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土层钻进> 岩屑筛选装置和岩屑筛选筒独创技术22652字

岩屑筛选装置和岩屑筛选筒

2023-05-01 22:14:42

岩屑筛选装置和岩屑筛选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物料筛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屑筛选装置和岩屑筛选筒。

  背景技术

  钻井岩屑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揭示底层岩性、含油性的重要原始材料;由于钻井岩屑是由循环冲洗液从井内带出,所以在研究岩屑前需要先对从井内带出的岩屑原料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干燥;岩屑在干燥后,还需要去除岩屑原料中较大的杂质(如从井外或井上部掉落的其他石屑或泥块)和微小的粉尘。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岩屑筛选分装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的岩屑过滤筛网21倾斜设置,在岩屑过滤筛网21的低侧处设置岩屑出料口,带有粉尘的岩屑经岩屑过滤筛网21过滤后得到的岩屑会留在倾斜的岩屑过滤筛网21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岩屑会自然滑送到岩屑出料口处并从岩屑出料口处脱离筛选装置,当岩屑不能全部自然滑落到岩屑出料口处时,需通过晃动该装置以震荡岩屑过滤筛上的岩屑使其滑送到岩屑出料口处。

  而粉尘则漏入岩屑过滤筛网21下方的漏斗形筒体22内,漏斗形筒体22的底部具有一段直径相同并向下延伸一定长度的出尘口23,出尘口23上设有法兰盘,法兰盘上安装有法兰盖24,法兰盘和法兰盖24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当漏斗形筒体22内的粉尘较多时,需拆卸掉多个螺栓后才能取下法兰盖24,并在出尘口下方放置容器承接粉尘,之后需把容器内的粉尘倒进指定的地方进行处理。而法兰盖24的拆卸和安装过程较为麻烦,还需要配置容器承接粉尘,因此整个粉尘处理的过程较为繁琐,操作人员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屑筛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岩屑筛选分装装置粉尘处理过程较为不便的问题,还提供一种岩屑筛选筒,可安装岩屑过滤筛网以构成岩屑筛选装置,使得粉尘处理过程较为简单,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岩屑筛选装置,包括:

  筒体,轴线沿上下方向,上端设置进料口,下端为开放结构;

  岩屑过滤筛,安装在筒体内腔中,用于分离岩屑和粉尘;

  岩屑出料口,位于所述筒体上,用于排出由所述岩屑过滤筛筛选出的岩屑;

  岩屑筛选装置还包括:

  底座,与筒体下端可拆地插接装配在一起,以使筒体竖向安放造底座上;

  储尘槽,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储尘槽与所述筒体的内腔相通,以承接岩屑过滤筛分离出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向岩屑筛选装置的进料口内添加未经过筛选的岩屑,经过岩屑过滤筛的过滤后,岩屑和粉尘分离,岩屑从岩屑出料口滚出,粉尘落入下方的底座上储尘槽内,当储尘槽内的粉尘盛满时,由于筒体竖向安放在底座上,且底座与筒体下端可拆地拆插接配合在一起,操作人员只需把筒体从底座上提起,使二者分离,然后把底座的储尘槽内的粉尘倾倒出去即可。整个处理过程较为简单方便,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插接套筒,所述插接套筒与所述筒体插接以扶正所述筒体,且所述插接套筒的内腔形成所述储尘槽。

  其有益效果在于:底座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与插接套筒的外壁立装插接配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插接套筒插接在筒体内部,粉尘能够直接落入储尘槽中,在提起筒体时能够减少因筒壁向上运动而被带落入储尘槽外的粉尘数量,减少进入空气中的粉尘数量,因此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较为干净的环境下进行粉尘处理的过程。此外,由于插接套筒插接在筒体内部,因此插接套筒的尺寸相对较小,能够节省制造插接套筒所需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与所述插接套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筒体与插接套筒之间的配合既方便插拔,又不会使二者的连接处留有较大的供粉尘进入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塑料筒体,所述底座为金属底座。

  其有益效果在于:把筒体设置为塑料材质减轻了筒体的重量,方便操作人员提起筒体,同时由于底座为金属材质,因此整个装置的重心较低,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倾倒。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套筒与所述底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焊接的方式把插接套筒与底板连接在一起,能够使二者连接的更加牢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筒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岩屑筛选筒,包括:

