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土层钻进> 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独创技术15588字

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

2023-01-03 17:49:12

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

  背景技术

  稠油在我国油田蕴藏量较为丰富,但随着稠油油藏开发时间的增加,套管损坏严重。在取换套管的施工过程中若使用大修设备施工进行套管的拆除及换新则具有成本昂贵的缺点,故现场施工中尝试使用小修设备进行取换套,但由于小修设备没有配备套管动力钳,在小修设备进行新套管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管柱为:钻杆+变扣+新套管,通过该管柱将新套管与原有套管对扣成功后,通常会出现变扣与新套管上紧而导致二者之间无法顺利分开的情况,导致现场施工中断,此时,只能采用电气焊破坏该变扣,使钻杆与新套管分离,此种方法因动火使现场施工风险因素增加,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在新套管与原有套管成功对扣后,能顺利与新套管及其远离原有套管的一端连接的接箍分离,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包括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管状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具有能与接箍的内螺纹旋接的外螺纹,所述本体上套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能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往复滑动,且所述限位套筒的第一端能部分地遮挡所述外螺纹,所述本体上还套设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能于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一预定长度范围内与所述本体定位相接,且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限位套筒相抵接,通过调整所述定位套筒于所述预定长度范围内与所述本体定位相接的位置,能调整所述限位套筒的第一端沿所述本体的轴向遮挡所述外螺纹的范围。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限位套筒的第一端遮挡所述外螺纹的范围占所述外螺纹总长的5%~50%。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限位套筒与所述本体之间设有多组限位机构,多组所述限位机构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套筒通过多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本体保持周向静止。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及限位栓,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且所述限位槽为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的条形槽,各所述限位栓沿所述本体的径向设置,各所述限位栓的第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限位套筒的筒壁中,各所述限位栓的第二端插入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套筒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各所述限位栓的第二端沿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往复移动。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限位机构设有四组。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在所述定位套筒及所述接箍均与所述限位套筒相抵接并使所述限位套筒与所述本体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各所述限位栓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距离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较远处的槽壁之间均具有大于或等于5mm的间隙。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本体之间螺纹连接定位保持轴向静止,通过旋拧所述定位套筒能调整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本体于轴向上的相对位置。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定位套筒上远离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部处开设有多个沿所述定位套筒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冲击槽,各所述冲击槽贯穿所述定位套筒的外周面及所述定位套筒的远离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冲击槽设有四个。

  如上所述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所述套管对接安全接头还包括密封内筒,所述密封内筒的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内部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能拆装地相接,且所述密封内筒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所述密封内筒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本体的外部,且所述密封内筒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上也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所述密封内筒的第二端能插入原有套管的内部,且所述密封内筒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原有套管的内表面密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在安装新套管及其上的接箍时,首先调整限位套筒与本体的相对位置,使限位套筒遮挡住本体上的部分外螺纹,并通过定位套筒将限位套筒的位置固定,接着将待安装的新套管与一接箍相接,并将该接箍与本体的第一端螺纹相接,直至接箍的端面与限位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面紧密顶抵,此时限位套筒向接箍施力使接箍处于上紧状态,随后即可进行新套管及其接箍的安装,在将新套管与原有套管成功对扣后,调整定位套筒与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为限位套筒提供活动空间,使限位套筒能沿本体的轴向向远离新套筒的方向滑动,此时限位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部与接箍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限位套筒不再向接箍的端部施力使接箍不再处于上紧状态,如此通过旋拧本体即可顺利实现本体与接箍(及新套管)之间的分离。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本体;

  2、限位套筒;

  3、定位套筒;

  31、冲击槽;

  4、限位机构;

  41、限位槽;

  42、限位栓;

  5、密封内筒;

  51、密封圈;

  6、接箍;

