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发动机机器>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独创技术10083字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2022-12-10 16:32:56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挺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压挺柱。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中,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依靠气门完成,而气门通常是由凸轮轴推动的。如果按照凸轮轴所处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底置凸轮轴和顶置凸轮轴两类。不过,不管该发动机是哪个结构类型,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内保持稳定,尤其是系统中机械师的气门驱动、热膨胀和气门机构零部件的磨损,都会对气门间隙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液压挺柱就是为了满足以上的要求而设计生产的,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施调节工作高度,补偿磨损或热膨胀而引起的气门间隙变化,能够消除气门间隙,进而减少了气门机构的噪声,减轻发动机的损坏,精确的确保了发动机气门配气正时。

  现有的柱状液压挺柱主要由柱塞、壳体和单向阀机构组成,其中柱塞相对壳体可以进行轴向滑动,在柱塞与限位壳体之间需要安装额外的限位机构,如限位卡簧等,其作用是限制柱塞相对于壳体的运动行程,防止柱塞相对壳体轴向滑动时从壳体脱离,但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卡簧对柱塞的限位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且卡簧极易损坏,使柱塞从壳体内部脱离,失去了对柱塞的限位作用;一旦卡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便会降低发动机的性能,严重时则会使发动机损坏而无法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压挺柱,包括:

  挺柱体,其具有内部腔体;

  复位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内部腔体的底部;环形限位圈,其设置在所述内部腔体的底部,且所述复位弹簧下端位于环形限位圈中;单向阀弹簧,其套设在所述复位弹簧上端;单向阀弹簧座,其位于所述单向阀弹簧上;单向球阀,其设置在所述单向阀弹簧座上;所述单向阀弹簧与内部腔体的底部之间形成高压油腔;柱塞,其设置在挺柱体的内部腔体中;球塞,其与所述柱塞设置为一体,且位于挺柱体外部;进油口Ⅰ,其位于所述球塞端部;

  所述柱塞内设置有储油腔,储油腔下端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单向球阀位于开口下方;

  柱塞的结构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且上端部直径小于下端部直径;限位端面,其设置在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

  环形凹部,其设置在所述挺柱体内部腔体的腔壁上;柱塞凹部,其设置在所述柱塞上;卡簧,其设置在所述环形凹部与柱塞凹部之间;进油口Ⅱ,其开设在所述挺柱体的侧壁上;卡簧限位层,其设置在所述挺柱体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凹部的上方;所述卡簧位于卡簧限位层下方;

  环形凹槽,其位于所述挺柱体的上端外侧;卡圈,其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且卡圈将柱塞的下端部限位于所述挺柱体的内部腔体中。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卡簧限位层上表面为弧形凸面,下表面为与所述卡簧相适配的弧形凹面。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卡圈与柱塞的上端部之间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卡圈与限位端面之间设置有空腔,且卡圈与限位端面的接触面为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压挺柱可有效防止卡簧从液压挺柱体中滑脱,卡圈对卡簧具有保护作用,避免了卡簧在柱塞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损坏,延长了卡簧的使用寿命;同时卡圈与卡簧一同作用,对柱塞的运动进行限位,提高了柱塞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压挺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图1B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液压挺柱,包括:

  挺柱体2,其具有内部腔体;

  复位弹簧8,其设置在所述内部腔体的底部;单向阀弹簧7,其套设在所述复位弹簧8上端;单向阀弹簧座6,其位于所述单向阀弹簧7上;单向球阀5,其设置在所述单向阀弹簧座6上;所述单向阀弹簧7与内部腔体底部之间形成高压油腔16;柱塞4,其设置在挺柱体2的内部腔体中;球塞1,其于所述柱塞4设置为一体,且位于挺柱体2外部;进油口Ⅰ11,其位于所述球塞1端部;

  所述柱塞4内设置有储油腔10,储油腔10下端设置有开口101,且所述单向球阀5位于开口101下方;

  柱塞4的结构包括上端部41和下端部42,且上端部41直径小于下端部42直径;限位端面43,其设置在所述上端部41和下端部42之间;

  环形凹部15,其设置在所述挺柱体2内部腔体的腔壁上;柱塞凹部14,其设置在所述柱塞4上;卡簧3,其设置在所述环形凹部15与柱塞凹部14之间;进油口Ⅱ12,其开设在所述挺柱体2的侧壁上;卡簧限位层17,其设置在所述挺柱体2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凹部15上方;所述卡簧3设置于卡簧限位层17下方,卡簧限位层17用于对卡簧3的运动进行限位,保证卡簧3始终在挺柱体2的环形凹部15和柱塞凹部14之间运动。

  环形凹槽13,其位于所述挺柱体2的上端外侧;卡圈9,其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13中,且卡圈9将柱塞4的下端部42限位于所述挺柱体2的内部腔体中。

  工作原理:本液压挺柱工作时,部分油液通过进油口Ⅰ11进入柱塞4的储油腔10,再从储油腔10经单向球阀5进入高压油腔16中,另一部分油液从进油口Ⅱ12进入挺柱体2内部,最后流进高压油腔16中;凸轮驱动球塞1和柱塞4向挺柱体2内运动,柱塞4与单向球阀5一起压缩复位弹簧8,高压油腔16的空间受到压缩,同时又由于高压油腔16中有油液进入,其腔内的温度迅速上升,油液迅速膨胀,从而推动单向球阀5和柱塞4向挺柱体2外运动,复位弹簧8为柱塞4和单向球阀4的运动提供了回复力,柱塞4便被推动至初始压缩位置,然后再一次被凸轮驱动向挺柱体2内运动,开始下一个运动周期;在油液驱动柱塞4运动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高压油腔16中的部分油液通过进油口Ⅱ12流出挺柱体2外,储油腔10中的部分油液又通过单向球阀5流入高压油腔16中对高压油腔16进行补油,用于保证高压油腔16中具有正常工作的油液量;部分油液从储油腔10中流出进油口Ⅰ11,又可对凸轮进行润滑;卡圈9对柱塞4的运动具有限位作用,防止柱塞4在被油液推动向挺柱体2外运动时,从挺柱体2中脱离,卡圈9提高了柱塞4运动的稳定性,同时减小了卡簧3在柱塞4向外运动时所受到的压力,避免了卡簧4由于碰撞压力过大而损坏,延长了卡簧3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口Ⅱ12在挺柱体2侧壁上设置为多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簧限位层17上表面171为弧形凸面,下表面172为与所述卡簧3相适配的弧形凹面;弧形凹面的下表面172可以对卡簧3进行更好的固定,在柱塞4被油液推动向挺柱体2外运动至最大距离时,可保证卡簧3完全位被呈弧形凹面的下表面172所限位,防止卡簧3从挺柱体2内部滑脱;卡簧限位层17呈弧形凸面的上表面171使卡簧限位层17能承受更大的撞击力,在柱塞4被凸轮驱动向挺柱体2内运动时,柱塞凹部14的上端会与挺柱体2的环形凹部15的上端发生碰撞,弧形凸面结构的上表面171具有更好的受力效果,提高了卡簧限位层17能够承受的碰撞强度,同时也更好地保护卡簧3,避免了卡簧3因为受到过大的撞击而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圈9与柱塞的上端部41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圈9与限位端面43之间设置有空腔18,且卡圈9与限位端面43的接触面为弧形面,这样的设置使得柱塞4在向外运动至最大距离时,减小了卡圈9与限位端面43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卡圈9受到的撞击力,同时将撞击力传递至挺柱体2的环形凹槽13处,减少可卡圈9受到的磨损撞击,延长了卡圈9的使用寿命。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一种新型液压挺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