  筒体,轴线沿上下方向,上端设置进料口,下端为开放结构;

  岩屑出料口,位于所述筒体上,用于排出筛选出的岩屑;

  岩屑筛选筒还包括:

  底座,与筒体下端可拆地插接装配在一起,以使筒体竖向安放在底座上;

  储尘槽,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储尘槽与所述筒体的内腔相通,以承接分离出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筒,可安装岩屑过滤筛网以构成岩屑筛选装置,向进料口内添加未经过筛选的岩屑,经过岩屑过滤筛的过滤后,岩屑和粉尘分离,岩屑从岩屑出料口滚出,粉尘落入下方的底座上的储尘槽内,当储尘槽内的粉尘盛满时,由于筒体竖向安放在底座上,且底座与筒体下端可拆地拆插接配合在一起,操作人员只需把筒体从底座上提起,使二者分离,然后把底座的储尘槽内的粉尘倾倒出去即可。整个处理过程较为简单方便,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插接套筒,所述插接套筒与所述筒体插接,且所述插接套筒的内腔形成所述储尘槽。

  其有益效果在于:底座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与所述插接套筒的外壁立装插接配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插接套筒插接在筒体内部,粉尘能够直接落入储尘槽中,在提起筒体时筒壁不会因向上运动而带动粉尘落入储尘槽外或者使粉尘扬起进入空气中,因此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较为干净的环境下进行粉尘处理的过程。此外,由于插接套筒插接在筒体内部,因此插接套筒的尺寸相对较小,能够节省制造插接套筒所需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塑料筒体,所述底座为金属底座。

  其有益效果在于:把筒体设置为塑料材质减轻了筒体的重量,方便操作人员提起筒体,同时由于底座为金属材质,因此整个岩屑筛选筒的重心较低,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岩屑筛选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底座的底板和插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2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杂质过滤筛;2-倾斜引流板;3-岩屑过滤筛;4-筒体;41-上筒体;42-下筒体;5-底座;6-进料口;7-储尘槽;8-项圈;9-筒体把手;10-岩屑出料口;11-底板;12-插接套筒;13-支腿;14-岩屑出料通道;15-出料软管;16-出料漏斗;17-空腔;18-缩颈管段;19-环形台阶面;21-岩屑过滤筛网;22-漏斗形筒体;23-除尘口;24-法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岩屑筛选分装装置,每次清理粉尘时都需要使用工具拆卸法兰盖,还需要准备容器承接从储尘结构中漏出的粉尘,处理过程较为繁琐。而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构思是在岩屑筛选装置底座上设置储尘槽,且使底座能够和筒体下端可拆地插接装配在一起,每次清理粉尘只需上提筒体,然后把底座的储尘槽内的粉尘倾倒出去即可,其重点在于通过“插拔”的方式直接将装置中容纳粉尘的结构与筒体暂时分离,不借用拆装工具,不需准备容器对粉尘进行二次转移。整个处理过程不需借用其它工具,操作简单且步骤较少。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岩屑筛选装置包括岩屑筛选筒、杂质过滤筛1、倾斜引流板2和岩屑过滤筛3,岩屑筛选筒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式的筒体4和与筒体4立装插接配合的底座5。

  筒体4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6,为了更方便地向筒体内倒入岩屑原料,把进料口6设置为锥形漏斗状。

  筒体4包括上筒体41和下筒体42,杂质过滤筛1设置在上筒体41的下开口和下筒体42的上开口之间,杂质过滤筛1的筛孔较大,能够供岩屑通过,设置杂质过滤筛1主要是为了去除岩屑原料中较大的杂质,这些较大的杂质一般为从井外或者井上部掉落的其他石屑或泥块。杂质过滤筛1被夹装在上筒体41的下端面和下筒体42的上端面之间,上筒体41和下筒体42通过项圈8固定连接在一起,该项圈8包括一段两端具有连接头的硬质塑料,连接头上设有连接孔,硬质塑料围成圆环箍紧在上筒体41和下筒体42的连接处,硬质塑料两端的连接孔上穿装有螺栓以使硬质塑料闭合成项圈8。此外,在筒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筒体把手9,筒体把手9有两个,且沿筒体的轴线对称分布,操作人员可以握住筒体把手9以更方便地提升筒体。