  7、新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包括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呈管状的本体1,本体1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上具有能与接箍6的内螺纹旋接的外螺纹,接箍6用于连接每两根相邻的套管,也可以称为接箍6用于连接套管上每两根相邻的管体,本体1上套设有限位套筒2,限位套筒2能沿本体1的轴向往复滑动,且限位套筒2的第一端能部分地遮挡外螺纹,使本体1的第一端在与接箍6旋接时,仅能有一部分外螺纹与接箍6内表面上的内螺纹旋接,本体1上还套设有定位套筒3,定位套筒3能于本体1的轴向上的一预定长度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与本体1定位相接,且定位套筒3与限位套筒2相抵接,即通过设置限位套筒2能对接箍6与本体1的旋接长度进行限定,而通过设置定位套筒3能对限位套筒2相对于本体1于轴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通过调整定位套筒3于预定长度范围内与本体1定位相接的位置,能调整限位套筒2的第一端沿本体1的轴向遮挡外螺纹的范围(或称长度),从而调整接箍6与本体1之间能螺纹相接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在安装新套管7及其上的接箍6时,首先调整限位套筒2与本体1的相对位置,使限位套筒2遮挡住本体1上的部分外螺纹,并通过定位套筒3将限位套筒2的位置固定,接着将待安装的新套管7与一接箍6的一端相接,并将该接箍6的另一端与本体1的第一端螺纹相接,直至接箍6的端面与限位套筒2的第一端的端面紧密顶抵,此时限位套筒2向接箍6施力,接箍6在受到限位套筒2顶抵施力的情况下处于上紧(也可称拧紧)状态,随后即可进行新套管7与原有套管的安装,在将新套管7与原有套管成功对扣后,调整定位套筒3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为限位套筒2提供活动空间,使限位套筒2能沿本体1的轴向朝向远离新套筒的方向滑动,此时限位套筒2的第一端的端部与接箍6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限位套筒2不再向接箍6的端部施力,接箍6不再处于上紧状态,即接箍6与本体1之间仅为普通的旋接状态,通过旋拧本体1即可顺利实现本体1与接箍6(及新套管7)之间的分离。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限位套筒2的第一端遮挡外螺纹的范围占外螺纹总长的5%~50%,即沿本体1的轴向,其第一端的外螺纹被限位套筒2遮挡住的部分占外螺纹总长度的5%~5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值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只要能保证接箍6与限位套筒2紧密顶抵时,接箍6能与本体1稳固旋接,且拆分本实用新型与接箍6时,限位套筒2能有足够的空间向远离接箍6的方向移动与接箍6分离即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限位套筒2与本体1之间设有多组限位机构4,多组限位机构4沿本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限位套筒2通过多组限位机构4与所述本体1保持周向静止,使限位套筒2仅能与本体1产生轴向上的相对运动而无法产生周向上的相对转动,从而避免接箍6与本体1旋接的过程中,在接箍6与限位套筒2相抵接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限位套筒2随接箍6的旋拧而产生转动,或限位套筒2在外力作用下被旋转并通过摩擦力带动接箍6相对本体1产生转动的情况发生,将接箍6保持在上紧(拧紧)状态。

  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每组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槽41及限位栓42,限位槽41开设于本体1的外表面上且限位槽41为沿本体1的轴向延伸的条形槽,各限位栓42沿本体1的径向(贯穿限位套筒2)设置,各限位栓42的第一端固定插设于限位套筒2的筒壁中,各限位栓42的第二端插入对应的限位槽41中,限位套筒2沿本体1的轴向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各限位栓42的第二端沿对应的限位槽41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槽41及限位栓42的设置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滑槽及滑块、导轨及导向块等结构作为限位机构4,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限位机构4设有四组,以保证限位套筒2及各组限位机构4受力均匀,保证限位套筒2的平稳滑动及各组限位机构4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在定位套筒3及接箍6均与限位套筒2相抵接并使限位套筒2与本体1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各限位栓42的第二端与对应的限位槽41的沿本体1的轴向上的距离本体1的第一端较远处的槽壁之间均具有大于或等于5mm的间隙,以在新套管7与原有套管对扣成功需拆除本实用新型时,将定位套筒3向远离本体1的第一端的方向调整后,限位套筒2能具有不小于5mm的移动空间以与接箍6分离,撤去施加在接箍6上的作用力,使接箍6与本体1便于拆分。

  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定位套筒3与本体1之间螺纹连接定位保持轴向静止,通过旋拧定位套筒3能调整定位套筒3与本体1于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如此设置能准确确定定位套筒3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但需要说明的是,本领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使定位套筒3与本体1之间能拆装地定位相接,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优选,为进一步保证本体1与接箍6能顺利拆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还在定位套筒3上远离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部处开设有多个沿定位套筒3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冲击槽31,各冲击槽31贯穿定位套筒3的外周面及定位套筒3的远离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通过冲击槽31能对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套筒3进行冲击卸扣,使定位套筒3相对于本体1朝向远离接箍6的方向移动,并最终顺利实现本体1与接箍6之间的快速拆分。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冲击槽31设有四个,且沿定位套筒3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如此在对定位套筒3进行冲击卸扣时,能使定位套筒3各处受力均匀,更有利于定位套筒3快速向远离接箍6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其中,套管对接安全接头还包括密封内筒5,密封内筒5的第一端插入至本体1的第一端的内部并与本体1的第一端能拆装地(螺纹)相接,且密封内筒5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与本体1的内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51,密封内筒5的第二端位于本体1的外部,且密封内筒5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上也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51,密封内筒5的第二端能插入原有套管的内部,且密封内筒5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与原有套管的内表面密封接触。如此能有效保证套管内部的密封性能,以便于在新套管7与原有套管对扣成功后对其进行试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对接安全接头,在安装新套管及其上的接箍时,首先调整限位套筒与本体的相对位置,使限位套筒遮挡住本体上的部分外螺纹,并通过定位套筒将限位套筒的位置固定,接着将待安装的新套管与一接箍相接,并将该接箍与本体的第一端螺纹相接,直至接箍的端面与限位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面紧密顶抵,此时限位套筒向接箍施力使接箍处于上紧状态,随后即可进行新套管及其接箍的安装,在将新套管与原有套管成功对扣后,调整定位套筒与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为限位套筒提供活动空间,使限位套筒能沿本体的轴向向远离新套筒的方向滑动,此时限位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部与接箍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限位套筒不再向接箍的端部施力使接箍不再处于上紧状态,如此通过旋拧本体即可顺利实现本体与接箍(及新套管)之间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套管对接安全接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