筒6的褶型过滤介质褶的个数优选为100-125,褶高为 40mm-50mm。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带锥体结构的重型汽车的空气滤清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