  从杂质过滤筛1的筛孔中通过的不仅有岩屑,还有混在岩屑中的粉尘,设置在杂质过滤筛1下方的岩屑过滤筛3正是为了除去岩屑中的粉尘,岩屑过滤筛3的筛孔较小,只能容许粒径较小的粉尘通过。如图1所示,岩屑过滤筛3倾斜安装在下筒体42的筒壁上,与杂质过滤筛1间隔布置,岩屑过滤筛3倾斜的角度约为30度,岩屑筛选筒还包括岩屑出料口10,岩屑出料口10开设在下筒体42的筒壁上,岩屑出料口10的最低处与倾斜安装的岩屑过滤筛3的低侧处平齐。从杂质过滤筛1的筛孔通过的混有粉尘的岩屑落到岩屑过滤筛3上后,粉尘会通过岩屑过滤筛3的筛孔,落入下方,由于岩屑过滤筛3倾斜设置,因此岩屑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向岩屑过滤筛3的低侧处运动,并从岩屑出料口10处滚出。

  如图2-图3所示,底座5包括储尘槽7、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插接套筒12,其中,储尘槽7由插接套筒12的内腔形成,与筒体4的内腔相通,用于承接从岩屑过滤筛3的筛孔落下的粉尘。下筒体42的内壁与插接套筒12的外壁插接配合,插接套筒12的外壁扶正筒体4,底座5的底板11的上表面对筒体4进行支撑,使得筒体竖向安放在底座上。从岩屑过滤筛3通过的粉尘能够直接落入储尘槽7中而不会堆积在下筒体42的内壁附近,在提起筒体4时下筒体42的内壁不容易带动粉尘落入储尘槽7外或者使粉尘扬起进入空气中,因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较为干净的环境下对粉尘进行处理。又因为插接套筒12需插接在筒体的下筒体42的内部,因此插接套筒12的尺寸可以设计的相对较小一些,进而能够节省制造插接套筒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筒体4高50cm,直径为20cm,插接套筒高为12cm,当插接套筒12完全插入筒体内时,在插接套筒12的外壁的挡止下,筒体不易发生倾倒。

  筒体4的下筒体42的内壁与插接套筒12的外壁之间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得二者之间的间隙较小且配合的紧密程度较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省力地对筒体4和底座5进行插接或分离操作。此外,由于下筒体42的内壁与插接套筒1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粉尘不容易进入间隙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便利性,把筒体4设置为塑料筒体,塑料筒体重量轻,操作人员能够较为省力地提起筒体4,同时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底座5为金属底座,为了使底板11和插接套筒12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将插接套筒12焊接在底板11上。由于塑料筒体较轻,金属底座较重,因此整个装置的重心较低,不易发生倾倒,同时由于底座5较重,在上提筒体5时筒体5和底座4更容易分离。在底板11的下底面上还设有有四个支腿13,四个支腿13为金属材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板11固定连接在一起。

  由于部分岩屑从杂质过滤筛1上落下后可能会直接落在岩屑过滤筛3的低侧处,而岩屑过滤筛3倾斜设置,且岩屑过滤筛3的低侧处与岩屑出料口10的低侧处平齐,因此落在岩屑过滤筛3低侧处的岩屑会在未经过滤后直接从岩屑出料口10直接滚出,这将会影响收集到的岩屑的纯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图2所示,在下筒体42的内壁上设置有倾斜引流板2,倾斜引流板2从右向左、从上至下倾斜设置在杂质过滤筛1和岩屑过滤筛3之间,且倾斜引流板2与下筒体42的内壁的连接处位于岩屑出料口10的正上方,倾斜引流板2的最低端与岩屑过滤筛3之间具有供岩屑通过的间隙。原本会落在岩屑过滤筛3低侧处且含有粉尘的岩屑会被倾斜引流板2引流至岩屑过滤筛3的高侧处,这样使得所有含有粉尘的岩屑都会经过岩屑过滤筛3的过滤后才能从岩屑出料口10流出,确保了从岩屑出料口10流出的岩屑都具有较高的纯度。

  岩屑筛选筒还包括岩屑出料通道14、出料软管15和出料漏斗16。岩屑出料通道14设置在下筒体42的外壁上且与岩屑出料口10连通;出料软管15由布料制成,套接在岩屑出料通道14的开口端,且二者通过抱箍固定在一起。出料漏斗16套接在出料软管15的另一端,且出料软管15与出料漏斗16的大径端通过铁丝固定连接在一起。从岩屑出料口10滚出的岩屑将依次通过岩屑出料通道14、出料软管15和出料漏斗16,并最终从出料漏斗16的小径端的出口滚出,滚出的岩屑将被装入岩屑收纳装置中。由于出料漏斗16的出口较小,因此能够较为方便地把经过岩屑筛选装置筛选出的岩屑装入体积较小的岩屑收纳装置中。此外,由于出料软管15由布料制成,材质柔软,因此能够对其进行任意角度的弯曲,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出料漏斗16的角度和位置,进而使岩屑的收纳过程更加方便,同时当岩屑收纳装置中的岩屑已满时,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按捏出料软管15以中断岩屑出料口10的出料过程。

  当储尘槽7内的粉尘已满时,操作人员可以握住筒体4外壁上的筒体把手9,然后向上用力提升筒体9,由于底座5较重,且底座5上的插接套筒12的外壁与下筒体42的内壁为过渡配合,使得插接套筒12与下筒体42的插接没有那么紧密,当操作人员提升筒体4时,底座5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与筒体4分离;如果二者没有分离,操作人员可以双脚踩在底板11两侧并再次提升筒体4,或者让其他操作人员向下按压底板11然后再次提升筒体4。当底座5和筒体4分离后,操作人员将筒体4放置在地面上,然后移动底座5,将储尘槽7内的粉尘倾倒进专门处理粉尘的区域,之后再将底座5和筒体4重新立装插接在一起即可。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内的粉尘进行处理时,过程较为简单,整个粉尘处理过程只有分离筒体4和底座5、倾倒粉尘、重新插接筒体4和底座5三个步骤,操作人员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2,与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4所示,底座为具有空腔17的一体成型的壳体,壳体的空腔17为储尘槽,该壳体为一端具有缩颈管段18的圆桶形结构,缩颈管段18的长度和直径与实施例1中的插接套筒的长度和直径相同,缩颈管段18的上端面具有开口,该开口为壳体空腔17的唯一开口且与筒体的内腔相通,缩颈管段18与圆桶形结构的连接处位于一个环形台阶面19上,该环形台阶面19与缩颈管段18的上端面平行,当壳体的缩颈管段18插入筒体的内腔中时,缩颈管段18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壁立装插接配合,筒体的下端面与环形台阶面19接触。当储尘槽内的粉尘积满时,上提筒体使筒体与壳体分离,把壳体内的粉尘倾倒进专门处理粉尘的区域,之后将筒体和壳体重新立装插接在一起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3,与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插接套筒的直径大于实施例1中的插接套筒的直径,筒体插入储尘槽中,且筒体外壁与插接套筒内壁立装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4,与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筒体和底座均为金属材质,且筒体为密度较小的铝合金制成。由铝合金制成的筒体重量较轻,操作人员上提时较为省力,同时筒体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5,与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插接套筒具有法兰,底板上具有与插接套筒的法兰上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法兰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插接套筒和底板可拆固定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更换插接套筒时,只需将插接套筒拆下换上新的合适的插接套筒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6,与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1的区别仅在于:插接套筒焊接在底板上,插接套筒下端设置有环形凸台,筒体的内壁与插接套筒的外壁可拆地插接配合在一起,环形凸台的上表面用于支撑筒体,插接套筒的外壁用于扶正筒体,使得筒体竖向安放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筒的实施例1,岩屑筛选筒的结构与上述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1中的岩屑筛选筒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岩屑筛选筒的其它实施例,岩屑筛选筒的结构与上述岩屑筛选装置的实施例2至6中的任一实施例中的岩屑筛选筒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岩屑筛选装置和岩屑筛选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